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頁
來整畢竟是來護兒的兒子,也是來護兒諸子中最為善戰的。來護兒被免職之后,卻讓其子在蕭銑麾下擔任郎將,顯然會給兩淮兵與東來兵很多不利于朝廷威望的暗示。如今聽說蕭銑把來整派去繼續追殺林士弘退入羅蕭山、武夷山的殘部。那為父便假意請求陛下給來整加官進爵,讓其獨自統領閩地mdash;mdash;何況朝廷設置lsquo;道rsquo;的區劃以監察地方百官時,江南道的轄區本就模糊,要說閩地不屬于江南道,也是說得過去的。如此來整的地位提升半級之后,一來將來來護兒一脈多多少少還會承咱們宇文家的情,就算你們將來和蕭銑沖突了,淮海軍的舊部還不至于徹底倒向蕭銑。 至于周法明,當年其兄周法尚也是衛大將軍級別的宿將,他本人也歷任了郎將、副將,如今蕭銑討伐林士弘時,攻打到武昌郡、永安郡,已然越過了吳楚邊界,進入了楚地。既然如此,不如讓朝廷改封周法明為武昌郡留守,管轄二郡。 只要這兩個動議被陛下采納了。那么蕭銑繼續往西、往南擴張的路線也就被荊楚、閩地所截斷,不至于蔓延到整個南朝故地。rdquo; 還是父親大人妙計!孩兒當真慚愧,竟然就是想不到這些。rdquo; 宇文化及由衷地嘆息服輸,然后聽著父親口述,把給楊廣的臨終遺表給寫了,然后宇文化及親自帶著進宮去呈遞。 三天之后,宇文述便咽氣了,他一生能夠給蕭銑添的最后一件堵,也就僅限于此了。 第三十四章 楊廣南下 宇文述之死當然不會影響到楊廣將朝廷南遷的大計,不過他的臨終遺表倒是起了作用。在朝廷南遷之前,或許是真心覺得宇文述是苦口婆心為自己好,楊廣下了一連串的人事調動詔書,好為朝廷南下之后所需要應付的局面布局。 首先,來整被提拔到了留守的級別上,成為了朝廷平定閩地的主帥,理論上不再受蕭銑節制。當然了,原本武官要做到留守級別的話,其對應的武職至少也要是一個衛的副將,不可能僅僅是一個郎將,然而考慮到來整的年輕,如今才二十五歲出頭而已,直接做到衛級別的副職顯然有些太快了,所以并沒有在武職級別上再提拔。 反正福建這種地方如今還是很蠻荒的,在那種地方留守兩三個郡還不如在中原人煙稠密的地方獨領一郡呢。所以事實上朝廷對于來整的任命并沒有覺得太過越級,只是覺得他和作為罪官發配地方的高士廉一個檔次當然了,對于高士廉這種已經四五十歲的老臣來說,到嶺南或者閩地管幾個郡當然是貶,但對于來整這種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做到這個位置,只能說是破格褒獎,是其一生仕途的一個履歷踏腳石而已。 周法明的任用,也一如宇文述遺表建議的那樣,挪到了武昌。宇文述這么懇求自然是希望周法明將來能夠野心再大一點,最好是從此不甘于人下,這樣便不會再被蕭銑利用了。但是周法明心中會不會領這個情會不會如同宇文述預期的那樣發展,可就不好估計了。 除了這兩條宇文述建議的事情之外,楊廣自發地做出了另外幾項調動。 首先,便是把原來的江都郡丞王世充,從江都調到東都。擔任東都副留守右驍衛副將,也就是相當于原本樊子蓋當東都留守時,皇甫無逸坐的那個位子額外說一句。因為樊子蓋都已經七十好幾了,所以他其實比宇文述還早幾個月病重嗝屁了。據說是去年楊廣被圍困在雁門的時候。樊子蓋這老家伙因為過于忠君,日夜憂慮,加上當時東都和河南道大量部隊被抽調李密坐大等等事情,讓樊子蓋每天心理負擔很重,若是放到當代公務員身上妥妥的會得抑郁癥的那種,然后他一個七老八十的糟老頭子,天天被抑郁癥折磨,當然撐不久就嗝屁了。 所以。王世充被調到東都擔任副職的留守實際兼管軍務的時候,東都的前任正職留守樊子蓋已經死了,而原本的副職皇甫無逸則得到了提拔。然而楊廣的折騰能事還真非一般人可以比擬,按說正職留守留一個也就罷了,可他又思前想后覺得留在東都的那些官員要么身體不行沒法管事兒,要么雖有才干身體也好但是忠誠度不可靠,要么雖然忠心不二但本事平庸,怎么看都挑不出一個可以和年前病死的樊子蓋相提并論的。 于是楊廣一拍腦門,居然設置了三個權力并列的留守,誰也管不了誰。遇到事情讓他們商量著辦:這三個留守分別是段達元文都和皇甫無逸。這個昏招后來為東都的混亂埋下了禍根,政出數門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三人里頭,段達是楊廣身邊的使喚人出身。跟了楊廣幾十年形同小斯,忠心度是絕對沒問題的,簡直比太監還忠于皇上,然而本事么也是眾所周知的,自從當年楊玄感叛變之戰開始,段達也帶過幾次兵,只不過每戰必敗,所以楊廣留下段達給他一個和另兩個留守平級的職務,也不指望他干成什么事情。只是讓他行監軍之實而已。 皇甫無逸有才干,也有忠心??梢悦鞅媸欠呛陀嬄陨顪\,可惜身體不好是個常年病秧子。沒法親自執行很多軍事上的事情。所以楊廣留下他給段達參謀,好讓無謀的段達知道好歹。 第三個留守元文都,便是屬于被定位為有才干,又有執行力??上б驗樾赵?,是北魏皇族旁支末裔,又和楊廣那被殺的大哥楊勇的妻族有一點兒遠親的關系,所以只能在段達的監軍和皇甫無逸的參謀下做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