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44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第157章 封侯 安南侯…… 張安世覺得這名號似乎有些不妥。 因為一般的侯爵,都是以縣為名。 比如江夏侯、江陰侯、汝南侯等等。 可這安南,怎么看都不像一個縣。 這是正式的冊封,陛下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顯然……要么就是故意以安南為名號,抬高張安世這個侯爵的份量!要么就是故意貶低安南,降低其影響力。 當然,還有可能是兩者兼而有之。 反正皇帝的心思,難以猜測。 可不管怎么說,這可是正兒八經的侯爵。 在明朝,尤其是對那些沒有經歷過開國和靖難的人而言,想要封侯,可是比登天還要難。 亦失哈這時又道:“朱高煦,敕為懷遠伯;朱勇敕征南伯;張軏為平西伯;丘松為定北伯;顧興祖為安東伯,欽哉……” 幾個人面面相覷,他們的父祖都有爵位等著他們繼承呢! 當然……不出所料的話,若是家里有爵位,自己又有爵位,往往可將這爵位傳給自己的次子,總而言之,怎么都不可能吃虧。 而且這是他們自己掙下來的功績,和繼承下來的可不一樣。 于是五人大喜,拜謝之后,方才起身。 亦失哈打量著幾人道:“請隨奴婢來,陛下與太子、趙王殿下,還有皇孫……都在候著你們呢?!?/br> 張安世曉得亦失哈的身份不一般,便笑嘻嘻地道:“有勞,有勞,哎呀……公公真是辛苦?!?/br> 亦失哈只莞爾一笑,卻沒有回應,只領著張安世幾人進入大內。 片刻之后,便在一處殿中駐足,回頭看了張安世幾人一眼:“稍待?!?/br> 說罷,進入稟告。 五人隨即入殿,先謝恩。 朱棣喜滋滋地道:“朕預備家宴,等待功臣們來,在此不必拘謹,就像在你們的家一樣?!?/br> 張安世道:“臣等立的不過是尺寸之功,陛下竟如此厚待,實在……實在……” 他說著,其實是示意后頭的四兇表現一下,好歹感動得哭一哭。 可這四個家伙,卻好像木樁子一樣,朱勇還在后頭傻樂。 張安世有些尷尬,咳嗽一聲:“臣等感激不盡?!?/br> 朱棣頷首,對一旁的太子朱高熾道:“你瞧,我大明勛臣,后繼有人,朕很為之欣慰?!?/br> 說罷,又看向一旁的趙王朱高燧。 朱高燧微胖,臉上笑呵呵的。 朱棣道:“趙王……這幾人……年紀輕輕的,就有此功勞,你在北平時,不是總念叨北平的諸將不復當年之勇嗎?你看,這勇將就在眼前?!?/br> 朱高燧站起身來,道:“父皇……兒臣在北平,未立寸功,實在慚愧,對不起父皇的養育之恩?!?/br> 朱棣捋須,哈哈笑道:“不必如此,來,都來陪朕喝酒?!?/br> 此時,一旁的宦官匆匆而來,道:“陛下,皇孫醒了?!?/br> 朱棣高興地道:“好,也叫來?!?/br> 于是沒多久,朱瞻基便睡眼惺忪地由宦官們領著進來。 他一進殿,看到了張安世,又看看皇爺爺,再看看自己的父親。 最后目光落在了趙王的身上。 趙王朱高燧笑吟吟地低聲道:“父皇,兒臣在北平,一直念著大侄,前兩日見時,不想他這般高了?!?/br> 朱棣心里樂開了花,剛想說話。 卻見朱瞻基一下子掙脫開了宦官的手,跌跌撞撞地沖向趙王朱高燧。 隨即,朱瞻基便抱著朱高燧的大腿哭:“三叔,三叔……我成日想念你,嗚嗚嗚……三叔,你不要再離開我啦,我一日不見你,便吃不下飯,睡得也不香,三叔……三叔……嗚嗚嗚……” 朱高燧大為尷尬,只是干笑,又見朱瞻基眼淚鼻涕一齊出來,拼命往地自己身上蹭,他手足無措,想說點啥rou麻的話,又覺得不妥,偏偏又不能將這小東西推開。 朱瞻基哭的更大聲:“三叔……一定最心疼我,以后我也要心疼三叔……嗚嗚……三叔咋不抱我?” 朱高燧只好將他抱起來。 朱瞻基拿腦袋去蹭他的臉。 朱高燧看著朱瞻基鼻下那亮晶晶的東西,下意識地偏過頭去躲閃。 朱瞻基便嚎啕大哭道:“三叔,你不喜歡我了嗎?” 朱高燧:“……” 張安世也震驚了。 這家伙真是人才,缺德的祖墳都要冒煙啊。 不知孝陵里的棺材板是不是要蓋不住了。 當然,孩子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倒是朱勇等人都為叔侄的真摯感情而有所觸動。 尤其是朱勇,心里說,俺還是太沒良心了,人家叔侄都這樣了,俺卻對不住俺爹。 忠義不能兩全??! 朱高燧賠笑道:“瞻基乖,瞻基侄兒真乖?!?/br> 他這樣八面玲瓏的人,竟也有點招架不住。 朱棣更是大喜:“朕的好孫兒,你真有良心,好啦,坐朕的腿上來?!?/br> 朱瞻基雙手抱著朱高燧的脖子,吊在他身上,顯得很是依依不舍地道:“不,我要坐在三叔的腿上?!?