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書迷正在閱讀:海灣戰爭、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
討新的后勤保障手段。設想主要有以下七種方式:即輕裝集結,岸線補充保 障;航渡混編,分群獨立保障;力量前置,靠前跟隨保障;預置船隊,海上 機動保障;船塢一體,抵岸定點保障;空中機動,跨海垂直保障;小群多路, 扇形向心保障。這樣,既可充分發揮三軍整體保障優勢,又能適應不同作戰 時機、不同作戰形態以及部隊特殊作戰情況下的需要。 多方案準備;料敵在先求快速。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是一個多作戰樣 式交叉運用、前后方融為一體的整體戰,后勤既要有 防的有效手段,又 要有 打的作戰技能,更要有供的保障能力。戰役后勤準備,必須設 想多種復雜情況,研究多種保障方案。如,根據敵以攻助守之作戰主張, 可能采取飛機、導彈遠程襲擊手段,對我前沿、縱深部隊的機動、集結、登 陸等準備行動和軍事、后勤指揮機構、戰役后方倉庫及道路、港口、機場等 重要目標實施大規模破壞襲擾,以破壞我戰略戰役部署,癱瘓我后方,我應 采取 藏、騙、避、防、打的措施,有效保護作戰、保障力量的安全;依 照敵 以海制海為主、以空、以陸制海為輔的反封鎖作戰思想,其可 能聚合各種高技術實施多層次、全縱深、高立體的反封鎖作戰,我應采取供 防一體的有效對策,對部隊海上航渡、供應、救護和后勤船隊自身的安全 提供制海、制空權保證;預測敵可能對我施行核、化、生武器的襲擊手段, 我應采取相應的救護防護對策;按照敵確立 戰略持久、戰術速決的作戰 決心,我既要有多種作戰樣式、各個作戰時節的后勤應急保障方案,又要有 立足與敵開展空襲反空襲、封鎖反封鎖、爭奪反爭奪的持續作戰行動的后勤 保障方案;同時,還要制定陸、海、空三軍整體協同和戰略后方支援的保障 方案。并圍繞渡海登陸作戰保障特點,制定重點保障火力、保障生存、保障 機動的具體方案。通過以上準備,要立足于從最壞處著想、最困難處著手, 制定適應未來登陸作戰后勤保障的多種方案。 二、完善體系,形成戰役后勤整體保障能力 集中優勢,以劣勝優,是毛澤東同志在長期革命戰爭實踐中總結出的一 條具有我軍特色的戰略戰術原則。在未來高技術戰爭中,仍具有現實的指導 意義。目前,我軍后勤保障能力和保障手段雖然處于以低對高、以弱對強的 劣勢,但只要我們合理使用現有保障力資源,則可形成 攥緊成拳,伸開成 劍之優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科學使用戰役后勤力量,優化組合,建立適 應高技術局部戰爭需要的戰役后勤保障體系,形成整體保障力量。 一是完善建制保障體系,使一線部隊成為 一線保障部。建制保障是 部隊作戰的一個最基本、最直接的保障力量。目前,我軍作戰部隊建制后勤 保障能力普遍較弱,主要表現在:部隊作戰物資少、不配套,后勤裝備十分 落后,步兵連隊飲食保障多數還是 一根扁擔、兩個筐和埋鍋做飯的 傳統方式。擔負戰役作戰任務的集團軍,后勤沒有獨立形成保障實體,不能 根據作戰任務和作戰變化,組織及時有效的保障。因此,必須加強作戰部隊 自身保障體系的建設。首先,應加強建制保障力量,擴大戰勤比,尤其應增 加技術保障人員的比重,形成相對獨立的建制保障優勢。其次,要加大作戰 部隊物資攜運行的比重和調整作戰物資品種。物資保障,應重點加大彈藥(重 點是高射武器彈、壓制武器彈)和油料供應的比重,渡海登陸作戰,淡水供 應列入重要物資供應范疇。