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621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第212章 爭位 “魏總兵,那狗官已經剁了,細細地切碎了喂了狗!”魏知友剛剛從從臥室出來,早有士卒上前匯報道。 “好,如此甚好!”魏知友聞言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他本是陜西義軍“闖將”李自成麾下將領,還保持著早期義軍的兇殘習性。 不過當然,亂殺無辜,建銀擄掠之事不敢做了,但是架不住他們私下里處置一下讓他們痛恨不已的人物。 比如這岳陽縣知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原本魏知友帶領三千士卒從逆沁水而上,通過先前山西巡撫宋統殷以詔安之名“圍困”義軍的舊縣鎮。 這些道路大多數都是當初魏知友跟隨“闖將”李自成和“擎天柱”張順走過,倒也熟悉。 他一路上翻山越嶺三百里,不知吃了多少辛苦,好容易來到了岳陽縣境內,結果一頭撞上了誓死抵抗的岳陽知縣。 凡事有果必有因,這一個岳陽縣城之所以準備如此充分,正是因為當初宋統殷在岳陽縣境內“詐稱詔安”失敗,使得當時的岳陽知縣一夜三驚。 俗話說:不怕賊頭就怕賊惦記。這岳陽知縣無權無勢,也不知送了多少禮,求了多少情,依舊無法調離此地。 最終只好退而求其次,從此以后齊備武器火銃,日夜cao練丁壯、弓手,以防不測。 魏知友哪里知道這里還有一個“日夜磨刀”的一根筋,頓時撞到了鐵板上。 義軍一連攻打了好幾天,才把這岳陽縣城打下。 魏知友一則也做不來屠城、劫掠等報復之事,二則也怕張順的責罰。 奈何義軍士卒翻山越嶺、連日苦戰,胸中這口惡氣如何彌消? 最終他想了一個“溫和”的辦法,就是命士卒把岳陽知縣砍了以后,剁成rou泥喂狗,一解胸中那口怨氣。 你還別說,這招還真好使,果然只過了一宿,士卒便精神煥發起來。 魏知友又不是舜王,他才不管那岳陽知縣冤不冤。 只要看到將士用命,士氣可用便心滿意足了。 眼見自個完成了“奇襲岳陽”的任務,魏知友就開始盤算著派遣士卒前往平陽方向探查義軍動向,準備修整兩天等待新的命令。 說曹cao,曹cao到。 就在魏知友剛想到舜王的軍令之時,突然有士卒跑進來匯報道:“將軍,舜王信使到了?!?/br> “快快有請!”魏知友聞言一愣,心道:舜王真是料事如神,能掐會算。 我昨晚剛剛攻下岳陽縣城,今早軍令就到了。 不多時有幾個士卒牽著幾匹大汗淋漓的駿馬,兩腿打顫的見過魏知友,這才把書信遞了上來。 魏知友打開一看,張順熟悉的字跡便迎入了眼簾。 “來將聽令,本王命你舍棄岳陽縣城,輕裝疾行,全力以赴即刻霍州方向進軍,不得有誤!” “如果霍州不能下,則盡快占據要地待援;如果霍州能下,則盡量占領霍州城待援?!?/br> “明軍有騎兵一營,大概兩三日后趕到。還請你營人馬不惜一切代價,趕在明軍騎兵之前到達霍州。三月一十八日?!?/br> 魏知友看了這軍令半晌,不由大笑起來。 “總兵何故發笑?”左右聞言一愣,不由奇怪問道。 “果然舜王還是信得過本將,但有重要緊急軍務,還想著我老魏!”魏知友不由笑瞇瞇道。 霍州軍情緊急,舜王麾下猛將如云,謀士如雨,哪個都不派,反倒派遣我魏知友。 這意圖難道還不明顯嗎?這分明是舜王要栽培我魏某人! 當初他投靠張順的時候,還有幾分迫不得已。 如今見義軍氣勢如虹、勢如破竹,那心氣自然也就上來了。 單從義軍南路軍將帥情況來看,有多少人不是剛剛被舜王擢拔升職? 南路軍主帥洪承疇乃降官也,左帥李信乃逃亡之徒,右帥曹變蛟乃是前明降將。 更不用說其他李輔臣、趙鯉子、黃朝宣、張先壁一干人等,哪個不受舜王栽培提拔? 如今讓他魏知友疾行一百一十里奪取霍州,難是難了點,不難怎么顯出他魏知友的手段? 他不由高聲下令道:“傳令全軍,攜五日之糧,鎧甲器械?!?/br> “其他粗笨輜重一切物件皆不用帶,半個時辰后隨我出發,奔襲霍州城!” “???”眾人聞言大吃一驚,不由憂心忡忡道,“且不說士卒翻山越嶺、連日苦戰?!?/br> “若是只攜帶五日之糧,到霍州沒得吃了,可是如何是好?” “怕個鳥甚!本將為一營之主都不擔心,你一個小卒cao這心做甚!”魏知友不由訓斥道。 “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如果真個沒得吃了,難道我們還不能打下霍州來,搶官倉嗎?” “這……”眾人聞言面面相覷,您是總兵您說了算,要是真個讓我們餓了肚子,就休怪我們嘩變了。 眾人遂即棄了輜重等粗笨家什,跟著魏知友一路向霍州城奔去。 且不說魏知友等人如何奔襲,且說那平陽府城剛剛為義軍所占,卻也恢復了秩序。 