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406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說到這里,朱棣禁不住冷笑,接著道:“可笑之處就在于,若是當真情有可原,有司早就應該報知太祖高皇帝,太祖高皇帝再根據情況,制定一個合理的方法??山Y果呢?結果卻是整整十八年,十八年間,各地州縣,與戶部之間打著不合理的名義,拿著蓋了一張空印的公文,就敢到京城里來,隨意填寫多少糧食進了國庫!” “朕在想……在洪武十八年的時候,太祖高皇帝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之后。一定也和現在的朕一般,怒不可遏吧?!?/br> 亦失哈道:“是?!?/br> 朱棣不自覺地站了起來,冷著臉道:“所以無論如何……他們敢干這樣的事,那么就別怪朕效法太祖高皇帝!朕現在思來,朕這幾年,是仁慈太過了。入他娘的,他們似乎忘了,朕是靠什么起家的,太祖高皇帝乃江淮布衣,而朕蒙太祖高皇帝恩惠,當初貴為藩王,可這天下,卻也是朕一刀一槍拼來的?!?/br> 朱棣越說,面色越發的冷,眼眸里透著寒光,道:“既然有人想試一試朕的刀鋒利不鋒利,那就盡管來試?!?/br> 亦失哈已是嚇得大氣不敢出,此時,他從朱棣的身上,看到了殺氣。 只見朱棣又道:“將這些人殺絕了,他們就曉得厲害了,是嗎?” 亦失哈雖是心里驚懼,卻還是沉吟道:“陛下,這卻未必?!?/br> 朱棣瞥了亦失哈一眼,沒想到亦失哈在這個時候,居然唱了反調。 亦失哈道:“太祖高皇帝何等的明察秋毫,又何等的果斷,從太祖高皇帝開國,到洪武十八年來,難道……殺的官吏還少了嘛?可是空印案,不是照樣被瞞了十八年,十八年啊……這可是足足一代人?!?/br> 朱棣覺得胸悶得很,有一種英雄氣短之感,可亦失哈的話,其實不無道理,治吏苛刻者,古往今來,莫過于大明太祖高皇帝,可即便是再洪武年間,一樁樁聳人聽聞的大案,依舊還是被揭出來。 反而到了其他的朝代,似洪武年間的大案,發生的卻不多,難道因為百官只和洪武皇帝過不去嗎? 只怕原因是,歷朝歷代,有數不清的類似于空印案或者各色的大案,只是……其他天子沒有像洪武皇帝那樣揭開的勇氣罷了。 朱棣咬咬牙道:“朕克繼太祖高皇帝大統,當效皇考,蕩平天下,厘清吏治,擋朕者死!” 說罷,突然連珠炮似的到:“張安世宅邸的規格,還要擴大,用郡王府的規格,準其再加一道高墻,也準其挖護城河,除此之外,設崗哨三十二……” 朱棣在此,沉吟片刻,又道:“置安南衛千戶所,定員三百人,充當他的護衛?!?/br> 侯爵是沒有在編衛隊的。 只有藩王和郡王才有這樣的資格。 亦失哈不免提醒道:“只怕百官得知……” 朱棣的臉上帶著不容置疑,道:“這是朕的主意,誰若反對。教他來見朕,朕會親自說服他?!?/br> 亦失哈再不敢多說什么,便道:“是?!?/br> 朱棣嘆道:“鄧健那個家伙,敢揭開這蓋子出來,一定是張安世給他撐的腰。張安世敢除這樣的大案,是抱著與那些亂臣賊子們你死我活去的。那些亂臣賊子,牽涉到了身家性命,又豈會束手就擒?當初……還有人行刺朕呢。若是張安世有什么意外,還有誰敢……為王先驅?” “這件事,加緊辦好,安南衛千戶所,所有千戶、三個百戶,還有總旗、小旗、校尉人等,統統都讓張安世自己商定,有了人選,報到朕這兒來即可?!?/br> 亦失哈道:“遵旨?!?/br> 另一頭,張安世馬不停蹄地回到了棲霞,而后便心急火燎地讓人立即尋了陳禮和朱金來。 見了朱金,卻是將他拉到一邊,交代了一番。 