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734節
張斐道:“是整個公檢法?!?/br> 蘇轍一笑,又道:“之前我還以為你突然要針對高利貸修法,是為了幫助青苗法?!?/br> 張斐稍稍一愣,并未正面回答,是笑問道:“不知蘇小先生如何看青苗法?” 蘇轍非常堅決道:“我并不贊成。你看那些被高利貸逼得家破人亡的百姓,是因為利息高達一倍嗎?即便是兩分,他們大多數也還不起。 而官府為求穩定,官員為求仕途,必然是不會借給這些風險太大的貧民,唯獨借給富戶才是最安全的,這只會變成另一個衙前役法,既幫助不了真正需要的百姓,同時又會使得那些富戶家破人亡?!?/br> 只要官府目的是撈錢,那就萬變不離其宗。 為什么衙前役成為一顆毒瘤,就一個原因,朝廷不能虧??! 只能找那些賠得起的富戶去押送貨物,反正要是出事故,無論什么原因,朝廷就直接沒收。 既然朝廷是這么打算得,官員肯定也會這么打算。 那史挺俊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官員將朝廷的貨物掉包,然后制造事故,朝廷再將史挺俊的家財沒收,朝廷沒有虧,官員又賺了。 皆大歡喜。 張斐道:“故此我們皇庭才得趕緊修法,確保即便百姓還不起,也不能逼得百姓家破人亡,同時,也得讓百姓想辦法將錢還上?!?/br> 蘇轍一怔,面露疑惑之色。 原來他剛剛也受到司馬光的信,得知青苗法將會降臨河中府,在聯想到皇庭對于高利貸修法一事。 可想而知,一旦皇庭出臺更為嚴格的律法,打擊民間高利貸,青苗法簡直就是躺贏??! 故此蘇轍懷疑,這就是張斐的陰謀。 但是張斐這一番話,也令他意識到這是一把雙刃劍,既然能限制住大地主放貸,同樣也限制住官府放貸。 還真不好說。 只能看后續。 然而,隨著京城不斷傳來消息。 雖然詔令還未抵達,但十有八九是不會有錯的。 這又是青苗法,又是裁軍,又是高利貸,使得整個河中府都處于動蕩不安中。 韋應方他們都已經懵逼了。 變得好復雜??! 這怎么搞! 這一下子,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而就在這時,皇庭突然宣布將對檢察院的起訴,進行判決。 這更如同一記悶棍,使得所有人都是暈乎暈乎的。 他們之前判斷,這軍餉只是一個幌子,目的在于裁軍,如今朝廷都已經決定裁軍,你還要判決嗎? 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今日所有官員都帶著困惑來觀審,他們心里真的不知道皇庭會怎么判決。 門前更是黑壓壓的一片,有著上萬士兵趕來皇庭,直接就打破皇庭的觀審記錄。 雖然大多數人都看不到具體的審理過程,畢竟場地有限??! 但他們也都希望,第一時間得知判決,他們現在也是忐忑不安。 是不是朝廷用裁軍來威脅我們的索賠軍餉? 如果你判了朝廷賠償,朝廷會不會賠?我們又會不會被裁? 當張斐來到庭上,庭院內是鴉雀無聲,內心的忐忑,讓他們無心竊竊私語,就看你怎么判。 剛開始,還是蘇轍對于他們的起訴進行一番闡述,以及對于具體證據的展示。 旋即,皇庭便將元絳傳上庭來。 “元學士,你對于蘇檢察長可有異議?”張斐是語氣溫和地問道。 元絳只是搖搖頭。 張斐又繼續問道:“元學士搖頭,是不是代表著,檢察院方面展示的證據,都是事實,官府的確拖欠、克扣這五百名士兵的軍餉?!?/br> 說到這里,他低頭看了眼,對著念道:“其數額達到九千四百三十七貫六百九十一錢?!?/br> 元絳點點頭道:“是的?!?/br> 張斐又問道:“元學士初到河中府,對這情況真的了解嗎?” 元絳道:“本官也有查過,這個數目沒有錯?!?/br> 這些數目當然不會有錯,且證據非常齊全,因為這就是軍營和轉運司提供的,這是不可能出錯的。 官府就是要皇庭判,你敢讓朝廷出血嗎? 