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顧清溪也沒客氣,大口地喝了,又吃了一個荷包蛋,這才不那么餓了。 這個時候也將爐子火引起來了,甚至還放了一塊煤餅。 家里平時做飯用廚房的灶,那是燒柴火的,柴火都是平時剩下的麥稈或者山里河邊撿的柴火,雖然家里有爐子,但一般不舍得點火燒煤,只有實在冷得狠了才用,燒的也不是煤球,而是自家買的劣質煤做成的煤餅子。 那煤餅子雖然味道不好,但燒起來到底暖和,顧清溪裹著一件棉被,兩手貼在磚砌的爐壁上,爐火剛剛燒起來,外面只有淺薄的一層溫度,顧清溪貪婪地暖著手。 她娘廖金月坐在那里,放了三塊烤紅薯在爐子上,嘴里開始叨叨:“人家公社給村里來信了,說今晚有大暴風雨,我一聽這消息就知道不好,擔心你,讓你哥哥騎著洋車子去接你,誰知他根本沒接到,回來后,以為你已經到家了,看到沒有,這才慌了?!?/br> 爐子里的煤餅子邊緣已經泛紅,爐子的溫度也上來了,廖金月絮絮叨叨說著家里的事,原來看到沒著家,慌了,趕緊去找,開始并沒驚動村里人,到處找也找不到,天又黑起來,過去大伯家問顧秀云,知道也沒回來,顧清溪哥哥這才過去村里找村支書。 人家村支書一聽,當然也不敢耽誤,村里現在在縣城上高中的就顧家這兩姐妹,可不能出啥事,于是帶了人手去尋,可這風暴雨這么厲害,哪輕易尋到呢! 說話間,她嫂子陳云霞進屋了,顧清溪趕緊招呼她嫂子也坐下來烤火:“嫂,一起說會兒話?!?/br> 陳云霞起身將她剛泡過腳的水端起來去倒,廖金月見了,倒是很不好意思,以前她心里對這個兒媳婦其實多少不滿意,進門都這么久了,至今肚子沒動靜,所以明里暗里總是指桑罵槐,但最近幾天,兒媳婦做事還算滿意,特別是今天,說起找閨女的事,陳云霞也用心幫著找,一看就是真擔心小姑子。 廖金月疼自己這閨女,陳云霞這樣,她倒是過意不去,忙讓陳云霞放下,說自己倒就行了。 陳云霞還要去倒,廖金月已經搶過來端著出去了。 顧清溪拉著陳云霞和自己一起坐在炕頭,炕頭是燒了暖炕的,又可以烤著爐子里的火,整個人暖洋洋的舒服。 顧清溪問起來:“嫂,我托人帶回來的書,你們看了嗎?覺得怎么樣,有用不?” 陳云霞也正要說這個:“有用啊,你哥看著帶勁,晚上都點著油燈看,你也知道我文化淺,有些字不認識,你哥讀給我聽,我聽著人家說得那編織辦法,可真是厲害,把咱莊稼人會的東西都一樁一樁地說,而且有些法子,都是我以前聽人講過,但咱自己不會的?!?/br> 顧清溪聽這話,就笑了:“那就好,本來我還擔心來著,這個不是講的蘆葦編織,怕不能相通,現在你們也覺得好,那我就放心了,咱得多學學這個,學點新鮮花樣,就是不能編別的,蘆葦席子上變個花樣,到時候去縣城里賣,也能好賣呢?!?/br> 陳云霞聽到“好賣”兩個字,眼里一亮:“我也這么盼著,咱累點苦點不怕,只要能掙到錢,日子好過,怎么著都行?!?/br> 這話聽得顧清溪鼻子一酸。 上輩子的嫂子對自己和母親有諸多埋怨,肯定不算任勞任怨,如今嫂子對自己這么殷勤,自然也是看在那編織書的份上,知道自己能弄到書,也懂城里的事,指望著自己幫家里出主意。但做人不能指望著別人沒任何缺點是完美的大好人,都是普通人家普通人,大差不差就是好媳婦好嫂子。 嫂子還是樸實勤勞的嫂子,她不怕累,就怕累了也掙不到錢,其實想想,農村人可不就是這樣,誰都有一身的力氣,但把力氣使到地里,一年到頭就是那么些工分,靠天吃飯分到多少是多少,土里刨食真得難。 村里一個個的壯漢子,如果知道哪里賣力氣掙錢,眼里怕都是放光,就是拼死也要干。 