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703節
張斐微笑道:“鄭學士請說?!?/br> 鄭獬道:“張庭長適才說《擅興律》和《武要總經》都要基于,嗯……就是張庭長方才所言的那些什么指導原則?!?/br> 張斐點點頭。 鄭獬立刻道:“首先,老夫不知張庭長是否真有這權力。其次,張庭長的指導原則,聽似有那么一些道理,但在老夫看來,卻是過于籠統,是難以得到良好的執行,只怕將來武將會以此為擅兵專權的理由,又重蹈前朝覆轍,這也有違祖宗之法?!?/br> 不少文臣也是頻頻點頭,也包括蘇轍在內。 雖然歷史上普遍認為,宋朝的武將確實比較窩囊的,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對許多文官而言,支持以文馭武,也不是狹隘到只想著要拔高自己的地位,拔高讀書人的地位,往死里去貶低武將,其實許多武將也是讀書人出身。 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真的害怕武將。 刀必須在武將手里,若不嚴加控制,他們要不聽命令,那絕對是天下之禍。 這是歷史的教訓,不是文人編造出來的。 如唐末那些節度使,十個有七個真是如同畜生一般,這要活在他們的統治之下,簡直就是生不如死。 對武將嚴加控制,這道理其實是沒錯的。 但是怎么去控制,這還真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 就好比現在,種諤他們一聽鄭獬之言,頓時是怒目相向,偏向我們就難以執行,偏向你們就容易執行。 這種狗屁道理,我們也會講??! 他們認為這判決十分公平。 張斐笑道:“我是奉命來此建設皇庭的,其中就包括建設軍事皇庭,這個‘建設’指得當然不是對于這房屋的改造,而是針對這個制度的建設,故此,我是有權力這么做的。這一點,鄭學士回京后,可去問明白?!?/br> 鄭獬點點頭道:“老夫定會去弄清楚的?!?/br> 話雖如此,但他估計也知道張斐是有得,這皇帝、政事堂、審刑院的人全都坐在那里,估計他還沒有回京,判決書早就已經傳到京城。 他留個話在這里,只是為了回去爭辯的,因為他覺得張斐權力太大了一點。 張斐笑著點點頭,又道:“至于說方才那些指導原則難以執行,我當然是會寫明,適用于什么情況,不會只是籠統的一句話?!?/br> 鄭獬搖搖頭道:“即便寫明,老夫以為也很難去判定的。就比如說對于最前線戰斗將士的寬容,這到底有多寬,又能容多少,張庭長也是很難寫明這一點,那么將來必然會有人借此來脫罪?!?/br> 張斐笑道:“看來鄭學士對我的這個判決,很是不滿??!” 鄭獬微微皺眉,思索半響后,才道:“不瞞張庭長,我確有不認同之處,但是張庭長到底也給出自己的解釋,不可否認,也是有一定道理,但這與我所擔憂的,并無關系。張庭長能夠審清楚,但別人可不一定?!?/br> 他上國張斐的課,知道這人在律學上面造詣,那是獨樹一幟,他也是自愧不如。 但他所擔憂的并非是這個判決,而是這個判決對今后的影響。 張斐笑道:“故此目前軍事庭長只有一個庭長,那就是我張斐,別人也審不了?!?/br> 說到這里,他環目四顧,笑道:“相信在審案的過程,有不少人都感到不耐煩,認為同樣一件事,為什么要請這么多人來作證,其實隨便找一個當時參與此案的將軍,便能問明,我這純屬是在故弄玄虛,故意制造懸念?!?/br> 頓時不少人咳得一聲,微微避開張斐的目光。 張斐笑道:“也不用不好意思,這是很正常的,可能在場所有人都有過這種想法?!?/br> “誰不好意思了?!?/br> 郭孝法哼了一聲:“難道不是嗎?” 張斐瞧他一眼,不禁微微一笑,“但凡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自身的律學造詣,可能不是很高?!?/br> 你這口氣忒大了一點吧! 河中府的官員都驚訝地看著張斐。 要知道律學是宋朝官員必修課,那些進士及第的,在律法方面的造詣都是非常不錯。 蔡卞、葉祖恰他們則是一副看熱鬧的神態,這些官員臉上的神情,可是像極了當初的自己。 鄭獬倒是沒所謂,張三說這話,他還是認得,只是說,張斐不是一個謙虛的人。 但是郭孝法一聽這話,頓時胡子就氣歪了,他可是郭提刑,道:“張庭長憑何這么說?” 張斐解釋道:“因為你們一直在等到結果,你們心中也只有結果,但在司法審理中,其實結果并不重要。我隨便給一個判決,它也是一個結果。 而你們對于司法監督,往往是從結果,去倒推過程,一旦認為結果不合理,才會去從過程里面找原因。 但這簡直就是本末倒置,且是司法大忌,萬一這結果是你們所認同的,就比如說,我隨便審審,然后判定種副使有罪,也許你們就不會覺得審得有什么問題,你們篤定就應該如此” 此話一出,種諤、折繼祖等武將,是頻頻點頭。 說得好! 就是這么回事,他們的公平,就只屬于他們要的結果。 而呂公孺、元絳、蔡延慶等官員,不禁暗自皺了下眉頭。 張斐要不說,他們還不覺得,張斐這么一說,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 只有當結果是他們不認同的,他們才會去看過程,如果結果是他們所認同的,他們真不會管你用了什么手段。 