張斐又問道:“那元學士可有查過,為什么官府要拖欠、克扣士兵們的軍餉?” 元絳道:“因為朝廷財政困哪,難以支付這么多軍餉?!?/br> 張斐問道:“不知朝廷可有償還的計劃?” 元絳搖搖頭道:“沒有?!?/br> 張斐問道:“所以朝廷打算賴賬?” 此話一出,庭院內外都傻了。 你不代表朝廷嗎? 這政法分離,真的就這么徹底嗎? 元絳道:“這本官也不知道,因為撥多少軍費,都是三司決定的?!?/br> 張斐笑著點點頭道:“這我也知道。但是可有人將克扣、拖欠軍餉的事,上報給三司?” 元絳當即神情一滯,旋即又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據我所知,沒,沒有?!?/br> 張斐又問道:“是因為大家都認為三司一定會賴賬嗎?” 元絳搖搖頭道:“當然不是?!?/br> 張斐繼續問道:“那為什么不上報?” “?” “元學士認為這算不算是一種失職行為?” “?” 隨你怎么問,老子不說了。 這天就沒法聊了。 自古以來,不都是如此嗎? 要將錢都給了他們,公款吃喝上哪報銷? 張斐等了半響,見元絳已經入定了,也不勉強,笑道:“多謝元學士出庭作證?!?/br> 元絳趕緊起身溜了。 庭院外適時響起一陣噓聲。 砰砰砰! 張斐連敲幾下木槌,等到安靜下來后,他才朗聲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律法是如此規定的,道德亦是如此規定的。 圣人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故此千萬別小看,這只是區區幾千貫,一旦國家失去信譽,這必然是一個國家衰敗的開始。 本庭長非常理解目前朝廷財政的困難之處,也非常清楚,朝廷暫時確實無法支出這么多軍費。 其實這都是很稀松平常之事,誰家還沒個難事。但是令本庭長非常不滿的是,官府方面竟然對此毫無應對。本庭長所看到的就是官府不以為意,不當回事,就是想要賴賬。 這好像也不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本庭長不知儒家思想是否寬容到這種地步,但是律法是絕對不允許的。 故此,經本庭長審查,此案證據確鑿,官府必須補足這五百名士兵所拖欠、克扣的軍餉,并且每人還要支付一貫錢的利息,以及針對官府的消極行為,罰其五百貫?!?/br> 話音未落,庭院內外就響起一陣嘩然之聲。 官老爺們不禁睜大雙眼,震驚地看著張斐。 大哥!這特么是一個陷阱??! 你至于這么用力去踩嗎? 他鼓舞士兵去告狀,就是篤定皇庭不敢判,因為朝廷是不會賠的呀。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皇庭不但敢判,還判了利息和罰金。 這。 我們官府就不要面子嗎? 硬氣之后,張斐話鋒一轉:“不過鑒于朝廷目前財政困難,實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錢來,故此本庭長允許朝廷暫不支付賠償,但必須要在一個月內,給出一個賠償計劃?!?/br> “你憑什么?!?/br> 但見一個老夫子站起身來,“你不過就是一個珥筆,憑什么對官府進行判決,這是誰給你的權力。要賠你自個去賠,我們才不會搭理你?!?/br> 說完,那老夫子拂袖朝著大門走去。 “等會!” 張斐突然喊道。 立刻兩名庭警攔住那老夫子的去路。 老夫子回過頭去,怒視著張斐,“怎么?你還敢抓老夫不成?你知不知道!” “我不需要知道?!?/br> 張斐道:“我只知道你現在藐視皇庭,本庭長判你收監七日,可交贖銅五十貫抵償?!?/br> “你?!?/br> “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