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
不過她得了榮華夫人青睞,卻也無用?;噬喜]有因此寵幸她,反而沈家女剛進宮,就被皇上封了貴妃,當夜就招了對方侍寢。 此事讓京城百姓津津樂道好幾日。 林曉一開始不知曉沈家是誰。后來還是她娘給她科譜,她才知曉這沈家是江南大族。 沈貴妃的親祖父在內閣當首輔,她是真正的豪門貴女。怪不得剛入宮就被封為貴妃。這樣的家世就連皇后都要退避三舍。 第197章 不知不覺到了該發工錢的日子, 鄭氏推門進來,將份例拿給奶奶看。 李秀琴從上至下瞧了一遍,沒什么問題, “行, 就照這個發吧?!?/br> 拿到工錢的下人們, 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只桂香找到她,面色有些漲紅,手里正捧著一個小銀元寶, “干娘, 我們拿著不合適?!?/br> 本來就在這兒白吃白喝,她就夠慚愧的,每月還有月錢,那就得寸進尺了。 李秀琴見她窘成這樣,想著,到底是兩家子, 還是分開,便點頭應了。 桂香這幾日正愁怎么跟她開口呢, 此時正好借著這機會開口,“干娘, 我到底是嫁出去的閨女,一直待在娘家蹭吃蹭喝有些不合適。要不然從明日開始, 我們就單獨開火吧?” 她咬著嘴唇, 眼底一片青黑, 顯見是琢磨好幾天了。 李秀琴蹙眉問, “這是你的想法還是青文?” “是我們兩個的想法。我知道干爹干娘一直照顧我們。但我畢竟已經成家, 本來厚著臉皮, 借著曉曉meimei的光進了國子監讀書, 已經是大恩了,再白吃白喝,就有些不合適。您別生氣,我不是跟您見外,我就是……” 李秀琴聞言笑了,搖頭,“既然你們想單獨開火,那就隨你們??倸w得讓你們自在?!?/br> 李秀琴想了想,讓鄭氏把東側的小門給開了,又看向桂香,“你們若是出去,也可以直接走小門?!?/br> 她看了眼桂香,“只你到底一個女子,出去行走還是要注意些,不如添兩個下人吧?出去買菜也方便些?!?/br> 桂香細算了下手頭的錢,打算買個丫頭和婆子。 李秀琴想了想,“那你從今兒開始就跟鄭氏學管賬吧?”她給透了底,“興許要不了多久,我們全家可能就要搬走了?!?/br> 桂香疑惑,“搬到哪兒?” 李秀琴抿嘴一笑,“曉曉給找了門路,興許能讓她父親當個官,具體派到哪,我也不太清楚,總歸不會是京城?!?/br> 京官可是肥地,那些大戶人家搶著留在京。他們小門小戶可輪不到。 桂香有些不舍,“若你們離開,我們住在這兒就不合適了。要不然我重新找個住處吧?” 李秀琴細細一想也對。劉青文畢竟要國子監讀三年書,一直住在這兒,欠了蕭世子很大的人情,他還不起。 李秀琴想了想,便讓葛婆子把葛有福叫過來。 葛有福是外院管事。外院老爺都在外讀書,根本不在家,他多數時間都待在鋪子那邊盯著那些木匠做活。 這是剛忙完,回來吃飯呢,聽到奶奶叫他,火急火燎扒完飯,扔下筷子就來了。 李秀琴讓他抽空去找個宅子,“離國子監不太遠就成。最主要租金要便宜,周圍住戶要好一些。不要太吵鬧?!?/br> 葛有福點頭記下。 李秀琴又問起店里布置得怎么樣了? “好著呢,架子都搭齊了。而且也按您的要求做了很大的藤筐?!?/br> 李秀琴點頭,“下個月初六就是好日子,到時候咱們開業。你要好好盯著那邊?!?/br> 葛有福點頭。 林家的鋪子還沒有開業,倒是迎來了跨馬游街。 之前林滿堂會試落榜,林曉就一直沒關注過,聽說能看到狀元跨馬游街,她也來了興致,非要去看熱鬧。 這點要求,李秀琴哪有不允的,她自己也想去看看這傳說中熱鬧的場面。 李秀琴原本想包下二樓,可她讓葛有福去打聽,卻沒想到好位置都被大戶人家包了。 林曉疑惑,“咱家不是有鋪面嗎?” “跨馬游街走的都是大道,咱家的鋪面在吃食街,路太窄,隊伍不經過?!?/br> 林曉有些可惜。 到了正式游街這日,下人小心翼翼護著兩個主子,可他們的主子卻連狀元長什么模樣都沒瞧見。 只見成千上萬的花朝那三人身上砸,那三人不得不拿袖子擋臉。 