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654節
他們今兒才知道,原來還能夠這么審案。 意猶未盡! 同時這司法關乎所有人的,包括那些官員,士大夫。 河中府今兒的酒樓幾乎都是爆滿,好友們相聚在一起,議論這場審判的每個細節。 當然,夸贊的還是比較多。 哪怕是毛筆俠,理中客,也得等到吹噓到一定地步時,他們才會冒頭,提出不同的意見,來彰顯自己的才華、深度。 河中府最大的酒樓,水云閣。 三樓的一間雅座內,韋應方聽到樓下的議論聲,喝了一口悶酒,嘆道:“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原本還想借此官司去刁難張斐,哪知道借此一案,這公檢法名聲大噪,且深入人心,令他很是無語。 曹奕忙道:“韋通判現在應該相信,我堂兄所言非虛,此人手段了得,尤其是在律法上面?!?/br> 韋應方沒好氣道:“那豈不是更加糟糕?!?/br> “那也不盡然?!辈苻刃Φ?。 韋應方忙問道:“你有何應對之策?” 曹奕道:“我堂兄說,他們拿張三沒有辦法,乃是因為他當時就只是一個珥筆,而非是官員,再加上他又是當時判大理的女婿,一時拿他沒有辦法。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他可是官員,他肩負責任的,許多手段就能使得上了?!?/br> “例如?” “例如鹽利?!?/br> “鹽利?” “不錯!” 曹奕道:“此案歸根結底,還只是涉及到孝道,只要張三在這一點上不犯糊涂,自然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但若事關利益,那可就不一定了。 之前已經有不少官員證明,誰若想動鹽利,必然會引來無窮無盡的報復,無一人可避免得了。你看那薛向,雖政績不錯,如今又有王學士支持,但也一直都被人彈劾,不是因為新法,而是因為這鹽利。 這鹽政可就是一潭渾水,誰都知道違法與否,但誰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鹽利關乎著財政,這是不容有失??!” “不錯?!?/br> 韋應方笑著點點頭:“咱們可選一些案子讓他去審,究竟是得罪官員,還是得罪百姓,由他自己去選。呵呵!” 第四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 這場官司的影響,其實并不在于這場官司的本身,在此案之后,沒有太多人談論吳張氏,其實大家都在談論公檢法,而且由于皇家警察已經開始接管城內治安,關于公檢法的議論,還在持續不斷地發酵。 這日清晨,在一個包子攤位上,坐著兩個身著中年男子,他們聽著百姓對公檢法的贊不絕口,這臉色微微有些難看。 其中一人道:“李兄,百姓都對這公檢法推崇備至,這么下去,哼,只怕用不了多久,咱們連飯碗可都保不住了?!?/br> 另一人道:“你擔心甚么,咱們要是保不住飯碗,上面那些人可就會丟了權力,咱們現在要團結起來,只要咱們能夠團結,在這一畝三分地上,誰來咱也不怕?!?/br> “嗯。這倒也是。不過,咱們也得跟上面去鬧,可不能由他們公檢法說了算?!?/br> “走吧,回衙里去跟兄弟們商量一下,坐在這里,真是難受?!?/br> “請?!?/br> 二人扔下兩個銅板,便準備起身離去。 “李押司,段都頭?!?/br> 那攤主的婆娘突然走了過來,拾起桌上的兩枚銅板,是一臉為難地看著二人。 段都頭當即眉頭一皺,“你什么意思?” 那婦人哆哆嗦嗦地,不敢張嘴,但手中的銅錢還是比劃在二人的面前。 “你?!?/br> “哎!” 李押司抬手攔住段都頭,又拿出六文錢扔在桌上,然后朝著那攤主笑道:“祝伱們以后都能生意興隆?!?/br> 言罷,便拉著不愿罷休的段都頭離開了。 那婦人拾起桌上的六個銅板,小聲嘀咕道:“又不是沒錢,就連這幾個銅板都吝嗇,活該你們被皇家警察取代?!?/br> 這時,那攤主又走了過來,低聲責怪道:“你干什么?” 那婦人道:“他們每回來咱這,不管多少人,要不就給一個銅板,要么給兩個,咱每天辛辛苦苦就賺這點錢,全都讓他們給吃了。如今皇家警察來了,咱犯不著怕他們?!?/br> 怨氣滔天,似乎忍了許久了。 “哎呦!你這婦人可真是不懂事,天知道那皇家警察能在這里待多久?!?