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當然了,楊義臣本人對于勤王救駕自然是義不容辭,幾乎不計一切代價,但是其麾下諸將卻有些不舍得如今剿賊的成果,試圖勸說楊義臣好歹留下一些部隊繼續剿滅農民軍mdash;mdash; 實在是楊廣被圍的這個時間點太不巧了,楊義臣軍本來在河北一邊休養生息發展兵力一邊征戰進剿,剛剛在半個月前斬殺了河北第一號賊首高士達,眼下正是另一路賊頭張金稱勢單力孤、而高士達殘部也正在被其麾下將領竇建德收攏的過程中,這個當口全軍主力都北上出關救駕,顯然會錯過給張金稱致命一擊的機會,也會讓竇建德獲得重新收拾高士達殘兵的喘息之機。 勸說楊義臣分兵的,主要有清河郡通守楊善會、平原郡通守楊元弘二人。結果他們的諫言被楊義臣直接斥退,楊義臣鐵了心不再管竇建德和張金稱,便帶著全部主力人馬出關了。 第八章 僥幸的群賊 河北道,清河郡境內。;一支人馬凋敝的農民軍已經連續奔逃了六七天才來到這里,人困馬乏已然是極限。在每一個士卒看來,似乎逃生的唯一希望,就是當逃兵,脫離大隊,那樣就可以躲過官軍的集中追捕,重新回鄉當個良民,反正這年頭這么亂,幾乎是查不清楚的了。 看著手下的兵越逃越少,甚至于連帶隊的主將竇建德都生出了一絲先化整為零假裝被剿滅服軟的姿態mdash;mdash;他實在是太深知他原先的主公高士達在楊義臣那里的仇恨值有多深了。 畢竟,兩年前楊義臣因為臨時被調去頂替斛斯政叛國后留下的空缺、以副帥身份討伐高句麗時;高士達趁火打劫,擊殺了楊義臣留在涿郡的副手、涿郡通守郭珣。那件事情對于楊義臣是一個*裸的打臉,楊義臣不可能不想報仇。也正是從那時候起,高士達成了楊義臣在河北最想干掉的敵人,仇恨度明顯超出了原本與之并列的張金稱。 現在,高士達已經戰死了,算算時間,算是還尸骨未寒吧,楊義臣卻憑著一口勇氣,猛追窮寇,想要把高士達的殘部徹底剿滅,拔了這根旗桿的威望,既然如此,頗識時務的竇建德自然要動搖,是否要在面子上先讓楊義臣沾點兒便宜呢?反正名號不值錢hellip;hellip; 這一日,農民軍逃到了漳南縣駐扎,竇建德正在猶豫之間,又有信使沖進他的營帳,這幾天來已經聽慣了噩耗的竇建德都快麻木了,以為肯定又是通報些什么楊義臣已經追上來了。然而抬頭一看,可不是他一起起兵的老搭檔孫安祖么?什么噩耗能嚴重到讓孫安祖親自跑來告訴自己? 竇大哥,大喜??!昏君被突厥人圍困在雁門郡了,楊義臣已經把追咱們的兵馬都撤走去救他的狗皇帝了。已經沒人追殺咱了!rdquo; 竇建德猶然不敢相信,確認了一遍:救個狗皇帝還用全軍離開?真的一點可戰之兵都沒留下?rdquo; 都撤走了,剩下那點兒老弱最多守住現有的城池郡縣。根本沒有余力來對付咱了。攆在咱后頭的人馬全部都走了!rdquo; 震驚過后,竇建德才長長吁出一口濁氣。恨恨然又帶著興奮地咒罵:忠狗!有那個狗皇帝給你添亂,遲早必為我所??!rdquo; 頓了一頓,竇建德又對孫安祖補充道:如今天下算是徹底大亂了,咱此前跟著高頭領廝混數年,無非是劫掠郡縣,得錢糧養兵自給,捕獲豪族巨富、朝廷官員,便滅門取財。從今往后。既然大家奉我為主,便干一番大事業,再有抓獲朝廷官員人等,當先以禮相待,招降為先。若是不降者,再殺之取財不遲。rdquo; 孫安祖沒什么遠見,只是疑問:河北之地,如今殘破貧苦如斯,若是富戶官吏投降便不殺,哪里來得這許多錢糧養兵?而且前面殺都殺了好幾年了?,F在便是改過來,也收攏不到人心。rdquo; 竇建德拍拍孫安祖的肩膀,很是大氣地說:目光看遠一點!人心歸附得多了。咱便可以打黎陽倉、涿郡倉的主義了,何必如同現在一般找殘破的郡縣下手?至于此前殺戮過重,那不是打著高士達的旗幟么?將來以某為首,咱改弦更張還來得及,只要做得清白,不出一年半載自然有人會把前頭的爛賬都算在已死的高士達頭上。rdquo; 任何一股勢力的崛起,原始積累階段都是血腥殘酷的,也只有積累完成之后,才可以開始用文明妝點。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高士達在拉起一支人馬、聚起一批錢糧之后就這么被楊義臣干掉,對于竇建德來說反而是個很有利的局面。至少。他可以有本錢來避免自己的雙手沾染太多惡臭的血腥,就像已經有一任被投資方炒掉的高管為你拉好了a輪融資一樣。 hellip;hellip; 竇建德在河北得到了寶貴喘息之機的同時。南方千里之外的江南道西部地區、也就是大致相當于后世江西省北起九江、南至南昌的這一整片長江沿岸與鄱陽湖流域,也處在sao然欲動的關頭。 原本自從兩年多前江東發生劉元進、管崇、朱爕組織的農民起義的同時,江西的情況就已經不太好了,只不過江西地勢復雜,山區眾多,而僅有沿江沿湖的三個郡又陳兵較多,才沒有釀成燎原之火mdash;mdash;而且,在大運河修好之后,當時江西地區不沿著大運河,這一和平年代的劣勢,在朝廷出兵討伐高句麗的時候反而成為了優勢,因為朝廷征發民夫徭役運輸漕糧的時候,肯定是優先就近在運河過境的郡縣征發的。江西數郡不靠運河,也就省掉了相當一部分的徭役,讓社會矛盾沒有在當時就積累到要徹底爆發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