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殿下奪東宮 第42節
書迷正在閱讀:她心不古 [出軌 H 1V1]、何所求、渣男們突然變成戀愛腦(虐男)、謀她姝色、酸吻(偽骨科h)、情債(nph)、我的姐夫是太子、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
第52章 52.夢如昨:真相如何,還重要嗎? 趙臨鳶的聲音顫抖:“德妃娘娘,六皇子可是你的親生兒子啊,宣貴妃或是翊王究竟給了你什么好處,能讓你對自己的骨rou下此狠手?” 德妃嘆笑了一聲道:“王妃,你不明白,宮闕無情,但人有情,欠了人家的恩情,總是要還的……” 她又轉過頭望著趙臨鳶,“不,你怎么會不明白,你不也是個欠不得別人恩情的人嗎。否則,你本可以置身事外,又怎么會為了太子甘冒此險?王妃心中還是顧念著太子當初對你的救命恩情的……我們都是同樣的人。所以,你該明白我才是?!?/br> “恩情?”趙臨鳶斂去了看向德妃時鋒利質責的目光,換上幾分柔軟疑惑的眸色,“娘娘欠了何人恩情?” 德妃道:“前些日子,王妃可曾去過瓊華苑?不知那日皇宮中的喪鐘鳴起時,王妃可曾對逝去的昭妃有過一絲憐憫?” 趙臨鳶一怔,不知德妃問起這件事是何意。 德妃接著道:“聽說,昭妃尚未及笄便入了皇宮,與少年時候的陛下生出了天長日久的情緣,可終究是她的心思單純,祭了天真,須知這帝王家哪有天長日久的情啊,陛下為王本傲,自是風流多情,區區年月過去,便納了新歡忘舊人,任由她被jian人算計、任由她在瓊華苑中蹉跎,本是山盟海誓的一雙男女,卻是至死再不相見……只嘆昭妃一朝信了男兒情,終究是誤了年華,一生皆是錯……” 德妃感嘆了一番,這才緩緩望向了趙臨鳶,“王妃可知,這宮里的女人啊,都是同一般命運的,遲或早罷了。我當年也曾走過與昭妃同樣的命程,嘗過被人構陷的痛,亦嘗過受人冷眼的苦。只是我比昭妃多了幾分運氣,遇到了愿意引我走出陰暗的貴人?!?/br> 提起這件事,德妃的面上綻開了溫暖的笑意,“那個小姑娘啊,那年還是個看似不經世事的女孩,可她心機之深沉,手段之凌厲,遠是后宮諸多妃嬪所不能及。是她陪著我度過了那段最荒涼的歲月,是她幫助我洗刷了一身的冤屈,也是她讓我相信,在所有人都背棄我的時候,仍然會有人愿意帶給我光芒……” 話到此處,德妃的眼眸漫過一層朦朧水霧,但她的眼眸微微垂下,將水澤斂入眼眶中,隨后釋放出眸中的點點快意。 她一步步走近趙臨鳶,蒼白的唇靠近她的耳根,輕聲說道:“卻也是她,第一個發現了本宮將不久于人世的秘密……” 趙臨鳶的背脊一僵:“娘娘,你說什么?” 德妃淡淡一笑,“王妃可聽過,一種名為宿闋的隱疾?” 趙臨鳶的身子一顫。 她當然聽過。 這是一種先天疾病,若是患了此種病癥,人看起來雖然無礙,但終究活不過二五年華,更遑論孕育子嗣。 趙臨鳶猛然看向德妃,想起今年正是她二五年華,那么六皇子…… 再望向德妃時,趙臨鳶瞧見她的面上是從未有過的肆意與快活。 “王妃一定是想問,本宮既然知道小皇子注定活不成,甚至連本宮自己都將不久于人世,為何還要將他生下來吧?” 德妃的纖長玉指落到了自己胸前的衣襟上,那本來繡著鳳凰于飛圖案的華服,竟然被繡上了一朵向日葵,那朵向日葵藏在眾多吉祥的圖案里,細看頗有幾分格格不入,可德妃卻珍重萬分地撫過那朵向日葵上的花紋,顫聲接著道:“是為了……為了那個對本宮有恩的姑娘。