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602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著!”孫守法嘿嘿一笑,把手中的鐵鞭頭部在旁邊的火上燎了一下,然后向前一指。 “砰!”孫守法只覺得手中鐵鞭一震,一個明軍頭目身上頓時多了一個血洞。 “雷火鞭?雷火鞭!”對面明軍不由驚叫了起來。 雷火鞭是一種冷熱混合武器,它看起來是一支鐵鞭,實際也是一支鐵鞭。 但是其實它這鞭桿卻是中空,里面早裝填了火藥彈丸,可以做火銃使用。 隨著孫守法雷火鞭響起,身后弓箭手、火銃手不由紛紛射擊了起來。 而他和身邊的其他士卒連忙沖上前去,取了刀斧連番劈砍猛剁,不多時砍斷了營門門閂,眾人一擁而進。 第186章 蒲州與何復 “殺,殺,殺!”無盡的殺聲遙遙傳了過來,把參將鄭嘉棟從沉睡中猛地驚醒了過來。 終于來了! 白白擔驚受怕了這許多天,本該驚恐萬分的鄭嘉棟,沒想到自個卻突然心安了起來。 “外面什么情況?”鄭嘉棟一邊草草的披上衣服,一邊開口向匆匆忙忙闖進來的侍衛問道。 本來驚慌失措的侍衛,見參將鄭嘉棟如此胸有成竹,頓時安心了三分,連忙匯報道: “賊人摸過來了,見人就殺,見營就燒,一時間不知道來了多少人馬!” “趕快替我披上鎧甲!”鄭嘉棟有條不紊地下達著軍,好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模樣。 明末的常見鎧甲樣式,一般都是棉甲和明甲,其實都屬于后世所謂的布面甲。 這種鎧甲可能在防御方面未必比得上札甲、鏈甲和板甲等樣式,但是卻穿戴簡單、穿著舒適,便于將士應敵。 那參將鄭嘉棟也不例外,他早備有一身制作精良的冷鍛青面甲留作作戰使用。 在左右親衛幫助下,鄭嘉棟如同穿衣服一般,三下五除二便披上了這件鎧甲,心中不由又安心了幾分。 左右又取了鐵臂手,要為其綁上,卻被他擺了擺手拒絕了。 穿上鐵甲是為了保命用,綁上鐵臂手是為了搏命用。 如今他只想保命,不想搏命。 鄭嘉棟抓起鳳翅盔往頭上一戴,把腰刀往腰間一挎,便下令道:“且隨我出帳!” 等眾人領了軍令,和他一起出了中軍大帳。 只見外面一片火海,照的黑夜如同那白晝一般。 營地里早充滿了廝殺聲、喊叫聲和慘叫聲,果然是不知道“賊人”究竟來了多少人馬。 鄭嘉棟不由瞇起了眼,掃視了一圈道:“走,咱們收攏些隊伍,先往退守蒲州再作計較?!?/br> 依照這些年的作戰經驗,他敢斷定這一次前來偷營的“賊人”不會太多。 如果這個時候組織起人手,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然而鄭嘉棟并沒有打算繼續死扛,而是選擇退讓一步。 為什么? 因為這沒有意義! 鄭嘉棟作為一員宿將比別人更明白,自己手底下只有千余人,即便拼光了,又能抵擋“順賊”幾時? 現在打又打不過,降又容易被別人借人頭一用,既然如此,何不以退為進,再作打算? 隨后,他收集了三五百士卒,擊退了前來sao擾的義軍,便一路往蒲州趕去。 蒲州治河東縣,城周八里,距離蒲坂津不過四里而已。 鄭嘉棟突破義軍阻攔,一口氣便奔回到蒲州。 參將鄭嘉棟的想法很簡單,只要自己憑借蒲州城防守,“賊人”一時間奈何自己不得。 那么自己就立于不敗之地,到時候進可攻,退可守,再不濟也可以隨時投降,當可萬無一失。 不曾想鄭嘉棟剛剛入城,卻是驚動了一人。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張順的故人,原嵩縣知縣何復,字見元。 之前因為在嵩縣“御賊”不利,慘遭貶謫戍邊,后來經人舉薦,才得以起任。 何復起任以后,官聲斐然,不久便升任蒲州知州。 何復到任以后,一邊勸課農桑、修葺城池,一邊尋訪壯士豪杰,謹防義軍東進。 這一日他正在沉睡,忽聞城中一陣聒噪,連忙一躍而起,擎劍而出,高聲喝道:“外面何事喧嘩?” “老爺,外面官兵打了敗仗,要退守城中,守兵不許,是以起了沖突?!痹缬衅腿诉B忙上前應道。 “龍鳳何在?且隨太守前去查看!”何復話音剛落,早有一個大漢應了。 眾人聞聲望去,只見此人不過三十三四年紀,八尺左右身高,臉瘦須長,目光如電,手持一根丈二大槍,頂天立地。 原來此人正是何復招募過來的壯士喚作姬龍鳳,乃山西蒲州諸馮人氏,善使一桿大槍,有飛馬點椽頭的本事,故而被人喚作“神槍”。 