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節
趙縣長:“……” 他咳了咳,“瞎說,就算沒并入,你們的功勞也是不可否認的。該獎勵的還是獎勵?!?/br> “您這么說,那我敢拿了?!碧K青玉笑道。 趙縣長反而擔心了,“你說要是真的沒并入……” “領導,這也不算壞事啊。所謂雞頭鳳尾,咱就算跟不了省城,咱并入了浮云,以后當頭,也能得到資源傾斜啊。而且我們如果并入不了省城,也不是我們做的不好,而是距離問題。和其他縣比起來,我們確實稍微遠一點?!?/br> “哎……”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就差了這么個地利。 這方面是是也影響不了的,畢竟這是省里的規劃了。 “縣長,您也別太失落,以后咱把省道修一修,路好走了,那也沒多少區別。咱自己自食其力,爭取人人富裕?!?/br> 未來也有很多城市的老百姓過的比省會城市還富裕呢。 趙縣長點點頭,“咱們只能一心一意的搞建設了,現在形勢大好,未來肯定會更好的。你們花崗也要更努力啊?!?/br> 蘇青玉立馬應了,然后和趙縣長提了水產公司建員工房的事兒,準備開始挖地基了。 房子也不是一下子能建好的。所以錢方面倒是不著急。 趙縣長道,“你們建房子資金夠嗎?” “沒多大問題,主要是現在工人不多,我頭一批也不全都建設,給最老的那一批員工先建一期,后面再慢慢來?!?/br> “行,你們自己去辦吧,水泥我給你們批條子?!?/br> “謝謝縣長!” 離開縣里,蘇青玉順道去了一趟縣里水產公司。 水產公司的工人們最近也累壞了。 不管是去養殖場收魚,還是和代理商對接溝通,都特別忙。 不過每年也就這個時候和過年是最忙的,平時倒是穩定一些。 蘇青玉來的時候,大家都還在忙著掃尾工作。 陳玉梅也才從財務出來,看到蘇青玉來了,趕緊過來打招呼。 “蘇總!” 蘇青玉點頭,“最近都辛苦了?!?/br> “大家都很高興?!标愑衩沸Φ?。因為收入好了,代表單位效益好。也代表著福利會好。 她將剛剛拿到的報表給蘇青玉看。 這一次就轉了兩萬多。 除了這一次集體的收魚計劃,后續每個月他們收入又要增加了,因為這些養殖場是基本上每隔幾天就要出一次魚的。 只是數量不會有這次這么大。但是日積月累,總體卻比這次收入還要多。 蘇青玉對這個收入也是滿意的。 畢竟水產公司現在還不算大,幾次招人加進來,也就三十人。 三十人,每個月能賺幾萬塊,蘇青玉覺得很不錯了。 等以后單位擴大了,收益自然也要擴大的。 陳玉梅道,“蘇總,現在這趟忙完了,我想年底之前把縣里的水產市場辦起來?!?/br> 蘇青玉點頭,“可以,需要什么,你就自己去縣里各部門跑,拿著我的批條就行?!?/br> 陳玉梅道,“我自己去嗎?” “不敢?” “不是,我敢?!标愑衩分肋@是一個機會。要是認慫了,會被認為沒能力。 蘇青玉道,“接下來我們花崗的工作也還是要忙,縣里水產我還是管的不多的,你自己多用心。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解決不了給我打電話?!?/br> 陳玉梅忙不迭的點頭。 實際上她自己倒是覺得沒什么問題了,她是老工人,這公司從無到有建設,她都參與了,人也是她后面招的,她對公司管理很熟悉了。 所以也盡量不給領導增加負擔。 蘇青玉笑道,“玉梅同志,今年還有個事兒,你可能要多費心了?!?/br> 陳玉梅道,“什么事兒???” “我準備今年年底建第一批職工房,到時候你多盯著點?!?/br> 陳玉梅一下子睜大了眼睛?!敖衲昃徒▎??” “當初我承諾的事兒,我還是要盡量辦,盡早辦。有錢沒錢,房子得建?!?