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86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看他遲遲疑疑的樣子,張安世倒是不耐煩地道:“有什么說什么,不要支支吾吾的,是不是有許多人……都說咱們太平府要出事?” 陳禮笑了笑道:“是……正是……如今……許多人都說……公爺……公爺……您在太平府倒行逆施……” 張安世樂了:“你看,嘴長在他們的身上,這些人啊……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可偏偏……你拿他們一丁點的辦法都沒有?!?/br> 陳禮道:“都是一些該死的讀書人干的好事,公爺您吩咐一聲,卑下這便動手……” 張安世搖搖頭:“不必,這是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br> 陳禮:“……” 張安世似乎現在越來越得心應手,也越來越淡定從容了。 若是早幾年有人敢黑他,他必是要打破對方狗頭的,當然,前提是打得過。 可現在,他只當笑話看:“大家都相信他們的話嗎?” 陳禮道:“這……反正市面上……尤其是士林,有不少人信的,不少軍民,其實都念著公爺的好呢,只是這些話聽得多了,卻也擔心?!?/br> 張安世也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厭煩之色,道:“哎……這些讀書人,一人的音量是尋常百姓的十倍百倍,三人成虎,確實討厭?!?/br> 他頓了頓,隨即道:“都說了一些什么?” 陳禮便如實道:“都說太平府……分了土地,要出大事了。說這等曠古未有的事……是什么取禍之道。還說……那些無地的,本就都是懶戶,他們得了地,根本不會耕種……可憐了太平府九縣……這么多的耕地,朝廷的糧賦重地在南直隸,而南直隸如今太平府占得耕地卻是最多,一旦鄉間荒蕪下來,到時沒了糧……是要出大亂子的?!?/br> “還有……入夏以來,這些時日,已有許多日無雨了,有人還說什么觸怒了老天爺,今年要顆粒無收。公爺你說說,這些話,他們怎也信?” 張安世倒不覺得奇怪,道:“他們肯定信,而且是深信不疑,哪怕你跟他說一千道一萬,他們也一定會認為你是在糊弄他?!?/br> “啊……” 張安世道:“不過不要緊……現在開始,你給我傳出去,就說……太平府……要出事了……” 陳禮:“……” 陳禮的眼睛微微睜大了一些,顯然是被張安世的話給驚到了。 “再說太平府內訌,少尹高祥與我已反目。高祥已準備好了船只,出海避禍?!?/br> “……” “太平府的民戶不滿,因為分贓不勻,現在的土地……根本無人耕種……” 陳禮終于忍不住道:“公爺……這……這……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張安世淡定地繼續道:“別急啊,我再想一想,對啦……還有……說我張安世巡視宣城縣,見民生凋零,土地荒蕪,雜草叢生,吐血三升,已在養病不出。好啦,好啦,差不多就這些足夠了。你趕緊給我傳,傳到整個南直隸,哪怕是傳到整個江南也好?!?/br> “公爺……此等鬼話……” 陳禮完全搞不懂他家侯爺這是啥cao作了。 張安世顯然此時懶得給他解釋,之催促他道:“你怎的總這樣啰嗦,讓你干你就干,趕緊去?!?/br> 第327章 誠實做人 陳禮聽罷,再不敢啰嗦了。 只是……他心里嘀咕著,這是要做什么? 陳禮無法理解。 可不理解……也沒什么關系。 他已經習慣了聽從張安世的命令去行事了。 緊接著,他出來的功夫,便聽張安世道:“下一個人進來?!?/br> 隨之,在待客室里,則是一人長身而起,匆匆進入了張安世的公房。 這人與陳禮擦身而過,陳禮微微地挑了挑眉,總覺得此人有些面熟。 只是他沒有細想,便匆匆地走了。 不多日,許多的消息,愈演愈烈。 這些消息,絕不是空xue來風。 而是漸漸的有鼻子有眼。 據聞太平府那兒,各處的渡口和碼頭,似乎也多了許多人盤查,但凡是外鄉人,似乎都十分忌諱,不愿他們隨意出入。 棲霞那兒……有一處大市場。 這是拍賣場慢慢演化而來的。 隨著這里的商賈聚集得越來越多,再加上商業開始繁華,從前的生意往來,往往是商戶之間,尋找一個穩定的供貨商進行交易。 可在這繁榮之下,商賈們已經不只于此了。 因而,此處叫東鄉廟的地方,原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荒涼所在,它之所以得名,也只是因為……相傳,此處在百年之前,有一個破敗的城隍廟。 當然,如今此處卻已成了棲霞最繁華的街道,足足一條街,商鋪林立,而最吸引人的,卻是被這稱為東鄉市的地方。 此處和尋常的集市不同,尋常的百姓也極少來此,來此的多是各色的商賈。 商賈們來此交割貨物,慢慢的,這樣的商賈越來越多,甚至買賣越做越大,這里便成了大宗貨物的集散地。 在這里,天下所有能想的到的貨物應有盡有,無數人在此尋找機會,賣主們在此委托牙行尋找買家。而買家也興沖沖來此,挑選自己想要的東西。 大宗貨物的買賣,和尋常的買賣是不同的,價格的稍微漲跌,也意味著大量的金銀。 