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541節
“你這簡直就是狡辯?!彼抉R光道:“依你之法,表面上看,是以多寡來分,但你也不想想,這下五等戶哪來的錢,他們得先將自己的糧食、絲綢換成錢,然后再拿來交稅,如此一來,他們交的錢,可能不比富戶少。還有,你二分的寬剩錢又作何解釋?你這不是為國斂財,剝削百姓,又是什么?” 募役法里面包含著一種預算制度,就是各州府先預算處所需雇役費,然后讓百姓平攤,但王安石要求在此基礎上,再多征百分之二十寬剩錢,以備災荒。 王安石又解釋道:“所為寬剩,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此錢乃是備災荒所用,而且雖同是二分,但富戶要交的多,窮人交的少,而在災荒期間,窮人更需要救濟,此乃以富濟貧?!?/br> 司馬光都氣笑了,“你這哪是以富濟貧,那下五等百姓現在都活不下去,還能熬到災荒年嗎?若依此法,百姓將年年受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br> 說到后面,他狠狠指了下王安石。 他又轉身向趙頊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此法是萬不可行,其一,百姓負擔已經很重,若朝廷再征免役稅,無異于讓他們雪上加霜。 其二,此法罔顧現實,百姓以幣代役,勢必給會jian商渾水摸魚的機會,屆時百姓為了交稅,只能賤賣財物。 其三,之前衙前役雖然存有多弊端,但也是多年一輪,而依此法,年年得長期雇傭,這將會同時加重百姓和朝廷的負擔,無異于舍本逐末,得不償失?!?/br> 文彥博也道:“陛下,這募役法只會給各地官府增加剝削百姓的理由,每年多少雇役費,百姓的財富如何劃分,這都會給那些貪官污吏有機可乘,是萬不可取??!” 王安石道:“陛下,這皇家警察不就是差役改募役嗎?因此,朝廷多征收了車馬轎費,多征收了侵街稅,多征收了違規費? 且不分多寡,在車牌費、違規費、侵街稅上面,是人人平等,據說此法乃是法制之法的創始人張三所定。 關于張三在律法方面的造詣,相信不用我多贅述。 結果如何?治安更好,街道更干凈,交通不阻塞,以至于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交了錢,還為之叫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的差役,是不拿工錢的,他們只能利用職務之便,向市民盤剝,從而使得百姓的損失,是遠比交稅要多得多。 而皇家警察是拿工錢的,且有上升的機會,為了珍惜這個差事,他們必然不會輕易做出違法之舉,這便是皇家警察被人稱道的原因所在。 而在警署成立之處,他們可也是這般說法。當然,司馬學士當時并未多說什么,這畢竟有利于他的司法改革?!?/br> 皇家警察一出,誰與爭鋒。 這真是打了司馬光一個措手不及。 皇家警察就是差役改募役,并且取得極大得成功,要是形象不好,也不可能叫皇家警察。 為了警署,這車牌稅,違規稅,侵街稅,全都算在皇家警察的財政里面。 “行了!” 趙頊出聲打斷他們的爭論,道:“皇家警察的成功是無可爭辯的,既然如此,為何不用于其它職役上面?!?/br> 文彥博急切道:“陛下,皇家警察成功那是因為!” 趙頊問道:“因為什么?” 文彥博愣了愣,對呀!是因為什么? 當初警署能夠成功,到底是為什么? 這印象中,就是幾堆糞便,然后就成了。 王安石馬上道:“陛下,其實許多職役與皇家警察的職權重合,陛下不是正打算擴充皇家警察么,二者合一,又能剩下不少費用?!?/br> 趙頊眼中一亮,這師生二人真是心有靈犀,立刻道:“準奏?!?/br> 趙頊走后,王安石就沖著司馬光笑道:“君實??!你看,我所變之法,皆有益于你司法改革,你還認為我有私心嗎?” 司馬光怒斥道:“你這是要毀掉警署,若百姓得知,他們多繳之錢,皆是因為皇家警察,他們還會尊重皇家警察嗎?你等著好了,你這是引火燒身?!?/br> 說罷,一揮袍袖,憤然離去。 張家。 “好好好!” 高文茵欣喜地直點頭,是語帶哽咽道:“這衙前役可算是要廢黜了,真是太好了?!?/br> 張斐詫異瞧了眼高文茵,因為這女人很少對這種事發表看法,又見她那雙水汪汪的杏目都泛著淚光,“夫人,沒這么夸張吧?” 高文茵帶著一絲絲怒氣道:“這衙前役可是害人不淺,早就該廢黜了?!?/br> 張斐道:“那得看人吧,我也服過衙前役,我很享受,只可惜他們硬逼著我退役?!?/br> “說得對,是得分人?!痹S芷倩氣鼓鼓道:“這王學士變法,太令人失望了?!?