/br> “老娘這回就豁出去了,皇家警察要是走了,咱也不干了?!?/br> 而在街道對面的茶棚下,坐著幾個年輕人,一直注視著他們。 中間一個皮膚黝黑的年輕人問道:“方才那兩個人是什么人?” 邊上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道:“那穿長衫的名叫李江,是衙里面的押司,管得街邊稅務,而另一個叫段達,是個都頭,以前專管這一代的治安問題?!?/br> “這河中府的押司和都頭都這么窮嗎?” “窮?他們可不窮,隔壁街的水仙樓,可就是段達家開的,西城的賭坊,就是李江姐夫開是的,其實也是他的。他們就是吃習慣了?!?/br> “哼!這跟無賴潑皮有何區別。下回你們要是遇到這種不付錢的,直接就給俺逮回去?!?/br> 這黝黑小子正是馬小義。 目前警署的一波招人已經結束,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訓練這些剛剛加入的輔警,而根據警署的傳統,都是一邊執行任務,一邊教導輔警該如何工作。 關鍵衙前役都是出身富農家庭,又經受過一些訓練,這文武都會一些,上手非???。 正當這時,一個鞋拔子的臉的中年男人突然湊上前來,拱手道:“請問閣下可是警署的馬隊長?!?/br> 馬小義點點頭道:“是的,有事么?” 那中年男人左右瞄了瞄,道:“可否借一步說話?!?/br> 馬小義一瞅,有事可干,立刻打起精神來,扔下一小吊錢,便帶著兩名皇家警察起身跟著那中年男人來到角落里面。 “什么事?”馬小義又問道。 那中年男人道:“我知道有一人正在城里販賣私鹽?!?/br> 馬小義道:“當真?” “千真萬確?!?/br> 那中年男人點點頭,又道:“他們待會就會交易?!?/br> “帶!” 剛說了一個字,旁邊一個輔警用胳膊肘輕輕捅了一下馬小義。 馬小義瞧那輔警一眼,又向中年男人道:“你且稍等一下?!?/br> 言罷,他又與那輔警去到一邊。 那輔警道:“馬隊!你可能有所不知,前些年那些鹽戶鬧了一回,都引起了朝廷的重視,后來蔡知府來了之后,對那些鹽戶比較寬容,只要量不大,一般不會去抓他們的?!?/br> 馬小義道:“俺平時是如何教你們的,只要違法,就得抓人,否則的話,那就是俺們失職,至于判不判他們有罪,那都是檢察院和皇庭的事,跟俺們無關,你們怕甚么?” 說到這里,他眼眸一轉,“不過待會可得小心行事,莫要讓那廝給騙了,待會你負責盯住他?!?/br> “我知道了?!?/br> “走!” 與此同時,檢察院正在進行第一輪招人,不過是被迫的。 檢察院是要招人,但還沒有去宣傳,都還在籌備中。 可是在那場官司之后,不少年輕的書生主動來到檢察院,謀求檢察員一職,原來那日蘇轍在庭上的表現,引得不少年輕文人的注意。 這文人最好什么? 無疑就是嘴炮??! 而在整個朝廷中,唯有檢控官的職責就是嘴炮,關鍵還能夠升職,還能夠拿俸祿,還不用參加科考。 因為皇家警察和檢察員,其實都不屬于官員,警司和檢控官、檢察長才屬官員,故此嚴格來說,應該是鑒于官與吏之間,雖然沒有品階,但是有穩定的俸祿,還能夠直升官員,這又是吏所不具備的。 而在宋朝,是文人遍地,可惜朝廷也面臨著冗官之禍,其余行當,文人又不愿意去做。 這直接導致宋朝教育發達,文人只能干這活,但也遠遠不夠。 然而,根據宋朝官員制度,律法是必學之課,但凡書生都對《宋刑統》非常熟悉,許多人都能夠做到倒背如流。 而檢察員這個職位簡直就是為文人量身訂做的。 完美! “九十八份?” 蘇轍接過那一沓厚厚地文案,不免是驚訝地看著陳琪。 陳琪苦笑道:“要以這趨勢下去,估計河中府的書生都得上門求職?!?/br> “這倒也不是壞事?!碧K轍稍一沉吟,“既然人這么多的話,那咱們就出一份試卷考考他們,擇優錄之?!?/br> 陳琪問道:“不知錄取多少人?” 蘇轍道:“先不設名額?!?/br> 陳琪驚訝道:“咱們需要這么多人嗎?” 蘇轍笑道:“將來公檢法還得推廣至全國,這需要大量的人才,目前來說,倒也不嫌多,只要是人才就行?!?/br> 陳琪稍一沉吟,猶豫道:“但是目前朝廷本就有冗官之禍,咱們這又補充大量的檢察員,豈不是會增添朝廷的負擔?!?/br> 這些人可是要拿工錢的呀! 蘇轍思忖少許,問道:“可有舊吏前來?” 陳琪搖搖頭道:“暫時沒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