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102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等到“闖將”黃來兒引著張順進入到中軍二當家“紫金梁”住處,張順還未來及的進屋,便聞到一股藥味和血腥味。 黃來兒上前敲了敲門,開門的乃是二當家“紫金梁”麾下的務虛道人。 務虛道人也不看張順,只是低聲道了句“請進”,便把他們引了進去。 張順進屋一看,只見二當家“紫金梁”躺在床上,胸口直挺挺的插著一根長箭。雪白的箭羽映照著“紫金梁”胸口包扎繃帶的血漬,顯得愈發白了。 張順大吃一驚,連忙問道:“二當家,你這是怎么了?何人傷了你?不知你傷勢如何?” 二當家“紫金梁”聞言艱難的扭了扭頭,痛苦地扯著嘴笑了一下道:“是‘擎天柱’吧?你可終于來了?!?/br> “我這是不行了,昨日與鄧玘在善陽山鏖戰,不幸被流矢所傷,傷及肺腑,藥石無醫了!” 張順聞言,猶如晴天霹靂。這二當家“紫金梁”雖然有萬般不是,在義軍領頭人王嘉胤死后,好歹也能堅持抗戰,統合三十六營義軍。如今,這“紫金梁”若是沒了,義軍猶如一盤散沙,豈不是要被官兵各個擊破? 第258章 三讓盟主位 二當家“紫金梁”和眾義軍統領也深知造反之事的殘酷性,容不得半分心軟和情面。 “紫金梁”喘了口氣道:“既然我是不成了,現在我就先不等‘八大王’、‘闖王’、‘活曹cao’等其他營的統領到來了?!?/br> “義軍盟主之事,最為體大。當初大當家王嘉胤被殺,右丞相‘白玉柱’投降,義軍差點因此群龍無首。幸好當家推舉我為盟主,才勉強保得義軍齊心合力,給官兵造成很大殺傷?!?/br> “如今我要追隨大當家而去了,按理說應當及時讓大家推舉信任盟主。然而大家也知道,為了不被官兵一網打盡,三十六營分散在各地,既使現在召集恐怕也來不及了?!?/br> “即便是大家能齊聚一堂,要我說也選不出能夠服眾的盟主?!J將’你雖然善戰,資歷卻太淺;‘闖王’雖然好大的名氣,奈何沒有過硬的功績;‘八大王’、‘活曹cao’就更不要提了,雖然在義軍之中也算出眾,奈何無服眾之德?!?/br> “好在‘擎天柱’小兄弟雖然加入義軍頗晚,卻如同鶴立雞群一般,破宣大總督張宗衡,斬山西巡撫宋統殷,乃是一等一的戰功?!?/br> “我‘紫金梁’素來自詡大才,也未能取得如此成績,與之一比,簡直如同螢火與皓月爭輝一般可笑。所以我三番五次,五次三番想把盟主之位讓給‘擎天柱’兄弟?!?/br> “你們皆不允許,說什么陜西人不需要河南人當皇帝之類的胡話。你們也不想想,你們彼此誰也不服誰,要是被官兵剿了,還分什么陜西人、河南人?大家伙都是死人了!” “如今我是不成了,兩眼一閉什么事情都無所謂了??墒俏壹热粠ьI你們來到山西,總要給你們一個出路,到了地下,遇到了大當家也算有個交代!” “要不然,大當家王嘉胤問起來:自用啊,我走后,義軍情況如何?你走后,義軍情況又如何?我‘紫金梁’當如何回答???” “行了,我這個將死之人,啰里啰嗦,也就說這么多。其余有分量的人都不在,‘闖將’我知你是個有志氣的。若是你真心為義軍好,便將這些話而傳達給其他義軍統領;若是你私心自用,隨意便好!” “闖將”黃來兒聞言大吃一驚,連忙跪了下來,對“紫金梁”發誓道:“二當家,你夙興夜寐為義軍cao勞,若是黃來兒連你的遺言都吞了,那我就不是人!” “義軍之中人才濟濟,大家相互誰也不服誰。唯有‘擎天柱’勞苦功高,我卻是看在眼里,也是頗為敬佩。無論其他人態度如何,我定然將二當家原話帶到?!?