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972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胡廣微笑道:“都說了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急什么呢?” 張安世道:“這一次胡公又是從何處聽來的?” 胡廣遲疑地道:“這個……這個……松江那兒……傳出來的……” 張安世眉一挑,心里卻是警惕起來。 要知道,當時是一場家宴。 除了陛下,就只有亦失哈、太子以及四個皇孫,再加一個張安世之外,是沒有其他人的。 陛下自然不會嚼這個舌根。 亦失哈向來穩重,他能陪伴在君前這么多年,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自然心如明鏡,這一點,張安世也有絕對的把握。 而至于自己的姐夫,他的性情,也絕不是那種嚼舌根的人。 再有就是四個皇孫了,朱瞻塘和朱瞻墡二人,張安世倒是覺得可能性不高,不是相信他們的人品,而是這兩個混球,沒有這種害人的腦子,許多事,可能事后就忘了,粗心的很。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朱瞻埈兩個兄弟了。 只是……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什么呢? 是因為反正要去藩地,所以即便說了也無所謂? 亦或者是,故意散播出這個消息,教天下人曉得他張安世厚此薄彼,反而不敢在朝廷層面虧待了他們?再或者,只是純粹的覺得他張安世對他們不公正,因而借此機會,小小的報復一番? “愚不可及,真是愚不可及,得了我張家的好處,反過來卻是恩將仇報,實是愚不可及?!睆埌彩罋獾猛弁蹃y叫。 胡廣連忙勸道:“殿下,殿下,別急嘛,其實人都有私心,這又有什么打緊呢?以后注意就好了?!睆埌彩罋夂艉舻氐溃骸拔易⒁鈧€鳥?!?/br> 胡廣道:“你怎罵人?” 張安世此時是一肚子氣,也不理會了,直接拂袖而去。 胡廣不禁搖頭苦笑,道:“終究還是太年輕了,涵養不夠,這一點也不如老夫?!?/br> 說罷,胡廣竟有幾分沾沾自喜。 …… 三月之后。 扶桑,出云國。 此地本是守護大名大內家族的領地。 只是,大內氏參與了針對足利家族的叛亂,明軍隨即進入扶桑,先是擊潰了叛軍的主力,此后,開始掃蕩。 而這出云國的大內家族,自然也被定為了叛臣,所有族人,統統押解至幕府治罪。 至于他的家臣與武士,也大多淪為俘虜。 此后,一支龐大的船隊前來,這出云國,自然而然,也就改換門庭。 畢竟足利的新家主暗弱,大明貼心的選擇了四藩國守護,這一支龐大的船隊,帶來了許多的文武官吏,還有大量的匠人,滿編的七千五百人護衛,除此之外,就是數不清的物資了。 而這出云縣,自然而然,也就迎來了藩國所派遣的官吏。 駐扎于此的王府護衛,亦有三百余人。 緊接著,新來的縣令開始召集本地的者老和武士,大抵的申明了這大內家族的罪狀,大內家族作為守護大名,參與對征夷大將軍的叛亂,是為不忠,此等不忠無信之徒,自然而然,要斬殺殆盡。 而至于其主要的叛亂骨干,也大多予以了嚴懲,現如今,征夷大將軍邀請了大明來此,取代了大內家族,誰有異議? 倭人大抵是如此的,起初的時候,聽聞明軍殺至,這大內家族號召人抵御大明天兵,招募了大量的武士和壯丁,大家也肯用命。 可拼了命,卻被殺了個片甲不留之后,大內家族也已徹底的敗亡,群龍無首之后,這出云國上上下下,無一不表示順從,并且表示了歡迎。 這縣令對他們倒沒有太多的興趣,隨即便開始帶人,抄沒了出云國大內家族的一切產業。 而這一份巨大的產業之中,卻有一處巨大的山脈,也在其中。 石見山。 緊接著,便是大量的人抵達于此,他們拿著羅盤,帶著各種勘探的工具,雇傭了當地土人作為向導,隨即便開始進山。 而遠在江戶的盛晨,則在兩個月之后,得到了消息……這些勘探隊,有了發現。 江戶如今已成了越王朱瞻塘的藩國國都所在,此地臨海,不過現在卻是不毛之地。 而從前這里的主人江戶氏,因為協助足利家族平叛有功,所以征夷大將軍府,已將他召往幕府,授予了更重要的官職,還在幕府附近,重新授予了他一塊土地。 如此一來,這江戶,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越王朱瞻墉的基地了。 朱瞻塘原本對于這里重新筑城是頗有幾分顧忌的,畢竟扶桑不比其他的地方,這兒有不少現成的城池,就比如從前出云國的出云城,就很不錯,只要擴大一些規模,即可。 可真正抵達了這里,他才知此處的好處。 這里正好臨考著一處大海灣,即便遇到了較大的風浪,船只在可在此地躲避風浪。 除此之外,此地乃是天然的良港,周遭的海域,幾乎沒有多少暗礁,且水深也足夠,船只進出,不必擔心擱淺。 這樣好的地方,尋常地方可不多見,簡直就是得天獨厚。 朱瞻墉所帶來的,雖沒有什么能吏,可張安世給他的文吏不少,這些人迅速開始前往各處郡縣,隨即開始進行手頭上的工作。 