此恩一報,那么本宮此生,便不欠她的了……” 趙臨鳶明白了前因后果,忽然道:“可是娘娘,你就沒有想過,你當年遇到的那個姑娘,也是宣貴妃與和褚離歌計劃中的一部分嗎?” “想過?!钡洛鷩@笑了一聲,“可就算是利用又如何?她既然給本宮帶來過希望,如今本宮便愿意成全她?!?/br> 趙臨鳶卻覺得悲哀,“娘娘,你可知道,這次我其實是想幫翊王的,我去獄中看太子,也不過是想見他最后一面罷了??扇缃裰懒四銈兊闹\劃,我只覺得我當時的決定是何其可笑?!?/br> “那你可會一直都幫著翊王?” “不會?!?/br> 德妃笑了笑,“沒關系,翊王如何,與我無關,我關心的唯有當年的那個姑娘,如今我成全了她,便算是無憾了?!?/br> 正說著,德妃的手緩緩深入袖中,金薄長指套的尖處便觸碰到了深藏在袖中的利刃一角。 趙臨鳶并沒有察覺。 德妃的眼再也藏不住淚,她望著趙臨鳶,洞悉之中竟帶有幾分愧,“蕭王妃,其實我更愿意喚你一聲公主。不知公主你可還如年少時一般珍視杜將軍,可會惜他所惜、憐他所憐、愛他所愛?日后若遇到了難事,你可會幫著護一護那位姑娘?” 趙臨鳶一怔,一時竟聽不明白她話中的深意。 德妃卻釋然一笑,只說道:“你會的……所以,縱使你心中有怨,你也會如我一般,好好待那位姑娘的……” 趙臨鳶忽意識了什么,眸色倏地變化! 下一刻,她猛然朝德妃奔去…… 但、已經晚了。 “噗呲——” 尖銳的利刃劃破德妃纖細的脖頸,換得刀面上鮮紅的液體涓涓流淌,順著凹槽匯成小小溪流,染紅了她華服上的圖案,竟似鳳凰泣血般決然。 “娘娘!” 趙臨鳶的身子定在原地,親見德妃在她眼前含笑倒去。 殿外不知誰人恰逢其時闖了進來,親眼見證德妃娘娘取出了袖中利刃,自縊于王妃身前,“親耳”聽聞德妃娘娘臨去前苦苦哀求王妃,為她先去的孩兒討回公道…… 親見、親聞。 趙臨鳶終是閉了眼,無可奈何一嘆。 她終于知道,這不過也是德妃早已設好的一場局罷了,等她入甕罷了。 德妃因痛失愛子,悲慟欲絕,遂自縊于鳳怡宮中,因為知道皇后與太子權傾朝野,把控宗人府、刑部各司自不在話下,只好以死相逼,求王妃與蕭王插手其中,不可讓兇手蒙蔽了朝堂的眼、蒙蔽了陛下的心…… 這便是德妃以自己的性命,留給趙臨鳶的唯一說法。 人證、物證皆在,她只能這么說,她也必須這么說! 一切的一切,不過是德妃布好的一個局,她受人之托,陷害皇后,牽連太子,其中受益之人必然就是褚離歌,所以,她不能讓南霄宮的人牽扯此事,再三思量,便唯有讓承歡宮卷入其中,方能坐實皇后的罪名,到那時候,就算陛下有心袒護皇后與太子,怕也是難敵眾口,力不從心。 可是,褚瑟根本沒有去看褚蕭的可能,德妃又何來機會,請他入局呢? 思來想去,唯有趙臨鳶…… 只有趙臨鳶! 趙臨鳶終于發現,這就是一場死局,因為德妃從一開始,就沒想著要活下去。 她的死亡、六皇子的死亡,本就是注定之事,而皇后與太子,只是她為報恩的陪葬品罷了。 所以,德妃早在監獄外提前布控,甚至故意調動褚瑟的兵馬,為的就是等待趙臨鳶出現在牢獄中時,憑借莫須有的劫獄罪名將她引來。 德妃深知,飛云軍無法傷到趙臨鳶分毫,且褚瑟定會護趙臨鳶周全,她的目的從始至終只有一個,便是讓趙臨鳶在眾目睽睽之下來到鳳怡宮,讓趙臨鳶親眼見證她的死亡,借趙臨鳶t?之手迫褚瑟入局、以承歡宮之名給陛下施壓。 