北宋大法官 第916節
可若是再進一步,那不管是西夏、還是吐蕃,就得考慮到自身存亡問題,那他們一定會奮力反擊,而我朝財政,暫時是不可能負擔得起大規模對外用兵。 張庭長在河中府,費勁千辛萬苦,建設公檢法、稅務司,使得當地民生有所恢復,倘若因戰事,而又增加百姓負擔,那么公檢法也將會失去民心,一旦河中府百姓都開始質疑公檢法,那么又如何能夠在熙河地區建設好公檢法?” 言下之意,這一戰的成果我也認同,但不能繼續下去,財政根本負擔不起。 文彥博也立刻站出來,道:“陛下,司馬學士所言甚是在理,當下國家內部正在經歷變革,且有所成績。而減輕百姓負擔,乃是變革成功的關鍵,如果對外興兵,必然會加重百姓的負擔,也會使得變革面臨失敗,老臣懇請陛下當以國內民生為主,待國力恢復之后,再做打算?!?/br> 呂惠卿立刻道:“如今我軍士氣高昂,倘若休兵,只怕會影響到我軍士氣?!?/br> 呂公著道:“士氣是在于能否論功行賞,一旦窮兵黷武,那就只會失敗收場,前線剛剛取勝,后就方立刻告急,可見我國目前并未應付大規模戰爭的準備?!?/br> 陳升之道:“雖說好戰必亡,但是忘戰必危,邊境安危直接關乎國家的存亡,這豈是金錢可估量的?!?/br> 富弼道:“樞密使言之有理,有道是,故國雖大,好戰必亡。更何況我國國力尚未恢復,更應該小心謹慎?!?/br> 國力強盛,好戰尚且必亡,就我大宋現在的國力,別說好戰,開戰都勉強。 曾公亮站出來道:“但是熙河大捷,使得我軍在西線取得絕對的主動權,這決不能拱手讓人。雖然此時不宜再更進一步,但我們可以先鞏固熙河地區,然后逐步收復中原故地?!?/br> 他是宰相中,為數不多支持熙河拓邊戰略的,他認為該打還是得打,老是縮著,別人不打你打誰。 話說回來,這些宰相其實都已經做出一定的妥協,目前只是演給別人看。 趙頊點點頭道:“諸卿說得很有道理,必須立刻對熙河將士論功行賞,維持我軍士氣,也不應對外表現出乏力之勢,以免心懷不軌之人,趁虛而入。 同時國內應該趕緊革除弊病,恢復國力,恢復民生,避免再出現此類狀況?!?/br> “陛下圣明?!?/br> 一干宰相齊聲說道。 這番話就表明國家重心,還是應該放在國內,對外擴張,暫時先停一停,但是已經拿下的故土,就必須要捍衛好,同時要保持在當地的軍事威懾。 反正就是各退一步吧。 也不繼續對外興兵,但大家也得同心協力,鞏固對熙河地區的控制權。 趙頊目光一掃,道:“張庭長可有來?!?/br> “臣在?!?/br> 張斐先是下意識舉手,發現不妥,趕緊放下手來,站出來,拱手一禮。 趙頊并未在意這些,道:“王宣撫使對于張庭長在河中府的政績,是推崇備至,張庭長可愿為朕再去一趟西北,在熙河路建設公檢法?” 張斐是信心百倍道:“能夠為陛下分憂,那是微臣的榮耀,微臣當然愿意前往?!?/br> 趙頊欣喜道:“那你可有信心,治理好熙河路?” “臣有十分的把握?!?/br> 張斐自信滿滿道。 大家紛紛側目看向他,十分的把握,這小子當真這么厲害嗎? 還是又打算搞什么歪門邪道? 趙頊忙問道:“卿有何良策?” 張斐道:“其實治理熙河路的關鍵,就在于如何去除當地酋長的兵權,只要將解除他們的兵權,那就能夠穩定住當地的局勢?!?/br> 此話一出,嚇得不少大臣臉色發青。 “你這純屬胡來?!?/br> 陳升之立刻道:“那些酋長手握十幾萬士兵,他們豈會甘愿被解除軍權,你這做的話,就只會促使當地變得更加混亂?!?/br> 張斐是非常強勢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明知根源在此,若是不治,又如何能夠治理好當地。 等到他們反叛,我們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就不如先下手為強,而且這都不需要明言,因為那些酋長肯定是會違法的,只要公檢法嚴懲不貸,就能借此除掉他們?!?/br> 這番話嚇得孟乾生他們都傻眼了。 他們是想張斐去送死,但是你要這么搞,整個熙河成果,可能都會灰飛煙滅,這就不是送死,是要將我們都帶到溝里去。 “嚴懲不貸?” 尚不知情的曾公亮都忍不住道:“你說得倒是輕巧,可他們又豈會坐以待斃?” 張斐道:“當初河中府裁軍之時,也有許多人表示擔憂,但如今如何?什么事都沒有發生,公檢法能夠在當地很快獲取民心,只要民心所向,他們縱使反叛,也撐不了多久的?!?/br> 呂惠卿站出來道:“張庭長,此事還是一步步來,不可cao之過急?!?/br> 張斐道:“我的建議,是基于他們違法的基礎上,如果他們違法,還不懲罰他們,那公檢法也難以建設,這是殺雞儆猴,一舉兩得?!?/br> 氣氛一度非常尷尬。 這個庭長太猛猛了。 能成嗎? 風險太大了一點吧! 趙頊也是故作糾結。 他當然也想解除那些大酋長的兵權,但問題是,目前根本不可能。 司馬光見張斐演得差不多,站出來道:“陛下,張庭長雖然才華橫溢,在律學上的造詣,更是令人望其項背,但是張庭長到底缺乏經驗,又未經戰事,還需要一番歷練啊?!?