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臣領旨,必不負圣人所托?!?/br> 如意接過由上好蠶絲制成的明黃圣旨,站了起來。細嫩的手指輕撫著圣旨上玉軸。指尖感受到玉軸的冰涼,只這一段錦,她這一生為其付出了多少,往后又將付出多少。 而此刻,她的心并不像她曾經以為的那樣,激動或者害怕。 只有平靜。 她輕輕地笑了一下,心里默念了一句“不忘初心”。 希望自己往后永遠記得這一句話。 李蓮衣瞧著如意笑了,連聲道賀:“恭喜皇太女,圣人今日在朝堂上宣旨,且宣讀了要皇太女與崔甫崔大人一道處理建立書院之事?!?/br> 李如意點了點頭,又道:“還請公公多留一回,喝杯茶歇歇。我與你一道回太極宮謝恩?!?/br> 李蓮衣笑著道:“自然,自然。多謝皇太女賜茶?!?/br> 等如意收拾妥當隨李蓮衣回到太極宮,進御書房行三叩九拜,俯首謝恩:“臣李如意叩謝圣人隆恩,必將不負圣人所托,往后必心系天下百姓,愛民如子?!?/br> 圣人眼里俱是滿意,欣慰地笑道:“好好好!起來罷?!?/br> “冊封大禮在即,阿奴長大了,可獨當一面了。我與你阿娘對你抱有厚望,望你日后行走朝堂之間,能做這天下人的表率?!?/br> “等冊封大禮之后,你便要搬去東宮,這幾日,多陪陪你阿娘。她雖不說,仍是對你抱有歉意和心疼。你多去長樂宮里陪陪她?!?/br> 李如意低著頭回道:“是,如意知道了?!?/br> 李如意又陪著圣人說了會話,才往長樂宮去。 等她到了長樂宮,給余皇后請了安,抬起頭才瞧見余皇后氣色極不好。連忙上前問道:“這不過幾日未見阿娘,阿娘怎的瞧著氣色如此不好,底下的人是如何伺候的!請太醫了嗎?院正如何說?” 余皇后往日風韻猶存,不說日日里容光煥發,卻也絕不似眼前這般萎靡不振。 后頭春榮姑姑聽皇太女問責,立刻放下手里的東西,跪下請罪道:“還請皇太女贖罪,娘娘昨日得知今日圣人便要頒布旨意,掛心皇太女大禮之后搬進東宮,鞭長莫及,底下的人疏忽,不能妥善照顧皇太女,一夜都未曾睡好。今日院正已來瞧過,開了些安神的藥?!?/br> 余皇后揮了揮手,打斷她的話,溫聲道:“只是些小病罷了,過兩日便好了。今日可是去了承明殿謝恩了?圣人看重于你,前朝不比后宮,我知你一身本事,可萬不可掉以輕心?!?/br> 如意心疼地攥著余皇后的手,柔聲道:“阿娘,是阿奴不孝,讓阿娘如此擔憂。東宮也在這皇城之內,我必當常常來探望阿娘。阿耶對我抱有厚望,我自當盡心盡力,為國為民。阿娘若是不想我日日為阿娘掛心,萬不可再思慮過甚。當好好照顧身體才是?!?/br> 余皇后望著如意好看的細眉皺起,可憐巴巴地望著她的樣子,嘆了一口氣,道:“你們都退下?!?/br> 等宮女們都退下后,她用手指細細拂過如意的眉毛,似要撫平她所有的憂慮。 輕聲道:“你如今身為儲君,往后還將登基為帝。若讓你一面要為政事煩憂,一面又為東宮里的事煩心,阿娘實在心疼。按例,太子十四便可選秀,納一兩個側妃良妾入宮,幫著管理東宮之事?!?/br> 如意聽到著擰著眉,看著余皇后。 “阿娘不愿逼迫于你,你是阿娘唯一的孩子。阿娘想問問你,這親事你可曾想過?” 如意心里“咯噔”一聲,她不知阿娘問這話到底是何意,是試探,還是已然為她安排了人? 李如意抿了抿唇,低聲道:“阿奴不愿欺瞞阿娘,阿奴不想要人侍奉。只盼今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br> 余皇后拍了拍她的手,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男子行事終究與女子行事之間有所差別。你阿耶后宮佳麗三千,自是得趣。他身為天子自然可以納良采美,我的阿奴往后自然也無不可?!?/br> 瞧著李如意張口想回道什么,她按著她的手,溫柔道:“聽阿娘說完?!?/br> “一生一世一雙人,固然是許多小娘子一生所求。阿娘也盼你能找到一個如此良人,只是世間多少寡情郎。我的阿奴與其往后因一個小郎君神傷難受,不如學學你阿耶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往日里我還盼你能遇到真心喜愛之人,如今阿娘只盼你永遠不會遇到這樣的人?!?/br> 說到最后,余皇后聲音里竟帶了些哽咽。