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257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那鄖陽處于荊襄群山之間,如此困難尚且有情可原??伤f萬沒想到堂堂中原大地、沃野千里,竟也敗壞到這種地步了。 要錢沒錢,要餉沒餉,要兵沒兵,他盧象升縱然有天大的本事,只這一人一刀又能拼殺幾個? 兩人面面相覷了半晌,盧象升突然靈光一閃而過,似乎想起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沒想起來。他不由向魏英之問道:“剛才你說什么?” “三面環山,三面皆賊也!”魏英之有幾分沮喪地說道。 “不是,最后那幾句!”盧象升作思索狀問道。 “河南巡撫玄默率兵東歸……”魏英之不明所以,便又重新敘述道。 誰知他剛開了個頭,盧象升一拍大腿,道了一聲:“著!正是這句。雖然河南巡撫玄默戰死,那他麾下的人馬哪里去了?” 河南兵備道魏英之聞言亦不由眼前一亮,不由大喜道:“對啊,我怎么沒想到!軍門好計,那巡撫麾下左良玉、李卑和倪寵三將麾下有四五千人馬當留在了開封府。要么隨了大梁兵備道,要么跟了睢陳兵備道,別無他處可去!” “好!”盧象升也不由豁然開朗,不由大笑道,“我這邊手書一封,即可派人送與大梁兵備道和睢陳兵備道二處,著那昌平總兵左良玉、京營總兵倪寵和副總兵李卑率兵前來見我!” 第268章 嵩縣之謀 鄖陽巡撫盧象升想的挺美,本想接手了河南巡撫麾下人馬一展宏圖。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有他的想法,別人有別人的顧慮。更何況他身為客軍,其他將領又豈會言聽計從? 最終只有李卑率領三千人趕來與他匯合了,至于昌平總兵左良玉、京營總兵倪寵借口“賊人出了嵩山登封界,又糜爛中原之勢,不可不防”的說辭,助大梁兵備道和睢陳兵備道圍剿義軍去了。 其實這左良玉和倪寵的說辭倒也不是沒道理,他們所謂“糜爛中原”的賊寇正是“闖將”李自成、“活曹cao”羅汝才和“八大王”張獻忠三營人馬。 這三人自從破了河南巡撫玄默以后,一路向東,和官兵糾纏與禹州、許州,伺機準備東入南直隸之地。 只是如今專門負責東門守御的河南巡撫玄默戰死,一時間竟然無人顧及此事,任由大梁兵備道和睢陳兵備道和他們糾纏。 這盧象升用兵能力終究遜了一籌,一時間竟然沒有看出來其中的危險性,他只道這是昌平總兵左良玉和京營總兵倪寵二人的托詞。 其實這一次還真是這二人的托詞罷了,那左良玉和倪寵都在張順手里吃過大虧,聽聞要圍剿“順賊”心中難免有幾分懼意。與其前往河南府對付難纏的“順賊”,還不如留在開封府對付“闖將”、“活曹cao”和“八大王”等賊呢。 好容易湊夠了四千一百人馬,盧象升也不由大喜,撫摸著李卑的后背說道:“微將軍,吾坐視豫西糜爛矣!” 李卑哪敢擔這么大的名聲,連忙苦笑道:“軍門謬贊了,原本卑職麾下有兵千五百人,其余皆是原河南巡撫玄默標兵?!?/br> 盧象升這才明白,為何李卑一個副總兵麾下能有如此多人馬。不過,他欣賞李卑一來軍紀良好,二來聽命行事,所以給李卑很大的禮遇。 盧象升和李卑二人當然不知道,在原本歷史上李卑多次擊破義軍,于今年春季被授為臨洮總兵。 