/br> 朱高燧:“……” 朱高燧干笑道:“父皇,兒臣還是從了侄兒吧?!?/br> “也好?!?/br> 朱高燧倒是很想朱棣這個時候趕緊把朱瞻基拎走,畢竟……身上多了一個掛件,實在討厭。 可此時,卻是毫無辦法,不得不硬著頭皮,噓寒問暖。 而朱瞻基對答如流。 當下,宦官和宮娥們上了酒菜,朱棣見這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心下歡喜又欣慰。 張安世幾個很拘束,只有朱瞻基在朱高燧的懷里,腦袋偏向他時,那亮晶晶的眼睛在對張安世看來時,舅甥二人的眼神對視,張安世顯得很不自在。 這……是一個妖孽??! 朱棣顯然更關心的是安南的問題,詢問了朱勇幾人如何進兵,又如何決戰,最后如何攻城。 朱勇幾個乖乖說了,不敢添油加醋。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果然戰爭的方法變了,看來……朕從前的那三板斧不靈了。這樣的打法,看似是冒險,可實則……卻可大大發揮出你們這么多騾馬的優勢,同時……火藥的力量得以盡力的使出來,不錯……不錯?!?/br> 他不斷地點頭叫好。 張安世這時道:“陛下,懷遠伯現在還駐扎在安南,負責安南的善后事宜。臣在想……接下來……這安南如何料理?” 朱棣興趣盎然地道:“你說來聽聽?!?/br> “若是以商行稱呼,臣以為不妥,不如在安南置總督?” “商行總督安南事?”朱棣沉吟道。 張安世很是認真地道:“也可以如此,只是這總督,與其他不同,總督府與安南各州縣,定下一個契約,這契約的條款,臣已擬好了?!?/br> 張安世自是有備而來的,說著,他便從袖里取出了一份章程。 朱棣來不及喝酒了,連忙興致勃勃地取過了章程,低頭去看。 卻見里頭密密麻麻地寫著許多的字,朱棣邊看邊道:“你這家伙,考量的倒是很周詳。軍事上……以四衛為骨干,這四衛為商行雇傭?若是衛中需要增員,則從大明各州縣招募?” 張安世道:“是,招募來的總是可靠一些?!?/br> 朱棣又道:“將安南設為三府,各府之中再招募安南的土人,設立幾個衛所,這些衛所,沿用大明衛所制,讓他們負責緝盜,協助四衛……嗯……這樣說來,四衛是骨干,安南諸衛為輔??尚??!?/br> 朱棣又道:“安南諸衛的武官,依舊是安南人,副職和各衛以及千戶所設教導,這教導……從我大明抽調?” 張安世道:“安南人剛烈,倘若武官都從大明這里調任,他們只怕不服。而以當地的土人為主官,再設教導,這教導由我們自己出人,這讓他們更好接受一些?!?/br> 朱棣頷首:“這個也可照準。還有這里,各府縣用包稅制?總督府不管轄諸縣,所有的父母官,都讓安南人設一個小科舉,來選用官員……這……我大明不派流官,這安南百姓,是否會離心離德?!?/br> 張安世道:“此時安南土人,對我大明頗有防范,讓當地土人中的讀書人來治理,最好不過,而總督府,只管在下頭,設一個類似于都察院一樣的機構,核查各府縣土人父母官的不法行為即可?!?/br> “至于征稅之類的事,由我大明按照安南國往年的情勢,制定出一個稅額來,教各府縣自行征收,如數給總督府即可?!?/br>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還有各處海港,統統由總督府轄制,商貿可自由往來……并在各處設總督府的市舶司……嗯……這個倒沒有什么疑義,總督府下頭,照我大明的法子,也設六司,戶、刑、吏、禮、工、兵……這六司……也沒有什么問題?!?/br> 朱棣顯然看得極認真,口里繼續道著:“總督府所有人員,都以商行雇傭的形式,建立薪金體系,分二十一等……還有……” 朱棣一頁頁翻過去,大抵心里有數了。 張安世所希望的,是一個能夠大明的商賈可以自由出入,同時在整個安南,設立兩套行政體系以及兩種軍制的系統。 兩者之間,互不統屬,卻又可相互依存,彼此又可相互掣肘。 就如總督府直屬的所有人員,幾乎安南人無法參與??砂材媳就恋囊惶左w系,商行也不插手。 朱棣道:“若是這些土人,離心離德,怎么辦?” 張安世微笑著道:“陛下,安南與我大明不同,大明九成九都是漢人,倘若照這樣辦,確實可能會離心離德?!?/br> “可據臣所知,安南的情勢更復雜,就說南北安南之間,占城人和北方的安南人其實就一向對立,再加上還有其他各族各部的人丁,我大明給了安南人足夠的位置,他們即便離心離德,也沒辦法協同一心,若當真有人心懷不軌,也可借用他們的對立,分而治之?!?/br> 朱棣聽罷,抬眸看著他道:“安南也沿用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