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60節
他自己都非常好奇,趕緊去預定席位。 …… 本還想將這官司扔去司理院的呂公著,此時已經完全沒有這個念頭,因為所有的聽審位都已經被預定,就連那甬道都被納入聽審席位。 清一色,全都是文壇大老。 司理院那小院,哪里裝得下??! 關鍵,這么多大老,要審得不好,那可就丟人了呀! 呂公著忽覺亞歷山大,但是此事已經引起民間很多現象,得趕緊審理,于是他直接安排明日開審。 …… 大理寺。 “這小子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司馬光是直搖頭道:“隨便一件事,只要落到他手里,必成大事,若是個個耳筆之人都如他一樣,那還得了??!” 說到這里,他瞧了眼對面的許遵,“真是名師出高徒,且青出于藍而勝于藍?!?/br> 許仲途本是第一奇葩,跟張斐一比,太正常了。 許遵很是羞愧道:“說來司馬大學士可能也不信,我只是給了他一些幫助,真沒教他什么,若是教了,我也感到自豪?!?/br> 說著,他又趕忙轉移話題道:“對了!我聽聞呂知府又打算在府院審理此案,司馬大學士何不借此案,試驗一下新法?” 司馬光擺擺手道:“凡事都得師出有名,如今我都還未奏請官家,就貿然干預開封府審案,只會貽人口實。如果這司法改革是從違反規矩開始,又如何能夠成功?!?/br> 許遵稍稍點頭道:“那倒也是?!?/br> 在行事作風上,其實許遵跟王安石更像,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呂公著本就是被迫在府院審理,你稍稍干預一下,將這官司拿來實驗一下,有何不可,這又不影響公平公正,只是改變一下流程。 司馬光不同,一步步來,講究謀而后動。 此番司法改革,張斐都是提供現成的給他們,但司馬光卻尋思著,要先去培養人才。 這得猴年馬月去啊。 …… 翌日! 這大清早的,開封府院內已經是人滿為患。 一目望去,全是老頭。 真是文豪薈萃,難得一見的盛會。 此事雖不大,但與他們息息相關。 而同為老頭的呂公著,差一點點就成了晚輩,出去打一圈招呼,這腰都快直不起了。 拉著王安石和司馬光這對老友訴苦,我這到底是招誰惹誰了? 為什么要這么折磨我。 雖然他們都是來聽審的,但鑒于他們的名望和地位,這對于主審官有著很大的壓力。 上回審刑院,好歹也是北宋雙子星坐鎮,這回可就他呂公著一人。 司馬光撫須嘆道:“我也覺得這確實有些不妥??!” 王安石立刻問道:“有何不妥?” 他當然是向著張斐的,但是他沒有想到,司馬光其實也是向著張斐的。 司馬光道:“知府的主要職責還是要治理州府,此關乎一府百姓的生計,而如今官司越來越多,耗費了府院大量得人力物力,豈不是本末倒置?!?/br> 呂公著頻頻點頭。 理解萬歲??! 王安石道:“下面不還有司理院么?知府審不了幾個案子?!?/br> 司馬光道:“但最終還是得知府來做判決?!?/br> 王安石聽他話里有話,問道:“你到底想說什么?” 司馬光就道:“若是將二者分開,是不是會更好一些。知府不用再審案,專顧治理州府,至于司法方面,則是另交衙門處理,二者互不隸屬?!?/br> 呂公著點點頭,“這么安排,確實要更為合理??!” 雖然這么安排,明顯是要削弱知府的權力,但北宋各職位多半都是三年一換,呂公著到期肯定不會再繼續當知府,不是御史臺,就是三司。 職權的變動,跟官員的利益,不是那么大。 王安石呵呵道:“看來外面傳言不虛,你果真是想進行司法改革?!?/br> 司馬光哼道:“難不成就準你王介甫改革變法,不準我司馬光改革變法?!?/br> 王安石尋思著,找個事安置這老頭也好,免得這老頭閑著沒事,老是跟自己對著干,呵呵道:“我可沒有這么霸道,但是這事我說了不算,你得去說服官家?!?/br> 他改變變法主要是針對財政,同時也涉及到軍政、行政,唯獨司法方面幾乎沒有,因為司法方面沒什么弊政,不是迫切的需要改革。 司馬光要搞司法改革,等于是對他退避三舍,你不弄的,我再來弄。 這要還不讓的話,那真的有些欺人太甚。 …… “富公也來了呀!” 韓琦看到富弼,主動走了過去,打了一聲招呼。 富弼只是微微拱手:“想不到韓相公也有如此雅興?!?/br> 韓琦呵呵道:“雅興倒是談不上,純屬好奇??!雖說盜印他人詩詞,用以賣錢,的確可恥,但要說什么罪名,那倒也有些過分了?!?/br> 富弼點點頭道:“我與韓相公想的一樣,這事未免有些小題大做,還以這么重的罪名爭訟?!?/br> 韓琦笑道:“這才引人好奇,張三這官司到底會怎么打,才能令人信服。不知富公有何高見?” 富弼搖搖頭道:“我也未想明白?!?/br> 要是想明白了,他就不會來了,他足疾未愈,不便到處走動。 韓琦突然目光往旁邊一瞟,喊道:“蘇二郎?!?/br> 蘇軾有個早夭哥哥,故大家還是叫他二郎,但實際上他就是大哥。 身在庭院的蘇軾,一看韓琦叫他,邊上還有富弼,趕忙來到甬道上,“晚輩蘇軾見過韓相公,富相公?!?/br> 韓琦問道:“你小子之前挺大度的呀,怎么此番回來,變得這么斤斤計較,人家就是盜印你幾首詞,你就要人家一家老小的性命?!?/br> 富弼也頗為不滿地皺了下眉頭。 蘇軾真是有苦難言,忙解釋道:“韓相公誤會了,晚輩絕無此意。最初晚輩只是聽聞張三打官司厲害,想見識一下。恰好晚輩又不喜那集聚賢盜印晚輩的詩詞,故就想借此事見識一下那張三的手段,晚輩只是要求杜絕他人再盜用晚輩的詩詞,不曾想,竟然會鬧得這么大?!?/br> 富弼問道:“這種事如何杜絕?” 蘇軾答道:“晚輩不知,但是張三說可以,晚輩也想知道他會怎么去杜絕?!?/br> 韓琦、富弼相視一眼,皆是一臉困惑。 文字這東西,人人皆可用,如何杜絕。 韓琦叮囑道:“到時若真讓張三告贏,你最多也只能索賠一些錢財,絕不能定太重的罪?!?/br> 雖然他在生活上,是無比奢侈,但是他在對待百姓這事上面,還是非常仁慈寬厚的。 蘇軾忙道:“就算韓相公不說,晚輩也不會這么做的?!?/br> 忽聽院外有人喊道,“來了!來了!” 只見一輛馬車穿過擁擠的道路,緩緩來到府門前。 與上回不同,沒有歡呼,沒有助威,因為今日站在門外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文人,只有曹棟棟、馬小義等一些衙內、公子黨,摻雜其中,普通百姓是一個沒有。 百姓也想看來熱鬧,但是這場面,他們哪敢靠近。 當張斐從馬車中行出后,只聽一人喊道:“我說耳筆張三,你就不能換身衣服么?老是穿這一套” “噗嗤!” 隨后出來的許芷倩,聽到這話,不免笑出聲來。 張斐倒不尷尬,據理以爭道:“你們不懂別瞎說,我每次都是穿新得好不?!?/br> “什么新得,你每回都是這一套,是當我們瞎么?” “我就不能將每套衣服做成一模一樣得么?” “……?” 世上還有這種奇葩? 好在有許芷倩,這俊男美女往前一站,還是比較賞心悅目的。 張斐一到,呂公著立刻升堂,一刻都不愿意多等,這都還沒有開始,打招呼都將嘴唇給打裂開了。 威武過后,院內院外漸漸安靜下來。 行禮后,呂公著不免瞧了眼許芷倩,頗為不滿道:“這官司你也需要助手?” 雖說沒有明文規定,可否帶助手,但從未耳筆之人帶助手上堂,更別說還帶個女人上堂。上回那是因為雙子星都支持張斐,而且那個官司又至關重要,才給他破例一次。 可不能老是這么做??! 張斐誠惶誠恐道:“回稟知府,這可不是小罪,小民也準備了許多文案,再加上小民沒有想到這么快開堂,準備稍有不足,需要許娘子的協助?!?/br> 話雖如此,但這回準備的資料倒是遠沒有上回那么多,因為沒有太多案例,但也有一小包袱。 呂公著心想,這罪名確實不算是小罪,反正是審刑院已經開了這頭,笑也笑不到老夫頭上來。于是點頭道:“好吧!本官特許許娘子上堂協助你?!?/br> 頓了下,他又問道:“關于此案,本官也調查清楚,集聚賢的確盜印了蘇軾的詩詞,但是這與造襖書襖言之罪有何關系?” “還請知府稍等一下?!?/br> “……?” 呂公著愣了下,又見那許芷倩費力地托著那包袱,而張斐則是彎著身子,在包袱里面翻找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