遂后義軍逃亡鄖陽、襄陽等地,盧象升標營孱弱,多依靠李卑處理鄖陽附近的敵人。兩人相交甚歡,惜乎于當年六月因為水土不服,李卑染病而亡。 這一世由于張順的蝴蝶效應,李卑沒有能夠前往鄖陽與盧象升合作,反倒失卻了功勞,留下了性命。 既然兵馬已經齊全,盧象升又厚著臉皮向河南兵備道魏英之討要一些糧草,便硬著頭皮帶領四千人馬西過伊陽,直驅嵩縣。 這嵩縣本就賊寇眾多,又多次遭到義軍圍攻,所以原來的知縣何復在的時候就建立了簡單的預警機制。 那盧象升率領大軍剛至伊陽縣,劉成便接到了官兵欲來圍剿的情報。 這劉成雖然有陣斬山西巡撫宋統殷的戰績,其中陰差陽錯,巧合成分較高,其實論及武藝、領兵才能不過中人之資罷了。 他得到消息之后,不敢擅自做主。劉成思及初張順將嵩縣委托給自己時候的一番叮囑,便連忙下令道:“請參謀徐全、生員劉月江前來議事!” 不多時,參謀徐全和生員劉月江慌忙趕來,驚問其故。劉成將情報如此說了,徐全和劉月江不由嚇了一跳。 好在生員劉月江領兵多次,倒也有些經驗,便連忙問道:“官兵統帥何人?不知有多少人馬?何時到達?” 劉成聞言不由實話實說道:“據探子來報,領兵之人乃是鄖陽巡撫盧象升,其麾下人馬怕不少于三四千人。依照腳程,估計明日便到?!?/br> 劉月江沉吟了一下,便中規中矩的建議道:“這盧象升我倒在邸報上看過,也不知其本事如何。不過,終究是敵強我弱,如今洛陽城又被官兵圍困,舜王無暇南顧救援嵩縣?!?/br> “依照我的心思,咱們分兵守城便是。這事兒我頗有經驗,也能幫襯一二。除此之外,將軍再書信一封,遞與那盧氏陳將軍。到時候,我等兩處合兵一處,再思擊破官兵不遲?!?/br> 不待劉成回應,那徐全連忙反對道:“月江兄此策雖然穩妥,只是未免耽誤太多時日。如今洛陽城危在旦夕,舜王之所以不向我等求援者,無非是為了等待時機罷了?!?/br> “若是我等和盧象升之輩糾纏過久,萬一戰機一現,我等卻分身乏術,豈不是壞了舜王大事兒?” “依我之見,官兵不過三四千人罷了,我等治下亦有一營人馬。官兵不知我軍虛實,將軍何不尋一處險要之地伏擊彼輩?若是能成,便可一鼓而破之!若是不能成,再退守縣城不遲!” 劉成心中感激當年張順收留及創造機會讓自己親手報仇之恩,聞言不由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請劉先生繼續駐守屏風寨,徐參謀駐守嵩縣城,我自率領人馬前往會一會那鄖陽巡撫盧象升?!?/br> 那徐全和劉月江不太了解盧象升的本事,那張順曾經率領劉成等人與他交過手,劉成又如何不知? 不過,自從劉成鎮守嵩縣以來,依照張順命令招募了三千人,通過馬英娘的軍校培訓了一批低級軍官,才把這一營人馬建了起來。張順特意賜名為“鎮嵩”。 雖然和其他營比起來,名字似乎有些奇怪,不過劉成仔細想一想這一營人馬皆以嵩縣礦徒、毛葫蘆為主,也不以為怪了。 正所謂:兵貴神速。自從洛陽城被圍以后,劉成麾下鎮嵩營就處于時刻待命狀態。 于是,劉成刻不容緩,立刻帶領鎮嵩營向東而去,至夜趕到了上店鎮巡檢司附近。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那劉成選一處險要之地命麾下“鎮嵩營”潛伏起來。 話說那上店鎮巡檢司附近地形南高北低,本是伏牛山區主要出口之一。