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892節
“玉石俱焚?” 王安石緊鎖眉頭,緩緩坐了下去,“這玉石俱焚,豈不是正中他們下懷,他們就是希望利用公檢法來阻擋我的新政?!?/br> 呂惠卿道:“不是新法與公檢法玉石俱焚,而是我們與他們?!?/br> 王安石嚇得一驚,抬頭看向呂惠卿。 大哥,不至于吧! 呂惠卿語氣堅決道:“若真的都鬧到京城來,那總得有人要承擔責任,我們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才能換取與他們談判得可能?!?/br> 可見這京東東路的問題,要不與對方拼死一搏,也活不下去。 “談判?” 王安石顯得很是遲疑,不得不說,這老王的演技,真是不弱于張斐、趙頊。 呂惠卿點點頭道:“如果京東東路的危機是他們cao縱的,那只能與他們談判,才能夠平復危機?!?/br> 他雖然看著的,但有一點他也沒有想到,就是青苗錢的債務,在底層是盤根錯節,自耕農欠富戶和官府的錢,富戶欠大地主、官府的錢,大地主欠官府的錢,只要其中一環出問題,那就全爆,涉及到很多很多人,各個階層的勢力都被卷入,最終才會出現這么大規模的違債風波。 關鍵此時又正值收稅之際,大家壓力都大。 王安石稍稍松得一口氣,“不錯,為今之計,也只能這么做了,但如今我們與對方已經撕破臉,總不能我們先在低聲下氣,去找他們談吧?!?/br> 呂惠卿道:“有一人可以幫我們?!?/br> “誰?” “張三?!?/br> 孟府。 “亂了!亂了!全都亂了!” 裴文手舞足蹈地沖入大廳,嘴里激動地喊道。 正在與謝筠談論朝中局勢的孟乾生問道:“什么亂了?” 裴文道:“整個京東東路都亂了,也包括青州在內?!?/br> 謝筠倏然起身,“怎么回事?” 裴文道:“原來司馬君實他們說得全都是真的,京東東路各州官府都在借著青苗法斂財,這四輪下去,別說百姓受不了,就連很多富戶也都承受不住,正好如今各州府都在進行征稅,而根據規定青苗錢是隨秋稅一塊上繳。許多人知道交了稅,肯定還不上錢,還了錢,就肯定交不了稅,橫豎都是一死,索性就都不繳了。 而那些地主、富戶一看百姓都不還錢,他們也不還錢了,由于違債人數太多,官府又不敢強逼,怕生出禍亂?!?/br> 孟乾生聞之不喜,又忙問道:“那青州呢?” 裴文道:“青州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轉運司將軍餉全部用于賠償給之前的債務,結果更多人都領不到軍餉,當地漕運都給停了,現在也是一團亂麻?!?/br> 孟乾生一拍桌子,激動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最好他們一塊玩完。哈哈!” 其實大多數人既不喜歡新政,又不是喜歡公檢法,只是迫于無奈,才選擇支持新政或者公檢法的。 對于大多數人,最好是他們兩派玉石俱焚。 但這也只能想一想,因為在此之前,他們都認為還是會有個勝負的,故此他們才倒向新政,借王安石先干掉公檢法。 不曾想,兩邊會同時出問題,還鬧得這么大。 不敢相信! 這簡直是在做夢! 裴文道:“如今我們可得趕緊火上澆油,爭取將這事鬧得更大,且看他們如何收場。要是收不了的話,我們在一塊上奏,迫使官家廢除新政和公檢法?!?/br> 孟乾生直點頭,“你趕緊去聯系人,咱們好好商量一下?!?/br> “是?!?/br> “等等!” 謝筠突然道:“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一人?!?/br> 孟乾生問道:“誰?” 謝筠道:“張三。這小子一直還未露面?!?/br> 孟乾生捋了捋胡須,“照理而言,富公建議官家調張三回來,應該是為此事而來,可是這小子回來之后,閉門謝客,說是要準備一些文案,去立法會解釋?!?/br> 謝筠道:“這小子可是狡猾的很,我們不得不防??!” 孟乾生點點頭道:“是要防,但是他待在家里不出門,那我們怎么防?” “!” 謝筠一時也不知說些什么。 裴文激動道:“這事跟咱們都沒有關系,咱們只管將事情攪亂就行,何許擔心那么多?!?/br> 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法大會 此時已入寒冬,雖然還沒有正式放假,但要是以往,朝中大員基本上已經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問公務。 全都是下面的小官、小吏忙活著收稅。 但是今年的寒冬可不一樣,朝野上下,是無一人遲到早退,每一個人都非常積極的上班,甚至要比平時更加努力。 因為京東東路可就在京東路的邊上,所以那邊發生了什么,很快就能夠傳到京城來。 