如意聽著這些話,心里酸楚,眼眶也紅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如意如何能不知道余皇后的意思。當今少有男子不納妾,李朝又多崇美,金陵城有宵禁倒還好些。不出百里的揚州城是出了名的銷金窟,那是夜夜笙歌,讓人連流忘返。 若她往后真心托付一人,大約是難得善終。 她恍惚中腦海里突然出現了崔甫于御書房前對她冷面相待的那一幕。 可到底是驕傲的小娘子,哪怕于情之一事上也不肯認輸,回道:“阿娘,我知你的意思。我乃一國儲君,往后要什么樣的人沒有?如今不過年方十六,阿耶從不曾提及此事,怕是也覺得女兒年幼,不急于一時?!?/br> 她又拿著帕子細細地為余皇后擦了擦眼角沁出的淚,哄道:“阿耶剛立儲,此時正是我一展宏圖抱負,立足朝堂關鍵之時,如何能掛記這兒女私情。女兒答應你,往后絕不讓自己耽于□□。阿娘莫再哭了,今兒是大喜的日子,來,笑一笑?!?/br> 余皇后捏著帕子,自知失態,這事今日已不便再提。被如意哄著,也配合得露出個笑臉。話頭一轉,便開始聊起了冊封大典。 等陪著余皇后用了膳,伺候余皇后歇下,如意才回了摘星宮。 回宮的路上如意一直想著余皇后方才的話,她吐了口氣,抿著唇,她對崔甫確有幾分心思。但她也清楚,只是因為崔甫那張生得極好的臉罷了。但這份心思,無完全把握之時,她絕不會同余皇后說起。 她想也知道,崔甫那等出色的小郎君,決計不會與他人共侍一妻。她必是要想個萬全之策,讓她阿娘安心。 如今只能好好安慰她阿娘,莫再為此事煩憂。 一連幾日,如意日日都去長樂宮陪余皇后說話,余皇后臉色果然好了許多。 余皇后雷厲風行,早已安排人將東宮安置妥當。 等到了冊封之日,如意穿著厚重的皇太女朝服從早忙到晚,只用了幾碗茶,一道道程序走下來,禮節繁瑣,此刻她終于能在東宮歇下,用著晚膳。 耳朵里聽著芙蓉清脆的聲音:“今日各朝臣獻禮的單子,奴婢已經整理妥當,另圣人余皇后所賜之物皆已分庫。各番邦使臣皆有獻禮,圣人賜予皇太女的封地洛陽,今日當地官員也奉上往年詳細稅收?!?/br> 如意咽下嘴里最后一塊芙蓉鯽魚rou,點了點頭。端著茶杯抿了一口道:“宰相府送的什么禮?” 芙蓉于管賬一道頗為精通,不需回憶,當即脫口而出:“回稟皇太女,崔公除了按例之外還送了一斛南海東珠,品相極佳,屬實難得?!?/br> 如意有些好笑道:“他還當我是八歲的女童呢,還稀罕這些小孩子玩的東西?!?/br> 小時候如意頗愛些珍珠美玉之物,若是她偶爾乖巧,崔琰總會掏出一兩顆珍珠作為獎勵。如意身為公主喜歡什么得不到,卻每回得到都仍歡喜異常。 如意無奈搖了搖頭道:“罷了,崔公有心了。還有旁的嗎?” 芙蓉朗聲回道:“崔甫崔侍郎按例也送了禮?!?/br> 如意冷笑,慢聲道:“聽聞崔侍郎家底頗厚,不論圣人賞賜,光是他手底下海船隊出海歸來時,都換得滿船金銀珠寶。如今倒是一毛不拔,倒要我贊他一句清廉正直嗎?” 鐵公雞!如意心里暗罵。 秋雅姑姑聞言忙道:“啟稟皇太女,今日崔侍郎已遞了拜帖,約皇太女明日于東宮共議朝事?;侍袢找露?,奴婢本想晚膳后才回稟此事?!?/br> 李如意這才彎著一雙眼,心里舒坦了點,道:“無妨,明日朝后圣人必要留我于御書房議事,崔侍郎來了都上點心,好生照料著?!?/br> 崔甫的禮哪有送上門的人重要。 她又回過頭看著東宮里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宮女,擰著眉道:“讓你阿兄明日便入東宮,在前院里給他留個房間,往后好為我辦事?!?/br> 宮里這些美貌的女婢雖個頂個的能干,皆是有品階的。但也不懂政事,在其位謀其職,后宮不得干政?;侍O賓客,她如今也得慢慢去適應,挑些能士為她行事。 秋雅姑姑自然高興,喜道:“奴婢遵旨,阿兄必為皇太女馬首是瞻,謹遵皇太女令諭?!?/br> 芙蓉忙湊笑道:“秋雅姑姑如此喜事,可要請我們吃酒,也讓我們沾沾喜氣?!?/br> 如意聽到也打趣,手指在桌上點點道:“你秋雅姑姑如今升了東宮掌事姑姑,拿到的月銀可是多了不少,可不得出點血嗎?你們可不要替她心疼,挑些貴的酒來吃?!?/br> 秋雅姑姑連連求饒,東宮里一片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