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小薊正酸著呢,又聽見蕭云庭吩咐她: “去打聽一下今天殿試的事?!?/br> “……是,世子?!?/br> 世子說打聽殿試,其實就是打聽殿試時程卿有沒有發生意外。 小薊的眼耳口鼻都浸泡在醋液里,四周的空氣都是酸的! …… 程卿再醒來時,已經傍晚。 怪老頭在收拾東西,瞧見她醒來,抬了下眼皮:“程四,老朽不是你程家供奉的大夫,不是讓你隨傳隨到使喚的!” 程卿虛弱一笑,“我也不想勞累您,要不您干脆辛苦一次替我解毒,以后就輕松了嘛?!?/br> 老頭被她的厚臉皮驚了。 這算什么女孩子,就是十個男人加一起,也比不上程卿的厚臉皮。 “老朽不費口舌與你爭辯,等你第三次毒發,老朽絕不救你!” “哦?!?/br> 哦什么? 當他在開玩笑?! 老頭提著箱子,摔門離去, 小磐眼睛通紅進來。 “少爺,要不您找其他大夫瞧瞧,咱們不在京城找,也不說您病了,就說是奴婢病了請大夫診脈……” 程卿聽得發笑,“你還挺機靈,如果以后時機合適,倒也真能試試,現在還沒到那一步?!?/br> 程卿表揚完小磐,柳氏就端著藥進來了。 “小郎,你這病竟不是第一次發作了,若不是司硯請來大夫,娘還不知你會試就病過,娘真是不稱職?!?/br> 小磐紅著眼睛退下,柳氏坐在床邊,望著程卿的目光滿是擔憂。 早在柳氏上京時,程卿已經問過了柳氏當初的情況。 柳氏并不知程卿中毒了,她一直以為程卿是患了急病。 張欽差為程卿請來的大夫在江寧縣也挺有名,從前程家人有個頭痛腦熱,第一個要請的就是那大夫。柳氏既不知內情,程卿也沒提中毒的事,提了也不過是叫柳氏擔心。 “沒什么,是從前的那場病讓我身體比常人虛了些,只要好好調養,慢慢就能好。娘您哪里不稱職,您要照顧我,要cao心二姐和三姐,還有懷孕的大姐,您比任何人都辛苦?!?/br> 程卿撒嬌賣癡,幾句話就哄得柳氏破涕而笑。 小磐在外間偷偷流淚。 少爺真是辛苦呀,中毒的事連夫人都瞞著。 ——老天若有眼,就該讓少爺六元及第中個狀元,等少爺做了官,那個怪老頭或許就會告訴少爺,要用什么條件做交換替少爺解毒! 這一夜,文華殿燈火通明。 受卷官將三百多份試卷收上來交給彌封官,彌封官給試卷蓋上印,送去掌卷官處,再由掌卷官送去東閣,交由讀卷官們批閱。 以高首輔為尊的十幾個大佬擔任了殿試讀卷官,殿試的試卷就由他們先評審篩選,再將其中最優秀的十份試卷送去給皇上看,狀元、榜眼和狀元這一甲的前三名,就會從這十份優秀試卷中產生! 第326章 :一份避重就輕的答卷?。?更) 高首輔最想看的是程卿的試卷! 他很好奇皇帝臨時改題的原因,更好奇程卿會怎么答策題。 答策題好比寫議論文,要針對論點進行闡述,還要以此為中心博古通今的展開分析,指出當今治國方針的不足之處,抒發自己的主張和見解。 答策題的技巧,能通過會試的貢士們肯定都會。 然寫的太淺瘙不到讀卷官們的癢處,寫的太深又會被打為狂生,試卷根本沒資格在皇帝面前誦讀,如何把握好這個度,才是貢士們應該注意的。 三百多名貢士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科考精英,他們的水平肯定沒到天差地遠的程度,特別是會試靠前的幾十名貢士才學水平都在伯仲間,這就是為什么要需要十幾名讀卷官的原因。 一個讀卷官判斷不出,那就多找幾個,眾人一致叫好的試卷,肯定是三百多份試卷中比較優秀的。 由讀卷官們選出最優秀的十份試卷去皇帝面前誦讀,這十份試卷里面會產生狀元、榜眼、探花等一甲進士,剩下的七名也就是二甲進士的前幾名了。 先挑選出十份最優試卷后,剩下的試卷再由讀卷官們大差不差粗看一遍就是,畢竟留給讀卷官們閱卷的時間只有三月十六一整天,他們每個人的工作量都非常大,逐字逐句去細讀三百份試卷不現實。 每個讀卷官看完一份試卷后,若滿意便畫個“o”,不滿意就打個“x”,一張試卷會有十幾名試卷官先后閱看,試卷上留下的“o”越多,該貢士的最終排名就越高,除開最先選出的十份優秀試卷,剩下的試卷會根據評分將分為上一等和次二等。 上一等的試卷是二甲進士,次二等的試卷只能做三甲同進士。 皇帝本人日理萬機,根本不會將三百多份試卷親自查看,能看完前十名的試卷就不錯了,進士被稱作‘天子門生’,可若不能成為最優秀的那十人,沒機會給皇帝留下印象呀! 殿試的試卷雖會糊名,受卷官早就留心了程卿的試卷,高首輔點名要看程卿的試卷,受卷官立刻就把試卷找了出來。 殿試讀卷官有十七位。 