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cao穿越武大郎 第484節
書迷正在閱讀:嗜血秘密、他們對我餓意值100%[快穿]、快穿:噓!要乖!瘋批手里有鎖鏈、快穿:讓你當炮灰,沒讓你撩病嬌、我們打野似鴿神手[電競]、我家中單很柔弱的[電競]、空白頁、假少爺只想搞學習、這功德,我要了!、靈境行者
杜壆笑道:“待回城后,老杜必要好好同你討教幾手?!?/br> 正說話間,忽聽身后殺聲暴起。 幾將駭然扭頭,卻見那伙新放回的俘虜,將將進入城門時,約有三四百人忽然暴起,各自掣出暗器,放手大殺。 宗澤大驚,猛地明悟過來,跌腳恨道:“金賊好狡猾,他料到我等疑他參雜內應,竟把所有內應只放在最后一隊人中,卻是吃準了我等前面查了無事,必然大意!” 一面懊悔,一面領人去奪城門。 關勝也叫道:“中計了!金狗斗將是假,要搶城才是真!”幾人立刻回馬殺去,只聽金兵陣中,長笳齊吹,勢如海浪,無數金兵金將齊聲大吼,潮水一般殺將過來。 高寵大怒道:“金國皇帝果然jian猾,他要奪我等城子,小爺先取他狗命!” 他雖是將門出身,自小隱居在紅桃山,雖把家傳槍法練得精熟,畢竟是個肆意慣了的性子,一時間怒火上頭,哪顧什么令行禁止?把馬一撒,徑直朝著阿骨打殺去。 關勝大驚,叫道:“孫安杜壆,速速去攔住高寵,這般千軍萬馬,便是天神下凡,他也是個死字?!?/br> 他自己則直撲城門,心急如焚,要在金兵殺到前奪回門戶。 那伙金兵都是精挑細選的敢戰死士,雖然內外夾攻,卻是死戰不退。 尤其里面有個壯漢,生得豹頭虎眼,絡腮黃須根根如鐵,掌中一口九耳八環刀,一邊廝殺一邊大笑:“某家大將完顏壽,今日人在門在,識相的南蠻,速速投降,哈哈哈哈!” 這正是: 阿骨打臨機設計,完顏壽趁亂奪門。莽高寵逆沖敵陣,山后九州半陸沉。 第744章 提刀披甲可醫國 卻說阿骨打入得殺虎口,有那洪水沖散、陷入泥濘的守軍,被他捉了數千,當即心思一動,定下斗將之策。 他以俘虜性命相迫,對方若不肯斗,士氣不免大跌。 若是肯斗,他自信麾下猛將如云,定能狠狠斬殺對方幾員大將,一般讓靜邊城內士氣大跌。 縱使敵將驍勇,不能得手,也得趁機把一干精銳混入那些失魂落魄的俘虜,伺機奪門。 這一計策,陽謀陰謀皆有,隨你怎么應對,都要吃他占去便宜,陰狠之處,有如附骨之疽,這便是阿骨打領兵的厲害之處。 靜邊城內雖有數萬守軍,但小小城門,能有多少人同時廝殺? 完顏壽領著一干死士,死戰不退,關勝等人心急如焚,也不能片刻將他殺絕。 眼見阿骨打大軍殺至,宗澤仰天嘆道:“老夫有負武植所托!”強打精神,令開后門,全軍撤出靜邊城,一路惶惶,逃奔云州大同府。 關勝等人見不是頭,不敢等他合圍,合力一處廝殺,繞城而戰,順利殺將出去。 只有高寵一心要殺阿骨打,反殺入金兵陣中,然而數萬金兵奔涌如潮,他廝殺了一會,放眼四顧,再不見阿骨打所在何處。 幸有孫安、杜壆兩個老江湖相隨,沒讓他任性在陣中鏖戰,兩個老大哥,雙騎左右夾著高寵,一直向前,直直殺透了出去,及至回身看時,靜邊城上,已飄起金國大旗,而殺虎口方向,新筑城寨已具雛形,亦飄揚著金國旗號。 