而此時,盛晨也帶著大量的人,直奔出云縣石見山去了。 數日之后。 盛晨進入這山澗之中,而后,看到一個簡易的冶煉爐里,熔煉出來的銀燦燦之物,他深吸一口氣。 “周遭都探查了嗎?” “都探查過了,到處都是,此礦的規模,只怕……比殿下交代的……還要大,我等在直隸和江西布政使司等地,探查過這么多的礦山,還未見過如此規模的銀礦?!笔⒊垦矍耙涣?,而后,他深吸了一口氣道:“礦石的品位如何……” “定是富礦……盛掌柜,實話說吧,這地方……一旦大規模的開采,我敢保證,即便是全天下的所有銀產量加起來,也未必能及得上此處?!?/br> 盛晨:“……” 他之所以不答,顯然是在思考,對方是否有夸張的成分。 另一方面,是這個小子實在太震撼了,這……等于是撿到寶了。 “宋王殿下……宋王殿下……真是高明啊,實在高明啊……”喃喃念了之后,盛晨道:“暫時不要將消息泄露出去。眼下藩國新創,立足未穩,這消息傳出,可能會引發什么事故也未可知……” 頓了頓,盛晨又道:“給宋王殿下密報,只怕原先計劃的那些機械,還不夠,得再想辦法,從新洲訂購一大批的工具和機械來,我們要在這山澗之中,修纜道,甚至……要鋪設木軌,總而言之,前期的準備工作,一個都不要落下。再有,想辦法,再從直隸,招募一批匠人來……放心大膽的招募,工錢嘛……好說,這工錢可以是兩倍,也可以是三倍,若是稀缺的人,五倍十倍也無所謂?!?/br> “是?!?/br> 盛晨想了想,又道:“除此之外,看來那些俘虜的叛軍,可以派一些用場了,此事,且等一等再說,這幾日,我隨你們再探勘清楚再說,附近的山脈,都要勘探一遍?!?/br> 盛晨此時壓抑著內心的激動。 他陡然意識到,一個天大的前程,就擺在了自己的面前。 很多時候,所謂的功成名就,既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可實際上,這世上比你更努力的人多的是,努力不過是抬高人的下限而已,而真正能抬高人上限的,卻是運氣。 不,對于盛晨而言,他深知這不是運氣,而是因為宋王殿下。 一個如此巨大的礦脈,礦石的品質還能上乘,這就足以讓他在將來消息傳開之后,見各報的報端了。 …… 冬去春來。 又過了一歲。 張安世嘆息著時間如白駒過隙,自己還未回過味呢,便已匆匆而去。 年輕時,他自是恨不得時間過的快一些。 可如今,倒是舍不得了。 如今的張安世,倒像是一個閑人,新政上了軌道,似乎已不再由人催動,它便如脫韁的野狗一般的開始狂奔起來。 這上上下下,從陛下到監國的太子,再到文淵閣大學士,到各部的尚書和侍郎,乃至于商賈和尋常的軍民,似乎他們對于新政,也已耳熟能詳。 有時這天下的變化,張安世自己竟也覺得有些跟不上,各部尚書之間,彼此說的一些時興話,張安世竟有時也不解其意。 張安世起初有些不適應,他一直是一個主導者,原本這上上下下的事務,非他不可。 可當周遭的人,似乎都開始越發的得心應手時,張安世才發現,現在的自己,似乎顯得多余。 說到底,終究他的智慧和才能,從不比古人要高明多少。 無非只是……自己比別人多一些高瞻遠矚,曉得五百年之后的歷史進程而已。 而如今,這些優勢,也漸漸的開始逐漸喪失,或許別人沒有察覺到,可張安世自身卻清楚,自己已慢慢的歸于平庸。 這大明永遠都不缺智商超絕之人,這些人一旦開始熟悉掌握新政的脈絡,便能迅速的舉一反三,迸發出教人無法想象的創造力。 張安世如今倒是適應了,他習慣于成日漫無目的地去文淵閣里打秋風。到了正午時,便開始躲懶,尋了一個由頭,表示自己有緊要事,便溜了出去。 這樣的日子,平和又枯燥。 可細細回味,這所謂的枯燥,某種程度,又何嘗不是這天下來去匆匆的蕓蕓眾生們,所追求的終點呢。 第601章 獻禮 因此,世間的事變得奇怪起來。 似乎天下之人,好像離不開張安世。 可細細去想,又好像,張安世變得可有可無。 匠人們暫且是滿足的,因為從十年二十年前,還在飽一頓餓一頓,如今總算可以養活一家老小。 許多的青年,或成為學徒,已不甘心務農了,讀書的也不少,不過更多人,則不甘心于這樣麻木的工作,而愿從軍。 各大學堂里,海政學堂永遠都是青年們最青睞的對象,因為將來無論是進入水師也好,亦或者在各藩國里鼓弄風云也罷,這海洋上的財富,還有數不清的功業,似乎都在朝著那些不甘心日復一日的青年人招手。 眼下雖是太子監國,可幾乎天下的工程,都掌握在了皇孫朱瞻基的手里。 這位皇孫殿下,相比于較為穩重的太子而言,卻更激進一些,各大鐵路的修建,港口、碼頭,橋梁,他的身邊,已是人才濟濟。 因為人力的緣故,再加上大量的男子揚帆出海,亦或者外出務工,這就導致婦人就業的問題,擺在了臺前。 最先鼓吹的乃是商報,商報此時幾乎最是激進,大量的文章,都在拼命譏諷儒家對于婦人的戕害,從婦人的足不出戶,到女子無才便是德,不知多少人撰寫文章,大肆批判。 取而代之的,是鼓勵婦人們出來工作,尤其是大大的頌揚婦人對紡織業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