平陽百姓第二天一早起了床,如同尋常一般前去買菜逛街,結果剛巧看到菜市口貼著一紙公告,正圍著一群人看公告。 眾人不由好奇得緊,不由紛紛圍了上前,只聽見有人念道:“茲有原絳州知州雷翀,為人忠厚,治理一方有功,又常捐獻俸祿以賑濟災民,堪稱‘父母官’是也?!?/br> “今舜王欲敕令其為平陽知府,希望其再接再厲,為官一任造福一方?!?/br> “然而有擔心耳聾目瞽,為人所蔽。故而公示三日,以聽民聲。若有對此有異議者,請于三日內告知府衙,特此公示?!?/br> “哎呦,雷知州升官啦!我就說他是個好官,你看連舜王都這么認為!”那誦讀告示之聲剛落,果然就有人議論道。 “哎,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這話還是等等再說。你沒看到就連舜王也要聽取咱們黎民的看法嗎?”也有人聞言辯駁道。 “若我說,要是誰手里有他的小辮子,趕快告知府衙,也強似讓一個貪官污吏就職……” “你可別胡說,雷知州怎會是那種人?”其他人聽了這話,有點不高興了,也開始反駁道。 且不說那些升斗小民如何議論紛紛,卻早被平陽府一眾讀書人聽到耳朵里。 “什么?雷翀升任平陽知府!”好多人聞言不由大驚。 雷翀什么人? 無論是文章學識,還是德行才華(人脈關系)都不甚出色。 如果沒有意外,絳州知州就是他這輩子所能做到的最大官職了,他何德何能能升任平陽知府? “不行,我要去告知府衙,斷然不能讓這樣的幸侫小人擔當要職……”早有人咋呼起來。 “等等,等等,你以什么樣的身份去?大明舉子?還是大明平陽府通判?” 平陽府乃山西第一大府,哪怕在全國也是納稅額第二的大府,這個職位如何不讓人眼紅? 一聽到“舜王”已經準備任命原來的“小人”雷翀擔任知府,頓時不知道多少人坐不住了。 原本他們還安坐在家中,等待“順賊”禮賢下士,順便訓斥幾句“賊寇”,以邀虛名。 不曾想再這樣做下去,那些肥缺要職,都有被那些沒有骨氣的“貳臣”瓜分殆盡。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國家養士百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 是時候匡扶正義,滌蕩腥穢,讓舜王殿下知道到底誰才是真是的君子,誰才是真正的小人,誰才是真正的賢臣,誰才是真正的jian佞的時候了! 第213章 舜典 就在平陽府城內群情激奮之時,東城外正誼書院亦是高朋滿座。 這正誼書院乃是平陽府府學,在座的都是平陽府內生員。 原任大明首輔、現任舜王太傅韓爌正正襟危坐在高臺上,聲音清朗的誦讀道:“……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 四書五經在明代科舉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五經中的《尚書》在明代鄉試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世異則事異,如今舜王當政,恐怕《尚書》的地位就要提升了。 那飽讀詩書的韓爌不用人教,也知道這一次受邀書院講讀該講些什么。 韓爌講的便是《尚書》中的《虞書·舜典》一篇。 講的人知道自己該講些什么,聽的人自然也心知肚明。 果然那韓爌剛讀了兩句,早有生員開口問道:“先生,不知‘正月上日’這句何解?” 來了,韓爌暗道一句,不由笑道:“大儒馬融有云:上日,朔日也?!?/br> “大儒鄭康成亦曰:帝王易代,莫不改正?!?/br> “堯正建丑,舜正建子。此時未改堯正,故云正月上日?!?/br> 所謂“建丑”乃夏歷十二月丑月;“建子”乃夏歷十一月子月。 堯當政之時以十二月為歲首;舜當政以十一月為歲首。 而后世所謂的正月,肇始軒轅,確定于兩漢。 根據《宋書·禮制》推度:軒轅、高辛、夏后氏、漢皆以十三月為正。 所謂“十三月”,即是“建寅”夏歷一月寅月。 《白虎通義》云:正朔有三何?本天有三統,謂三微之月也。 所以十一月、十二月和一月這三個月因為能夠選為正朔,故而被稱之為“三微之月”。 在座諸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如何不明白其中含義,哪里還用韓爌饒舌? 之所以有人如此問詢,其實就是試探義軍的志向。 韓爌所謂“堯正建丑,舜正建子。此時未改堯正,故云正月上日”云云,其實就是隱晦的表示“舜王如今稱王而不稱帝,正如當年舜帝奉堯正一般,未到其時”。 眾生員聞言不由心滿意足,紛紛盛贊“舜帝之德”。 然而就在此時,有人心思更縝密一些,想的更為深遠,不由笑道:“請問先生,不知‘受終于文祖’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