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一爐冬火》作者:秦三見【完結 番外】 文案: 受第一人稱,年上,有年齡差。 攻是獨居作家,受是有求于攻的實習編輯。 內容標簽:都市情緣 邊緣戀歌 搜索關鍵字:主角:白未,周含章┃配角:┃其它: 一句話簡介:深冬一縷人間煙火 立意:好好談戀愛。 第1章 01 我相信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被問過同一個問題——長大后你想做什么。 我記得我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小學,開學第一天,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我長大了想當作家?!?/br> 這個理想在一眾的科學家、天文學家中顯得十分不起眼,但我的班主任卻笑著說:“加油?!?/br> 她很認真地在為我加油,但我之后很多年里并沒有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更多時間里我忘了自己有這么一個理想,只是隨波逐流,被家長和老師推著往前走。 上高中那會兒,我的數學成績爛得一塌糊涂,爛還不喜歡學。 課上偷偷摸摸看小說,回家后躲在被窩里看小說。 那時候看古龍,看金庸,看完了開始琢磨他們倆的不同。 也看一些從班里女生那兒借來的言情小說和青春疼痛文學,那些年青春疼痛是主流。 當然也看經典,我的口水把《追憶似水年華》的書頁都給浸濕了,不是因為太好看,看得如癡如醉流了口水都不知道,而是因為看著看著趴在書上睡著了。 當時只知道看,只知道胡思亂想,但要說讓我當作家,十幾歲的我已經看透了,當作家賺不了錢。 那時候確實是這么想的。 我爸是個文學愛好者,小時候家住平房,有個大院子,前院單獨一個房子用來做書房,里面全是書。 他喜歡讀詩,從古至今,國內國外。 他總跟我講海子,他喜歡,所以我很小就會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爸也跟我說:“當作家,當詩人,痛苦還不賺錢,吃力又不討好?!?/br> 這句話是在我十歲那年他告訴我的,后來我就記住了,十七歲時我的理想已經不再是當個作家,但也沒別的理想,只是頭腦空空。 不過如果我知道當時我跟同桌的女生借來的那本主角全燒死了的書的作者賺得盆滿缽滿,或許我還能再掙扎一下。 我這人就是俗,跟著我爸看了那么多書也還是沒能脫離低級趣味,心心念念要賺錢。 高中我學的文科,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能選的專業范圍確實不如理科生那么廣,報考時我爸又問我:“想好以后做什么了嗎?” “沒有?!碑敃r我蹲在客廳啃西瓜,手邊放著一本剛從學校附近書店淘回來的書。 書名叫《野渡》,寫的是小村莊里的故事。 我對國內文學并不了解,也沒那么濃厚的興趣,之所以用我那可憐的一點兒零用錢買了這本書,完全是因為我爸跟我提過這個作家。 他說他認識。 這人叫周含章,他老師的兒子,很多年前還一起吃過飯,不過自從我爸的老師去世后就再也沒聯系過。 如果說從小到大我最敬仰的人是誰,那絕對是我爸,好像不管我說什么他都知道,我見識過的世界只有拳頭大小,他知道的卻不只天地。 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我爸認識的人寫的書時,不自覺就買回來了。 那是我十七歲時買的,后來一直被放在我爸書房里。 當時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七年之后,我能跟那個叫周含章的人坐下來一起聊天喝茶。 大學我學的中文,研究生也是。 學校很一般,但我學得很有勁頭。 可是一切的樂趣都在畢業時戛然而止,就業困難,薪水微薄。 我面試了很多地方,要么人家覺得我不行,要么我看不上對方。 畢業證都拿到手了,工作卻還沒定下來。 又愁又急,沒頭蒼蠅似的亂撞。 跟我爸通話的時候,他讓我心平氣和一點,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如果生活上有困難家里可以支撐我,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路在哪兒。 之后不久,我終于有了份工作。 我本科時認識的一個學長在一家不錯的出版集團工作,通過內部推薦,我總算有工作了。 應屆生試用期六個月。 實習的前三個月我就是幫忙做些邊邊角角的工作,很多時候組里開討論會都沒有我的份兒。 到了11月份,我正琢磨著要不要跟組長聊聊,希望能給我派點什么像樣的任務,我雖然是試用期,但真的很希望能留下來。 正琢磨呢,任務真的下來了,而且還是個“鐵板”。 組長找到我,說一個他們很看好的作家正在寫新書,如果我能拿到這個稿子,就可以轉正。 潛臺詞就是,要是拿不到,我這份工作就算是再您的見了。 這個行業本來就很蕭條,除非那些“大IP”,這類純文學的東西真的賺不了多少錢,公司出于自己的考量,給出的條件有限,估計也是覺得可能談不下來所以才派我去。 我回去一想,這算是變相要開了我吧。 挺難受的。 難受歸難受,還得硬著頭皮上。 第二天我去組長那里領命,然后被告知那個作家叫周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