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25節
雙腿都在發顫。 趕緊去通報。 不要命的人是最可怕的。 只能說你小子夠絕。 算了! 我們認輸了。 此時,呂公著倒是不在府里,今日他得去朝廷開會,留守的是通判李開。 別看李開是個通判,但他得知張斐又來告狀時,神情與那幾位差哥是一模一樣,恨不得將此人碎尸萬段。 真是太欺負人了。 可是后來聽到是要狀告朝廷時,也嚇得是面無血色。 趕緊將張斐叫來,詢問清楚。 “你小子是瘋了嗎?” 見到張斐,李開便是沖著他咆孝道。 張斐卻是一本正經道:“回李通判的話,我沒有瘋,我是很理性的來告狀?!?/br> “告狀?告誰得狀?”李開問道。 “朝廷?!?/br> “你還說你沒有瘋?” 李開激動地手舞足蹈道:“你憑什么狀告朝廷?” 他都恨不得將張斐的腦袋給噼開,看看里面是啥構造。 張斐道:“因為朝廷忤逆了祖宗之法?!?/br> “你……你說什么?” 李開是不敢置信地看著張斐,過得半響,他勃然大怒,“豈有此理,忤逆祖宗之法,豈是你一個耳筆能說得?來人??!來人??!給我將此逆賊拖下去,杖刑八十,關入大牢,聽后處置?!?/br> 這回他真是忍不了了,民告官,這有先例,你若有理,他也認,但是狀告朝廷,這可沒有先例,而且這廝還拿祖宗之法來說事,這說不好可是謀逆之罪。 這根本就不需要看什么狀紙,打了再說。 兩邊蠢蠢欲動,早就想揍張斐的衙差們,一聽到老大的吩咐,差點喜極而泣,是一擁而上,眨眼間,就將張斐五花大綁起來。 速度之快,絕對可以打破開封府最快綁人記錄。 人家張斐動都沒有動一下,可見他們多想揍這小子。 你們這些混蛋,公報私仇。張斐只覺胳膊都快被他們給擰斷了,是齜牙咧嘴,但卻仍然擠出一絲微笑來,“李通判,休怪我沒有提醒你,我是以祖宗之法來狀告朝廷,你將我關入大牢,這無可厚非,但你若給我行刑,我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你打得是一個捍衛祖宗之法的人?!?/br> 心里到底是有些發虛,你們這些混蛋,要真敢打我屁股,我跟你們沒玩。石哥,光哥,我已經把自己給交代了,接下來就看你們得了,可別讓小弟失望??! “你小子還敢威脅本官?” 李開哼得一聲,指著張斐道:“今兒我還偏要打你一頓板子,給我拖下去?!?/br> 幾個衙差欣喜若狂地將張斐和史挺秀給押了下去,仿佛得到了什么賞賜。 剛剛都還在說,可別落在咱手里,不曾想,這么快就靈驗了。 蒼天吶! 大地吶! 這是哪位神仙jiejie在顯靈! 這人剛押下去,李開趕忙向黃貴道:“你趕緊去吩咐一下,嚇嚇他就行了,可別真打了?!?/br> 他也算是張斐的老熟人,這人每回都能石破天驚,但每回又都能出奇制勝,這回更夸張,直接搬出祖宗之法來。 這板子要是打下去,萬一他又贏了,那這算不算是打在太祖太宗身上。 這誰敢打??! 要打也急于這一時。 黃貴走后,李開這才拿起那狀紙看了起來,看完之后,氣得將狀紙往桌上一拍,“這真是一個瘋子,不就一個衙前差役案么,犯得著狀告朝廷嗎?” 如這種差役案,全國上下,真是多不勝數,他們開封府早已經是見慣不怪了。 這真的是殺雞用龍頭鍘。 李開無法理解。 但他也不想想,那么多差役案,又有幾個討回了公道。 第一百零六章 狂徒張三 “許娘子!夫人!” 匆忙忙趕回張家的李四,是踉踉蹌蹌入得門來。 “怎么樣?” 許芷倩立刻從廳中行去。 李四大口喘著粗氣道:“許娘子,三哥和那史二郎被開封府給抓了?!?