而當前的局勢,對于朝中反對派而言,可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是決不能放過。 由于大多數反對派,都是躲藏在新政那邊,故此他們是瘋狂的攻擊公檢法在青州所作所為。 司馬光那邊的人,也沒有辦法,只能以牙還牙,瘋狂地攻擊青苗法在京東東路的所作所為。 火已經燒到這種地步,誰都沒有退路,吵得天翻地覆,以至于趙頊也無法再裝聾作啞,于是召開會議,詢問這到底是什么情況。 “回稟陛下,青州的問題是本就存在的,公檢法此去,不過是要糾正那些問題,有些困難,是在所難免的。但京東東路其余州縣可不一樣,那番混亂,乃是人禍所至?!?/br> 司馬光率先站出來,稟報道。 王安石馬上站出來,“陛下莫聽此人顛倒黑白,青州本來相安無事,今年稅入至少也能與去年一樣,可公檢法一去,立刻生亂,且又無天災,這不是公檢法的問題,又會是誰得問題? 至于說京東東路之事,那的確是人禍所至,但并非是青苗法所至,欠債還錢本是天經地義,以前青黃不接之時,百姓所受其累,是要勝于當下,但也無人生亂,可見此番動亂正是有人從中作祟,才導致如此?!?/br> 呂惠卿立刻幫腔道:“陛下明鑒,京東東路之亂,是在于青州之后,為何如此,很簡單,因為公檢法使得青州財政入不敷出,且今年秋稅也有可能收不上來,但是眾所周知,其余州府是欣欣向榮,財政與日俱增,故而引得某些人欲搞亂京東東路,轉移大家的視線?!?/br> “一派胡言!” 文彥博怒斥一句,“京東東路的危機,就是青苗法所至,你們強迫富戶借貸,又糊弄本不需要借錢的百姓借貸,趁機盤剝百姓,故而鬧得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你們怎還有臉推卸責任?!?/br> 說著,他又向皇帝道:“陛下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去調查,一問便知?!?/br> 鄧綰道:“啟稟陛下,根據御史傳來的消息,確實有富戶分攤青苗錢的現象,但并非是強迫所至,而是他們心有內疚,自愿幫助官府,富戶從官府借得青苗錢,然后再給鄉里所需要的百姓。文公不可能不知?!?/br> 文彥博掌御史臺,當然知曉,但他也知道,這些御史都是支持新政的。 兩方各執道理,在趙頊面前,又爭吵起來。 “行了!” 趙頊惱羞成怒,一拍桌子,“都已經到這種地步,爾等還有功夫在此爭吵,朕現在不想追究責任,爾等必須趕緊想辦法,平息京東東路的問題,否則的話,休怪朕不講情面?!?/br> “臣遵命?!?/br> 龍顏大怒,他們也只能拱手領命。 未等他們直起身來,趙頊便已經憤然離去。 王安石和司馬光站直身體,默契的看向對方,然后狠狠地互瞪一眼,爭先恐后地出得大殿。 如許遵、陳升之、呂公著等大臣,則是憂心忡忡。 平息? 怎么平息。 而他們的憂心忡忡,也被孟乾生他們看在眼里,這眼中閃爍著喜悅之色。 此事要平息,非常簡單,什么新規定全部廢除,然后換一撥人上去,撥亂反正,平息眾怒。 以往都是這么干的。 王安石的能力毋庸置疑,司馬光在個人執行的能力上不如王安石,但是他的團隊是遠勝于王安石,他們要解決各自的問題,其實也不難。 難就難在,自己的對面都是彼此。 實力相當,權力相當,且都已經抓住對方的軟肋,正在往死里捶。 當你權力壓不過對方,你就沒法解決這些問題。 之前,他們還有些忌憚張斐,但如今雙方似乎都忘記張斐的存在。 因為張斐回京后,基本上是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此時,張家還是沉浸在雙喜臨門的喜悅中,只見一個魁梧漢子領著幾個工匠在那廊道的路口上敲敲打打。 “豹哥!好久不見?!?/br> 這時,張斐走了過來。原來那魁梧漢子正是李豹,當初張家的重新裝潢,也是李豹領著人弄的。 “哎呦!是張庭長,小人見過!” “都老熟人了,就無須多禮了?!?/br> 張斐抬手打斷他,又道:“倒是在這大冬天請豹哥過來干活,可真是對不住??!” 李豹忙道:“張庭長言重了,我還得謝謝張庭長讓兄弟們過個好年?!?/br> 一旁的工匠們也紛紛向張斐表達感激之情。 家里兩個孕婦,凡事都得小心,在穆珍的建議下,張斐找來李豹他們,將那些臺階、門檻暫時鋪平,或者降低高度。 順便,也問問外面的情況。 在與那些工匠聊得幾句后,張斐便與李豹來到廊道上。 “外面情況怎么樣?” “我們只是稍稍有一點動作,這局勢就一發不可收拾?!崩畋溃骸岸蚓驮谟?,那些大地主也在煽風點火,他們借此將責任都推給百姓和官府,同時正準備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勢力,這種混亂局面,他們往往都能渾水摸魚,兼并更多的土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