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414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陳禮眉微微上揚,想樂。 卻忙擺出一副態度來:“侯爺,要不算啦,咱們為朝廷和商行效力,本就是應該的?!?/br> 張安世道:“你不要慷他人之慨,我弄這個,自然有我的主意?;仡^,你把南鎮撫司,上至千戶,下至校尉的名冊,都給我送來?!?/br> 陳禮這才放心,看來侯爺這不是在試探他呢。 于是忙喜滋滋地道:“怕是消息傳出去,全南鎮撫司上下,只怕都要鑼鼓喧天。確實有不少校尉……租住在京城,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在棲霞當值的,夜里要走許多路才能趕回家去,若是侯爺當真能辦下此事,當真是功德無量?!?/br> 張安世不禁笑道:“我張安世要什么功德?我真要功德,將來我死了,我能燒出比我自己還要重的舍利出來,好啦,少啰啰嗦嗦?!?/br> 張安世打發走了陳禮,隨即便開始構思起來。 又過了幾日,張安世入宮,他入宮時,還帶著一本賬簿。 興沖沖地見到了朱棣。 卻見朱棣正端坐著,手里拿著一本奏疏,露出憂愁之色。 張安世道:“陛下……” 朱棣微微抬頭看著他,隨手放下了奏疏,才道:“怎么樣?商行的事,辦成了嗎?” 張安世便道:“辦成了,人手雇傭了不少,而且不少私船,現在也都已投靠了咱們棲霞商行,噢,還有……蒲家的族人,也都統統一網打盡,足足一百九十三口人,在各地都已海捕歸案?!?/br> 朱棣聽罷,那愁色才暫時消淡開來,大喜道:“好的很,朕還怕……這些人跑了呢?!?/br> 張安世微笑道:“跑不掉的,臣早就準備好了一張天羅地網等著他們呢?!?/br> 朱棣滿意地點頭道:“其他人可以不論,只是這蒲家人,卻是決不能留的,這些色目人,罪該萬死?!?/br> 張安世笑了笑道:“陛下,臣這里,還有一事要奏?!?/br> 朱棣便道:“說來聽聽?!?/br> 張安世道:“那莊子,也就是紀綱的財富,已經徹查清楚了。還有……蒲家的家產,也都從各地搜抄出來了,雖然還沒有清點清楚,但是蒲家這邊自己有一個賬本,想來他們的賬目,和存下的金銀,應該是勉強能對得上的,至少八九不離十?!?/br> 聽到這個,朱棣一下子滿面紅光,眼眸微微張大,豁然而起道:“入他娘的,你咋不早說?!?/br> 第237章 富可敵國 張安世沒想到朱棣如此大的反應。 身子下意識地朝后退了一步。 朱棣抬頭,有些緊張地看著張安世:“這賬目之中,有多少?” 張安世道:“這只是粗略的數目,具體多少,臣不敢保證完全對得上,但是估摸著真實的數目,該是在這賬目上的一成上下浮動?!?/br> 朱棣點頭。 張安世繼續道:“紀綱那兒抄出來的金銀,大抵是在三百七十萬兩上下,而蒲家那邊,總計有九百四十萬兩。合計一千三百萬兩上下?!?/br> 朱棣臉微微漲紅,這個數目,直接讓老朱家的內帑,增長了一倍有余。 朱棣還是禁不住震驚道:“這么多的紋銀,怎么會有這么多的紋銀?” “紀綱那邊靠的乃是強取豪奪,再加上大量的盜取官鹽。蒲家的情況更復雜了,他們歷經三朝,一直做的乃是海貿的生意,將天下的銀子,通過走私和海貿,源源不斷地掙來,這買賣對他們而言,乃是一本萬利,臣甚至預計,他們所掙的銀子,遠不是這個數目?!?/br> 朱棣微微張大眼眸道:“遠不止嗎?你的意思是,他們還藏匿了銀子?” 張安世搖頭:“不,他們干的乃是殺頭買賣,這殺頭買賣想要長久,必不可少的就是上下打點,只怕單單打點的費用,就超過了至少一大半的利潤。真正到他們手上的,只怕未必有這么多?!?/br> 朱棣喃喃自語道:“你的意思是,咱們的商行若是辦起來,收益更多?” 張安世篤定地道:“是,臣這邊,招攬了許多人,他們供稱,每年蒲家從海外掙來的金銀,怕就在四百多萬兩以上,可怕的是……這些買賣,幾乎是暴利。