自古有“扼出山之要沖,居咽喉之要道”之稱,乃是豫西重要的交通要道,同時亦是豫西名鎮之一。 正是因為此地如此重要,朝廷才特意在此地設立巡檢司,以監察嵩縣和汝州之間的來往行人,防備盜賊。 那官兵昨晚官兵宿于伊陽縣城,距離此地不過十三四里而已。故而第二天一早,盧象升、李卑便帶領麾下人馬趕到了上店鎮巡檢司。 那上店鎮的巡檢使一看來了如此一大隊人馬,如何敢上前盤問?他本想躲在巡檢司內糊弄過去算了,不曾想盧象升反倒不放過他。 諸葛亮曾經說過: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那盧象升雖然未必通曉奇門、陰陽,好歹也知道要了解地形地勢。所以他一到此地,便命人將這巡檢使詢問附近情況。 那巡檢使這輩子沒有見過這么大的官,哪敢欺騙與他?自然是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向盧象升指點著嵩縣方向言道:“從此地往西不遠,過了山口便是嵩縣境內。此地距離嵩縣城不過八十里路,若是腳程快些,只需一日便能抵達嵩縣城?!?/br> “那嵩縣城位于伊水西北一側,需要渡河方能到達。到時候大人還想尋些舟楫為好。還有那嵩縣民風剽悍,自古多賊、多寇,喜好打劫往來客商,還請大人小心謹慎為妙!” 第269章 埋伏 鄖陽巡撫盧象升聽了那巡檢使的言辭以后,倒是對附近地形了解了一些。他便點了點頭,放這人回去了。 這時候李卑不由上前諫言道:“前面就是山口了,要不要派遣點斥候查探一番?” 盧象升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道:“不必了,這樣太過耽擱時間。此地距離巡檢司沒有多遠,若是稍有動靜,當被巡檢司弓手察覺才是?!?/br> “兵貴神速,我聽聞那巡檢使說此地距離嵩縣城八十里,若是倍道兼行,今晚突進道嵩縣城下,定然打賊人一個措手不及!” “這……”李卑聞言有幾分遲疑道,“八十里?能趕到嗎?” 也難怪李卑有些疑慮。明代常規行軍路程,步軍一日五十里,馬軍一日七十里。兩人麾下步騎皆有,又要翻山越嶺,豈有如此速度之理? 盧象升聞言爽朗一笑,翻身下馬,然后對左右高聲喊道:“眾將士聽令,大家加把力,今晚趕到嵩縣城城下吃飯,我與爾等一同步行!” 眾士卒聽了,不由高聲應道:“愿與軍門一路同行,今晚步行至嵩縣城城下吃飯!” “軍門?”李卑聞言大吃一驚,也連忙翻身下馬,與之同行。 “李總兵,若是論及領兵打仗,盧某未必是你的對手,可是若是論及治軍,你未必是盧某的對手!”盧象升捋了捋美髯,不由面帶得色的笑道,“我與士卒同食同眠,卒不盡飲,吾不敢飲,卒不盡食,吾不嘗食,是故士卒樂為我所用?!?/br> 李卑聞言不由贊嘆道:“軍門治軍有法度,漢之飛將軍不能及也!” 盧象升聞言擺了擺手,謙虛的道:“哪里,哪里,李廣無功緣數奇,盧某差之遠矣!” 這李卑本是個武將,讀書不多。不曾想他這般拍馬屁,反倒拍到馬腿上了。盧象升脾氣頗好,心中雖有幾分不喜,卻也沒有向他發脾氣,只是含糊過去了。 兩人言語之間,便來到了那山谷口。盧象升步行進去,抬頭一望,只見兩側壁立千仞,十分險要。 他便對李卑說道:“李總兵,像這種險地正是利于伏兵治所。若是此戰不利,我便打著旗號可以將賊人勾引至此處,到時候你埋伏兩側,只需一聲炮響……” 盧象升正說得起勁,只聽見三聲炮響,如同晴天響起個霹靂一般。 