/br> “好!好!好!”二當家“紫金梁”聞言咳嗽了幾聲,吐了點血沫,高聲贊道,“不愧是我們延綏的‘闖將’,仗義果敢?!?/br> “我麾下的人馬本來想留給你,只是怕‘擎天柱’麾下人馬不多,壓不住眾將,便將他們一并托付給新任盟主了?!嫣熘?,希望你能記得我們延綏人對你的恩情,也希望你能夠記住‘闖將’對你的恩情,以后之事便托付與你了?!?/br> 張順在那里聽了半天,心中也趁機把利害關系計算了半天。他深知這個契機便是自己的“龍門”。若能一躍而上,便能風云化龍;一旦一躍而不能上,便是粉身碎骨,一切皆休。 這時候張順也不講究什么男兒膝下有黃金了,對二當家“紫金梁”撲通一下跪下,痛哭流涕道:“二當家何出此言?左右不過是一支箭傷而已,我們且去懷慶府、澤潞等地搜尋神醫。二當家吉人自有天相。定然尋得神醫,醫的二當家生龍活虎,恢復如初!” “好啦,好啦!”二當家勸阻道,“我已經知你心意。只是我這一次恐怕真的不行了!我們相處許久,也算是知心知底之人,我也即將離去,不知你可否告訴我你的姓名,到了地下,我也好與大當家吹噓一番?” 原來當初張順只泄露了姓名與“老回回”馬守應,結果馬守應與二當家“紫金梁”有些不合,便忘了提及此事,到現在二當家既然還不知道張順真實姓名。 如今張順麾下人馬不少,有知天下同姓同名者亦不再少數,所以也不怕“紫金梁”趁機詐自己,便高聲回答道:“晚輩姓張名順,字逆取也!” “紫金梁”聞言一驚,掙扎著仔細打量了張順半天,才高聲笑道:“好!好!好!好個劉伯溫,好個‘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恐怕既是應到此處吧?” 言畢,不待眾人詢問,二當家“紫金梁”竟然因為用力太過,牽扯到傷口,大力咳了起來。 眾人顧不上追問,連忙命令大夫前來查看。結果大夫剛剛走到跟前,二當家“紫金梁”翻過身來,噗嗤一下吐出了一大口鮮血。 眾人頓時手忙腳亂的,拿毛巾的拿毛巾,端熱水的端熱水,給“紫金梁”擦拭血漬。 折騰了半天,好容易二當家“紫金梁”的病情稍微穩定了下來,他便擺了擺手,示意眾人退下。 張順也正待退下,二當家“紫金梁”虛弱的招了招手道:“你、‘左金王’、‘革里眼’和務虛道人四人暫且留下,我有話與你們要說!” 其他人有心不服,可是見二當家“紫金梁”如此狀況,也不得不依。 等到眾人退去,二當家“紫金梁”才虛弱地喊道:“‘左金王’賀錦、‘革里眼’賀一龍何在?” “在!”“左金王”賀錦和“革里眼”賀一龍連忙應道。 “你們且跪下,認張順為主吧!”二當家“紫金梁”命令道。 “是!”“左金王”賀錦和“革里眼”賀一龍聞言便轉身向張順跪了下來。 張順連忙去拉,根本拉不住。那賀錦和賀一龍老老實實的對張順磕了頭,口稱“主公”,才算完畢。 “紫金梁”見張順頗為不安,便笑道:“你莫要謙虛,他們肯認你為主,也是他們的福分,以后還請你對他們多加照顧?!?/br> 第259章 “紫金梁”之死 張順一聽二當家“紫金梁”這種不合邏輯的言論,便奇怪地問道:“二當家,此話怎講?” “我朝開國第一謀士誠意伯劉基劉伯溫曾占卜我大明氣運,下斷言道: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br> “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此言何意。只是剛才聽到你姓張名順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這‘遇順則止’,豈不是正應在你的身上?