所以毛利,高達三百五六十萬兩,真正的絲綢和瓷器,還有艦船,花不了多少銀子,還是因為海外對于絲綢和瓷器的需求極大,價格暴漲,所以一船船運出去,這絲綢和瓷器,便價如黃金一般?!?/br> “所以臣接手了這海貿,打算往兩個方向走,一個是借著下西洋,開拓海路,繼續讓海貿的人員,往天下更遠的地方,推銷咱們的寶貨。另一方面,少了打點上上下下官員的開銷,這里也可以節余一大塊,所以臣預計,未來海貿的銷售額,怕是要超過六百至八百萬兩,卻又可節省開銷,省去一大筆的開支。這純利,盡力在兩百至三百萬兩以上?!?/br> 朱棣頗為興奮:“一年就可進項這么多嗎?若如此,有了這些銀子,朕可就不愁了?!?/br> 張安世笑道:“只是……海上并不太平,商行這邊,一方面要制造更多的艦船。另一方面,這艦船上……怕也要有一些武裝,才可放心,如若不然……一旦遇到???,可就不穩妥了?!?/br> 朱棣點了點頭,便道:“此事,你寫一個奏陳來?!?/br> 張安世接著道:“除此之外,臣在想,絲綢和瓷器之外,我大明也可想辦法,拿一些其他的寶貨出海去賣一賣看,有些貨物,可能利潤并沒有絲綢和瓷器大,可只要有利可圖,就總是好的?!?/br>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有道理,這樣說來,就需要更多的艦船,還需更多的人力了?” 張安世道:“正是?!?/br> 朱棣想了想道:“先試一試看吧?!?/br> 從前因為是走私,所以規模有限。 可現在顯然不一樣了,商行是在蒲家的基礎上,大張旗鼓地做買賣,那么……一些利潤雖然沒有絲綢和瓷器高的商貨,也可嘗試販售海外。 只怕這消息出來,天下許多的商戶都要大喜過望。 畢竟……從前得利的也只是少數的絲綢和瓷器商賈而已,現如今,棲霞商行,可能還需大規模地采購其他的商品。 每年的采購,必然是一個驚人的數目,這絕對是一場盛宴。 張安世頓了頓,又道:“陛下,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臣想商行拿出一點銀子來,在棲霞,建一些宅邸?!?/br> “怎么,又售賣宅子?”朱棣詫異地看著張安世。 張安世搖頭道:“不,是給南鎮撫司的校尉,還有商行的人,建一些宅邸,主要是用來獎勵資歷較老的人?!?/br> 朱棣皺眉起來:“這花費可是不小?!?/br> 張安世自是早有準備的,便侃侃而談道:“雖是不小,可是用處卻很大,畢竟陛下也不能差餓兵。大家伙兒一起為陛下效力,在京城居住也不易,若是能解決和改善這個問題,將來大家便更加的死心塌地了。何況,現在商行的利潤足夠豐厚,地也是現成的,真要大規模地營建起來,其實花費也是有限?!?/br> 朱棣畢竟是統兵的將帥,自然曉得要人出力,就要舍得的道理。 于是當即道:“你先擬章程來,朕看看再說?!?/br> 張安世道:“是,除此之外……臣還有一事……” 今日趁著朱棣高興,張安世要奏的事比較多,此時道:“現在商行成了香餑餑,臣就在想……將來少不得,還要招募大量的人員,而商行涉及到的乃是財會、出納、入庫、管理、甚至是出海等事宜較多,臣便在想……這商行的規模越來越大,陛下和臣,也無法做到每一個招募的人,都做到心里有數。所以……以后新招募的員工,是否也可以用招考的方式?” “你呀你……”朱棣笑起來:“你這是學科舉上癮了?!?/br> 張安世便也隨之笑道:“招考有招考的好處,免得許多人混入其中,良莠不齊,更有人充塞私人進去……陛下,您做買賣,又不是做慈善,難道還養著一群游手好閑之人嗎?” 朱棣也沒打算為難,很是干脆地道:“朕準啦?!?/br> 張安世道:“臣這兒,有一份章程,還請陛下過目?!?/br> 張安世對這個,自也是早就準備好了,一看朱棣點頭,就立即將章程送上前。 朱棣接過,細細看一眼,里頭規劃得倒是詳盡,考試的內容其實頗為簡單。 當然,是由張安世這邊出卷,而試題居然多是官校學堂的科目內容。 