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節
蘇青玉還真這么想的。 因為隨著公社工作越來越多,加上縣里水產公司發展規模越來越大之后,她也不準備占著位置了。 自己會很累,也會影響兩邊的工作質量。 所以準備在走之前解決問題。 公社就有磚瓦廠采石場,建筑材料可以解決一半。水產公司以后每個月付一筆錢就行了,壓力不大。 而且現在水產公司這接貨量,加上工人并不多,她認為完全沒問題。 所謂成家立業嘛,工人連個家都沒有,還怎么安安心心為公司辦事呢? 當然,這次的收入情況還沒算出來,所以她還得看看情況才能最終決定。 在各方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花崗公社的各大小養殖場魚池就開始出貨了。 為了方便管理工作,還一個個大隊排了隊。 第一個當然還是小嚴村,他們這養殖場是整個公社所有養殖場里當之無愧的老大哥。 其他養殖場都是受了它的恩惠的,誰都不和它爭這個第一的位置。 嚴書記和社員們都興奮的參與了工作。 作為小嚴村養殖場的小老板們,這些社員比誰都積極,而且十分愛護這個養殖場。 在這豐收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自愿來幫忙,哪怕沒工錢都行。 反正為自家工作的。 誰家要是不來也不好意思,那顯得是占了別人家便宜。 今年大伙兒還讓蘇青玉去撈第一尾魚,蘇青玉拒絕了,“你們的養殖場,你們自己撈,自己動手,豐衣足食?!?/br> 社員們都笑了起來。 最后選了投資人里面,年紀最大的一位老社員來撈的。 老人家老的都沒牙齒了,但是精神卻好,撈起來之后,笑的咧嘴,含糊不清的喊,“肥魚喲?!?/br> 其實才養了一年的魚,能有多肥呢。 可大家心里滿足。因為從這一第一尾魚開始,以后每個月養殖場都能賺錢了,以后每年都能分錢分魚吃了。 在嚴書記的指揮下,年輕的壯勞力們紛紛的登上了船…… 除了小嚴村,其他大隊也輪流著做好了準備。 蘇青玉輪著參與公社幾個大養殖場的養殖工作。 和小嚴村不同的是,他們之前沒這個經驗,這還是頭一次,而且沒有緩沖的直接當上老板,就更緊張了。 據干部們說,大半夜里都不睡覺了,就在養殖場等著干活了。 還有一些會吹拉彈唱的老人,自發的組織敲鑼打鼓的慶祝,搞的熱熱鬧鬧的。 還說等賺錢了,也要裝小嚴村那樣的大喇嘛,以后放曲子聽。 在許多來自小嚴村的有經驗的工人指導下,收魚工作熱熱鬧鬧的展開了。 社員們的熱情一點也不比小嚴村的人少,甚至更甚,養殖場工具不夠的,自發的把自家大水缸都給搬來了。廚房里淘米的盆都拿來了。 大隊干部們臉紅,“咱把錢花別的方面了,沒舍得買太多工具?!?/br> 蘇青玉笑道,“這也代表著大家團結。大家團結,任何困難都能解決。以后賺了錢,再購置也不遲?!?/br> 社員們也確實團結,這會兒算是最團結的時候了。 而且互相監督,誰也不偷拿魚。 看著一網網的魚上了岸,稱重,然后被拉走,各個都喜笑顏開的。上一次看到,還是在小嚴村養殖場呢,那會兒大家滿心的羨慕嫉妒。這次,總算是看著自家收成了。 大家暗自算著這次養殖場能賺多少錢,大伙兒能分多少錢。 雖然年底才能拿到手里,可大家心里踏實啊。 而且看著這么豐收的場景,大家也不準備把分的錢拿出來用,而是準備繼續投資。 一直忙了十來天,公社的養殖場和魚池的魚才算是出了個七七八八,沒之前那么忙碌了。 這會兒胡場長和鄭場長倒是送來了公社養殖場的出魚計劃了。 蘇青玉還納悶呢,以為公社養殖場是準備晚點出,沒想到倒是也跟著大家的步子來了。 蘇青玉問他們,“怎么不早點報?現在補上去,那還要等等,等前面的貨出完了才行?!?/br> 兩人頓時互相給了對方一個眼神。 都怨對方。 本來他們是要跟著第一批報計劃的,可是互相都打聽對方養殖場準備出多少,然后就比著來,你出的比我多,我就立馬加上去,就因為這樣,所以導致計劃報晚了。 