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236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話說,那李百戶得了張順命令,自從離了洛陽城以后,一路上大肆鼓噪,宣揚“河南府遭遇千年一遇的旱災,土地龜裂,草木盡枯,民眾易子而食,糧食按粒算錢?!?/br> 每到一地,李百戶便派遣下屬,前往附近糧鋪購糧。 購糧者便問道:“今日糧食何價?” “一兩一錢銀子一石,概不講價!”糧鋪老板冷冰冰的應道。 “那十兩銀子一石,能賣嗎?” “???能!能!能!那當然能了?!奔Z鋪老板直懷疑自己聽錯了,連忙后悔不迭的應道。 “不是說不講價嗎?” “這不是沒遇到你這樣會講價的嗎?” “那好吧,且來一石!不許給我以次充好,摻雜沙土!” “您放心吧,這個價,您讓我一粒一粒給您挑,我都不帶還嘴的!”糧鋪老板喜笑顏開,哪里還有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態。 “既然如此,那我就卻之不恭了,還請老板一粒一粒給我挑一挑吧。我要個個粒大飽滿的,不要有一粒秕的在上面!”購糧者不由借坡下驢道。 “???我的大爺啊,我就開開玩笑,您還當真了??!”糧鋪老板一下子傻眼了。 “我也是開開玩笑!”購糧者拍了拍老板的肩膀,笑道,“趕時間,即便你想給我挑,我還不愿意讓你挑呢!” 這糧鋪老板見購糧者好說話,連忙低聲問道:“這位爺,你這是作甚?低價不買,高價買,豈不是……” “豈不是傻子?” “不敢,不敢!我就好奇,問一問?!奔Z鋪老板哪敢承認? “好吧,看你是個面善的,我就實話對你說吧!今年河南倒了血霉,先是遭了千年一遇的大災,那耕地裂開的都能掉進去人。又有賊人舜王占據了洛陽府,奪取了福王千萬家產。那你想,這舜王現在有錢無糧,將會怎樣?” 哎呦,這個我熟。糧鋪老板不由笑道:“還能怎樣,那就提價唄!” “著!你這個老板不得了,連舜王那樣的大人物的手段你都能猜到?!辟徏Z者神秘兮兮的笑道,“前些日子在洛陽城內,我親眼所見。舜王為了購買一袋粟米做粥,竟然出價千兩!” “白銀?”糧鋪老板不敢置信。 “黃金!”購糧者一副你傻了吧的模樣,笑道:“金燦燦的金錠子,十兩一枚,一共一百個。個個過秤,十足真金!老板發財,你見過沒有?” “???”糧鋪老板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知道爺為啥大方了吧?多出來的算賞你的,爺不差錢!”購糧者笑著將一袋麥子拋到車上,笑道,“只需把我這一車送到洛陽城,幾輩子都吃喝不愁了,還計較那幾兩臭錢作甚?” 言畢,此人將所購糧食皆裝到車上,竟然揚長而去。 那糧鋪老板看著手中一塊白花花的銀子,突然覺得它也沒有那么香了。 不過,這事兒他也將信將疑。連忙命小二暫且關了店鋪,自個去別人家逛一逛。 他這一逛不要緊,其余糧鋪竟然不是要關門,就是更換牌子,只見上面白紙黑字的寫著:今日糧價,二兩一石,概不二價! 他不由偷偷摸摸的跑過去,問道:“老板,昨個不還是一兩一錢銀子嗎?今兒怎么就漲價了!” “哦?老錢啊,你家不漲嗎?你家要是不漲價,有多少,我吃多少!” 泥馬,居然被認出來了?!袄襄X”連忙打哈哈道:“你多大的肚皮?也不怕撐死你!” 隨即“老錢”連忙返回糧隊,下令道:“今日歇業,伙計們速速與我多尋些車馬布袋,準備前往洛陽城售糧!” 伙計們聽了心中好奇,不由問道:“老板,準備車馬我們倒也明白,只是準備這布袋作甚?” “去洛陽撿錢去!”糧鋪老板振振有辭的應道。原來,他還有一般心思。那福王府雖大,家中也未必全是金銀。 舜王“崽賣爺田不心疼”,不多時敗完了金銀以后,想必也只能拿銅錢、家什充數。到時候自家有先見之明,想必準備的布袋就派上了用場。 一時間以洛陽城為中心,北至山西、直隸,東至汴梁、山東,南至湖廣、淮陽,西至陜西、甘肅,無人不聞舜王之名。 