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483節
你要是愿意多講一點,你干什么,我們都沒有意見,就怕你說到一半然后就下課。 誰也不敢說不準。 你不準,口干就下課。 “多謝各位的諒解?!?/br> 張斐連連拱手。 李四、龍五抬著一張小茶桌放在里面的角落里面,又置上一個小火盆,許芷倩低頭匆匆過去,跟個女婢似得,開始忙活起來。 而隨著張斐來到講臺上,便再也沒有人關注她,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張斐身上。 美女? 在法制之法面前,美女就是個屁。 在這個教室里面,最迷人的無疑是張斐,雖然大家都是男人。 張斐站在講臺上翻開自己的小本本看了看,抬起頭來道:“上節課我們已經清楚的闡述法制之法、儒家之法、法家之法三者的關系和區別,以及為什么大家要以法家之法為戒,因為在法家之法下,是不存在的法制之法的,這節課咱們就拿一些具體案例來分析?!?/br> “老師!” 蔡卞突然開口道。 張斐瞧他一眼,“什么?” 蔡卞是忐忑不安地問道:“其實,其實上堂課我們還有一些問題未弄明白?!?/br> 張斐的吐槽,無形之間,已經給他們留下陰影。 關于誰提出這個問題,他們私下都還抽過簽,最終抽到是蔡卞。 張斐聽得眉頭一皺。 蔡卞頓時慌得一批,“學生愚鈍,老師見諒?!?/br> 他們現在已經產生自我懷疑,他們真的不知道張斐到底有沒有解釋這一點,還是說他們自己蠢,無法理解。 張斐問道:“什么問題?” 蔡卞立刻道:“就是關于正當權益,上堂課,老師說儒家之法遇到法制之法,應當以法制之法為先,可自古以來,朝廷與百姓的矛盾,往往都出現在稅收上面,若依老師之言,在很多情況下,比如說橫征暴斂,百姓不交稅,應該也算是捍衛個人正當權益吧?!?/br> 這一上來就扔重磅炸彈。 所有人都期待地看著張斐,這幾天,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他們。 法制之法怎么去解釋稅收問題。 這才是矛盾的根源所在??! 張斐又來到講臺邊上,斜靠在講臺邊,雙手抱胸,擺出自己的招牌動作,沉吟半響,突然開口道:“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想我們應該先探討,我朝存在法制之法嗎?” 大家先是一愣,然后紛紛點頭。 “嗯?” 張斐看著他們。 大家又不太確定地搖搖頭。 張斐不滿道:“你們在干什么,到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前面兩堂課說了那么多,你們連這個都分不清嗎?” 上官均突然道:“當然存在啊?!?/br> 張斐問道:“比如說?!?/br> 上官均道:“關于這一點,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已經說過,如偷盜搶殺,都是屬于人們捍衛個人正當權益的一種共識,是屬于法制之法,這些罪名也列入宋刑統中?!?/br> 其余人也紛紛點頭,這當然存在,你問這個作甚。 張斐笑問道:“你讀過宋刑統嗎?” 上官均立刻道:“學生讀過?!?/br> 張斐又問道:“關于盜律、賊律的一些大概律例你都記得嗎?” 上官均羞澀道:“學生可以全文背誦?!?/br> “真的假的?”張斐驚訝道。 “真真的?!?/br> 上官均紅著臉道。 張斐點點頭道:“那你真是厲害,我連第一頁都背不全?!?/br> 此話一出,大家很是驚訝。 你一個律學老師,竟然連第一頁都背不全? 蔡京諂媚道:“老師謙虛了?!?/br> 張斐搖搖頭道:“沒有謙虛,打官司可以看書的,我為什么要去背?!?/br> 大家是恍然大悟。 難怪這小子打官司,帶的文案比誰都多,原來是記性不好??! “這些先別說了?!睆堨晨鹊靡宦?,又向上官均道:“那行,我考考你,盜取三匹布以上,怎么判?” “死刑?!鄙瞎倬鸬?。 張斐點點頭道:“然后了?” 上官均錯愕道:“什么然后?” 張斐道:“還有沒有其它懲罰?” 上官均愣了愣,道:“這都已經判死刑了,還需其它懲罰嗎?” 張斐又問道:“那你覺得是否合理?” 上官均謹慎地回答道:“我朝宋刑統多半是承唐律,若依唐律,是依持杖與否,得臟多少,來量刑,但由于我朝賊盜過多,故而刑罰較重,但是許多官員在審判的時候,還是會酌情考慮的?!?/br> 蔡京立刻道:“我主圣明,去年就曾發布赦令,減免關于賊訟的一些罪行?!?/br> 其實宋朝在立國之初,就還是采取重典治世,但是從真宗開始,朝中大臣就覺得天下安定,不能再用重典,得慎刑、少刑,這二三十年來,宋朝刑罰多半還是往這個方向發展。 張斐瞧了眼蔡京,微微一笑,又問道:“那你們認為,這是屬于法制之法嗎?” 上官均道:“當然屬于?!?/br> 張斐問道:“什么是法制之法?” 上官均立刻道:“捍衛個人正當權益的一種共識?!?/br> 張斐道:“你去偷盜,自然是有受害人,那么在這條律例中,可有提過受害人?” 上官均眨了眨眼,又想了一會兒,搖搖頭道:“沒有?!?/br> 張斐又問道:“那么這是捍衛誰的利益?” 上官均眨了眨眼,“雖然沒有提受害者,但也是揚善懲惡??!” 張斐道:“假如你是受害者,你被盜了三匹布,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上官均想了半天,道:“我我應該,應該是渴望要回我的布?!?/br> 張斐道:“難道不是殺了偷盜之人嗎?” 上官均趕忙道:“如果只是三匹布,又未有傷及我的親人,倒不至于讓我想殺了對方?!?/br> 張斐點點頭道:“如果基于法制之法,捍衛個人權益,那是應該以什么為先?” 這個問題一出,王安石、司馬光、富弼他們紛紛陷入沉思中。 趙頊似乎還未反應過來,還在左右看了看。 上官均又思索好一會兒,不太確定地答道:“應該以償還我的布為先?!?/br> 張斐道:“但是這條律例中,對此是只字未提?!?/br> 蔡卞立刻道:“但在賊盜律中,有不少疏議,提過官府要歸還失物,而通常情況下,官府也會將贓物歸還給受害者?!?/br> 張斐又問道:“如果贓物被花了,又該怎么辦?” 蔡卞訕訕道:“那那就沒辦法了,但是他都已經償命了,這三匹布又算得了什么?!?/br> 張斐道:“如果你這三匹布是拿去給父親救命的呢?” “!” 蔡卞不做聲了。 這是杠精??! 還能不能愉快的聊天??! 張斐目光一掃。 眾人皆是不語。 那能怎么辦? 認栽唄。 在律例中,就沒有賠償條例。 張斐道:“我問你們,在此案的過程中,你利益的是不是有損失?” “是?!?/br> “那么有沒有賠償你?” “沒有?!?/br> “那么朝廷殺他的目的是以你個人的利益為先,還是國家利益為先?” “國家?!?/br> “那這是屬于法家之法,還是法制之法?” “法家之法?!?/br> “那么問題來了,在宋刑統中,有哪條律法是屬于法制之法?”張斐快速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