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168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如有不從者,燒其房屋,毀其家室,霸其錢財。若是有從龍者,吃喝不愁,酒rou不斷。要是能立下些許功勞,將來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原來張順等人藏于深山之中,不知道山外情形。這河南地界,今年從開春以來,竟是滴雨未落。本當六七月收割的麥子,竟是十不存一,連種子都沒能夠回收回來。 有不少百姓早已經斷了糧食,吃了上頓不知下頓何處。這便是禹州任辰和申靖邦等五人造反的底氣所在。 他們本就是一方豪杰,但遇亂世,便能趁時攪動一番風云,反倒那張順的到來和陳金斗的鼓動只是堅定這幾人造反之心罷了。 第79章 殺千刀的陳金斗,該死的舜王 張順剛剛返回登封縣城門口,還未來得及入城,突然仰天打了幾個打噴嚏,倒把柳如是等人嚇了一大跳。 柳如是連忙取了懷里的手絹,要給他擦拭。張順頗不習慣這種一舉一動都被人伺候的事情。他便自己伸手接了過來,擦了兩下,又還給柳如是。 嗯,有點香! 柳如是甚為擔心,便問道:“爺可是一路奔波勞累,著了風寒?” 張順伸手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笑道:“這酷暑炎夏,熱都快熱死了,如何能著了風寒?若是中了暑氣倒有幾分可能,只是有些不對癥?!?/br> 柳如是倒是俏臉一紅,低聲哼哼道:“晚上陰氣盛,爺這些天又出了那么多汗,一熱一冷,倒也說不準!” 柳如是本就是學的伺候人的本事,之前和李香在一起還放不開。如今單獨跟著張順,便趁機使出了平生的本領來。 很多法子,張順前世也就只能在文字、影像資料上見過。如今得了實惠,自然是最近身體有點虛。 當然,男人嘛,其他地方能不能硬到底不說,嘴巴倒是要硬到底。他只是嘿嘿一笑,說道:“沒的事兒,興許是有人想我了?!?/br> 其實何止有人在想他啊,那禹州任辰等人不但想他,甚至還想他死,千刀萬剮猶不解恨! 原來任辰等人殺了禹州知州起事以后,便帶領眾人前往禹州糧倉,準備開倉放糧,以便召集饑民跟隨造反。 那禹州的糧倉早已經被張順洗劫過了,沒有人把守。其實就是有人把守,哪個還敢阻攔他“玄龍水德大帝”? 任辰率領申靖邦、張鼎、王升、周如立和姬之英五員大將及七八百由各自的奴仆、莊戶和嘍啰組成的大軍,在禹州百姓眾目睽睽之下打開了糧倉。 結果,倉門一開,只見里面空空如也,竟然連一顆糧食都沒有找到,任辰等人心中的憤恨可想而知。 當時,他就破口大罵道:“什么鳥舜王,和特么強盜有什么區別?” 申靖邦、張鼎等人也連忙應和道:“對,他就是一個地痞無賴,連我們禹州老百姓的救命糧都不肯放過?!?/br> 當然,眾人絕口不提要不是張順攻破了禹州,任辰等人若想起事,說不得現在人頭都掛城門口了。更不提,即便張順不搶空禹州的糧倉,老百姓也沒有機會吃到這口糧食。 原來這糧草雖然號稱屯糧多少多少石,實際早被上下官僚官吏及士紳豪杰聯手搬運空了。 等張順占據此地以后,打開糧倉一看,只剩下三四千石陳糧爛谷。如今義軍正是糧草緊缺之時,張順也不嫌棄,便命人一并搬空了,方才心滿意足的離去。 張順這一搬空谷倉不要緊,反倒坑了任辰等人。眾人已經當眾殺了禹州知州等官吏,又納了投名狀,封了官許了愿。事到臨頭,反倒沒有糧草召集饑民百姓一并起事。 