最后終于決定大事要緊,所以才互相妥協,給了一樣的數量。 都出一萬斤。 蘇青玉看了計劃,笑道,“你們養魚倒是養的很不錯,也給公社帶來了收入了。不過這筆錢還要用來還之前欠了縣里單位的錢。公社暫時用不上了?!?/br> 胡場長和鄭場長這會兒都沒說話,心里多少有些尷尬。 今年整個花崗公社大豐收的事兒,他們也是聽說了的。 正因為聽說了,才知道蘇青玉當初提的建議是多么正確。 如果不是蘇青玉堅持在去年搞發展,那也沒今年這豐收了。 而他們的養殖場確實回籠資金沒那么快,沒有辦法支援多少。 和蘇青玉干的大成績比起來,他們這養殖場頓時不值一提了。 兩人嘆著氣就走了。 出了蘇青玉的辦公室大門,鄭場長問,“咱們還爭嗎?” 胡場長道,“沒什么好爭的了,下次咱們出貨量一樣就行,但是養殖場到底多少魚,那是沒法爭的,有多少就是多少。所以出貨量一樣,出貨次數咱就看看水多誰少了?!?/br> 鄭場長呵了一聲就走了。 今年花崗公社的豐收再次引起了省里的關注。 不,應該說是整個云城縣都引起了關注。 因為除了花崗收入最多之外,其他各個公社也有所收入??h里最后一番統計,數量十分好看。 這數量代表的是農民同志的收入,也是縣里的經濟收入。 更代表著這條路是行得通的,所以省里直接登上了報紙,還特地表揚了云城縣。 第309章 在各地區搞建設的時候, 云城縣帶領農民致富這事兒顯然是做的很顯眼的。 云城水產公司搞的代理商也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云城把水產養殖做出了一個產業鏈了。也可以作為一個當地的經濟特色。 省里的領導也是希望各地區向云城學習。各大隊學習小嚴村模式,各公社學習花崗模式,各縣學習云城模式。 并不一定要都搞養殖, 但是要學習這種精神, 這種態度。 并且還給縣里撥了一筆建設經費,算是對他們的獎勵和支持。 這可把縣里的領導們樂壞了。 最近他們也得到消息, 省里要開始逐漸取消地區這個行政單位了,以后縣里要直接劃歸城市管理。 因為云城離著省城近, 離著隔壁的浮云市也近。 所以他們一直也期盼著能夠劃入省城管理范圍。 這次能得到省里這么大加贊賞, 縣里領導們對于劃入省城管理也多了點信心了。 要是能夠成為省城下轄的縣, 以后建設資源肯定更多了。 縣里領導一高興, 又惦記著花崗的好,趙縣長提出給花崗多一些支持,讓他們做的更好。做出一個特色來。 同時也給其他公社做出更好的榜樣, 讓他們看到做的優秀的公社是有好處的。 趙縣長道,“小蘇之前說過, 他們公社要抓教育, 這是好事。國家也鼓勵人民參與教育。我們也要努力開民智。今年給他們多撥點教育經費?!?/br> 上面給了錢, 他們也不小氣。 蘇青玉接到縣里財務局通知的時候,只覺得這可是喜從天極降。 她就覺得自己一直缺錢。 哪怕今年各大養殖場交了稅,還交了承包金, 公社有了一筆收入了,但是她還是缺錢。 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光是教育這邊就需要大筆錢來砸。因為之前底子在她看來太薄了。老師水平太低,學校太破太小太少。 這可都需要錢啊。 另外公社所在的鎮上,她也準備修建一下, 把這邊的經濟給搞起來, 讓鎮上的社員方便做小生意, 把鎮上經濟盤活。 現在縣里給了錢,她可實在太高興了。 一刻也沒耽誤,她就趕緊坐著車子去了縣里。 先是去感謝趙縣長和陳書記一番。 兩位領導現在心情賊好,對她和顏悅色。說了許多勉勵的話。特別是趙縣長還給她分析了一番并入省城的好處。 蘇青玉這才知道這筆錢從何而來。 她一臉擔心,“您這一說,這錢不敢拿了?!?/br> 趙縣長道,“為什么?” “那萬一要是省里覺得咱們可以自食其力,不并了省城了,讓咱帶動浮云發展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