她要的,是兩條性命換皇后的落馬;她要的,是褚離歌取而代之,登上儲君之位! 她利用了趙臨鳶,卻也沒有白白地利用。她將真相告訴了她,讓她被利用得明明白白。 這便是德妃對一個無辜被牽扯進來的王妃,僅有的愧。 此刻,趙臨鳶望著德妃緊緊合上的雙眼,看著她心滿意足、心甘情愿的死亡,心中竟有些替她悲涼。 喪鐘長鳴,昭明帝終于趕到,可看到的卻是德妃冷冰冰的尸體,和淚澤滿面、跪了一地的宮人…… 唯有趙臨鳶,不哭、不傷。 她就那樣靜靜地看著德妃。 她看清了一切,卻終究無法改變一切。 隨昭明帝而來的還有蕭王和翊王,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德妃的身上,唯有褚瑟一人,注意到了趙臨鳶情緒上的異常。 他掠過眾人,向趙臨鳶走了過去,握起她的手問:“鳶兒,發生了什么事?” 發生了什么事…… 是啊、發生了什么事。 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 不止是褚瑟,所有的人,都會問趙臨鳶這樣的一句話,而她又該如何作答? “六皇子被皇后所害不幸殞命,德妃娘娘痛失親子,難忍煎熬,遂自縊于鳳怡宮,望陛下嚴查皇后與太子黨羽,給逝去之人一個公道……” 這是德妃用生命給趙臨鳶留下的回答,而她當真要如德妃所愿,以此答言告訴所有人嗎? 可若她不說,是否會讓自己牽扯其中,是否會讓褚瑟牽扯其中,是否會讓承歡宮牽扯其中…… 她還有別的選擇嗎? 她不禁在心中感嘆,德妃的這一招,使得可真是高明啊。 “鳶兒?!?/br> “鳶兒?” 褚瑟晃了晃趙臨鳶的肩,將她從長久的思緒中喚醒。 趙臨鳶看著褚瑟,神情有些恍惚。 她呆滯了半晌,忽然問一句:“殿下,真相如何,當真重要嗎?” 褚瑟道:“皇宮之中,從來就沒有所謂的真相,有的,只是把控了真相的人,和永遠等不到真相的人?!?/br> “那么,殿下是哪一類人?” “權衡利弊之人?!?/br> 褚瑟是這么告訴趙臨鳶的,回答完她的這個問題后,他諱莫如深地看著趙臨鳶,說道:“鳶兒,你也該是這樣的人?!?/br> 趙臨鳶涼薄一笑:原來,這便是皇宮了吧。 可她的權衡利弊,她心中的真相,又該是怎么樣的? 為了這個答案,趙臨鳶在心中想著,也許,她該見一見皇后了。 第53章 53.夢如昨:活下來的人就是真相。 趙臨鳶要見皇后,褚瑟再次為她想了辦法,讓她得以順利進入宗人府的大牢。 趙臨鳶敏銳地發現褚瑟在其中充當的角色并不簡單,更不純粹。 表面上看,六皇子一案牽扯到德妃、皇后、太子、吏部、刑部、宗人府,甚至還有翊王褚離歌,但似乎這一切都與承歡宮、與蕭王并不相關。 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個不相關的人,能在暗處打通宗人府與刑部的各層關系,讓他的王妃先見了太子、又見了皇后。 要說褚瑟當真光風霽月、清正端和,趙臨鳶是萬不會相信的,但他究竟在其中埋了多深的種子,在一件又一件看似與自己并不相關的糾葛中有多深的牽扯,這些趙臨鳶都不知道。 但她終究沒說什么,因她完全相信褚瑟。 她相信他的不清白,也接受他的不清白。 不知不覺中,兩個人彼此不問身后事,卻在暗流涌動的是非中始終站在一起,牢不可分。 * 這一日,趙臨鳶見到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