顧清溪這一刻感激自己已經活過一輩子,到底多了一些見識,可以幫著家里出出主意,不然死讀書的自己,便是一肚子墨水,對世務一竅不通,又能怎么著呢。 當下她略想了想:“嫂,你說得是,先編吧,編出幾張來,拿到縣城里賣賣,如果能再有余力,也編幾個小玩意兒順便賣賣看,價格不用很高,能差不多掙錢就行,咱先練著,多弄一些花樣,編得好了,咱就去大城市里賣,賣高價,那才能掙更多錢?!?/br> 陳云霞聽顧清溪這么說,心里有了主心骨:“行,咱就這么著,我和你哥哥得盡快編!” 說話間,爐子里的炭燒得火亮,這紅薯外面薄薄的一層皮已經變干變皺,甚至有些地方變成脆皮,好像輕易就能扯下來。 顧清溪拿起那紅薯翻了一下,燙手得很,軟糯的甜香味也隨之而來。 “這個熟了吧?!鳖櫱逑吹郊t薯有些地方已經滲透出粘液來,那是被烤出來的紅薯甜汁。 恰好這個時候她娘廖金月進屋了,她掰開來,給娘和嫂子各一塊,自己也留了一塊,大家圍著爐子坐在那里,剝著紅薯皮,嘗著這剛烤好的紅薯。 熱燙的白汽從如蜜的軟糯紅瓤中散出來,怕燙嘴,小心翼翼地從邊緣處輕輕地咬一小口,吃到嘴里,都是香甜。 外面凜冽寒風呼嘯,撕扯得窗戶上糊著的舊報紙和油布發出撲簌撲簌的聲音,但屋子里卻是極暖和,燃燒的煤餅子持續地散發著熱量,幾個女人或坐在炕上,圍著爐子,吃著香美的烤紅薯,絮絮叨叨說著這一家子的生計,一時又說著顧秀云那里不知道怎么了,家里男人和兒子都在幫著找呢。 廖金月嘆了口氣,擔心地說:“咱要不要再去問問?” 陳云霞:“算了,平時人家對咱也沒什么好臉兒,現在我爹和建國都在外面沒著家,幫著找呢,我們清溪凍成這樣,合著不需要管???” 廖金月想想也是,覺得兒媳婦說得對:“就盼著能找到吧,到底是個姑娘家,可別出事?!?/br> 顧清溪聽著,倒是不慌不忙,她知道顧秀云不會出事,這人命長著呢。 陳云霞心里還是惦記掙錢的事,她拿著自己和男人這幾天學著書上編的蘆葦席子給顧清溪看。 顧清溪就著豆大的油燈仔細看,樣子確實是不錯的,新鮮花樣看著好,不過到底是第一次,有些地方明顯不夠齊整。 “你哥手笨,這里看著不好,賣的話,估計人家不要吧,這個算是廢了,只能再試一個了?!标愒葡紲愡^來指著那蘆葦席子上的瑕疵說,這么說的時候,自然是心疼。 “其實也許有法子……”作為一個蘭陵人,后來的她當然也買過所謂出口的原單蘆葦席子,那些蘆葦席子花樣真多:“其實可以在這里補一個花兒,別用蘆葦,用麻線縫,繡上一個花兒遮住,還有這里,用綠線繡上枝葉,不要用咱們平時繡枕巾那種綠色,或者淺翠色的綠,配上鮮艷的大紅,或者干脆那種像青色的綠,配上緋紅,那才好看呢?!?/br> 顧清溪說得那些顏色搭配,陳云霞不懂,但是她卻覺得這個主意好極了:“這個好,編差了地方,就繡上花!一下子就遮住了,清溪這法子真好??!” 繡花,農村女人多少會的,并不是什么精湛的水平,做得也不是什么細活,但平時農閑,用鄉下劣質的彩線繡個枕套什么的不在話下。 廖金月聽著也是眼前一亮,自豪得很:“閨女肚子里墨水多,就是懂得多?!?/br> 又連連點頭:“咱們不懂這些,聽你meimei的沒錯,趕明兒就干起來,再兩天讓建國過去縣城里賣賣試,興許能成?!?/br> 一家子三個女人再沒不滿意的,都紛紛說行,誰知道正說著,就聽到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還有嚷嚷聲。 大家聽著一驚,廖金月從窗戶上糊著的油布縫里往外看,就看到了她妯娌馬三紅,迎著風,氣勢洶洶地往門口走。 “她怎么來了?”廖金月嘀咕著,還是打開了門。 門開了,外面的風呼呼地往里頭灌,廖金月趕緊把馬三紅讓進來。 “咋啦這是,秀云找到了嗎?” “我正要問問你家清溪,她怎么自己一個人回來了,我家秀云呢?” 大伯娘馬三紅嗓子特別大,氣急敗壞地嚷嚷著。 第23章 任督二脈 顧清溪一聽大伯娘說話, 就下意識蹙了蹙眉。 農村的妯娌,那就是生來的仇人,各家沒幾個妯娌不吵架鬧氣的, 為了老人家留下的幾個碗幾個盆都能打起來,更不要說別的。 其實自家還算是好的, 雖然明里暗里互相較勁, 但至少大伯和自己家還沒鬧翻,彼此還能有些來往。 但顧清溪可是記得,后來娘為啥病了,其實就是有一次和大伯娘起了口角,吵了起來。 大伯娘嗓門大,身子壯,罵起人來氣壯山河, 能罵半個小時不帶換口氣的,自己娘就不行了, 被人家一罵,自己先氣得不行, 想說什么也插不上嘴,最后氣得兩手發抖一句話都說不上。 本來大伯娘家的秀云考上了大學,自己沒考上,就低人一等, 處處被人家炫耀搶白,加上自己哥嫂一直沒孩子。 在農村, 沒兒子,那就等于是絕戶, 遇到紅白喜事人家干啥需要男人, 你家湊不上人頭, 人家就不叫你了,慢慢地也就沒人把你家當回事了。 不是說農村人非要重男輕女,那是沒辦法,農村沒兒子,人堆里你都不好意思湊上去說話,人家一說就是你家絕戶。 是以如今她聽到大伯娘這么嚷嚷,下意識反感。 偏偏馬三紅還在那里說:“清溪,到底咋回事,你咋不管管你姐,你怎么一個人回來了?你姐呢?到底咋回事你說??!” 一時又看看這屋子里的三個女人,撇嘴:“這還算是一家子嗎,我們秀云還沒回來,喲,你們倒是吃上紅薯了,日子咋這么美呢!” 廖金月一聽氣得夠嗆,怎么說話呢,敢情他們家秀云沒回來,自己就不能吃紅薯了?當下憋著氣道:“咋啦,紅薯礙你事了?我閨女回來就不能吃口飯了?” 馬三紅頓時惱了:“你閨女都吃上飯了,那我閨女呢?兩個孩子都一起在縣里上學,怎么你閨女回來了,我閨女就不見人影?!” 顧清溪聽著,裹著棉被坐在那里,也沒起身,手里拿著一根鐵棍子輕輕撥拉著爐子里的炭,淡淡地說:“大伯娘,秀云jiejie還沒找到,我也擔心,剛才我娘說起來,我還替她煩呢,不過我們能怎么著,我們也不知道秀云姐去哪兒了。我爹和我哥這不是晚飯都沒吃,一直在外頭找呢!” 顧清溪說話不緊不慢,對大伯娘馬三紅不冷不熱,不過該說的道理卻是說了。 馬三紅聽著,心里卻是更加惱恨了,自己閨女不見人影,她倒好,竟然在這里烤爐子吃紅薯,都是姐妹,都是一個學校的,她怎么就這么沒良心?再說憑什么自己閨女沒找到,就她一個人回來了? 還有瞧這態度,這是對待自己大伯娘的態度嗎?自己進屋她還在那里撥爐子?? 馬三紅:“我問你,你怎么沒和你姐一起回來?你自己怎么回來的?怎么她回不來,你倒是回來了?” 顧清溪看著馬三紅:“大伯娘,看你說的,jiejie有洋車子,我走路,jiejie沒想著帶我回來,我也不敢勞煩jiejie,我們根本走得不是一條路,我怎么知道jiejie怎么了,大伯娘現在跑來問我也沒用,倒不如自己趕緊去找jiejie去?!?/br> 從縣城到村里,有好幾條岔道可以過來,最近的那條路不平,騎車子不順,不過走路倒是沒要緊。 本來馬三紅過來,廖金月一聽就來氣,但正不知道說什么,現在聽到閨女這么說,頓時氣順了,就該這么說才對! 還是自己閨女會說話,讀過書就是不一樣! 于是也跟著道:“對,我家清溪沒洋車子,就這么走回來的,孩子走了這一路得累成啥樣,腳都要凍壞了,你以為我家清溪容易?