無論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的才是好貓。 但在結合皇庭的審理方式,好像這么做,確實不太對。 張斐掃視他們一眼,又笑道:“但你們所認同的,也不一定就是對的。這種方式,才是由人來改變司法,你們不擔憂這一點,卻擔憂我的指導原則,著實有些舍本逐末??! 其實從司法層面來說,過程是遠勝于結果的。一個公平的過程,推出來的結果,不一定是正義的,但一定是公平、公正的,司法追求的是正義,但是不具有公平、公正的司法,本身就是錯誤的?!?/br> 這個理念,張斐跟許芷倩、蔡卞他們都說過。 但還是在公開場合第一次說。 立刻引起不少人深思。 確實! 在整個審理的過程中,他們一直都在期待結果,而沒有去在意這個過程公不公平,才會導致他們對于整個審理都感到不耐煩。 “在回到鄭學士方才那個問題?!?/br> 張斐又繼續言道:“鄭學士以為那些指導原則雖有一定道理,但是過于籠統,這會讓人有機可乘,而這個有機可乘,恰恰就是指審理的過程,而不是結果?!?/br> 鄭獬聽得都是頻頻點頭,然后,就陷入了自我矛盾中。 他確實是看重結果,但他擔憂的還真就是過程。 這…… 他可是狀元出身,他尚且如此,其他人就不用多說了。 又聽張斐言道:“如之前那種審理過程,確實會讓人有機可乘,鄭學士的擔憂,絕對是深謀遠慮。但是,這跟我的指導原則沒有任何關系,而是之前的審理制度有關,若非如此,朝廷也不會派我來建設這軍事皇庭,也不會要重審此案?!?/br> 這一句話是直接點中鄭獬的死xue,也令在場大多數人都變得啞巴了。 因為不管是陸詵,還是種諤,還是他們的支持者,都覺得之前的判決不公,都覺得這審判制度有問題,這才有了這場官司。 擔憂的是過程,但這過程,不是皇庭的過程,而是之前的審理過程。 皇庭帶來的是一種新過程??! 蔡卞他們瞅著他們懷疑人生的樣子,不禁暗笑,你們也沒有比我們強多少??! “所以!” 張斐道:“是為了徹底清除之前的弊政,故而朝廷才決定命我來此建設軍事皇庭,這不是違反祖宗之法,而是遵從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的祖宗之法。 而那些指導原則,是基于軍事皇庭的審理制度,故此我是一再強調,那些原則也只適用于軍事皇庭?!?/br> 種諤他們倒是沒有想太多,他們只明白一點,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張斐又環視一眼,“此案到此結束,若有認為不公者,可拿著證據去檢察院,亦或者直接來皇庭提起上訴。 這都是可以的,正如我方才所言,我們皇庭只追求過程公平、公正、公開,至于結果是什么就是什么,而證據、證人是過程最為重要的一環。 如果各位手中有足以推翻我判決的證據,是可以隨時上訴,我是很樂于推翻自己的判決,這也是屬于我們皇庭的制度,還不僅限于軍事皇庭,我們不會覺得這是什么丟人的事,也不是認為這是皇庭的過失,只要過程公平、公正、公開就行。退庭?!?/br> 這回可沒有人再叫住張斐。 雖然他們中有人不服張斐的判決,但是張斐每個判決前面,都有根據某某人供詞,這就沒法去講道理,他要是拿不出足夠的證據來,那就立不住腳。 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就是在文武之間,又多了第三者。 這一下子,就打破了現有的規則。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一時半會都有些懵。 但是相比起三日前,這回沒有竊竊私語,大家似乎非常有默契的快速離開皇庭。 “他們這是急著上哪?” 陳琪見他們一個個不動聲色,快步離開,心里都有些慌。 蘇轍笑道:“他們是去研究對策了,這可不能在大庭廣眾下說了?!?/br> 陳琪恍然大悟。 王申突然道:“還是蘇檢察長說得對,這結果咱們根本就想不到?!?/br> 結果是基于那些判定原則,而那些原則都是張斐想得,在不知道這些原則的情況,無法去推算結果。 蘇轍道:“其實我也沒有猜中,之前我認為他會改變律例,不曾想,他并沒有改變律例,而是添加這判決指導原則。這一招確實非常妙,令我們都難以去反對?!?/br> 如果張斐擅自改條例,他是要反對的,因為宋刑統是適用于每個人,除非張斐能夠拿出無懈可擊的條例來,誰能想到張斐會弄個指導原則,他就很難去反對了。 “哦?!蓖跎暌徽?,“他這一招不會是在防我們吧?” “我想他肯定也有這方面的考慮?!?/br> 蘇轍瞇了瞇眼,道:“張庭長方才說得很對,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制度才是關鍵,故此,他才是我們檢察院最應該防范的人,因為他對律學的見解,是遠勝于其他人,他要作怪的話,咱們就是一直盯著,都不一定能抓住他的把柄。只要能夠防住張庭長,那我們檢察院就算是成功了?!?/br> 正說著,蔡京便拿著那份判決書遞給蘇轍。 陳琪當即笑道:“檢察長言之有理啊?!?/br> 蔡京一愣,“各位在說什么?” 三人只是笑而不語。 蔡京從他們的笑意中,察覺到了一絲不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