/br> 張斐郁悶道:“司馬學士,其實我很有把握的?!?/br> 司馬光皺眉道:“你閉嘴?!?/br> 張斐郁悶地撓撓頭。 趙頊趕忙借坡下驢,又問道:“司馬學士有何建議?” 司馬光立刻道:“臣以為可派藍田縣呂大均和河中府法援署范鎮前往?!?/br> 呂惠卿神色一變,立刻站出來道:“此二人皆不合適,呂大均不過一個鄉紳,在治國上面,毫無建樹,這難以服眾。 而那范鎮的話,哼,他上回肆意造謠,詆毀新政,豈能再用?!?/br> 司馬光撫須笑道:“呂大均雖是一個鄉紳,但是他熟知公檢法,并且提出《藍田鄉約》,解決了鄉法與公檢法矛盾,足見其在律學的修為。 而熙河路是吐蕃、羌人、漢人雜居,他的才能非常適合熙河的情況。 至于范鎮,他乃御史,可聞風上奏,何錯之有。如今他在法援署兢兢業業,為許多百姓討回公道,同時他為官數十年,經驗豐富,也擅于應對百姓所面臨的各種危機,這便是張庭長所不具備的?!?/br> 劉述立刻道:“陛下,王宣撫使的建議,非一日之功,但目前的情況是,當地百姓面臨著生存危機,需要安撫和救濟,而這方面,范鎮是政績斐然。 官府先得幫助當地百姓走出危機,還當地百姓一個安定的環境,然后才能進行通商,否則的話,賊寇遍地,縱使政策再得當,也無法進行通商?!?/br> 許多范鎮的老友全部站出來,表示支持。 趙頊稍稍點頭。 呂惠卿卻有些著急,不免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站出來,道:“陛下,方才張庭長言之有理,當地的大酋長享受慣了自治權,公檢法若去,只怕會引發他們的不滿,臣建議先在當地規劃一個貿易重鎮,然后在此重鎮試行公檢法,亦可避免其中矛盾?!?/br> 革新派的大臣,緊張的神情,稍稍緩和幾分。 這等于是畫個圈,束縛住范鎮他們。 但換而言之,也就是答應讓范鎮他們去。 保守派那邊對此本就沒有把握,他們也是樂于接受你畫個圈。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終于達成一致。 “此事就交予司馬學士全權負責?!壁w頊拍板道。 司馬光立刻站出來道:“臣遵命?!?/br> 趙頊突然又道:“至于張庭長么,富公曾建議,讓張庭長暫且到京城檢察院任職,因為青州正在進行債務重組,而此法就是張庭長提出來的,立法會也需要他的協助。朕也覺得富公說得很對,張庭長,你就暫時檢察院任職吧?!?/br> 張斐心有不甘地拱手道:“微臣遵命?!?/br> “今日會議到此為止?!?/br> 第六百六十三章 轉危為機 “唉真不知道咱們這么做,是在幫范景仁,還是害范景仁?!?/br> 劉述是一臉憂心忡忡地說道。 周邊不少官員,也都是糾結地看著司馬光。這保守派可是非常團結的,他們雖然希望幫范鎮復職,但是讓范鎮去熙河,這! 司馬光趕緊安慰道:“我敢說范景仁得此消息,一定會非常開心?!?/br> 眾人疑惑地看著司馬光。 司馬光道:“如今范景仁身在河中府,以他的性格,若是見到河中府的百姓因熙河拓邊又變得苦不堪言,但又無力阻止,一定也會痛苦不堪,此時若讓他去熙河,他一定會非常開心?!?/br> “恩師,他們可真是會見縫插針,竟然借此機會迫使官家再度啟用范鎮那老匹夫?!?/br> 呂惠卿是咬著牙道。 當初他跟范鎮吵得天翻地覆,好不容易將范鎮趕出去,結果這才過了多久,就又重新啟用范鎮,這他能shuangma。以至于王安石都不敢將這實情告知他。 王安石道:“這回到底是咱們準備不足,就讓他們沾點便宜吧,但絕不會再有下一回?!?/br> “那小子是故意的?!?/br> 孟乾生臨出門前,余光微微瞟了眼正在眼觀鼻觀心的張斐,然后低聲向趙文政言道。 趙文政嘆道:“他這一招,咱們還真沒有辦法,他說得都是實情,但官家可也不敢真讓他去革除那些酋長的兵權?!?/br> 孟乾生道:“那最近咱們可得小心一點,這小子可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br> 其實他們心里也都清楚,如果這回不能將張斐送去熙河地區,那么張斐必然會進入檢察院。 他們在皇帝和宰相都同意的情況,已經拖了足夠久,也差一點迎來轉機,但可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這可是大宋最高級別會議,皇帝在這個會議上拍板,他們也知道是無法再繼續拖下去。 但話說回來,其實這場高級會議更多只是形式上的,私下大家已經談妥,只是演給別人看,我們可不是妥協,我們據理以爭過,只是沒有辦法。 所以,這會議結束之后,幾乎人人都是一張怨婦臉,就沒有一個人對這個結果是非常滿意的。 革新派感到非常不解,認為這真是自作孽,找范鎮去監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