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因為這樣的傳言極多,以至于到了后頭,越來越離譜,甚至說是勾結了賊人,不少分地的都是落草為寇的山賊的流言也有。 這就給各縣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畢竟對于威國公而言,他乃皇親國戚,貴不可言,更得陛下垂愛,無論事情的成敗,他都可脫身而出。 可太平府上下的官吏們,卻是沒有退路的,威國公在,天塌下來有威國公頂著,可外頭傳言都是威國公即將要去鎮北平,或者回新洲就藩,亦或者……朝中袞袞諸公,已經震怒之類的話。 直接壓得他們有點透不過氣了。 可無路可走,那就只能咬著牙,將眼前這條路走寬敞。 就如這新的宣城縣令,他本是一個區區的九品大使,也不是科舉出身,這樣的人,能有個九品的官身,就已是祖宗積德。 可誰想到,太平府在用人之際,他一步步升遷,如今已成六品縣令,可謂連升了不知多少級。 這縣令王攘,現在幾乎吃喝都不在府衙里,宣城縣現在要修一處水庫,還有兩條灌溉渠,再加上拓寬一條河道,又需督促百姓們春耕,各里都要設糞池,要鼓勵畜牧,還需管著一處礦場的承包,道路休整種種事。 他現在幾乎都不在縣衙呆著了,每日在各鄉晃蕩,尤其是偏僻的鄉里,那地方較為偏僻,因為是山區,分的地也少,別的地方,大致一戶能分個二三十畝,這地方,一戶只有七八畝,怨氣頗大。 縣里的差役,也紛紛隔三岔五下鄉。 接待的鄉長和里長們也是焦頭爛額,如今宣城縣在各鄉,已設置了專門的鄉長和幾個文吏負責事務,而里長也不再是從前的士紳和鄉賢們指派,鄉長和文吏會給俸祿,里長雖不給俸,卻會給一些錢糧補貼。 再加個各鄉又設了糧站和農站、驛站等等,所以人手比從前充裕不少。 可王攘這些時日,還是有憂心忡忡得沒有睡好。 他和科舉出身的官員不一樣,科舉出來的,除非罷官,再怎么折騰,大不了調到其他的地方去。 可他很清楚,太平府這邊但凡出了什么事,他數年的努力,就可能盡皆化為烏有了。 據聞有一些士紳,賣了地逃了,可人家到了其他府縣,卻是已放出話來,等將來回來,惹不起威國公,卻必教宣城縣的昏官庸吏們好看。 一個月下來,王攘已是累得氣喘吁吁。 可這時候,農莊的人卻又來了,說是指點農戶,可對于縣和鄉里來說,無疑是在檢查水庫、灌溉以及各種農耕的情況。 當下,縣里如臨大敵,又不得不繼續先自己檢查一遍工作有什么疏漏。 朝中雪片一般的彈劾奏疏,卻是數都數不清。 朱棣對此,自然是置之不理。 已是入夏,天氣漸漸的炎熱,許多日子已不曾下雨了,朱棣頗有一些擔心。 到了五月中旬,朱棣召百官覲見。 所議的,卻是關于陵寢的事宜。 禮部已經勘探,確定了位置,接下來,便是朱棣的陵寢正式要預備籌建了。 這事一般都落在皇親國戚的身上,朱棣最后選定了太子作為總負責人。 當然,太子其實也只是掛了一個虛職,下頭多是一些國公和侯爵,而真正負責此事的,卻是工部和禮部。 張安世此時也在這殿中,心里已明白,遷都之事,最終在朱棣的心目中,有了答案。遷都北平的想法,算是徹底的落幕了。 百官對此,自是樂見其成。 等朱棣退朝,眾臣告退,留下了張安世,朱棣笑吟吟地道:“近來清瘦了?!?/br> 張安世道:“臣沒盡什么力,真正清瘦的乃是……” “好啦?!敝扉σ桓绷巳坏谋砬?,擺擺手道:“你也不必為下頭的人表功了?!?/br> 張安世隨即一笑:“陛下知臣?!?/br> 朱棣又道:“聽聞……有不少懶戶,得了土地,拿出賣錢?” 張安世立即道:“陛下,分去的土地,是允許買賣的。再者說了,現在太平府田賤,哪里賣得了幾個錢?” 朱棣道:“這樣說來,這是誣告了?” 張安世道:“太平府數十萬戶人,只要抓住幾個來大肆鼓噪,半真半假,要說他是誣告,他也必能舉出一兩個實證來,可要說是普遍現象,卻算是誣告……” 朱棣眉微微一動,眼眸頓時帶出了殺意,沉聲道:“可東廠那邊,卻是聽聞不少人對此深信不疑啊?!?/br> 張安世倒是淡定地道:“人只會相信自己信的東西,這些流言,恰好投其所好,大家自然深信不疑?!?/br> 朱棣道:“若如此,對妖言惑眾者,錦衣衛可以打殺一批?!?/br> 張安世卻搖搖頭:“陛下……臣以為……不可?!?/br> 朱棣不解地看著他:“嗯?” 張安世道:“他們只是動動嘴皮子,若是打殺了,臣便更加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br> “就這樣算了?” 張安世嘿嘿一笑,道:“其實……臣有一些辦法?!?/br> 朱棣:“……” 朱棣一見張安世樂,恍然之間,竟好像看到了姚廣孝。 說起來……姚師傅說的真沒有錯,張安世這家伙,還真是受了姚師傅的衣缽,這賊兮兮的模樣,還有那滿肚子的陰損…… 朱棣不禁眼睛有些紅。 張安世看朱棣的表情突的有點不對起來,便關切道:“陛下,這是怎么了?