這朱家天下,合該被你所滅,取而代之!” 言畢,“紫金梁”有扭頭對“左金王”賀錦、“革里眼”賀一龍言道:“我知剛才我命你們認他為主,你們頗為不服,真是眼瞎的厲害!豈不知原來是真龍當面,我這是送給你們一場大造化,也算對得起你們追隨我良久?!?/br> “左金王”賀錦與“革里眼”賀一龍聞言一愣,竟沒有想到其中竟然又如此緣由。也不由感動的緊,連忙對二當家“紫金梁”拜了拜,言道:“多謝二當家成全,我等沒齒難忘!” 當然,這兩人在感激之余,心中也不由泛起一絲疑惑:二當家“紫金梁”雖然有些才能,奈何不學無術,何時竟變得如此文縐縐的了?不過好在時值二當家生死存亡之際,二人也未及細想。 張順前番被人吹噓了多了,面皮也厚了許多,只是謙虛了兩句“愧不敢當”,便不在勸了。 也許是“紫金梁”感覺到生命的流逝,對生命更為渴望。所以他并沒有揮退他們,反倒繼續說道:“務虛道人何在?” “在!”務虛道人無悲無喜的應道。 “我知閣下乃方外之人,只是這大明天下何曾容得下方外之人?我本來也是出家之人,剃了個光頭,當了幾年和尚。結果大災以來,照樣沒有吃喝!” “這朝廷不管飯,佛祖也不管飯。咱只好欺師滅祖,做了這反賊,如今務虛道人你也是算入了賊窩。我知道你也是有大才之人,我前番恨不聽道長之言,反倒輕信了韓廷憲那賊廝?!?/br> “我前些日子聽說,那韓廷憲被曹文詔殺良冒功給殺了,真是大快人心,只是恨不能親手了解此人而已?!?/br> “道長既然知道張順已有天命在身,何不留下輔助與他。為了諸葛留侯之位,正為道長所設也!” 務虛道人聞言哭笑不得,你這想的比我安排的都周全。如果按照張順的話來說,那就是“都學會搶答了”。 務虛道人只得應道:“謹遵二當家命令。老道士我塵緣未了,看來少不得跟著‘擎天柱’去那滾滾紅塵之中走一遭了!” 張順也差點笑噴了,好歹人素來面無表情,別人也看不出虛實來。他也裝模作樣的回應道:“感謝二當家相助,亦感謝務虛道人助我一臂之力。我張順不敢保證什么,只要有我張順一口吃的,定然少不了大伙的吃食!” “官兵若來,我便敢戰,定然讓那崇禎小兒寢食難安,聞我之名,膽戰心驚!” “紫金梁”聞言頗為開心,便接口道:“當初我生在綏德,年輕氣盛,騎馬遛狗,打套虜,好不快活!” “只是不知積蓄,家無余資,一盡皆吃喝受用了。結果大旱來臨,我無以為生,只得剃度出家,當了和尚?!?/br> “剛開始,寺廟里尚有吃食,還能勉力支撐。結果不曾想大旱持續兩年,連寺廟都沒了吃食,咱家也只好效法大明太祖爺,做了造反的勾當?!?/br> “我之前從過軍,頗知些兵法,自詡‘架海紫金梁’,準備做一番翻天覆地,改朝換代的大事。不曾想,志大才疏,合當亡命于此地也!” “如今邊軍善戰,朝臣一心。大明北拒金虜,南平奢安,我義軍果可活命乎?” “我自擔任三十六營盟主以來,夙興夜寐,輾轉反側,不能安眠,唯慮義軍今后如何。我不敢奢言雄心壯志,唯求兄弟們能有一番作為,不能終身做賊也!” “我喜聽《忠義水滸傳》,深感宋三郎志存高遠,不計個人得失。以戰逼和,以和逼詔,我也深以為然?!?/br> “只是大當家與我二人先后擾亂陜西、山西等地,天下震動。為何朝廷仍然執著剿滅我等,不曾有半分詔安之意?” “難道我們不是大明的赤子嗎?難道我們就不是大明的子民嗎?難道我們就合該死,別處就合該活不成?為什么?為什么!” 這二當家“紫金梁”前番還是回光返照,回憶自己一生經歷,結果沒想到訴說到義軍前程和詔安之事,猶自憤恨難平。 張順沉默了一下,回答道:“二當家,非不欲也,實不能也。