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已經停戰,但沒畫上句號。它引發的爭論為10年后撕裂了美國社會的問題埋下了種子。 1945年前,朝鮮半島是日本的殖民地,之后被獲勝的盟國解放,北半部被蘇聯占領,南半部由美國占領。1948年和1949年,兩國撤出前分別在自己的地盤上支持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政府。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杜魯門政府認為,這是中蘇仿照二戰前德日模式實施侵略的典型例子。美國軍隊在前幾年已經大規模削減,但杜魯門果斷地決定進行抵抗,主要依靠駐扎在日本的美軍。 當代研究結果表明,共產黨方面的動機是復雜的。1950年4月,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請求斯大林同意他統一朝鮮半島,得到了斯大林的鼓勵。斯大林從兩年前鐵托背叛一事領悟到,第一代共產黨領導人尤其難以融入蘇聯衛星國體系,而這對蘇聯的國家利益來說至關重要。自從1949年末(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后不到三個月)毛澤東訪問莫斯科起,斯大林就對毛澤東這一強人領導下的中國的潛力感到不安。朝鮮戰爭也許能把中國拖入一場邊境危機,把美國的注意力從歐洲引到亞洲,并且無論如何,都可以消耗美國的資源。如果朝鮮在蘇聯支持下獲得成功,朝鮮半島的統一會讓蘇聯在朝鮮半島占據支配地位,再加上這幾個國家歷史上相互猜疑,就會在亞洲對中國形成一定牽制。出于相反的理由,毛澤東答應聽從蘇聯的指示(金日成向毛澤東傳達蘇聯的指示時肯定極盡渲染之能事),他擔心被蘇聯包圍。俄國對朝鮮半島的凱覦之心幾個世紀來早就顯露無遺。作為中蘇結盟的代價,斯大林甚至要求中國在意識形態上俯首帖耳。 有一次一位中國知名人士告訴我,跟在斯大林后面同意卷入朝鮮戰爭是毛澤東犯下的唯一戰略錯誤。朝鮮戰爭最終把中國的統一推遲了一個世紀,因為它使美國更加堅定了保護臺灣的承諾。即便如此,朝鮮戰爭的起源與其說是中蘇聯手抗美的考慮,倒不如說是共產黨國際秩序內爭奪主導地位的三角博弈。金日成為了爭取對其出兵計劃的支持,不斷抬高出價,結果這場戰爭給全球造成的后果震驚了所有參戰大國。 共產主義世界的復雜戰略考慮非美國方面能比。實際上,美國是為了一項原則而戰;擊退侵略,并通過聯合國落實這一原則。美國之所以能夠得到聯合國的批準,是因為蘇聯駐聯合國代表不斷抗議聯合國將共產黨中國排除在外,因而缺席了安理會的關鍵投票。但擊退侵略這個短語的意思就不那么清晰了。是指全勝嗎?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簡言之,打算怎么收場? 結果,經驗走到了理論的前面。1950年9月,道格拉斯middot;麥克阿瑟將軍突然在仁川登陸,包圍了深入南方的北朝鮮軍隊,北朝鮮軍隊大敗。獲得大勝的軍隊應該越過三八線北上統一朝鮮半島嗎?13如果是這樣,就逾越了集體安全原則的字面意義,因為擊退侵略在法律概念上已經實現了。但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本應該汲取什么教訓呢?如果侵略者最終不過是回到原狀,而無須承擔其他后果,那么其他地方會不會有人步其后塵? 當時還有其他幾種選擇,比如在平壤至元山一線的半島狹長地帶停止前進,這里距中國邊界大約150英里。這既能摧毀北朝鮮的大部分戰斗力,將90%的北朝鮮人口置于南朝鮮統治之下,也能保證不觸碰中國邊界。 我們現在知道,早在美國政策規劃者開始考慮在哪里停止前進這個話題之前,中國就已經開始準備干預了。1950年7月,中國已在中朝邊境集結了25萬軍隊。到8月,中國高層決策者已經預想到,一旦實力強大的美軍全面部署至戰場,正在向前推進的北朝鮮軍隊將被擊潰(其實他們準確預測到了麥克阿瑟在仁川的突然登陸)。8月4日,當前線仍在所謂的釜山防線之際,毛澤東對政治局說:如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對朝鮮不能不幫,必須幫,用志愿軍的形式,時機當然還要適當選擇,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14不過,他也告訴周恩來,如果美國停留在平壤至元山一線,中國軍隊不必立即進攻,應該停下來加緊練兵。至于中國暫時勒兵不前期間和之后會發生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可是美國軍隊沒有停下腳步。華盛頓批準麥克阿瑟越過三八線,允許他一直推進到中國邊境。 對毛澤東來說,美國向中國邊境推進不只涉及朝鮮的利益。朝鮮戰爭爆發之時,杜魯門已經把第七艦隊派至臺灣海峽,聲稱是為了保護中國內戰雙方,展現美國對亞洲和平的承諾。那個時候,毛澤東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才不到九個月。如果朝鮮戰爭的最終結局是大批美國軍隊陳兵邊境,美國艦隊又在臺灣與大陸之間插足,那么中國允許北朝鮮攻入南朝鮮將會變成一個戰略災難。 在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秩序觀迎頭相撞之時,美國試圖按照威斯特伐利亞和國際法原則維護現狀。但維護現狀不符合毛澤東的革命使命感。中國歷史一次次地告訴他,朝鮮一直是他國入侵中國的通道。他自己的革命經歷也是基于這樣一種看法:內戰不勝則敗,沒有模糊地帶。而且他深信,一旦美國在中朝之間的鴨綠江沿岸駐扎下來,下一步便是進入越南,完成對中國的包圍。(四年后,美國果然卷入了印度支那問題。)周恩來道出了這種分析,并表明了朝鮮在中國戰略思維中的巨大作用。1950年8月26日,他在中央軍委會議上說,朝鮮確實成為世界斗爭的焦點hellip;hellip;美國壓服朝鮮之后,下一步必然對越南及其他原殖民地國家進行壓服。因此,朝鮮戰爭至少是東方斗爭的焦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