部隊給養保障,要改變埋鍋做飯的保障方式,重 點研制發展無焰加熱配套餐系統;戰救藥材,要減少戰常材,加大救治復合 傷所需藥品的比重等。再是,要解決 一腿長、一腿短的問題,使后勤裝 備與作戰裝備同步發展,把一線作戰部隊后勤真正建設成為 車輪上的后 勤。根據渡海登陸戰役的需要,部隊還應裝備適應多種軍事功能需要的海 上輸送、保障的后勤系列船只和流動方倉系列。此外,還要適應高技術裝備 技術密集的特點,建立完善作戰裝備與后勤裝備的兩大技術保障系統,以提 高作戰部隊后勤系統的自身保障能力。 二是建立應急保障體系,使其成為戰役后勤保障的 拳頭。我認為, 加強后勤應急保障部、分隊建設,必須使其形成 四種能力,(1)應急反 應能力。做到先期準備、先期機動、先期展開、先期保障。 (2)快速機動能 力。做到能分能合、能進能出、能近能遠的靈活保障。 (3)獨立保障能力。做到保障要素齊全、功能配套、手段先進。 (4) 野戰生存能力。做到防打兼備、供防一體,保存自己、保障部隊。為適應未 來高技術局部戰爭的后勤應急保障需要,我們應確立全方位、多層次、有重 點的建立后勤應急機動保障力量的基本思路。所謂全方位,即各戰區、各軍 兵種都要建立應急保障力量。局部戰爭雖然主要是發生在一些重要方向和敏 感地區,但由于高技術武器、高技術手段的使用,其高技術強敵也有可能在 我意想不到的方向和地區實施全方位、大縱深的突襲。鑒此,我們除了在重 要方向上的戰區加強應急機動保障力量建設外,一些次要方向的戰區也應同 樣加強這一力量建設,其規??梢暻閰^別。所謂多層次,即根據作戰保障任 務需要,建立綜合性應急保障力量 (保障旅、兵站)、專業性應急機動力量 (應急機動醫院、后勤值班部隊、搶救、搶修分隊)和重點部隊后勤(值班、 特警、兵種、海防部隊)。所謂有重點,即在主要作戰方向的戰區建立應急 保障旅,做到規模適度、機構精干、裝備先進、要素齊全、供防兼備。當前 應急保障旅的建設,應由過去的 預編預任向實編實任的階段發展, 以真正形成各層次相呼應、相互補的應急保障能力。 三是加強戰略支援保障體系,使其成為支援戰役后勤保障的后盾。高技 術局部戰爭盡管作戰時間短促,但保障任務十分繁重艱巨。加強戰略支援力 量,是提高戰役后勤保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的重要前提。戰略支援,不僅要 從物資上給予超越補給,而且更要從技術保障力量上給予重點支援。并對重 要方向的戰區作戰行動,實施三軍立體支援保障,增強重要戰役方向上的整 體保障力量。 三、積極防衛,提高戰役后勤生存能力 打擊后方,癱瘓后勤指揮、供應系統已成為當今世界軍事斗爭的慣 用戰法,必須把后方安全放在戰役全局的重要位置來關照,采取一切手段, 確保后勤生存力和保障力的同步提高。 手段之一:以嚴密防護求生存。在高技術偵察手段下,戰役后勤應嚴密 組織防護,一方面,主要是加強軍事、經濟、交通等重要固定目標的防護。 如后勤指揮機關、倉庫、醫院、兵工廠等重要后方目標要轉入地下;對戰役 區域內的電廠、水廠及機場、碼頭、道路、橋梁等交通樞紐,可采取隱形技 術進行偽裝,或采取設置假目標的辦法,以假亂真;對重要戰略價值的軍事 經濟目標,要加強防衛作戰力量。另一方面,還要重點加強有生力量的防護, 最大限度地提高后勤部、分隊的生存能力。 手段之二:以加強作戰力量保生存。在作戰中保障、在保障中作戰是高 技術局部戰爭戰役后勤保障的新特點。我們必須確立 作戰保障一體化的 新觀念,始終把防衛作戰貫穿于后勤保障的全過程,做到 保障與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