/br> 隨后出來的高文茵剛好聽到這話,不禁覺得一陣頭暈目眩,險些跌倒,幸得那許芷倩眼疾手快,攙扶住高文茵,她淡定地向高文茵笑道:“夫人莫慌,此事也在我們的預計之中,放心,張三不會有事的,我現在就去找我爹爹?!?/br> 許遵之前就預判,這極有可能會被開封府關押。 這種事說不好就是重罪。 高文茵雙手緊緊拽著許芷倩的衣袖,含淚哽咽道:“一切就拜托許娘子了……” “夫人無需言謝?!痹S芷倩趕忙打斷她的話,“我現在就去找我爹爹?!?/br> “哦,好,許娘子路上小心?!备呶囊疒s緊放開手來。 …… 此時此刻,呂公著正在刑部,與一干大法官們收拾去年留下的那一地雞毛,這其中自然也包括許遵。 而其中的主要的爭論,就是放開爭訟,還是收緊爭訟,亦或者規范爭訟。 去年張斐的出現,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審刑院、刑部等最高法院和最高司法部門。 得趕緊商量出一個結果來。 因為每回張斐去告狀,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可就事論事,張斐其實也沒有違反規矩,只是說尤為刺眼,但是卻在潛移默化見突破了階級。 雖說以往也可以民告官,但成敗與否,關鍵是在于朝廷內部的博弈,司法只是其次,碰到包拯,可能告得贏,要碰到貪官污吏,可能就把自己搭進去。 但是張斐卻迫使他們懲治王文善。 這令人他們很是忌憚。 故此朝中大多官員都認為必須加強這方面的管制,有著太多漏洞,天知道張斐又會干出什么事來。 其實都不用天知道,因為他們已經聽說張斐馬上要出臺計稅業務,三司方面對此很是緊張,各司也都在給刑部、大理寺施壓。 這個業務危及到太多人的利益。 目前主要有三個論點。 其一,就還是傳統觀點,就是進一步約束爭訟,比如說,刑部每年審核一次書鋪公文。 意思很明顯,你要不聽話,我就不給你公文。 這是大多數人所支持的。 這也是傳統手段。 其二,就是計相唐介提出的觀點,進行規范,由官府與書鋪合作,以耳筆對耳筆,官員用平衡之術,來掌控司法權。 這個就比較考驗當官的能力,以及考驗官府的辦事效率。 其三,就是徹底放開爭訟,但是官府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北宋官員的經濟頭腦那真是相當強的,去年開封府衙差不是天天抱怨可,如果給他們一筆豐厚獎金,那就無所謂,這還能建設司法財政。 三種論點,是各有利弊。 大家對此也是爭論不休。 吵了半天,也沒吵出個結果。 關鍵還是有許遵這個奇葩在里面搗亂,他是堅決反對繼續約束爭訟,他又掌控著大理寺,他的建議也是非常關鍵的。 突然,開封府主簿黃貴快步入得大堂,向在坐的人行得一禮,然后又來到呂公著身后,彎腰在其耳邊滴咕了幾句。 “什么?” 呂公著驚得直接站起身來。 還嚇得不少人一跳。 御史中丞呂誨不禁問道:“呂知府,出什么事了?” 呂公著緩緩轉頭看向呂誨,卻不知怎說是好。 這時,大理寺主簿徐元也跑了進來,在許遵耳邊滴咕了幾句。 呂公著頓時惱怒地看向許遵。 許遵反應倒是沒有那么大,他只是向呂公著問道:“呂知府,這民間有冤情,開封府怎能隨意逮捕訴冤之人?” 呂公著見還有臉說,不由得惱羞成怒道:“為何抓人,想必許寺事比我更清楚?!?/br> 許遵道:“我只知道開封府這么做,不合規矩?!?/br> “等會等會!” 呂誨見他們兩個突然吵了起來,問道:“你們到底在說什么?” 刑部郎中劉述問道:“是呀!到底發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