他們只道張順來到此地時日尚短,多少也能給他們留點余糧,結果萬萬沒想到一滴也不剩了。 可是若沒有饑民百姓影從,只憑他們五個人及七八百死忠當得了什么?到時候朝廷只需派遣一個守備,就能縛了他們,去京師菜市口游上一游。 其余眾人見事不諧矣,皆面帶畏懼之色,頗有悔過之心。任辰一看大事不好,低聲罵道:“開弓沒有回頭箭,咱們六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殺了禹州知州,又造了朝廷的反。若是麾下沒有士卒,還能落得了好嗎?” “如今是進一步榮華富貴,享之不盡;退一步則是千刀萬剮,萬劫不復。你們都給我想仔細了,千萬千萬別想不開!” 眾人吃了任辰的警告,這才反應過來:這是造反呢,不是孩童過家家,豈能出爾反爾,當做兒戲? 眾人頓時冷汗淋漓,不知所措。那姬之英與任辰親近一些,連忙低聲問道:“如今糧食全無,如何是好?單憑我們這七八百人,值得了什么?” “要不然,我們把余大忠呼來?此人麾下有三四千‘毛葫蘆’,州里府里也不敢輕易得罪他。若是得此人相助,任莊主定然是大事可期!” 任辰一聽余大忠要來,心中更是不滿。那余大忠人多勢眾,自己等人起事倉促,人馬不足。 若是此人真的得到消息趕來,豈不是主客易位,自己反倒要屈居此人之下? 一念至此,任辰低聲喝道:“你說什么胡話,我們先起事,那余大忠卻未跟隨而來。若是讓他得了消息,反倒借機出賣了我等,我們豈不是自尋死路?” “事到如今,大家也不要太摳門了。我聽說古代豪杰起事,都是散盡家財,以籠絡人心。如今我等騎虎難下,再留著這些浮財也只能為他人做嫁衣了?!?/br> “大家都是身家萬兩的豪杰,又多田畝糧食。何不一同取來,共舉大事?” 眾人聞言不由面面相覷,甚至申靖邦等人不滿的反對道:“我等跟隨任莊主起事,是為了發財的,而不是為了破財的!若是此事果然如此之難,我們又何必跟隨任莊主呢?” “我們聽聞那舜王麾下人馬眾多,兵強馬壯,打的官兵是望風披靡,攻城略地易如反掌。如若真個耗費這許多錢糧,我們何不前去投靠他去,好歹也能留下點家產與子孫后代?!?/br> 任辰聽聞此言,不由又驚又怒:這幾個鳥人居然還敢威脅他“玄龍水德大帝”,等到他日我登基大寶以后,定將他們殺得干干凈凈,一個不留! 任辰暗中雖然發狠,可是這時候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免得他們真個與自己分道揚鑣。 他只好勸道:“賭氣的話就不要說了,且不說那舜王和我們不是一路人,投靠他去,也不過寄人籬下。豈能比得上跟著我,做那開國功臣?” “如今我們既然起事,理當同心協力才是。大家都是犯的該死的罪過,哪怕投靠了舜王,官府就會放過爾等一家老小和田地美宅不成?” “我知曉大家舍不得,那就先從我任辰開始。我這就回去打開糧庫,讓任憑饑民取用。你們也不要推脫,好歹也貢獻些米糧出來。俗話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眼前的蠅頭小利,如何能讓其他人為我們賣命呢?” 眾人聽了,這從咬了咬牙點頭同意了。不過,大家伙心頭都在滴血,他們一邊打開自己的糧倉放糧,一邊暗自罵道:殺千刀的陳金斗,該死的舜王,沒事談什么鳥起事?結果大家伙起義是起義了,可是這天大的禍事也來了! 第80章 以謝天下 圍棋上有句話,叫做“落子無悔”。作為棋手,無論你千般算計還是隨手一放,一旦落子便不能再悔棋了。 