朝廷也想詔安,只是糧餉空虛,為了省錢而已;義軍想詔安,只是沒有吃食,求活而已?!?/br> “然后,若想人義軍求活,朝廷唯有出錢出糧,方能解決問題??墒浅⑷粲绣X糧,何必發兵剿滅我等?” “朝廷年年稅收勞役不計其數,為何沒錢?”二當家奇怪地問道。 “因為這些稅收勞役需要經過幾道手,方能使用。第一道便是收稅,收稅之人過手便撈,朝廷征一,官員敢于征十;第二道運送京師、別處,必然有火耗損失,被經手官員上下其手;第三道入了倉庫,一則付給朱氏藩王,二則被皇室挪用,等到六部收支,其錢糧所剩無幾矣;第四道,發放地方,經手官員無不盤剝一邊,至此天下錢糧稅費已經盡矣!” “他們怎么敢如此?他們怎么敢如此!”“紫金梁”聞言悲憤難當,竟然當場吐血而亡。 原來這二當家“紫金梁”因為地位低下,從來不了解朝廷的錢糧運作,只是本能的厭惡貪官污吏,竟不知其中有如此多的門道。一想到那么多兄弟姐妹,竟然因此而死,便悲憤郁結于心,急火攻心而死。 其實張順對此也不甚了解,好在張慎言身為朝廷大員,對其中門路頗為門清。張順多次與其探討,才明白明末缺錢的真相。 可憐崇禎皇帝,為了糧餉,聽從楊嗣昌的建議,與崇禎三年強征“遼餉”??伤睦镏?,他每畝增加三厘銀子,下面就敢給他加增一兩。餉銀越加,天下賊寇越多,大明滅亡就進入倒計時了。 第260章 哄抬身價 “紫金梁”死了,無論他生前多么英雄了得,無論他死后多么風光大葬,都抵不過如同木頭一般,躺在那里任人擺布。 張順雖然年輕,也經歷了好幾場喪事了。有前世自己的喪事,有這一次自己父親的喪事,還有這一次二當家“紫金梁”的喪事。 但是他心里仍然有一番難以言語的感受,若是自己失敗了,自己的下場也不會比二當家“紫金梁”更好了吧?甚至尸首能否完好,都說不定。 莫名其妙的張順想起來前世聽到的一句話,“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每個人有何嘗不是如此呢? 可是自己,終究還是不甘心吶。哪怕自己最終成了一個“土饅頭”,難道就不能為這個世界做一點事情嗎? 自己重生的意義是什么,僅僅是為了讓自己多活一世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既然自己來了,那就辛苦辛苦,還這個世界一個朗朗乾坤,也不枉自己走這么一遭! 想到這里,張順趴在“紫金梁”床上痛哭起來,比自己這一世的父親去世哭的還要傷心。 初開始張順還是裝模作樣而已,只是到后來想到世界上像二當家這樣的“好人”沒了,真是這個世界的一大損失。 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他有一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精神。 自從張順加入義軍以來,“紫金梁”王自用一直孜孜不倦的給張順送裝備、送錢糧,送兵馬,甚至還送武將。 哪怕到了他將要離世的那一刻,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張順這個不是親兒子,更勝似親兒子的將領。 他將自己的一切遺產,麾下兵馬、將領以及三十六營盟主之位,全數轉讓給了自己。 張順瞬間失去了如此恩人,如何不痛哭流涕,傷心難過? 這時候,“闖將”及其他統領,聽到二當家去世的消息,也連忙闖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