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79節
又有哪個皇帝是御史干掉的。 王安石道:“富公言之有理,但是任由他們天天在朝中吵吵鬧鬧,難道就是長治久安之策嗎?” 富弼直點頭道:“你說得對,我也希望朝廷能一團和氣,若意見有不合,也應當君子之爭,就不如就上堂一辯……” 王安石立刻道:“這如何能行,若開此先例,那朝廷頒布的每一個政策,都有可能會被告,這將嚴重損害的朝廷的威信,屆時國家的任何問題都無發生得以解決?!?/br> 趙抃道:“當初那張三為狀告朝廷時,你好像是支持得?!?/br> 王安石反駁道:“那不一樣,張三是為民伸冤,而錢顗純屬胡攪蠻纏,禍亂超綱,必須要嚴懲?!?/br> 富弼心平氣和道:“你且聽我把話說完,我也認為錢顗再怎么說,他也不應該去開封府告狀,開封府也絕不能受理此案,且要嚴懲這種行為。 但在我看來,這對于朝中局勢而言,也是一個促合的契機,上堂一辯,以理論事,以法論事,是輸是贏,大家都要認,如此也就能夠避免朝廷陷入分裂,永無止境的爭吵下去?!?/br> 他這番話倒還真不是偏向保守派,他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朝廷不要分裂,因為他知道這是多么可怕的事,但如王安石這種強硬的作風,就一定會令朝廷加速分裂。 要知道目前王安石的聲望,是遠不如當時的范仲淹,人家不會服的,肯定越鬧越兇。 這真的是可以預見的。 一直躲在邊上養精蓄銳的司馬光突然開口道:“王介甫,你心虛呢?” 王安石一瞅司馬光,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我心虛甚么?” “你若不心虛,為何不敢上堂爭辯?” 司馬光呵呵笑道:“雖說張三那一樁官司與為民伸冤,但是你王介甫當時說的話,用在此處,也非常合適。不敢上堂爭辯之人,定是那心虛之人,若光明正大,又怎會懼怕公平的審判?!?/br> “這能是一回事嗎?” 王安石駁斥道:“你以為我不知他們的目的?他們就想借著上堂爭辯,來攪亂朝廷變法,今日設制置三司條例司,他們告狀,明兒我頒布新法,他們又告狀,這沒完沒了。陛下是啟用我變法,而不是讓我來與他們吵架的?!?/br> 趙頊又重重地點了下頭。 司馬光道:“如你之前所言,這上堂爭辯,再怎么說,也是光明正大的手段,這光明正大的手段都不準人用,那不是逼著他們使一些卑鄙的手段么?!?/br> 趙頊突然開口道:“朕以為王大學士言之有理,今日告完,明日又換個人來告,這事就沒完沒了了?!?/br> 富弼開口道:“陛下,臣一直都反對錢顗去開封府告狀,但是臣也認為這么多人反對,也應該給大家一個合理的解釋。若是王大學士贏得此次爭訟,還有人繼續就此吵鬧,那就屬是無理取鬧,陛下再怎么懲罰他們,臣也不會多言?!?/br> 王安石目光閃了閃,道:“如果我到時頒布新法,他們又來告狀,富公可得為我仗義執言啊?!?/br> 司馬光立刻道:“富公所言乃是指設制置三司條例司,至于你的新法么,若有人對此告狀,那得先審視他們是否說得有理,若是他們說得有理有據,那只能證明你做得不好,你有錯,還不讓人說嗎?” 眼看富弼將話都說到這份上,王安石也有打算畢其功于一役,咱們就打,我若贏了,你們就不能再反對了。 但他指得是整個改革變法。 大家都賭身家。 司馬光這老狐貍怎么可能會上這當。 咱一條條的算。 王安石不禁怒瞪司馬光。 司馬光也不理他,又向趙頊道:“陛下,當初張三以祖宗之法狀告朝廷,雖然當時未有判決,但是之后陛下接納張三的推論,將太宗的那道詔令,定位祖宗之法,大家不也沒說什么,可見上堂爭訟,是可以避免紛爭的。 再說,陛下你剛剛頒布祖宗之法,如今有人以祖宗之法為由告狀,若陛下不讓他們告,這也會令人產生質疑的?!?/br> 這一下就拿住了趙頊的命門。 確實! 他定調祖宗之法,雖也有反對聲,但最多也就私下滴咕幾句,沒有公然反對。 官司打輸了,咱們認。 輪到咱們要打官司了,你就不讓了。 雙標??! 那誰還會認這個結果呢? 趙頊不禁瞧向王安石。 王安石登時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他當初支持張斐打破祖宗之法的約束,就沒有想到,對方也會用這一招來對付他,甚至還將皇帝給拉了進來。 不答應的話,確實說不過去。 王安石掙扎半響,道:“好!我可以答應接下這樁官司,但是我也有言在先,僅此一次,我絕不會接受這種無休止的糾纏,祖宗之法乃是治國之根本,而不是用來攻擊政敵的?!?/br> 這話說得非常直白。 他也知道這祖宗之法乃是一個口袋法,什么都可以告,我頒布一條新法,你們就告一條,這誰受得了啊。 如果新法有問題,那咱們就事論事,就法論法,有證據,你們就拿證據出來,別再扯什么祖宗之法。 趙頊也點了點頭。 他定調祖宗之法,也是要避免這些人拿祖宗之法來威脅他,結果對方還是要這么干,那就只能用一次,回回用,那他也不會答應的。 