斯時殘陽如血,三人策馬立于滿布污泥、血腥的大地上,都覺一陣茫然。 高寵終究年少氣盛,發呆一回,忽然慫恿二人道:“二位哥哥,我們三個殺回去,復奪了靜邊城如何?” 孫安先和王伯龍大戰百二十合,又隨他二人對沖敵陣,此刻只覺雙臂似有千斤沉重,翻了翻眼睛,一句話也沒力氣說。 杜壆苦笑道:“兄弟,除非你如李元霸那般,蒼蠅般拍死數十萬大軍,我便敢同你奪城?!?/br> 高寵失笑道:“哥哥,那些說書先生的話,有幾句能信?小弟力氣雖大些,畢竟是個人,這槍擺弄久了,也自疲軟無力,況且不說小弟,馬兒也要累死?!?/br> 說著愛憐地摸了摸自家青鬃馬腦袋,杜壆看了那馬幾眼,只見呼呼粗喘,眼睫毛上都是汗珠,忍不住搖頭道:“兄弟,你這馬兒,年齒卻是不小了,回頭愚兄尋一匹好的,與你將換?!?/br> 高寵聽了,頭搖得撥浪鼓一般:“不換不換,當年我和我娘逃出汴京,便是大青馱著我,這十余年形影不離,怎舍得離它?” 杜壆好笑道:“戰馬于吾等武將,關乎性命,豈容你耍孩子脾氣?你可知當初三國關公緣何敗走麥城?便是他那赤兔騎了許多年舍不得換,不然若是赤兔壯年能夠踏水如平地時,區區絆馬索還不是一踢而斷?” 高寵聽了將信將疑,孫安那邊喘勻了氣,接口道:“你杜家哥哥不會拿這等事哄你,兄弟,你這馬兒若是舍不得,便養在家中,尋常時騎一騎也無妨,但上陣沖殺,必須換正當年的好馬——不過此時不是說話時,我等如今前后路絕,卻該如何是好?” 好在高寵熟知此間地理,想了想道:“且隨小弟自小路回紅桃山,再做計較如何?” 孫安、杜壆點頭道:“只好如此?!薄皺嗲胰ミ稊_一回?!?/br> 不說高寵領二人回紅桃山,單說阿骨打占了靜邊城,想起高寵斬將如殺雞的威風,又想起欒廷玉打來的飛錘,心難自安,連點十員戰將,領兵一萬追擊。 好在宗澤用兵,也自不凡,逃出七八里外,關勝等人追上,當即選拔三千健兒,令厲天閏及呂方、郭盛統帥,藏于道畔林中,及待金兵追至,一起吶喊殺出。 彼時天色已暮,昏昏暗暗也看不清多少人馬,厲天閏連殺數員金將,余者大駭,敗逃而回。 阿骨打聽說經過,嘖嘖稱奇:“對方主將絕非等閑,若是常人領兵,放水破城便要大潰,他卻始終敗而不亂,幾度反擊,反讓我軍折損不少,堪稱難得將才!將來若能擒下,定要他為我大金效力,方稱朕心?!?/br> 數日之后,宗澤、關勝領殘兵,返回云州,一時滿城震驚,許多遼國降人,都生出異樣心思,還是蕭瑟瑟親自露面,宴請城中權貴,這才勉強懾服。 隨即情報傳來:完顏宗望襲取武州,一戰而克。 武州乃是唐朝州名,至遼國已改為歸化州,即后世張家口宣化區。 又有完顏斡魯攻打朔州,幸得傳警及時,駐守雁門關的郝思文果斷殺出,揮兵兩千往援。 郝思文亦非單獨一將,此前老曹破太原,曾讓焦挺護送石寶往雁門關養傷,又有安道全同行照料。 石寶于太原一戰,吃金將烏魯撒拔一箭射中肩窩,至此已有一月,好在畢竟甲胄擋了一擋,又有安道全圣手醫治,雖未痊愈,也能動得刀槍。 