雖然說法有異,大體不出兩點:一則,福王跌倒,舜王吃飽,得了千萬兩金銀;二則,河南千年一遇的大旱,顆粒無收,易子而食。舜王為了活命,只好千金購糧,維持生活。 說實話,這套說辭,但凡有些腦子就不會相信。奈何利令智昏,人們總是喜歡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喜歡一廂情愿。 一傳十,十傳百,頓時洛陽方圓千余里皆裝了大車小車的糧食,一路向洛陽城進發。 若是從太空望去,千千萬萬的糧隊,猶如眾星捧月,亦如飛蛾撲火! 他們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外,懷著對金銀財寶的渴望,懷著救濟洛陽百姓的仁心,歷盡艱辛萬苦,排出萬難,直奔洛陽。 有船運的,有車運的,有人背的,有馬駝的,甚至還有老者,幼子,尚且提了一個小兜,亦跟著出行。 洛陽方圓千里之內大動干戈不提,張順在洛陽城附近也不能安生。 他早命令韓霖為主,神甫高一志輔之,在洛陽城外又另立一小城。 守城之法,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有故意建立鴛鴦城者,亦有大小相依者。 最典型的鴛鴦城,便是襄陽和樊城,兩城隔汗水而立,中間以浮橋相連。想當初關二爺威震華夏,都拿堅守樊城的曹仁沒有一點辦法。更不要說,強盛一時的蒙古帝國,圍攻襄樊亦歷經六年之久,方才艱難拿下此城。 洛陽城大,急切之間,張順也無法重新構筑一城,與洛陽城相守望。 不過,張順雖然建不了大城,不妨建一座小城。其實這洛陽城西北角原本便有一座小城,喚作金鏞城。此城小而固,常在洛陽城丟了之后,再憑借金鏞城防御奪回。 如今這城已經早廢,洛陽城亦非昔日洛陽城。張順無法借助原來的根基筑城,干脆另起爐灶,讓韓霖、高一志在洛陽附近另尋一地,建成軍事棱堡一座。 第222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棱堡的位置選擇在洛陽城的東北角,既和福王府、洛陽縣衙相近,又有一定的距離。 原本張都督、韓霖和高一志三人經過周密考察以后,提出了三種方案。 一種是建在洛陽西北角。洛陽城正好坐落在洛河北岸,澗河在其西,瀍河在其東,唯有西北方向毫無阻隔。若是建棱堡于此,正好阻擋敵人對洛陽的進攻路線。 一種是建在洛陽的南面。此地被洛陽城及澗河、洛河和瀍河三河護衛,可以在洛陽陷落之后,退守此地,繼續抵抗。 還有一種便是建在洛陽城的東北角。既可以在洛陽城北面、西北部位遭到進攻的時候,和洛陽城呈犄角之勢,又方便引瀍河水護衛棱堡。 張順仔細對比了三種方案的優劣之后,最終拍板決定選擇第三種方案。 原來張順也自有他一番道理。 第一種方案看似完美無缺,把棱堡建筑的軍事屬性發揮的淋漓盡致。 但是一旦官兵無法從洛陽西北側取得任何突破,那么就會想方設法渡河來攻。 義軍雖然具有黃守才的水師優勢,奈何無論洛河、澗河還是瀍河皆非大江大河,只要官兵運來重型紅夷大炮便能封鎖河道,強行渡河。 這等于故意提醒圍城官兵,先截斷洛陽城的河流通道,再行攻城。到時候無論洛陽城和棱堡如何堅固,失了物資輸送的通道,早晚也只能是彈盡糧絕的下場。 第二種方案在危急時刻棄了不便防御和人口眾多的洛陽城,退守小而堅固的棱堡??此萍裙澥×吮?,又節省了糧草。但是卻靠河太近,一旦官兵采用水攻,恐怕棱堡中的義軍皆為魚鱉矣。 唯有第三種方案,看似中庸,留給出陜西進攻洛陽的官兵一些希望。其實洛陽城和棱堡呈掎角之勢,在義軍大炮防守之下,同樣固若金湯。 而在洛陽城和棱堡的遮掩之下,那洛陽城東面,剛好有一處碼頭,喚作“南關碼頭”。 這南關碼頭始建于隋唐時期,方便全國物資糧食通過通濟渠運到洛陽城。 隋唐以后,洛陽舊城毀去,通濟渠亦不復能用,不過這座碼頭卻因為洛河的運輸功能保留了下來。如今雖不復昔日之盛,也便于物資往來運輸。 更何況這時代的黃河尚未改道北歸,猶自過開封,走歸德,經徐州、邳州至淮安府而入東海,大致和原來通濟渠方向一致。