造反這件事也是如此,要么你就老老實實當良民,要么你就一條道走到黑。 任辰等人“只見賊吃rou,不見賊挨打”,眼紅張順等人短短兩年身居高位,便輕易起了造反之心。 等到他們遇到困難,再想反悔卻也是來不及了。即便他們想反悔,拿著刀子準備割去他們的首級,領取功勞的大明官兵也不會同意。 等到張順得到任辰等人已經在禹州起兵的消息以后,張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他們這些人就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 張順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帶領大軍前去邀請他們一同起義的時候,他們百般推脫。但等自己轉身一走,他們反倒自個殺官造反,割據一方了。 難道他們真當大明官兵是泥捏的菩薩,紙做的羅漢不成?但等大明官兵一到,恐怕禹州城內就要一片尸山血海了。 張順連忙喊來蕭擒虎、陳金斗、李際遇等人前來商議此事,結果沒想到那陳金斗直接說道:“主公無須費事,常言道:好言難勸該死的鬼。當初主公和李際遇你們回去以后,他們留我在任府,也不過是為了問詢我當初讖緯之言罷了?!?/br> “任莊主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又素來結交豪杰,頗有不軌之心。如今他們趁我義軍不在之時起事,便是有和我等抗衡之心。如今主公若去幫他,反倒惹了嫌隙,反倒怕主公謀了他的人馬地盤?!?/br> “反正這賊鳥廝已經起兵,也不怕他反悔。如此這般,主公吸引官兵的目的便已經達到了,又何樂而不為呢?但等他們被殺的七零八落,主公再前去收拾殘局,方能顯示出主公的仁德!” 張順倒也知道這是正理,可是仍然不免嘆息道:“可是這許多條人命,皆要喪生于此了,于心何忍吶!” 陳金斗撇了撇嘴道:“管不了許多,只要咱們不死人就成!” 張順也不是那圣母,更不是圣母婊。要讓他不計后果,犧牲自己保全別人,那是萬萬不肯的。感慨一番以后,日子該怎么過依舊怎么過! 本來依照張順計劃,把官兵的注意力吸引到東部以后,便伺機返回抱犢寨,繼續悶頭種田。 只是如今官府尚未來得及調集官兵前來圍剿,又有任辰等人在附近起事,若是只這么游蕩一遍,未免枉費了許多腳力。 正好張順先后在嵩縣、伊陽、登封和禹州四地賺取了不少糧食,一時間無有缺糧之虞。 張順便在登封附近把之前脅迫過來的余大忠麾下“毛葫蘆”、魏知友麾下五百精兵及湯九州麾下三四百精兵一并編練一番,形成真正的戰斗力。 原本張順所帶步卒分別為李際遇、“亂世王”和“治世王”麾下共六百人,蕭擒虎麾下新練孩兒兵六百余人,合計一千二百人左右。 魏知友麾下的精銳和湯九州的精兵皆是可用之兵,張順直接把他們打散了,重新編制為九百人,分別分給李際遇、“亂世王”和“治世王”帶領,讓他們實力增長到每人麾下五百精兵。 其余一千余“毛葫蘆”,武藝精熟,卻未經過訓練,張順便一并托付給蕭擒虎帶領。 反正這位蕭二哥已經有較成熟的練兵經驗,又有麾下六百余人訓練有素的“孩兒兵”可以壓制他們。 于是張順便把那以礦徒為主的一千五百余人的“毛葫蘆”一并編制在蕭擒虎麾下,讓他時時帶著訓練一番使用。 就在張順編練步卒之余,當地“地頭蛇”陳金斗和李際遇又前來拜見張順。 那李際遇率先諫言道:“嵩山乃五岳之中,地勢險要。據此地東向可窺鄭州、開封,南向可覷禹州、許州,西向可與義軍夾擊洛陽,乃是一處軍事要地?!?