因此聞金兵殺來,他同焦挺兩個,都隨郝思文出戰。 看官讀至此時,不僅要問:這不對啊,朔州固然要救,雁門關卻也是極重要所在,他們都去了,誰來鎮守雁門關? 說到這里,消息卻又驚人: 如今老曹手下得用眾人,便是蕭讓這書生,金大堅這匠人,侯健這裁縫,也都多少通些武藝,全然不會的武藝的,怕只有“神醫”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兩個。 皇甫端因無武藝,梁山出征,亦不帶他,還把“金毛犬”段景住留下相陪,讓他兩個用心采買、調養馬匹,一批批送往前線去,以備征殺。 安道全卻沒這般清福,老曹南征北戰,這位“神醫”隨戴宗往返救人,向來不曾少了奔波,一來二去,膽色也自壯了。 見石寶三人發愁誰個留守,當即挺身而出:“俗話說力合則聚、分則散,既金兵來勢洶洶,你三個索性一發前去斗他,至于雁門關,安某替你幾人坐鎮便是?!?/br> 石寶聽了發笑道:“神醫哥哥,這是那本書上的笑話?被你看了來逗我們耍笑?!?/br> 安道全聽罷,扭身就走,不久回來,身上長袍換了一副掩心甲,手里捉條樸刀。 正色道:“誰同你說笑?如今我等跟隨武大哥對付金國,乃是爭奪國運的大事業,普天下漢家男兒,哪個不該出力?你也莫要小看了安某,真要金狗殺來奪關,五禽戲、八段錦也是自小苦練的,持把刀,哪里不殺他五七個?” 他把刀一橫,威風凜然,石寶三人果然不敢小覷,當真留了一千兵馬,由安道全統領,鎮守雁門關。 這正是: 仁心豪氣兩相得,山寨杏林同仰德。妙手丹方能治厄,提刀披甲可醫國! 第745章 雁門關上旗連天 話說女真人名字,每多古怪,便似完顏斡魯和完顏斡魯古,雖只是多了蛤蟆叫般一個尾音,卻是全然不同兩個人。 斡魯的血脈比之斡魯古要高貴一些,乃是國相撒改親弟,成就功勞也要更大。 如今斡魯古同婆盧火追擊時,死于孫安之手,斡魯則奉命沿長城行軍,奇襲朔州。 斡魯麾下,本有四大猛將,酬斡、仆忽得、胡剌古、烏蠢,攻打殺虎口時,烏蠢死于秦明手中,只余其三。 又有一雙兒子,乃是完顏撒八、完顏賽里,都只二十余歲年紀,一并帶在麾下出征。 朔州知州卻是個能干的,此人本是遼國進士,去歲婁室來時,麾下軍將蠻橫,奪了此人妻子,是以視金國為仇寇,老曹得知,拔為知州。 這知州見斡魯殺到,慌忙閉城,一面征調百姓死守,一面派人往雁門關傳信。 斡魯見朔州有備,亦不在意,排開陣勢,直接攻打城池,朔州守軍不足千數,余者皆是公人、捕快、百姓,乃至城中大戶的家丁,金兵打了兩個時辰,城上軍民漸漸不支,斡魯親臨城下,一箭射死知州,守軍們群龍無主,眼見便要告破。 便在此時,一彪人馬自東趕來,石寶披甲橫刀,一馬當先,自金兵側面殺入,舉刀亂劈金兵,勇不可擋。 金將酬斡上前阻擋,兩個交戰不過五六合,郝思文忽然自石寶背后沖出,暴起一槍,刺酬斡于馬下。 斡魯回頭望見本陣沖亂,奇道:“他援軍怎到得這般快?”長子撒八對曰:“此必雁門守軍,若是別處兵馬,豈能速至?” 斡魯聞言,不驚反喜,大笑道:“我取朔州,本是欲圖雁門,他卻將兵來救,雁門關豈不空虛?” 