一眨眼的功夫,人就過去了。 林曉氣得連跺腳的功夫都沒有,到處都是人,擠得東倒西歪,要不是抓住喜鵲的胳膊,她都有可能撞到旁邊的墻上。 這游街看得掃興。 回府后,林曉和李秀琴彈掉身上的沾到的花瓣,看著對方灰頭土臉,又忍著笑。 等兩人笑夠了,林曉才想起來問,“今年中進士的人中有咱們新陵縣嗎?” 李秀琴怔愣了下,她還真沒問。她男人也沒留意這點。 李秀琴便讓葛有福去打聽。 葛有福出去沒多久就回來了,說是今年新陵縣沒有人中進士。 林曉和李秀琴以為他們家不會與族長的大兒子有什么交集,畢竟整個京城號稱有一百萬人口,人海茫茫,哪那么容易就碰到。 沒想到林滿堂還真就碰到了。 說來也是巧,林滿堂和劉青文到了國子監一直兢兢業業念書。 這兩人是靠關系進來的,但他們卻不是勛貴圈子,人家也不承認他們。 他們便只能跟那些靠品學兼優進來的貧家子們相交。 這些人交友廣,得知這兩人來自新陵縣,便說自己也有一個朋友是新陵縣的。 雙方一介紹,原來認識,竟是族長的大兒子劉軒。 無論他們與劉家有何不愉快,在外人面前他們是一塊的,就得表現出親昵。于是便請對方代為引薦。 雙方見面后,林滿堂倒是對劉軒多了幾分好感。 這劉軒與他父親完全不是一類人。 他父親張揚霸道,劉軒坦誠老實,一見面就關切地問劉青文情況,又代父親致謝,“上回他寫信,雖沒有明說,但我察覺出他生了悔意。你莫要怪他。以往他寫信給我,總是夸你有多聰慧,讀書天份有多高,還讓我弄些書給你。他對你傾盡太多精力,只他不懂得分寸。家里也沒人能勸誡他,你莫要怪他?!?/br> 面對這樣一張善意的臉龐,劉青文還能說什么,只能搖頭,說自己不怪。他也有錯云云。 林滿堂想試探這人脾氣,便故意問他這么多年也不回家。 劉軒苦惱,“非是我不想,而是父親不讓,他說除非我考上進士才可以回家,否則到了家門口,他也要將我攆回去。我父親對我傾注太多,是我太讓他失望了?!?/br> 這劉族長行事霸道是不分人的,甚至越親的人,他越想控制,美其名曰:為你好。 林滿堂竟是無話可說。 劉軒卻問了林滿堂關于家父的問題。 林滿堂倒是實話實說,“你父親身體不怎么好。族中又沒有可以幫襯的人,他脾氣還跟從前一樣?!?/br> 劉軒低低一嘆,好半天沒說話。 還是林滿堂看不下去,問他現在在哪兒讀書。 劉軒淺笑,“在鳳棲書院?!?/br> 鳳棲書院是京城大儒開的書院,聽說每年都有不少舉人中進士。名次還都不低,頗有些名氣。 跟名氣相對應的是這書院束脩頗高。一個月至少也要四五吊錢。一般人家可進不去。 劉家在新陵算得上有錢,可這樣的家境竟能在京城供他讀了十年的書,這有些匪夷所思。 劉軒似乎知道他所想,忙解釋,“之前拜了個私塾先生為師,這一年才被鳳棲書院收了?!?/br> 林滿堂恍然。 劉軒羨慕得看著他們,“聽說你們在國子監讀書,那里都是名家大儒講課,真是好福氣?!?/br> 林滿堂謙虛幾句。 劉軒看了眼天色,要回去念書。 林滿堂便約他,休沐那天帶妻女去他們的住處玩。 劉軒也沒客氣,記下地址,就匆匆離去了。 等他走后,林滿堂便讓順安跑一趟回家。 李秀琴聽知三日后休沐,要將劉軒一家來府上坐客,也是有些驚訝。 他們家跟劉家不是鬧僵了嗎?他怎么又跟人家大兒子走得這般近?還請對方來家里,這不就是要跟人家長久來往的意思? 林曉猜測,“可能是那劉族長行事太霸道,他大兒子反倒是個謙遜懂禮的人嗎?” 當父母的要是太霸道,孩子一般都會唯唯諾諾。 李秀琴細想了下,她閨女這話倒還真有些道理。 一般不作為的父母,孩子才會早熟呢。 那被父母寵愛的孩子才會長不大。就像她閨女。 三日后,林滿堂和劉青文休沐,林家接待劉軒及他的家人。 劉軒的妻子姓關,名文淑,他們的閨女今年九歲,叫劉錦凝。 大人們在廳堂說話,李秀琴讓女兒帶劉錦凝去屋里玩。 林曉便帶她到自己的院子里。 劉錦凝年紀小,卻一點也不鬧,反而很安靜內斂,瞧著也很文靜。 她好奇地打量著林曉的書架,“你這里竟有這么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