朱金驚喜道:“侯爺……咱們……” 張安世拍一拍他的肩:“好啦,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快去干吧,好好用命?!?/br> 朱金一雙眼睛閃動著光芒,興奮地道:“小的這就去張羅?!?/br> 等朱金離開,張安世卻又吩咐陳禮道:“你要親自去一趟寧波府?!?/br> 陳禮也不多問,便干脆地點頭道:“寧波府那邊……卑下親自去,只是京城這邊?!?/br> 張安世道:“京城不用擔心,你解決寧波府那邊即可,還有,此去可能會有危險,你要小心再小心,多抽調一些精干的校尉去,路上住店,更要小心,要防備有人下毒,即便是住在驛站,也不要馬虎大意,這驛站也未必安全?!?/br> 陳禮道:“卑下知道?!?/br> 交代完了,看著陳禮快步離開,張安世便背著手,看著這空蕩蕩的小廳,張安世臉色沉沉,忍不住喃喃道:“十天……十天……” 十天不能有什么眉目,等對方完全做好了準備,就完全不在內千戶所的掌控范圍之內了。 而在這十天內的時間里,只怕鄧健的奏報,還有張安世突然開始針對走私一案,許多人應該還沒有反應過來。 就算反應過來,現在還處于某種震驚狀態。 這是最佳的時機,一旦過了時機,可能要面對的,是早已準備好了的對手。 傍晚,張安世下值,回到內城的張家,他氣喘吁吁地開始卸甲。 說實話,現在專門在麒麟衣里頭套著一件甲,還是挺沉的,雖然張安世的極限是套兩件,在求生欲之下,居然也能做到行動如常。 見了張安世回來,徐靜怡早早便在中堂這兒迎他,溫柔地笑道:“夫君,方才有宮里的人來了?!?/br> 張安世訝異地道:“啊……我咋不知道?” 徐靜怡嫣然一笑道:“夫君又不是什么神仙,豈會什么都知道?他們宣讀了旨意,準夫君以郡王禮建府邸,不只如此,還增設安南衛千戶所,專司保護夫君這安南侯?!?/br> 張安世驚得下巴都合不攏了:“咋的,陛下這是犯了什么???” 話剛出口,立即意識到不對,忙警惕地看向左右。 得知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真比知道朱棣裸奔還要讓人驚訝??! 侯爵用郡王禮,這可以說是直接超越了大明的禮儀規定,就算張安世現在死了,能用的規格,最多也就恩封到公爵級別罷了。 徐靜怡看著張安世驚異不已的反應,便道:“陛下親口說的,還說,你在辦公,所以就不打擾你了,只傳旨到家里來,是妾身……去接的旨?!?/br> 不管是什么原因,這都是一件好事,張安世已經興奮得搓著手:“這太不好意思了,這樣說來,咱們張家,有世代的衛隊了?” 徐靜怡微笑道:“三百多張口呢……” 張安世搖頭:“養不是問題,我們張家難道還養不起嗎?這三百衛隊,也不是問題。問題在于,這是陛下對我的恩賜,我是一個重感情的人,陛下如此厚愛,才教我心里歡喜?!?/br> 徐靜怡倒是道:“這三百人,夫君打算從哪里招募?” 張安世道:“是啊,這個倒是麻煩,人可以寄存在模范營里cao練,可是人員從哪里來呢?我和軍中不熟啊?!?/br> 徐靜怡笑了笑,便道:“我爹熟的很?!?/br> 第233章 格殺勿論 張安世聽罷,便道:“我竟連你爹都忘了,哈哈……有他在,這事就容易了,得教他挑選一些人來,首先要是良家子,其次呢……要年輕,十六七歲最好……” 徐靜怡蹙眉道:“是不是太年輕了,我聽父親說,那些真正的戰兵,在二十二歲至二十五歲最佳?!?/br> 張安世道:“戰斗力,自然可以通過cao練來保證,最緊要的是可塑性,十六七歲的年紀,恰恰是塑造價值感的時候。價值觀是什么東西呢?我也說不好,總之……這樣辦不會錯。還有……他們的父兄……最好得是在軍中效力的……或者在家務農?!?/br> 務農的人踏實本分,家庭的情況也最是簡單和清白。 這等都是從伍的好材料。 張安世說了一大通,徐靜怡一一記下。 