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836節
韓絳捋了捋胡須,道:“這原本也是我比較擔憂的一點,但是從現在的局勢來看,倒也不是不行?!?/br> 張斐明知故問道:“韓寺事此話怎講?” 韓絳瞧他一眼,呵呵笑道:“這也得多虧你??!你在河中府興風作浪,嚇得不少地方官員是寢食難安,不然的話,也不會有這么多人彈劾你,也使得朝中不少大臣變得更加堅定的支持新政,如果那些地方官員執法不力,那司馬學士肯定會在當地推動司法改革?!?/br> “原來如此?!睆堨滁c點頭:“這我就放心了?!?/br> 韓絳又道:“單就財政來看,我與王介甫也對河中府的情況商量過,這青苗法也不一定適合陜西路,因為這里的田地是遠不如江南肥沃,百姓也比較貧窮,許多地方一年只有一收,你的鹽債計劃其實要更適合陜西路。 故此我與王介甫的看法,就是你就待在陜西路好好干,然后他們那些人再借公檢法之威,去其它地方推行新政,如此一來,必將事半功倍??!” 張斐點點頭道:“我知道了,我會好好干的?!?/br> 韓絳不由得打量了下張斐,笑道:“你會這么聽話?” 張斐苦笑道:“韓寺事明鑒,我一只都致力于幫王學士解決問題,從不是制造問題,只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是有些激進?!?/br> “可不止一些激進?!?/br> 韓絳瞧他一眼,好似說,你小子就別在我面前裝了,又問道:“難道你就不打算將公檢法推向全國嗎?” 張斐愣了下,反問道:“難道王學士希望公檢法不要推向全國嗎?” “呃?!?/br> 韓絳直接將自己給問住了,擺擺手道:“那倒也不是,但現在還不是時候?!?/br> 張斐點點頭道:“理解?!?/br> 韓絳還是狐疑地瞧了眼張斐,他已經上過一回當,千萬不要低估張斐的通情達理,等他cao作起來,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會令人心驚膽顫。 二人聊完此事后,韓絳就告辭了。 他前腳剛走,后腳許芷倩就跟了過來,“韓寺事怎么沒有留下來吃午飯?” 使官造訪,宴席都不備,這官場你還混得下去嗎? 張斐笑道:“他現在是要全力支持官府打壓我們公檢法,所以跟我吃飯都會惹人懷疑?!?/br> 許芷倩嚇得輕輕“啊”了一聲,但隨后就反應過來,“那我們該如何配合?” 張斐道:“讓事情回到原本的軌道上?!?/br> “嗯?” 許芷倩好奇地看著張斐。 張斐笑道:“其實說到底,公檢法也就只是輔助,一個國家最主要的權力,還是行政大權,國家面臨的問題,也需要行政權力去解決,而不是司法,司法只是幫助君主和百姓守住底線。去年我們已經是喧賓奪主,但這決不能是常態,如果司法同時也掌管行政,那就是法家之法,治理地方還是得以官府為主?!?/br> 許芷倩蹙眉道:“可是那些人心狠手辣,倘若讓他們輕易壓制住我們公檢法,他們也不會放過我們的?!?/br> 張斐笑道:“公檢法的強項并不在于進攻,而是防守,因為必須得事情發生之后,司法才能夠干預,現在我們已經站穩腳跟,再加上韓寺事也不真是來對付我們公檢法的,我們無須太多擔憂,只是目前要低調一些,讓河中府的重心先回到官府?!?/br> 許芷倩又問道:“如果他們犯了事,咱們還能不能抓他們?” “必須能!” 張斐道:“在事情發生之前是他們說了算,但是事情發生之后,可就是我們說了算。爭斗始終避免不了,但只要在規則之下,那也就無妨?!?/br> 回去之后,韓絳自然告訴韋應方等人,自己也訓斥了張斐一遍,大家同是為君分憂,怎有能敵我之分,如這種事其實是可以私下商量的,沒有必要弄得大家都沒有面子。 當然,光憑這一點,肯定是不夠的。 韓絳還得做一些什么,漲漲官府的士氣,就比如說推動被遺忘的青苗貸。 其實元絳和蔡延慶都已經將爐灶弄妥,就等他來點火。 他這一點頭,官府突然來個急轉彎,又表示將要對鄉戶進行錢貸和工貸,可以借錢還錢,亦可以以工代償。 同時派官吏去個鄉村宣傳,主要是給予那些大地主威懾。 你們要敢低息放貸,你們就試試看,看我整不整得死你們。 指望皇庭,那你去指望唄。 但你們休想再拿到官府的任何經濟特權,只要是官府壟斷的,你們是碰都別想碰。 大多數地主是二話不說,直接就跪下,表示自己絕不會低息放貸,大哥,還是你來吧,我們先撤了! 因為這些大地主本就不打算借,可是不借吧,在鄉里又不好混,那些鄉紳天天念道他們,這回好了,官府來了,還給予這么重的威脅,這民還是不要與官斗。 怕了!怕了! 紛紛是借坡下驢,有各種獻殷勤,與官員重新建立起友好的關系來。 大家還是一家人。 如今商業環境好了,大家現在都在商業方面走,要借錢也是投資解庫鋪。 如今不少解庫鋪也想拿到官府的飛錢、運輸項目,因為官府取消差役,都得改為雇役,這里面就變得大有利可圖,關鍵河中府人力成本還非常低,只不過要以一家之力根本不可能與馬家抗衡,他們也在集資。 雖然還是有一些鄉紳并不理會官府,堅持履行約定,但他們已經不成氣候,官府都不理會他們,也不去威脅他們,因為這些人多半是退休官員,也不怕官府的威脅,何必自討苦吃。 