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書迷正在閱讀:海灣戰爭、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
為:首先,局部戰爭有一定的規模和范圍,對我們這樣大的一個國家來說, 有時可以在不影響或牽動全局情況下,依靠戰區獨當一面。其次,高技術局 部戰爭的突發性強,快扛快收,往往不允許戰役后勤作遠距離、長時間、多 層次的運動,有時甚至在來不及實行支持保障的情況下,作戰已經結束了。 這樣也需要實行獨立保障。再次,由于戰爭中我軍缺乏制空權,后勤支援保 障易被切斷,加之敵人的突襲、轟炸和廣泛實施的電子戰,很可能給我軍通 信聯絡造成極大困難,甚至導致通信中斷,戰區或部隊在得不到上級明確指 示和有效支援的情況下,也將實行獨立保障。因此,獨立保障仍將是現代高 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戰役后勤保障的有效方式。 其實,我們經過多年建設,已經基本具備了各戰區獨立保障的基礎條件。 一是后方戰場建設初具規模,日臻完善。各戰區的道路、通信條件也得到改 善,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絡;倉庫、醫院、兵站經過幾次調整,布局上更加合 理,其它后勤戰備工程也逐漸配套。二是裝備物資儲備數量充足、品種齊全。 各大區都已擁有相當數量的陸、海、空三軍作戰物資 (不瀕海地區除外), 這些物資保管良好,能夠滿足一場中、小規模局部戰爭的需要。三是編制體 制逐漸健全、理順?,F在各戰工經過調整精簡,部隊配置更趨合理,組織指 揮關系更加順暢,裝備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戰役后勤保障機制也更加完善。 四是各個戰區幅員遼闊,人力、物力資源豐富,工農業生產發展較快,具備 了相當的戰爭潛力;同時初步形成了平戰結合、軍民兼容的戰役后勤保障體 系,能有效實施軍民一體的支援保障。另外,應付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不但一個戰區要獨立保障,就是一支部隊也要力求做到獨立保障,小而全 有時是對付 大而猛的最好辦法。 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戰役后勤保障 北京軍區后勤部司令部 高技術廣泛滲透和運用于軍事領域,戰爭發生了深刻變革。新的技術兵 器、新的作戰方式、新的軍事理論深刻地影響著軍隊后勤保障的各個方面。 我們應該立足現有編制裝備,著眼近期發展,認真研究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 爭戰役后勤保障特點,摸索規律,尋求對策。這對于貫徹落實軍委新時期軍 事戰略方針,加速后勤現代化建設,實現江主席提出的保障有力的要求,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面臨挑戰 在新的形勢下,如何保障打贏現代戰爭、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 爭,戰役后勤保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一)后勤生存面臨的挑戰 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中,戰役后勤是敵達成戰略戰役日標的首選打擊 對象之一,其生存面臨著極其惡劣的戰場環境。首先,敵高精度、高靈敏度、 高穿透力的偵察觀測系統,覆蓋了天、空、陸、海、電磁五維戰場。后勤傳 統的隱蔽偽裝相形見繼,藏形于夜暗和自然景物之中,簡單的自然植被和偽 裝網都不能把敵變成瞎子。我后勤可能完全暴露在敵偵察系統之下,形成單 向透明的局面。其次,敵全縱深、超視距靈巧導彈、炸彈和炮彈的使 用,使戰役后勤及其保障活動處于高精度、高殺傷、高破壞的火力威脅之下。 再次,敵兵力兵器遠距離投送能力的提高,作戰行動更加強調實施大縱深打 擊,戰役后勤與敵直接接觸的機會增多,前方后界線日趨淡化。后勤僅靠警 勤合一的有限兵力,簡單的小型高射兵器,難與敵優勢兵力兵器抗衡,難以 完成保衛后勤安全的重任。后勤隱蔽難、肪護難、防衛難的 三難局面, 對傳統的后勤防衛理論、防衛戰術和防衛手段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二)保障體制面臨的挑戰 八十年代以來,帶高技術特征幾次局部戰爭,雖然持續時間長短不一, 但其后勤保障方特殊性,卻表現得非常突出。主要是保障與作戰同步進行, 后勤這個 先行官難以先行;保障向立體空間發展,范圍不斷拓展;保障 物資的品種成倍增長,難度空前增大;保障數量急劇上揚,強度大大提高; 保障時機稍縱即逝,時效性更為突出。而我軍傳統的保障方式,物資供應由 后向前逐級前伸、逐級加強,醫療救護強調階梯治療、逐級后送,保障重在 陸軍地面作戰,主要采取單一的平面保障。戰役后勤保障機構設置、隸屬關 系和權限劃分等方面自成體系,即陸、海、空軍按系統和建制分別組織實施 保障。后勤保障裝備落后于作戰裝備的發展,保障手段還比較落后、單一, 如飲食保障,基本上還是埋鍋造飯等等。均不能適應高技術條件下戰役后勤 保障多元合成,物資需求量大,時間要求急的特點。 (三)后勤機動面臨的挑戰 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作戰目標的可變性和選擇性,導致戰場飄 移,作戰重心位移,部隊將不可避免地頻繁機動,甚至大跨度地機動。戰役 的進程縮短,節奏加快,消耗劇增。要求后勤必須具備快速機動和快速反應 能力,在任何需要的時間、地點,及時,準確地提供后勤保障。我軍戰役后 勤機動裝備不足,機動手段較少,機動工具速度慢、載量小、行程短,機動 能力較低;有些熱點地區遠離戰略戰役腹地或大陸,補給線長,交通運輸落 后,路網密度小,難以適應戰場及其重心頻繁變化的需要。交通線的破壞與 反破壞將貫穿戰役的全過程,后勤機動始終處于敵人空中、地面打擊力量威 脅之下。未來戰爭中,后勤保障要求高、要求急與后勤機動能力低的矛盾非 常突出。 (四)后勤指揮面臨的挑戰 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戰役發起突然,來勢兇猛,后勤保障重心變化 快,保障負荷驟然增大。戰役后勤指揮面臨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是 后勤保障對象多元、保障空間多維,后勤保障關系難協調。戰役后勤既要負 責陸軍部隊的全面保障,又要負責海、空軍和二炮部隊通用物資的保障;既 要負責部隊的后勤保障,又要負責地方參戰民兵、民工的后勤保障;既要交 織保障多個方向,又要保障海上、空中、陸地多處戰場,后勤指揮關系更趨 復雜。二是戰役后勤面臨迅速變化的保障形勢,保障需求難掌握。傳統的按 級指揮,過分強調的集中指揮難以掌握戰場動態,難以得心應手地調度后勤 力量,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三是后勤指揮手段落后,信息難傳遞。戰役后 勤自動化指揮系統很不完善,缺乏專門的后勤通信網絡?,F有的通信設備及 性能甚至不如商業通信設備。在這種條件下,面對蜂涌而至的信息,落后的 指揮手段與實時的指揮要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五)后勤動員面臨的挑戰 現代戰爭的高消耗、高技術對后勤動員的質量和數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對國家經濟力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在未來戰爭中,如何迅速地實施后勤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