是不是臣說錯了話?!?/br> 朱棣吸了吸鼻子,搖搖頭道:“沒,沒什么,朕老了吧,人老了,偶爾會想一些舊事。哎……你退下吧,照你自己想的辦便是?!?/br> 張安世還是有點不甚放心,便道:“陛下……真的沒事嗎?那臣就獻一個東西給陛下,陛下看了,一定高興?!?/br> 說著,從袖里掏出了一部書來。 這顯然是油印好了的,朱棣見狀,來了幾分興致道:“朕會看?!?/br> 張安世將東西遞到朱棣的御桌上,便告辭離開。 等張安世走了,朱棣唏噓了一番,這才將目光落在了這書上。 他拿起來,定睛一看,一看封皮,卻是……《徐家英雄傳》。 朱棣來了幾分興趣,揭開書翻了翻,此等演義章回的話本,在市面上有不少,朱棣在北平時就見過,不過這部,似乎更考究,這寫的,似乎是徐達的故事。 而徐家,除徐達乃朱棣的岳父和恩師之外,還有便是徐家的幾個子女,都與朱棣密不可分。 朱棣看到徐達如何輔佐朱元璋的事跡,不禁露出微笑,繼續往下翻著。 這翻著翻著,他突然兩眼一黑……看到了“百萬南軍圍北平,女英杰手撕南將”。 “陛下,陛下……” 朱棣倒吸一口涼氣:“立即,立即……去棲霞,問一問這書是否售賣了出去,禁了,禁了?!?/br> “是,是……” …… 張安世出了宮,卻不知自己拍馬屁卻給拍到了馬腿上。 這書的作者雖是佚名,可實際上卻是張安世親自cao刀,請了幾個讀書人代寫,采用的既是這個時代最讓人熟知的章回體,同時又添加了后世超現實的表現手法,大量引用了諸多后現代行為主義的藝術形式。 這樣書送了去,皇后娘娘久在宮中,喜歡熱鬧,一定喜歡。 當然,張安世也不傻,他還是留有余地的,一旦皇后娘娘不喜歡,他就立即說我早知道此書犯禁了,回頭就一定要去捉拿那叫“佚名”的作者出來治罪。 可若是皇后娘娘喜歡,他便再扭捏地表示,這是臣的拙作,實在不足掛齒。 在這午門外頭,早有一隊護衛候著,一見張安世出來,卻有人對著他揮手打招呼:“公爺,公爺……” 張安世一看,竟是朱金。 張安世笑著道:“怎么跑這兒來了?” “有事想請公爺拿主意呢?!敝旖鸬哪樕巷@著幾分著急。 張安世不慌不忙地道:“不要急……慢慢說,我正好也找你有事?!?/br> 朱金立即道:“公爺說的是,公爺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倒是小人……年紀這樣大,竟活在了狗身上。到如今還不穩重呢,現在外頭人都在說,公爺乃文曲星和武曲星下凡,降下世來,就是為了來造福天下的??尚∪擞X得……這哪能啊……文曲星和武曲星算什么,再者說了,咱們不信神佛這一套,公爺您就算是轉世,那也該是商鞅轉世,商鞅變法,天下一統,公爺現在推行新法……” 張安世聽了,頓時臉色一變,忍不住破口大罵:“給我滾,你這個殺千刀的小黑子?!?/br> 朱金嚇了一跳,慌忙道:“公爺……小人說錯了什么?” 張安世罵道:“少給我吹噓拍馬,說正事!” 朱金便道:“是這樣的,船業這邊,打算將業務,全面進入新六縣,要確保鄉鄉有渡口……” “這個好辦,是利國利民的事,如此一來,人員流動和貨物流動,也就更頻繁了?!睆埌彩傈c頭。 朱金道:“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買賣……” 還不到他說下去,張安世便打斷道:“這都是小事,不必親自來問我,自己去和府衙還有縣衙談,有些買賣可以做,有一些……卻需斟酌?!?/br> “是,是……方才公爺您說……” 張安世笑了笑道:“我這里倒是有這么一件事讓你做,你啊……這幾日……給我去買糧……” “缺糧?”朱金一愣,隨即奇怪地道:“太平府缺糧嗎?” 張安世瞪他一眼,道:“反正你別管,給我去買?!?/br> 朱金便只好連連點頭應著:“好,咱們商行,家大業大,信譽也足,只要開了口,這倒是小事。只是……要買多少?” 張安世道:“你自己看著辦吧,反正多多益善?!?/br> 朱金有些摸不著頭腦,他沉吟了片刻,突然壓低聲音道:“公爺……不會出什么事了吧?你早些告訴小的,小的好早做準備。若是太平府有什么事,商行這邊,自可抽調人力物力,無論如何……” 張安世又忍不住踢他一腳,道:“就你話多,按著我的吩咐去辦便是,哪里有這么的多啰嗦?!?/br> 朱金忙是點頭,只好泱泱的趕去忙了。 以棲霞商行的聲譽,想要買糧,確實易如反掌。 不少的糧商聽聞,倒是第一時間愿意賣。 一方面,是希望跟棲霞商行結個善緣,將來也好相互幫助,而另一方面,則是馬上夏糧就要收了,這些陳糧,能趕緊出手,就再好不過了。 過了幾日,張安世又命人將陳禮找了來。 張安世坐著,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 陳禮則奏報近來的輿情:“公爺,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