到現在了,保運和建國還沒吃飯呢,跑過去找秀云,你自己不去找,倒是來我們家問,又不是我們把你家秀云藏起來的!” 旁邊的陳云霞聽了,也跟著幫腔,于是幾個人你一嘴我一嘴的,說得馬三紅無話可說。 馬三紅瞪著顧清溪,冷笑不止,之后看看,到底是人家家里,自己好漢不吃眼前虧,于是撇了撇嘴,哼了聲:“沒見過就沒見過,問你們一嘴怎么了,至于嗎,我孩子不見了我難過不行嗎?問問你們怎么了!算了算了我不說了,我得趕緊找我閨女去,可不像你們,真能享受!” 說著,轉身出門,倒是把門關得咣地一聲。 廖金月氣不過,正好旁邊一桶泔水,直接跟在后面潑出去:“我呸!什么玩意兒,活該你家閨女找不到行吧!” 回來后,廖金月喜滋滋:“以前咱家清溪悶不吭聲的,我只說傻,怕是以后總被欺負,現在好了,看著倒是機靈多了?!?/br> ****** 顧清溪也沒理會外面那些事,自己斜靠在大炕上,就著油燈看書,看得是那本《wutheris》,這個故事她以前看過中文版,英文版倒是沒有,現在直接看《wutheris》這種書,自然是不少單詞不認識。 她上輩子英語水平并不好,之后當小學老師也是教數學和語文,不過后來她所在的學校被規范的縣小學合并了,和她一個辦公室的就有教英語的,她們有孩子,經常會念叨如何讓孩子學英語。 她聽得多了,也有印象,知道要多讀多聽,反復朗誦才行,只恨現在沒那條件聽音頻,更恨連個英漢詞典都沒有 好在她不是小孩子,也知道一些學習的方法,中文意思知道,看英語可以根據語境推斷猜測,這么磕磕絆絆的,倒是也能讀下來。 如此讀了一章后,她大概明白這里面的意思,再回過頭來仔細看其中的語法,特別注意比如“to”、“for”、“in”和“at”等的用法,這些都是容易錯的地方,考試也愛考填空和選擇,之后又開始琢磨里面的語法。 她大概還是記得英語的六大時態的,自己慢慢地找出過去式過去完成時,都分別找到例句,再憑著回憶艱難地寫出動詞,動詞過去式還有過去分詞,然后反復不斷地在心里默讀。 如此一直到了半夜,她聽到外面動靜,披著棉襖趿拉著鞋過去看,她爹和她哥哥回來了,說是顧秀云找到了,人凍半死,差點沒命,怕是要在家休養一段日子。 顧清溪聽著,沒吭聲,她知道這次的暴風雨比上輩子的更厲害,顧秀云肯定是遭大罪了。 如果不是蕭勝天,只怕自己也會遭罪。 顧清溪回到屋里,想著這個,再次翻開了那書,書是陳舊的書,有些年代了,卻因為年代久遠,在那薄脆紙張間,自是蘊著一絲淡淡書香。 她這么隨意翻著,一行字卻躍入了眼中。 “if all else perished, and he remained, i should still tio be; and if all else remained.... i should not seem a part of it.” 顧清溪看著這行字,默讀了幾遍。 她英語并不夠好,但是讀著這句,心卻瞬間被扼住了。 那是人類一種最原始共通的情感,是無以名狀的愛,悲痛到歇斯底里的愛,她整個人便沉浸在那種讓人呼吸為之停止的情感中。 腦中不斷地翻涌出許多畫面,都是關于蕭勝天的。 一個電話直接撥通,他說不要急,有什么事告訴我,我來想辦法,他說你在家不要出門,等著,我這就過去,之后幾乎是不顧一切地乘坐著私人飛機過去了。 當她說自己人生如此失敗一無所有的時候,他說你這么說,那我呢,我算什么。 他說你知道我做這一番事業,最初都是因為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