/br> 陳玉梅激動的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只覺得幸福從天而降。 原本還以為要繼續熬幾年的,沒想到這么快啊。 蘇青玉順便把水產公司的幾個領導也叫過來了。 這都是第一批的老工人提拔上來的。 她宣布了要建設新房的計劃。 這消息讓工人們驚喜的忍不住歡呼。眼睛放光的看著蘇青玉。 蘇青玉道,“數量不會太多,先建第一批,給你們這第一批元老建設。面積也不會很大,房子有多大,按級別分?!?/br> 這也是各個單位分房子的標準。 蘇青玉也不準備打破這個標準。畢竟家里人口再多,家里也就這么一個工人在單位工作。 因為這是老標準,所以工人們也都沒意見。 只覺得驚喜,興奮。 “你們回去也鼓勵一下其他新來的工人,好好干,下一批,給優秀的工人分?!?/br> 這些工人們連連答應了。 滿心的喜悅恨不得趕緊讓其他所有人都知道。單位要給職工建房子了。 等蘇青玉一走,整個水產公司都議論起來了。 議論著單位要建設職工房,開始給單位的工人分房子了。 第一批先給第一批工人分,以后還要建第二批,后來的都有機會。 雖然沒能有第一批的名額,但是后來的工人想著這都開了個頭了,好歹有個希望了,失落之余也很欣喜。 陳玉梅怕他們耽誤事兒,讓他們回去再討論,先把手里的工作干好。 “蘇總說了,第二批給優秀的工人分,大家都要把握機會?!?/br> 大家興奮的捂著心口,努力按捺住激動的心情。 蘇青玉從水產公司直接回了公社,又給公社也帶回來了好消息。 縣里多撥了一筆教育經費。 對于干部們來說,撥款也是一項大喜事啊,這代表開展工作更容易了。 最高興的就是王社長了。 他身負重任,又是剛剛當上社長沒多久。正想大干一場呢。 因為副社長,縣里還沒安排,所以這事兒也就蘇青玉和王社長兩人參謀。 這筆經費也不多,就三萬。 蘇青玉是這么想的,今年各個大隊都有收入了,加上這秋收又有一筆收入。 所以到時候各個大隊也出一筆錢建設學校。 學校不用太多,這樣容易分散資源,到時候也劃片區。 這樣一來,幾個大隊分擔一下,公社再支持一把,這學校也就可以動工了。 王社長嘆氣,“這錢沒捂熱,又得全花出去了?!?/br> 一分不剩還不夠。 蘇青玉笑道,“捂著能生錢?教育是根本,孩子們長大了,投入建設中來,這錢就不算什么了?!?/br> 王社長點頭,“那得重新安排老師了。我這幾天也琢磨了一下,準備把老師們考核一番,合格的可以繼續教書,不合格的就轉入后勤工作,或者勸退。教育的事兒可不能馬虎?!?/br> 蘇青玉贊同道,“這樣安排可以,請老師的事兒你也要做好安排,多和師范學院聯系,咱們多開工資都行。福利待遇補貼都給他們多拿。另外,還可以聘一些退了休的老教師過來教書。到時候給他們建宿舍?!?/br> “蘇書記你放心,我一定安排的妥妥當當?!蓖跎玳L十分自信。有錢好辦事兒! 很快,王社長就開始找各大隊開會建學校了。 最開心的莫過于張家村大隊了,這廠里生意又紅火了。 蘇青玉沒參與這工作。 既然交給了王社長,那她也不會隨便伸手。 她反而倒是花時間和何窮一起去看了各個大隊的秋收情況。 想著改變一下這邊的種植類型,再增加一筆收入。 回了公社,她就和何窮商量,讓他去省里的農業研究機構找更好的良種回來。 要不然這些土地發揮不出重大的作用。 “主食不用換,但是其他附加農產品還是可以再換換。特別是蔬菜類的,現在糧食倒是不缺,反而缺蔬菜。我看也可以集體養殖?!?/br> 何窮認真道,“行,等秋收結束了就出去找?!?/br> 蘇青玉道,“你多費心,我過幾天去縣里還有別的事兒要忙,這邊也照顧不到了?!?/br> 她準備趁著年底水產公司忙碌起來之前,把地基給挖了,然后房子建設圖紙給定好,到時候直接動工就行了。免得忙起來又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