/br> “如今任辰等人又起事禹州,既然主公有心憑借此人之力,又豈能坐視不理,待其自生自滅?只是此地距離河南府城太近,淺水容不下真龍,若是駐軍太多,又恐為官兵集眾所破?!?/br> “以吾之見,當留一將軍在此,依山借勢,安營扎寨,以謀深遠。若是任辰等人勢大,可觀其志向;若任辰等人旋滅,可降服其殘部,以為義軍助力?!?/br> 張順一聽,心中便樂了,這是李際遇毛遂自薦,以求留在此地。 眾將出盧氏以來,已經深知此次東征只是為了吸引官兵東向罷了。即便是到了嵩縣,大家也知道此乃權宜之計而已。 這李際遇亦是野心勃勃之輩,前番獨自造反不成,只好無奈投了自己。如今見義軍到了自家家鄉,難免又起些心思。 張順不置可否,又看向陳金斗。那陳金斗則笑嘻嘻道:“我和際遇老弟只是剛好偶遇而已,所言并非是一個事情?!?/br> “我聽說自古取天下之人,沒有不重視人才的,沒有不重視讀書人的。主公如今承天應命,為民請命,不可不效法先人也?!?/br> “中州自古為文教興盛之地,人才輩出、俊杰遍地。如今文運雖衰,不及江南之地,仍有可取之處。據此地十余里,有一書院名曰‘嵩陽書院’?!?/br> “乃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先后又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楊時、朱熹、李綱、范純仁等二十四人在此講學,文風盛極一時?!?/br> “待到宋末,毀于戰火。及至嘉靖年間,有知縣侯泰在其原址,復建嵩陽書院,辟二程祠堂,聘師聚徒,蒼谷王尚絅為其題名,學院遂復。終因四百年兵災興廢,不復往昔之盛矣?!?/br> “好在此地如今上有百余學子在此,雖非良才,亦可作刀筆書吏。主公可趁機請之,不枉白來這登封走一遭!” 陳金斗言語未落,那李際遇不由怒目而視道:“陳金斗如何如此無恥也!際遇請主公斬陳金斗以謝天下?!?/br> “咳咳咳!”陳金斗聞言差點被口水嗆到,往日都是他搬弄是非,向主公進讒言“斬誰誰誰以謝天下”,結果沒有想到有一天還能輪到自己頭上。 第81章 一石二鳥 也難怪李際遇怒氣沖沖,當時百姓對讀書人還是非常尊敬,以為是“文曲星”下凡,將來都是出將入相的人物。 如果當初興盛的嵩陽書院還在,家鄉在此地的李際遇、陳金斗等人多少也能沾點光。甚至如果能稍有家產,家里孩子再有點天分,未必不能借機入院讀書。 李際遇最早的愿望倒和明太祖朱元璋差不多,老婆孩子熱炕頭。他甚至都計劃好了,若是妻子誕下男孩,他一定竭盡全力送他去嵩陽書院讀書,將來好做個大人物。 好家伙,先是熱炕頭沒了。再后來孩子沒了,到現在甚至連嵩陽書院都要沒了,也難怪李際遇和陳金斗急了眼。 陳金斗見張順踟躕起來。畢竟天下無論誰人坐江山,都離不開讀書人幫忙治理天下。他生怕自家主公聽信了李際遇的“妖言”,拿自個祭旗收買人心。 他連忙解釋道:“際遇老弟誤會了,我這不是要毀掉書院,反而是保護書院吶!” “如今任辰起兵于禹州,戰火早晚也要燒到這里來。那任辰你我皆知,他本是兇殘蠻橫之輩,豈能如我們主公這般愛民如子,不擾百姓?到時候,恐怕那嵩陽書院才是毀于一旦?!?/br> “與其如此,不如我等先把嵩陽書院的學子請到主公麾下做事。一來保全嵩陽書院的讀書種子,以便將來再復書院之盛。二來他們也可以混個從龍之功,立德立言,省卻了科舉之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