眾人抬頭望去,只見山谷兩側旗幟飄揚,不知有多少人馬埋伏在山上。隨即旗幟一搖,銃炮、箭矢、滾石俱下。 盧象升大驚失色,連忙下令道:“全軍聽令,向來處撤退!” 結果盧象升一轉身,只見七八個大石塊當場滾下,阻了歸路。盧象升再轉身望去,只見一隊人馬從谷口閃了出來。 當先一人,上前兩步,高聲叫道:“盧廉使,劉某等你已久矣,可還識得故人否?” 盧象升壓抑住心中亂七八糟的心思,連忙應道:“久不聞此稱呼矣,莫非是昔日‘擎天柱’麾下?” “正是劉某,昔日陣斬宋統殷者也!”劉成聞言不由笑道,“那日僥幸,我念念不忘終日,不曾想今日再度得償所愿矣!” 盧象升一聽不由大怒,不由罵道:“賊子好膽,盧某頭顱在此,我看哪個敢??!” 言畢,盧象升便要翻身上馬,前去挑戰。李卑一看連忙一把拉住了盧象升,規勸道:“軍門,如今我軍正處于險境,不可魯莽!” 盧象升見他扯著了自己,不由大急道:“狹路相逢勇者勝,如今左右皆是峭壁,飛鳥難渡;背后來路已經斷絕,若想逃出生天,唯有死戰耳!” “那也不能讓軍門帶隊沖鋒?”李卑阻攔道,“卑職愿代軍門前往一戰!” “不必了!”盧象升翻身上馬,大刀一揮道,“盧某自領兵以來,素來進攻在前,斷后在后,從無推脫之理!今日若死,請自盧某始;今日得活,亦請自盧某始!” 言畢,盧象升大喝一聲,只震得兩壁峭壁砂石欲落。他高聲呼道:“狹路相逢勇者勝,請隨盧某死戰!” 這話要是別人來喊,估計士卒皆嗤之以鼻。唯有盧象升,素來與士卒同甘共苦,同衣同食,才能夠觸動士卒心。 俗話說:人心都是rou長的,盧象升這一套看似對提升士卒戰斗力沒有什么用,但是往往在關鍵時刻能夠激發士卒的死戰之心。 盧象升這么一喊,麾下士卒不由大聲應道:“愿隨盧軍門死戰!”聲沖云霄,反倒把劉成嚇得臉色一變。 這種聲勢,劉成僅僅在舜王麾下見到過,不曾想今日竟然也能夠在官兵身上見到,不由大吃一驚。 原本見官兵中計,欣喜若狂的劉成這時候不免有幾分不安。他不由下令道:“銃炮手準備射擊,長槍手準備抵住,其余騎兵且隨我來,今日本將要再斬一名督撫!” 將為軍之膽,盧象升無畏無懼,自然麾下士卒也悍不畏死。只見那盧象升身著綠袍,座下白馬千里雪,手中青龍霜月刀,其疾如風。直奔谷口的義軍而來。 義軍便依照條例,依次用弓箭、鳥銃和火炮向盧象升射擊。也不知是有天神保佑,還是盧象升運氣比較好。 他左右親衛不少人被當場擊落了下來,甚至又被火炮轟爛了,血rou淋漓了盧象升一身,但是他依舊毫發無損。 李卑緊跟在盧象升后面,一路心驚膽戰,生怕這鄖陽巡撫就這么倒在沖鋒的路上了。 又距離義軍三四十步,快槍、三眼銃、弗朗機再度響起了,密集的彈丸像雨一樣潑灑過去。這一回盧象升終于中彈了,不過由于力道都不是很大,大多數連他身上的鎧甲都沒有穿透。 盧象升一馬當先,殺人義軍人群之中,左劈右砍,如入無人之境。他連番砍翻了四五人,只覺眼前一亮,卻是殺透了義軍陣型。 原來劉成麾下人馬尚少于官兵,又分兵山崖之上,居高臨下進行進攻,防守谷口的人馬就更少了。 若是換作別個心志不堅之輩,恐怕要么橫尸當場,要么已經屈膝投降了。 唯有盧象升氣勢如虹、膽如斗,毫不畏懼,反倒破了劉成的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