青苗法非常順利的就執行下去。 但在河中府而言,這已經是形式大于利益,官府也沒指望著靠這個改善財政,就非常隨意,就是讓馬家負責城內,鄉里則是交給各地倉司負責。 但在外人看來,韓絳一來,立刻政令通達,嚇得那些大地主都不敢跳,也不敢去找皇庭,這官府還是官府,他們有一萬種手段能夠整死你。 之前就有一種大廈將傾的感覺,官府仿佛都要被皇庭給取代。 現在看來,顯然不是。 一時間,是官威大振啊。 第六百二十三章 二法之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如今在河中府,那商業是大行其道,每個人都熱衷于想盡一切辦法賺錢,剛好著河中府地處關鍵要沖,連接西北與東京,同時又是西北戰場的后勤基地,這里面其實是有著無限商機。 別說一分五,就是兩分利息,對于那些大地主而言,也變得是毫無吸引力,因為公檢法杵在這里,也沒法逼得那些鄉戶賣妻賣兒,雖然皇庭也會為他們追債,但那種灰色利潤幾乎是降到為零,至少他們暫時不敢再這么干,這中間利潤其實不多,反觀在商業上,如果他們要不加大投入的話,馬上就會被人擠掉。 原來從東京來河中府的商人,是遠不止樊正一個,還有一些人是默默潛伏著。 他們為什么來河中府,就是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公檢法站穩腳跟,商業必然會變得更加繁榮,在這里賺錢,是要更加安全。 東京汴梁就是如此。 馬家也是看到這一點,才讓樊正順便來這里看看形勢,如果有機會,就將店鋪開起來。 之前這些商人是一邊觀察著公檢法的發展,一邊暗中尋找商機。 直到馬家解庫鋪開業之后,他們才活動起來。 但河中府的人并不清楚這些,他們所看到的,就是河中府的商業突然變得愈發繁榮,仿佛到處都是商人,也不知道是哪里冒出來的,不說別的,茶酒的銷量都在增加,酒樓的飯菜也都在漲價。 而茶酒基本上是被官府和當地的豪民壟斷,難道有錢不賺嗎?于是他們就將更多的錢,投入到自己的買賣中。 至于說鄉戶的青黃不接,他們認為官府和鄉紳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跟他們沒啥關系,他們之前參與那個約定,也只是為了對方青苗法,可不是悔悟,鄉紳也是利用這一點,去團結他們,所以他們現在反悔,鄉紳也沒有辦法。 這令許多鄉紳的威望是備受打擊,而官府趕緊借機收攏民心,扭轉青苗法在百姓心中的負面印象,之前在那些鄉紳地宣傳下,很多百姓對青苗法都是非常害怕的。 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民意基礎,那就好辦多了。 歷史上王安石的失敗,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不具備民意基礎,輿論都被鄉紳控制著。 而蔡延慶和元絳對此已經準備很久,只是說等著韓絳來拍板,但其實韓絳來此的主要目的是視察軍政,裁軍之后,西線的布局,這可是皇帝和王安石最為關心的。 至于財政方面,韓絳就只是一個吉祥物,鼓舞一下士氣,真正辦事的還是元絳。 不得不說,這個策略是非常成功。 要知道上半年,官府仿佛都已經是奄奄一息,毫無生氣,就是眼巴巴地看著公檢法肆意擴張,接管一切。 但其實基于制度,公檢法不可能接管一切,行政和司法是完全分開的。 大權還是在他們手里,只是他們老是想借用自己的權力去干掉公檢法,結果又干不掉,他們就認為是自己大權旁落。 但隨著韓絳的到來,告訴他們規則和玩法,這官府又重拾信心,迸發出生機來。 沒過幾日,青苗法就正式在河中府全面展開。 這回官員們可都是非常積極,因為這可是權力的體現,要不再干點什么,百姓眼中,就沒有官府,只有皇庭。 但這只是捍衛官府的權力,而無法輕易動搖公檢法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雖然最近皇庭非常低調,張斐一直在忙于跟學生上課。 法學院。 哐哐哐! 鑼鼓聲響起,時間觀念超強的張斐,并沒有再多說一句,“下課!” 然后就開始收拾起文案來。 “大大庭長!” 窗外一人突然喊道:“你你上完課了嗎?” 張斐偏頭看去,見是一位大叔,于是問道:“有事嗎?” 站在外門的觀眾們,齊齊點頭。 “什么事?” 張斐不禁走上前去。 那牛北慶和龍五兩大門神立刻出現在門口,攔住那些百姓,但百姓們是非常懂得規矩,老老實實站在門前、窗前,只是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 “大庭長,我向去官府借貸青苗錢,官府會不會讓我多還錢?” “還有!官府說直接借鹽鈔給我們,那鹽,鹽鈔能買東西嗎?” “沒有擔保,能不能去借?” “官府不會逼著我們去給別人擔保吧?” 所有問題都是有關青苗錢的。 目前已是青黃不接之際,不少百姓都需要青苗錢的救助,但他們內心并不相信官府,而是相信皇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