/br> 張斐又問道:“你又有什么看法?” 許芷倩道:“官戶比上等戶可都要有錢,憑什么跟窮人一樣,只繳納半數,窮人本就生活艱苦,反而還增添他們的負擔,難道不應該官戶多繳納一倍,免除窮人的稅賦?!?/br> 她一直都很支持王安石變法,但這個法變得令她極為失望,這與她想象的不一樣??! 高文茵點點頭道:“芷倩說得也有道理?!?/br> 張斐笑道:“若依你們之言,官家就應該繳最多的稅?!?/br> 許芷倩道:“理應如此?!?/br> 高文茵嚇得一怔,“三郎,芷倩,此話可是不能亂說??!” 正當這時,忽聽門外有人道:“司馬學士?” 三人舉目看去,只見司馬光氣沖沖地走來。 未等他們迎出,司馬光已經來到廳堂,三人趕緊起身行禮。 張斐問道:“司馬學士大駕光臨,有何指教?” 司馬光滿面怒容,一語不發,只是瞧了眼許芷倩、高文茵。 二女非常識趣的離開了。 她們走后,司馬光突然指著張斐道:“這都怪你?!?/br> 張斐錯愕道:“怪我什么?” 司馬光激動道:“要不是你弄個警署出來,他王介甫焉能以此為由為國斂財?” 第四百零三章 左右逢源 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啊。 面對司馬光理直氣壯地逼問,張斐人都是傻的,他真不知道這老頭是哪來的底氣。 過得片刻,他才萬分委屈道:“司馬學士,且不說那警署不是我弄出來的,即便與我有些關系,那那也不能怪我??!” 司馬光已經被王安石給氣昏頭了,就是想找個人咆哮一番,要找文彥博他們,那不成對咆了么,兀自嘴硬道:“此報是你們書鋪發的,你可別說,你事先并不知情?” 張斐雙手一攤道:“我就是事先知道又如何?” 司馬光吹胡子瞪眼道:“你你就不會勸勸他么?” “還望司馬學士指點,我該如何去勸?”張斐立刻是虛心求教道。 “我要是知道的話,我還用你!” 說到一半,司馬光懊惱地重嘆一聲:“也對,要是能勸得了,那也就不是王介甫了?!?/br> “司馬學士請坐?!?/br> “唉?!?/br> 司馬光又是長嘆一聲,然后坐了下來。 張斐又給他斟上一杯茶,“司馬學士請喝茶?!?/br> 司馬光接過來就往嘴里灌,自早上到如今,他還真是一杯水都沒有喝。 張斐見他喝得急,又為他斟上一杯。 司馬光又想往嘴里灌,這茶杯都到了嘴邊,他忽然瞟了眼張斐,呷了一口,放下茶杯來,“你坐吧?!?/br> 張斐放下茶壺來,坐了下來。 司馬光是心平氣和地問道:“你怎么看?” 張斐沉默不語。 司馬光猛地瞧向他,“怎么?你支持這募役法?” 張斐搖頭道:“我不知道?!?/br> “你平時可是很有見解的?!彼抉R光狐疑地審視著張斐。 張斐道:“其實我認為對百姓最有利的狀況,就是徹底廢除徭役,在不加賦的情況下,朝廷若需壯力,只能花錢雇人,畢竟百姓都已經交了稅錢?!?/br> 司馬光聽得是連連點頭,“對對對!理應如此啊?!?/br> 張斐道:“可是三冗之禍,已經占據朝廷大部分財政,哪里拿得出錢來,可若對癥下藥,必須要精簡官吏,在慶歷年間,范公就想這么做,可結果又如何?” 司馬光沉默半響,一手重重地拍在桌上。 張斐又道:“正是因為主要問題沒有解決,所以不管這法怎么變,都會出現各種問題。原因很簡單,朝廷沒錢,但這事總得讓人來做,那就只能讓百姓免費服役?!?/br> 司馬光道:“他那募役法就是先從百姓手中將錢都給收上來,然后再雇百姓服役,他這意義何在?他這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嗎?” “不是!” 張斐搖搖頭道:“可又能怎么辦呢?財政問題無法解決,剝削百姓的情況也必然也是與日俱增,就是阻止王學士變法,這情況未必比執行募役法要好。 除非司馬學士能夠向官家保證,能夠一舉解決三冗問題,那我也愿為司馬學士身先士卒,傾盡全力?!?/br> 司馬光沉默了。 這募役法,到底還只是讓官戶每年都出了那么一小筆錢,若精簡官吏,那就是直接斷人家生路。 王安石這么猛,都不敢這么做,他司馬光又能做得了? 在來之前,司馬光是憤怒,但是跟張斐聊過之后,他則是感到沮喪。 他的節流理念就是要精簡官吏,然后減少稅賦,但他也知道,他現在做不到。 問題就好像變得無解了。 張斐瞧了他一眼,“若真想制止惡政,只能是給予百姓保護,否則的話,也許募役法傷民,但差役法是肯定傷民?!?/br> 司馬光道:“法制之法?” 張斐點點頭道:“還包括司法改革,官府一方面負責收稅,但另一方面負責司法,他會判自己有罪嗎? 若是司馬學士真的有心為民,就應該給予行動支持,用司法去捍衛百姓的權益,而非是沉迷于與王學士打嘴仗,那毫無意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