當下傳令道:“回軍攻殺,讓開道路,逼他們入城?!?/br> 原來斡魯心中,自有一番計較: 此前折可求在金營解說山西地理,極言雁門關之重要性:“山后九州,殺虎口為北門,居庸關是東門,雁門關是南門,昔日宋遼對峙,宋國全仗雁門關,才能抵御遼軍南下,若使遼人得之,則出入隨意,未必能同宋國承平百年也?!?/br> 斡魯本是知兵宿將,在他看來,殺虎口已得,若再搶下雁門關,山后三門,占據其二,且不說進退自如,便是對方想派援軍,也只余繞行居庸關一途,而自家則可隨時出雁門南下,令敵人首尾難顧。 他又料定,雁門關如今在老曹手中,南北兩面皆有縱深,絕不會像殺虎口一般布置重兵,如今出援朔州,金兵正好趁虛取關。 斡魯此次出征,領了一萬余兵馬,此刻放棄攻城殺回,石寶兵少,不敢久戰,忽見城門處金兵撤盡,不由大喜,連忙領軍殺入城中。 城中得了這支援兵,士氣大振,斡魯趁勢退兵數里,就城外結下營寨,留副將仆忽得引兵三千留守,自領二子、胡剌古,帶了余下人馬,連夜繞城而過,徑奔雁門關而去。 他軍中有昔日隨婁室征戰的老卒,識得此間地理,引軍奔波半夜,趕至雁門關時,天已大光。 斡魯本欲直接搶城,此刻抬頭一看,不由滿口叫苦:“啊呀,啊呀呀,怎會如此?武南蠻在這里安排這般多兵馬,卻要防誰?” 你道怎地?卻是雁門關兩面山嶺,高高低低,皆插滿旌旗,無數旗幟迎風招展,一眼看去,竟似駐扎了千軍萬馬一般! 筆走至此,看官不僅要問:不對啊,分明說了雁門關三千守軍,石寶等帶走了兩千,剩下該只一千才對。 卻是昨日石寶等走后,“神醫”安道全站在關上俯視關城,入目只大貓小貓兩三只,不由深為不安。 苦苦尋思之下,扯掉了不知多少莖胡須,忽地生出一條計策—— 安某之所以擔心,不過人少之故,若是人多,自然穩如泰山,那么如今雖然人少,我可以假裝很多??!此反用諸葛丞相之空城計也! 他一拍桌子,當即令人將倉庫里旗幟盡數取出,不論旗上寫得張王李趙,令人連夜趕赴周圍大小山頭,先插一個琳瑯滿目。 又派出百余人,三五成群,帶了鑼鼓各自鎮守一座小山,若有人攻關,則一起敲鑼打鼓,舞旗喧嘩,做出一副十面圍攻的氣派來。 他這里忙活了大半夜,方才弄好不久,便聽小卒來報,道是關前一支金兵開來,大約有七八千之數。 安道全聽罷,先自大驚,隨即又喜:不怕,我這里雄關巍峨,安頓下千軍萬馬,他區區數千兵,難道敢來攻打么? 這般一想,又覺心虛,心道諸葛亮哄得了司馬懿,那是司馬懿聰明謹慎之故,若是換了許褚,見城里無人,豈有不一舉殺入的?當初許攸大剌剌裝逼,不就是找錯了人? 以此推斷,城外金將若是個莽夫,喜歡打硬仗,一攻之下,豈不立刻露了馬腳?還是要設法徹底嚇住對方,方才穩妥。 于是傳令眾軍,都把盔甲刀槍擦亮,隨他一起上了城頭。 關下斡魯正自懊惱,忽然見一眾兵卒開上城頭,隨即一人手按劍柄,居高臨下喝道:“呔!我乃鎮守雁門關的大將安道全,下面主將乃是何人?可敢陣前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