雖然沒有以前通濟渠平穩可靠,好歹也能勉強能用。 張順選擇將棱堡建在這里,既有打著利用洛陽城和棱堡拱衛南關碼頭的打算,也有便于掌握水師優勢的黃守才可以借機sao擾敵軍,或者關鍵時候給義軍補給物資的想法。 鑒于棱堡一般都比中國傳統夯土城墻低矮,為了防止敵人攻占了洛陽城,居高臨下轟擊棱堡。 張順便命令張都督、韓霖和高一志在洛陽城東北角三里左右建堡。 這個時代紅夷大炮的有效射程一般在一里左右,大概相當于后世的五百多米。 這個時代僅有個別重型紅夷大炮和長倍徑的火炮,才有一定可能射擊三里之內的建筑。所以這個距離已經算是足夠安全的距離,又可以相互火力掩護,炮擊洛陽城與棱堡之間的敵人。 選址已定,張順便發放糧食,征發義軍麾下士卒進行掘土建堡。 此舉頓時遭到了紅娘子和張慎言的強硬反對。這兩人一個掌管輜重糧草,一個主管內政,自然知曉義軍原本存糧不多。 一旦義軍大興土木,劇烈的重體力勞動之下,糧食消耗速度要兩倍于平時吃用。 原本義軍存糧就不多,若是再這樣繼續消耗下去,恐怕不等官兵來攻,義軍自己不得不棄城而走。 于是,張順便笑道:“那老山長左冷禪倒是一位奇人,為我出了一計,哄騙天下糧草來售,義軍豈有缺糧之虞?” 遂后,張順便把左山長的計謀細細向這兩位說了。這兩人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之前張順“千金購糧”,是何道理。 得到自己麾下兩員干將的支持之后,張順親自和張都督、韓霖、高一志一起設計了這座棱堡。 張順原本對棱堡設計并不了解,只是通過張都督、韓霖和高一志粗略講解之后,他才發現這棱堡是針對火炮彈道特性而專門特化的堡壘。 對防守一方來說,棱堡盡量采用交叉火力,發揮火炮、火銃的最大威力。而對進攻一方來說,棱堡則盡量采取低矮厚實的城墻,降低火炮對城墻的威脅。 經過雙方嚴謹的計算和精心的選擇,最終選取了五角星狀的棱堡作為新建棱堡的方案。 由于需求的不同,常見棱堡有多角星狀、六角星狀、五角星狀和方形四種。 其中多角星狀適合占地面積龐大的棱堡,而方形適合對原有方形城池進行改造,或許建設小型棱堡用。 張順準備建設的棱堡雖然號稱小型堡壘,不過也需要容納足夠的人員和物資以方便長期堅守。 綜合考慮,張順最終選中最實用的五角星狀棱堡。五角星狀棱堡上的每只角都具有延伸出的堅固的棱堡,可以滿足最少施工量的前提下保障最基本的火力覆蓋需求。 張順前世本來就具備一定的工程施工經驗,而那張都督、韓霖和高一志又都是建筑大師,建設如此一座小小棱堡,自然是不在話下。 眾人先定下五個點作為基準,然后打樁、拉繩,畫出需要挖掘的壕溝位置。 再讓義軍士卒先按照繩索示意,把五星狀外圍的壕溝挖掘出來。而挖掘出來的土壤,則由張順模仿塔吊設計的杠桿小吊,吊到壕溝里面進行夯筑城墻。 夯土不足部分,又分別取自于棱堡內部空間和更外圍壕溝。歷時月余,方才勉強建成。 宋獻策站在洛陽城上看到,不由感嘆道:“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如今紫微星落河洛,當兆主公天子氣也!以吾之見,不若名之‘紫微星堡’,不知可否?” 中國者,舊指河洛之地。天啟年間,1624年曾出現五星匯聚之事,一時間論者紛紛,宋獻策當然也要落井下石,趁機宣揚一番天命。 第223章 見微知著 當張順聽到宋獻策的話以后,第一反應就是“我朝,你也是穿越者?” 這“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讖緯之言在后世大名鼎鼎。 因為在1995年新疆地區出土了一件寫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漢代蜀地織錦護,雖然當世已經不語“亂神怪力”,卻依舊成為一件大名鼎鼎的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