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皇帝出征,要么勞民傷財大動干戈,要么國之危難氣運將近。 無論哪一個都不是祥兆。 雍理知輕重,又哪會意氣用事。 誰知…… 僵持了數日后,一身仙鶴朝服的沈爭鳴出列,高舉象牙笏板,沉聲道:“臣請奏……” 雍理抬了下手。 沈爭鳴字字句句擲地有聲:“六州蠻夷,擾亂邊境,臣奏請陛下御駕親征,震懾蠻族,以揚國威!” 話音落,朝上嘩然。 別說旁人,雍理自個兒都愣了愣。 率先出列的不是旁人,正是位于右列的年輕少傅、當朝首輔沈爭鳴的獨子沈君兆:“御駕親征干系重大,區區蠻族,何須陛下親征!” 沈爭鳴眉峰微挑,聲音冷下去:“先帝馬上立江山,陛下合該秉承父志!御駕親征不僅能震懾六州,更能讓各地總兵信服,令天下百姓頌揚!” 沈君兆立刻回道:“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陛下千金之軀怎能置于險境?況御駕親征自古為之詬病,陛下英武賢明,何須此等虛名立身?!?/br> 沈爭鳴火了:“放肆,先賢偉績,豈是爾等胡言亂語!” 沈君兆也不給沈爭鳴臉面了:“沈相此舉才是居心叵測,身為臣子,不顧君王安危,忠字何在!” 這父子二人吵得如此兇,朝上大臣全傻眼了。 雍理愣了一會兒,回過神來了。 他當然明白沈君兆為什么動怒,他家阿兆心里全是他,怎會讓他冒險去戰場?便是必勝的仗,他也不會許他去打——近日里他連出宮都成了難事,遑論出征。 雍理不解的是沈爭鳴此舉何意。 要說沈爭鳴有心謀害,他不信。 雖說沈爭鳴與沈君兆父子不和,已經到了撕破臉的程度,但有一點兩人是共通的,就是他的安危。 沈爭鳴不會害他,那他怎么會提出御駕親征? 雍理這邊想得還靠譜些,朝上大臣卻是歪到天涯海角了。 他們從不認為沈爭鳴和獨子不和,他們只以為這是父子二人一唱一和,在做戲。 目的是什么? 當然是設計小皇帝御駕親征。 此舉當真絕妙。 小皇帝年紀輕,少不了好大喜功,聽聞他身手還不錯,若真被激得去了戰場,豈不是任人宰割。 穆子威離不了首京,商旌便是在為皇帝辦事也不過是個陰溝里的老鼠。 雍理若是御駕親征,稍作勾當,定能讓他戰死邊境。 屆時沈家上位,名正言順! 甚至可以借報仇之名,出兵討伐,只要輕松鎮壓了六州蠻族,到時候戰功名望全部收入囊中。 如此這般,當真一箭雙雕! 有自以為看穿沈家父子意圖的,紛紛出列請奏。 御駕親征這事竟是要板上釘釘了。 雍理隱隱有些不安,他不怕自己死在外頭,他總覺得這里面藏了陰謀。 這個陰謀,極有可能指向沈君兆。 應該不會吧? 雍理對沈爭鳴尚且抱有些許期望,總覺得虎毒不食子,沈爭鳴不至于對獨子如此狠心。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讀著圣賢書長大的沈爭鳴,再怎樣也不會這般恨死自己唯一的繼承人。 況且御駕親征的是他,于沈君兆有什么危險呢。 直到雍理見識了那個易容秘術。 御駕親征,何須圣駕離京。 第40章 守護你 朝會鬧到最后, 也只是沈君兆孤木難支,他再怎么對抗,又如何抗得過這滿朝文武。 御駕親征的事就這么定下來了。 下朝后沈君兆一直陰沉著臉, 落向沈爭鳴的視線若為實質,此時這位當朝首輔只怕已經千瘡百孔。 雍理心疼自家昭君, 卻也沒機會安撫他。 御駕親征不是小事,之后要確定的事務繁多,雍理連午膳都是匆匆用過,御庭殿的小會就沒停下來過。 等到終于有了空閑, 雍理想和沈君兆說說話, 沈爭鳴行了個禮:“臣有事請奏……” 雍理懂他意思。 若是可以當著沈君兆的面,沈爭鳴根本無需再請奏, 本就說了一天的話,哪還用再強調, 無非是要支走沈君兆。 沈君兆也明白, 但他不走。 沈爭鳴窩火一天, 看向他的視線更冷:“少傅還有事?”這稱呼全是諷刺。 沈君兆抬眸, 視線比他還冷,眼看著父子二人要撕起來,雍理忙道:“子瑜!” 沈君兆斂了視線:“陛下……” 雍理找了個借口:“昨日那帖子朕很是喜歡, 聽聞沈府還有其他孤本, 不如你給朕拿來看看?!?/br> 沈君兆:“…” 沈爭鳴當即發怒:“陛下的吩咐,你沒聽到?” 雍理不樂意了,兇什么兇, 他家昭君他成日千哄萬哄,怎么給到沈爭鳴就沒句好話。 沈君兆卻是留意到雍理的神態:“臣領旨……” 雍理便又道:“快去快回,朕等你?!?/br> 只這一句話, 到底是讓沈君兆沉了一天的面色好看許多:“臣定速去速回?!?/br> 等沈君兆走了,沈爭鳴還說道:“陛下切莫太縱著他,仔細他恃寵而驕?!?/br> 雍理:“子瑜是最知情懂禮的,沈相不要再苛求他?!?/br> 沈爭鳴的不滿已經毫不掩飾:“若是知情懂禮,又怎會終日留在宮里,行些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