程六老爺是工部尚書,也是本次的讀卷官之一。 還有梅翰林和章侍郎,身為會試主考官,也是讀卷官。 王祭酒憑借國子監一把手的官位,也做了讀卷官。 孟懷謹雖受到皇帝看重,到底差了資歷,不能當讀卷官。 程卿的試卷被高首輔拿在手里,程六老爺、章侍郎和王祭酒等人只能眼巴巴看著。 高首輔看了足足有一刻鐘,看完不說好也不說差,把試卷遞給了程六老爺:“舉賢不避親,程會元是程尚書的侄孫,本官便先給程尚書看了?!?/br> 程六老爺道過謝,雙手從高首輔手里接過試卷。 昨日殿試程卿一個半時辰就交卷,策問題目又是河臺府水患和災銀貪墨,程六老爺的心始終懸著。 擔心了一天一夜,終于看到了試卷,程六老爺也懶得推讓。 程六老爺對程卿的期盼高著呢,不僅是要拿下‘六元及第’,還不能令皇帝反感——狀元一定要是皇帝心甘情愿欽點程卿,而不是靠著‘六元及第’的祥瑞噱頭,讓皇帝捏著鼻子勉強點程卿做狀元。 帶著這種期盼,程六老爺凝神去看程卿的試卷,一看之下,不由愣了。 他竟誤會了卿哥兒。 沒有不忿。 沒有怨恨。 更不是輕狂。 這篇殿試的策問洋洋灑灑一千多字,歌功頌德的內容也就只有百分之十吧,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竟都是實實在在的干貨。 程卿不罵當下的治國方針有什么問題,不罵貪官污吏害死程知遠,她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程六老爺看完之后只有一個感覺,這孩子真機靈。 沒有去碰會觸怒龍顏的話題,貪墨這種事是屢禁不止的,連皇帝都解決不了的事,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能有什么好意見? 魏太祖倒是有魄力,官員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就要被砍頭。 但眼下的大魏已經不是開國之初了,今上也沒有太祖的魄力和執行力。 程卿要說反貪和防貪,要么就寫一堆空話和套話,要真有什么能實施的措施,一旦被皇帝采用,程卿可就得罪了太多官員! 程卿的聰明之處,在于她的避重就輕,只提水患,不說貪墨。 一味避重就輕會讓人覺得程卿油滑。 程卿在避重就輕的同時,答了不少干貨,水患的預防,水患的治理,水患后的救災舉措……對這些,程卿依靠穿越前的見識就能開掛,水患的預防和治理她還停留在理論階段,災后救援她卻能說的頭頭是道。 同樣是天災,在現代社會很少聽說災后有大規模疫病發生,除了現代醫學的進步,更多是疫病防治手段深入人心。 不喝生水,盡快處理尸體,生石灰消毒,這些疫病防治事項,隨便抓個現代大學生都能說出幾條。 程卿說的豈止是幾條,她在沒穿越前,是以自家公司的名義搞過災后救援的。 災后現場,她的那些堂兄弟們不敢去,她敢去,所以堂兄們爭不過她,她是真的敢拼命! 有這個經驗,程卿寫出來的對策自然不是虛的。 洋洋灑灑的一千多字還是點到即止,讓人看了恨不得將程卿本人揪來問個詳細! 這樣答題是比較冒險,大部分篇幅都在說救災,但比起一篇歌功頌德的華章,皇帝應該會更滿意程卿的答卷—— 程六老爺的胡子都透著喜悅,章侍郎心里急,等程六老爺看完了趕緊接過去。 “……年紀不大,倒頗為務實?!?/br> 章侍郎看完也給出了評價。 程卿的試卷在十幾個讀卷官手里傳閱,看她的卷子就花了一個時辰,等試卷再回到高首輔手里,高首輔說要選程卿試卷明天在御前誦讀,問大家是否有異議,沒有一個讀卷官反對的。 倒不是程卿的試卷真有那么完美無缺,只是在這三百多份試卷中,絕對有能排前十的水平。 這就夠了嘛。 眾讀卷官都是眼色的,不想阻攔‘六元及第’的誕生! 第327章 :天真?赤子之心?。?更) 三月十六日,讀卷官們結束了一整日的工作,評判結束的試卷都被密封在文華殿,等待皇帝第二日親自選出一甲前三名。 所有讀卷官都不得泄露評選結果,不到十八日的傳臚大典,新科進士們都不應當知道自己在一、二、三甲哪個榜。 不過讀卷官有這么多,人多難免口雜,若真正有心,還是能打聽到一些消息。 殿試當日,蕭云庭還以為程卿在殿試時發生了什么意外,命人打聽后才確認,程卿不過是交卷有些早。 等程卿交卷后,皇帝很快就離開了皇極殿。 倒是殿試的策問題目令蕭云庭吃驚,皇帝竟主動重提了災銀貪墨案……皇帝是什么意思,蕭云庭都沒想透。 等到十六日閱卷結束,蕭云庭幾乎在第一時間得知了評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