椽子乃是古代房屋壓在檁條上面的承重結構,一般壓在瓦片的下面,在房檐處露頭,故而有“出頭的椽子先爛”這個俗語。 那椽子一般不過兩三寸粗細,本就不容易被擊中。 此人能夠飛馬點椽頭,足見其槍法精湛。 故而那何復得此人之助,喜不自勝,常攜其左右,以為心腹。 話說姬龍鳳領命以后,帶領三五十好漢護著何復趕到了蒲州城西門,果然望見城下混亂一片。 經過蒲州知州何復再三確認,這才將那參將鄭嘉棟放入城中。 話說鄭嘉棟入了蒲州城,把事情一說,本以為定然嚇破了面前文士的膽子。 不意何復卻當機立斷道:“此必‘順賊’欲大舉犯我蒲州,非一人所能敵也?!?/br> “宜連夜延請韓相主持大事,延請蒲州千戶張賞助我等一臂之力!” 參將鄭嘉棟聞言有點懵,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便被蒲州知州何復把此事辦了。 原來這“韓相”不是別人,正是歷經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四朝,官至內閣首輔韓爌韓象云是也。 此人乃是萬歷二十年進士,先后歷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建極閣大學士、內閣首輔等職,無論是聲望還是資歷,名震一時。 待到崇禎二年,因“己巳之變”遭御史攻訐,韓爌不得已三次上疏稱病,辭官歸鄉。 參將鄭嘉棟職位卑微,任他千算萬算萬萬沒想到蒲州城中還有這位“大神”,一時間都驚呆了。 當然,若是僅僅如此,鄭嘉棟兵權在握,自然巍然不懼。 只是何復延請那蒲州千戶張賞,倒是熄滅了他最后一點心思。 明朝開國之初,便在蒲州城東北設立一處千戶所,喚作蒲州防御千戶所。 雖然這千戶所自設立之日起,至今已經近三百年,早已面目全非,難當大任,那何復如何不知? 故而,等他到任以后,便協同分守河東道管平陽府副使整頓軍務、打造鎧甲、兵器,和現任蒲州千戶張賞一起精挑細選了五百人作為守備。 如今剛巧遇到戰事,何復如何不動用此兵? 好家伙,一夜之間,蒲州城有兵又有將,赫然將那蒲州城打造的固若金湯一般。 第187章 大縱深進攻戰術 原大明內閣首輔韓爌,如今已經年近七旬以上,須發皆白,頭戴遮塵暖帽,身穿直縫寬衫,腰系皂絲絳,足穿熟皮靴,一副富家翁模樣。 他望了望城外林立的旗幟和黑壓壓的人群,面無表情。 “韓大人,這能抵擋得住嗎?”參將鄭嘉棟見城外“賊人”眾多,忍不住開口問道。 “擋不住也得擋!自古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我堂堂朝廷命官,豈有降賊之理?”韓爌聞言不由呵斥道。 人生七十古來??! 雖然說這老頭已經到了古稀之年,但是仍然精神矍鑠、目光如電。 在他的注視下,鄭嘉棟感覺自己那點小心思,好像暴露在日光下一般,無所遁形。 “大人說笑了,有大人在此指揮,哪個敢不效死?”鄭嘉棟有幾分畏懼道。 “如今‘賊勢’甚大,士卒、丁壯多有畏懼。不知大人有何方略,也好讓弟兄們心中有些底氣?!?/br> “無他,唯死守耳!”蒲州知州何復一口應道。 “先前下官在嵩縣任職,曾對上‘賊酋’,其為人狡詐,最喜詐城,還請韓相慎之!” 他先前和劉江月兩人多次擊退“闖將”李自成等人,自以為知兵。 結果后來被張順詐開城門,讓何復至今猶自心有余悸。 “不妨事?!表n爌聞言搖了搖頭道,“既然如此,那不如由何太守帶百余人,負責城中察jian巡邏之事,不知如何?” “下官領命!”何復聞言連忙恭恭敬敬應了。 韓爌這才笑道:“蒲州城得何太守修葺,固若金湯,只要我等同心協力,即便‘賊人’有百萬大軍壓境,又能如何!” 且不說韓爌如何自負,卻不知他自以為堅固的蒲州城,不過是義軍前進路上一個較大的絆腳石罷了。 話說自從孫守法奪了蒲坂津以后,昭武將軍曹文詔攜曹鼎蛟、“花關索”王光恩等迅速渡過了黃河。 然而,曹文詔、曹鼎蛟和王光恩三人渡河以后,并不戀戰,反而逆涑水河而上,分取臨晉、猗氏,直撲聞喜。 而與此同時,左翼在右帥張鳳儀的帶領下,渡過禹門渡,奪取河曲、稷山,直撲絳州。 右翼在左帥俞沖霄帶領下,渡過風陵渡,奪取芮城、平陸,然后越過中條山直撲解州。 駐扎在垣曲縣的馬進忠也適時西進,分別攻取夏縣、絳縣。 而南路軍左帥李信進入澤州以后,受阻于潞州,轉而西向,分兵攻取陽城、沁水兩縣,急驅岳陽。 短短數日,義軍兵鋒所向,明軍無不望風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