富弼、文彥博、司馬光他們也都紛紛點頭答應了下來。 …… 而作為祖宗之法的奠基者張斐,此時正忙于買賣之事。 倒不是說他不關心朝野里面那些事,而是他深知,局勢只會愈發嚴峻,他不能再單兵作戰,他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 汴京律師事務所對于他而言,也是至關重要。 “還是不行??!” 張斐在審視完這幾日所擬定的契約后,是直搖頭,“但好在都是簽臨時的,到時還能夠再換一份?!?/br> 范理詫異道:“我昨夜都審查了好幾遍,沒有發現什么錯漏??!” 張斐道:“我指得不是錯漏,而是這些契約的文筆、用詞是完全不同的,太具有個性化?!?/br> 范理訕訕道:“這就不是一個人寫得,當然會有一些詫異,但大致上還是依照你給文本去寫得?!?/br> 張斐道:“這就是問題所在,你應該還記得,我為那房貸擔保之事,我就擔保就是那張契約,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字不同,都與我無關,而我自己的事務所,卻弄得是雜七雜八,這如何能行?!?/br> 范理道:“那邊就是房貸這一門買賣,咱們所接買賣,大多數都不一樣,光那什么版權契約,人人要求不一樣,這就不可能規范起來?!?/br> 張斐卻道:“必須一樣?!?/br> 范理納悶道:“如何一樣?” 張斐道:“如果在立契形式方面,我們都不能做主,那我們就將受制于人?!?/br> “什么受制于人?” 許芷倩突然走了進來。 “小事?!睆堨秤窒蚍独淼溃骸澳阆葘⑦@些契約都給我分類好,我再想想該怎么立契?!?/br> 這事就沒法事先做準備,因為他也得看看,當代商人、市民對于律法服務的需求,根據他們的需求,再制定出規范、統一的契約范本。 但肯定是要規范,這樣的話,他就心里有數,不會出現太大的亂子。 “好吧!” 范理點點頭,拿著契約就出去了。 許芷倩立刻坐下前來,“你還用心思做買賣?” 張斐道:“我的心思全都在這上面?!?/br> 許芷倩道:“那呂??倍贾酪_保萬無一失,你也應該為此做準備?!?/br> 張斐嘖了一聲:“你信我,雖然這事可能很麻煩,但王大學士就不可能讓他們得逞的,真要鬧到公堂上去,那就是血虧啊?!?/br> 許芷倩卻是擔憂道:“話雖如此,但朝中之事是說不準的,關鍵此事是因你而起的,要鬧起來,說不定真會將你牽連進去,我覺得你還是做好萬全準備,以便不時之需?!?/br> “我不可能將精力花費在一個可能性極小……” 話說到此,他突然看向門口,皺了皺眉頭:“也許你……你是對的?!?/br> 許芷倩回頭看去,只見王安石和呂惠卿陰沉著臉走了進來。 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口浪尖 王安石是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他的新法啟動,竟然是要從一場官司開始。 說出來,他自己都不信。 但也由此可見,富弼的那番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有些事情,你一旦開了先例,必然會有人效彷。 當初張斐狀告朝廷時,你王安石也是振振有詞,那么如今你也必須接受這個要求。 同理而言,如果你王安石為國為民,御史諫官就不能反對你,那么今后誰結黨營私,為己謀利,御史諫官也是不能反對的。 凡事都是有兩面的,而政治的兩面性又是高度敏感的,副作用是必然出現的,哪怕其中一面能夠給你帶來多少好處,你也一定要考慮另一面又會帶來多少弊端。 除非是在存亡之際,否則的話,大多數政治家,都會寧可少一點好處,也要盡量減少另一面的副作用,因為政治的關鍵,還是在于穩定。 因為從百姓的角度去看,這好的政策,那是理所當然的,但同時又會拒絕接受副作用。 但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世上就沒有完美的政策,導致往往許多決策出來時,百姓都不理解,這個問題這么簡單,我都能夠解決,你們為何就不這么做呢,就是他們不太會考慮,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引發出更嚴重的問題。 冗官問題多簡單,裁人就行了呀,可誰能保證,不會將李自成也給裁了。 其實“事為之防,曲為之制”,也就是指這一點。 核心是“防弊之政”,而不是說讓你積極進取,大刀闊斧,乘風破浪。 …… 事已至此,王安石也只能接受,故此出得大殿,他立刻就帶著呂惠卿跑來張斐。 張斐這個小卒突然就變得至關重要。 許芷倩向王安石行得一禮后,就識趣地退了出去。 “臭小子,我這回可算是被你害苦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