正因為如此,所以……必須確保價格公道,如若不然,哪怕是一斤貨物少一文錢,積少成多,可能人家也就幾千兩銀子打了水漂。 這里的牙行,都會第一時間掛出各種大宗貨物的價格,而且會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因而若是從這街頭走到街尾,眼里所見的,除了人,便是那琳瑯滿目的交易時價。 在這里做買賣的任何一家牙行,為了確保自己給出的價格絕對公允,使買賣的雙方都不覺得吃虧,他們往往會下足功夫,確保價格的公道。 據說在此最大規模的一家牙行,雇員就超過了四百人,配備了和朝廷一樣的快馬傳訊,同時……在京城和各處,都派駐賬房,隨時調查各地的時價,各地市場里的價格匯總之后,他們再根據大宗商品的價格與市價進行一套計算。 而這種計算是最費力的。 因為首先,商品不同,市價和大宗商品的價格必有價差。 有的商品易于保存,且保存期長,那么價差可能會小一些,可若是時鮮等價格,則會變大。 再者,各地不同的價差,也有一套計算機制,會根據計算,確定一個價格,確保交易的雙方都不會吃虧。 因而……牙行,每日可以確保半個時辰更新一次價格,而且幾乎可以做到誤差值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這便是四百多人,其中囊括了大量的賬房、快馬、算師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而且他們給出的價格,絕對不能出任何太大的失誤,因為一旦失誤,都可能導致大宗商品的買賣雙方之中,其中有人蒙受重大的損失。 起初……這里牙行林立,可慢慢的,那些不合規的牙行便迅速地衰弱,還能留在此做大做強的,無一不是有一套自己的手段。 而這里也因為這一點,吸引了無數的商賈,無數人在此尋覓機會。 對于商賈們而言,大宗商品的快速買進、賣出,并非只是純粹的節省了時間這樣簡單。而是貨物和金銀的快速流動,本身就是巨大的收益。 別人一年,做十個買賣,你在這里,能精準和迅速地以最公道的價格賣出或者買出做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買賣,這其中的利潤,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有了大商賈們在此拼命廝殺,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無數的掮客,更有許多高級的餐廳,有售賣各種價格高昂的裝飾品鋪子。 人們在此,一擲千金,慢慢的,這兒除了商賈們的聚集地,更是紙醉金迷之地。 若不是張安世不許在此開設青樓,只怕這里能在一夜之間,超越秦淮河,成為天下第一的銷金窟。 當然,吸引許多人來的,還有一個巨大的原因,那便是安全。 這棲霞乃南鎮撫司腳下,附近有模范營,還有官校學堂,太平府的巡捕廳也在附近,可以說……在這兒,幾乎難見道門和各種偷搶的盜賊,便是蟊賊也幾乎難見蹤跡。 大宗的商品,價格其實往往起伏并不大,可能一天下來,也難有幾文錢的漲跌。 可今日,有人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糧價居然在漲。 畢竟這已入夏了,夏糧馬上就要收割,這也就意味著……會出現大量的米商,還有士紳人家,都需將倉中的陳米趕緊售出,即便要囤,那也是該囤新米的時候。 這個節骨眼上……往往是糧價最低廉的時候,若是往年,甚至可能一石到達一石八九百個銅錢的地步。 只有等陳米出盡之后,糧價才會緩緩的開始上漲。到了年末,大致能到一兩銀子五百個銅錢上下。 雖是如此,好像幾個月之間,糧價可以大漲,只要囤積幾個月就有利可圖。 可實際上,并不是這么一回事! 因為倉儲和損耗,本就是一筆開支。這樣的銀子,尋常人根本賺不了,只有那些大鄉賢,還有大米商,才可能有自己的糧倉。 正因如此,絕大多數人對糧價,不會有太大的興趣。 今年入夏,確實旱了一陣,預計糧食可能會減產,不過……應該減產有限。 這是江南,江南乃是水鄉,即便是干旱,也不似北方那樣動輒顆粒無收。 可現在,原本該是最低價的糧食,卻是從八百七十二文,直接漲到了九百五十七文。 這可是大宗商品啊,而且一夜之間,這樣的幅度,可謂是非常嚇人了。 不少人禁不住感慨,發出嘖嘖的聲音。 因為……這買賣……即便有人流口水,也做不了,沒有倉房,沒有儲存糧食的設施,一切都是空談。 當然,現在市面上,也有人直接拿著一倉庫的貨,然后就跟你直接寫一份契書來交易的。 你什么時候要,拿著契書隨時可以去取貨! 不過這等事,現在并不流行,畢竟還有風險,而且此等大宗的商品,畢竟想要謹慎行事。 只是,這些人一看價格,立即……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怎么回事,糧價怎會突然往上漲了? 而且還漲得這樣的快? 對于糧價漲幅的認知,人們第一想到的是天災導致的影響。 可很快,這個可能被排除。 于是人們議論得更加的厲害。 此后……這價格……居然繼續不斷地瘋漲。 越漲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