當日,夫婦二人溫馨地吃過了晚飯,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張安世本是想去宮中謝恩,不過顯然,朱棣預判了張安世的預判。 這大清早,旭日剛剛初升,便有宮中的宦官來傳達口諭,張安世不必謝恩,以公務為要。 張安世便對那宦官道:“陛下知人善任,實在教臣欽佩,你去給陛下傳句話,就說士為知己者死,我張安世……” 宦官笑吟吟地道:“陛下說了,在徹查清楚之前,什么話也不必傳,侯爺的心思,陛下都知道,侯爺還是一心辦公吧?!?/br> 張安世禁不住長嘆:“這就是陛下啊,若是別人,怎會如此寬宏大度,知臣下如此,我張安世還有什么好說的呢?只好粉身碎骨,報效皇恩了?!?/br> 宦官面帶微笑著回宮去了。 張安世當即又回了棲霞,只是此時陳禮已帶隊往寧波府去了,南鎮撫司顯得冷清了不少。 張安世反而顯得有些無所事事了,只看了一會兒案牘上的奏報,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無非是查了北鎮撫司某人的不法事,詔獄里頭,新進了什么人。 當然,也有一些各地的消息,不過這些消息,內容比較乏味,張安世索性丟給了書吏來處理。 若是朱棣此時知道,張安世這時候如此的清閑,怕要掐死張安世不可。 可張安世也沒辦法,他需耐心地等待。 實在是等的無聊了,索性便帶著人,往農莊去了。 這偌大的農莊,已經開辟出了數十畝的試驗田,為了確保試驗田不會和其他的作物混雜,所以附近開辟了一處隔離帶。 這里再不是那片荒蕪之地,土地已經施了肥,灌溉的水渠也建好了。 在這不遠,則是一個專門育苗的屋子。 鄧健帶著數十個農戶在此,這些農戶都是精挑細選來的,如今,他們和鄧健一道在此擺弄著,一絲不茍。 張安世說的很清楚,種好了,不出問題,每人賞銀千兩,朝廷的賞賜另算。 可若是沒弄好,那就不客氣了,拋開事實不談,你活了這么大,難道就真沒有一件違法亂紀的事嗎?就算你沒有,能確保你爹娘,還有你兄弟兒女們沒有? 這等事,張安世其實是不屑去做的,這不是栽贓陷害嗎? 張安世一直希望,將錦衣衛往正規化的方向帶。 可糧食的事,關系太大了,且不說得來不易。這可是用數百條人命,鄧健的艱辛,再加上爆棚的運氣,才換來的糧種子。 即便再來一次航行,張安世都不敢確保,還能否平安回來。 這樣大的關系,就不容得有任何的閃失,稍稍有一丁點不規范,都可能導致可怕的后果。 這些農戶,自然是膽戰心驚。不過這千兩銀子,對于他們而言,當真可以無憂無慮的過一輩子,即便為了這個,他們也得冒險試一試。 至于后果……他們自然也清楚,所以幾乎都是照做,每日小心翼翼的。 如今……在一個大缸里,這大缸里,則是培土,培土上,一個個切成塊狀的土豆,如今已經開始長出了新芽,芽尖茁壯,帶著蓬勃生機,每日被小心地呵護著。 此時,張安世和鄧健正趴在大缸邊上,二人都看著這嫩芽出神,就好像……看著自己一個新生的娃娃,總覺得……它好像又開始舒展了腰肢,增長了些許。 “別流口水?!编嚱〉?。 張安世擦了擦嘴,不知咋的,看著這玩意,就讓他想到了土豆燒牛rou。 香! 鄧健極小心的樣子,他畢竟干一行愛一行,人被逼到了絕境,此時也沒法子,漸漸地,他開始將心思撲在了這上頭,反而嫌棄張安世隔三岔五的來,怕他會一時手賤,糟踐了這些秧苗。 張安世也不在意鄧健嫌棄的表情,欣喜地道:“出了芽就好,我還怕出不了呢?!?/br> 鄧健道:“咱問過有經驗的農戶了,說是肯定能出芽的,不過……事情還早著呢……這才是第一步?!?/br> 張安世點了點,而后便道:“有鄧公公在,我就放心?!?/br> 說罷,真誠地咧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