朱棣不由狐疑道:“官校學堂所學的,也可用來招募商行的人手嗎?” 張安世認真地道:“既是要考試,總要涉及到算學、識文斷字以及其他諸學,大家懂得多一些,總有好處。何況有許多人,現在備考官校學堂,學了許多相關的知識,可官校學堂想要考進去,可不容易。如今商行也招考,至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出路?!?/br>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也好,免得有人落榜不安分。這商行的事,其實朕也不懂,你既提議,想來也不會錯的了?!?/br> 對張安世,朱棣顯然有著很高的信任度。 可陛下說不懂,你也不能就說陛下真不懂吧,張安世素來都認為,人家謙虛是一回事,你態度得擺正又是另一回事,于是他干笑道:“陛下懂得可太多了,臣拍馬也不能及……” 朱棣擺擺手:“差不多得了?!?/br> “噢?!?/br> 見朱棣應允,張安世眉開眼笑。 分房子是為啥,一方面是收買商行和南鎮撫司校尉們的人心,讓他們肯踏實干活。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校尉和商行人員的待遇。 在這世上,絕大多數人的日子朝不保夕,饑餓依舊是這個時代的主要問題。 因此,能找到一個衣食無憂,背靠著皇家和安南侯大樹的差事,絕對算是人上人了。 雖然比不得那些所謂的進士和舉人老爺們,可福利和待遇,比之這個時代的秀才,卻是不遑多讓的。 較為優渥的生活,比較體面的收入,還有錦衣衛和商行所帶來的保障,足以讓這天下許多人將能進入錦衣衛和商行成為鯉魚躍龍門的機遇。 而張安世給予了這些人一個不錯的機會,那就是考試。 想生活好一些,就考試吧。 而考試的內容,不再是四書五經,而是各種新興的學科,只要能考進來,保你有房子住,有一口飽飯吃。 哪怕你長的再丑,從前的家境再貧寒,那紅娘也要踏破你的門檻。 幾乎可以想象,接下來,會有多少針對這些學科的教育機構,甚至一些族學、義學會如雨后春筍一般的冒出來了。 畢竟考功名的難度太大了,進士三年一考,一科才中兩百人上下。 舉人……難度也絕不低,高中的概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那么,為何大家不退而求其次呢? 這商行的招考,每年要雇傭的人隨著商行這些年的擴張,至少有數千的名額。 而錦衣衛,至少每年也需八百至一千人。 只要有考上秀才的水平,學習各科的知識,就能可保你衣食無憂。 張安世一直相信,古人迂腐的是少數,絕大多數人是很現實的。 別看現在迂腐的儒生很多,可實際上……一旦有好處,有甜頭,新的學科,必然會不斷地成長。 當這天下絕大多數的讀書之人,都開始轉向學習各種學科的時候,也將帶來這些學科的飛速進步。 四書五經那一套,已經走不通了,若是不把四書五經的根給挖了,這大明,不過是在原地打轉而已,等到那些借助這些學科,從而武裝到牙齒的人叩開了國門的時候,再想要迎頭趕上,只怕就沒有這樣容易了。 張安世兩世為人,作為上輩子的打工人,其實最是清楚,有些東西,無論你對他們宣稱這東西有多好,大家未必是相信的。 可當你直接告訴他們,只要你肯學,肯跟著我干,就有房子住,有飯吃,能娶妻生子,衣食無憂,那么甚至不需張安世去浪費什么口舌,也會有無數人,像飛蛾撲火一般,為你提出的愿景和方向去努力。 有錢是真的好。 就在此時,亦失哈躡手躡腳地走進來,他朝朱棣行了個禮,似乎有事要說,不過見和朱棣一起的乃是張安世,倒是沒有避諱朱棣,便低聲道:“陛下,趙王殿下又稱病……說是……” 朱棣聽罷,臉上露出了怒色,帶著幾分嘲諷意味道:“呵……他這些日子,隔三岔五告病,這是想要裝病嗎?” 朱棣一直在等待,自己這個小兒子,來向自己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