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節
一眾官兵也沒閑著,各大城門增建箭樓和了望臺,只一天的功夫,城墻上方便多出了近百箭臺…… 遼江軍也終于發動了他們的第一次攻城。 這天,正是大風大雨日,所以箭臺沒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相對,從遼江帶了火炮來的朱恒和倒是占了不少便宜。 大概是見京中將軍事加固工程的重點放在了東面和北面幾門,所以這次反軍來了個聲東擊西。他們故意用五萬人放在東直門外引誘了八成禁軍前往守衛,而實際他們的目標則選擇了相對守衛薄弱的西面阜成門。 雨天視野不好,阜成門外,突然數十座火炮正在開來時,城中守軍才知對方的目標在何處。 借著西風,順風的反軍占盡優勢,從火炮到箭弩的攻勢一波比一波猛。 要說,這種時候軍民一心帶來的巨大益處也就顯露了。 這幾日所有守軍民兵都士氣高漲,堅決要與京城共存亡。 于是每一處外城墻和每個位置的守軍但凡有一點折損,后方都會立馬有人進行修繕和將空缺補上??v然老天不幫忙,他們也沒有一點退縮。 箭臺和城墻上,不斷有傷亡衛兵被抬下,但卻沒有磨滅眾兵守城的意志。 隨著越來越多的援兵從東城趕到,在守軍密集的箭雨下,反軍的進攻幾乎只能倚仗火炮,始終沒法爬上城墻…… 而反軍仗著兵力數量優勢,竟在城南門也展開了進攻。 城中守軍人數的劣勢進一步暴露,到底有些手忙腳亂了。而對方此刻分明還處于試探階段,如若他們仗著人多多城門一齊出擊,無疑守軍便會更困難…… 好在一個時辰后,許是老天憐憫,中雨成了暴雨,對于反軍來說進攻也困難了起來。因著地面越來越泥濘難行,給他們的進攻帶來的阻力和體力上的損耗也越來越大。 傾盆暴雨下,反軍不得不選擇撤軍。 守軍終于可以得一喘息。 然而,眾人卻不敢掉以輕心。 縱是暴雨如注,他們也不得不投入到已被毀大半的阜成門搶修之中。熱火朝天的勁頭感染著包括京中百姓在內的所有人。越來越多的人自發送來蓑衣,送來一鍋鍋的姜湯草藥湯,又或是盡自己能力參與到方方面面的保城之中。 很快,傷亡統計也出來了。 由于防護不錯,所以亡者不多,犧牲的只二十余人。但受傷中箭和被炸傷的,卻有三百余人。 誰都沒法輕松。 一次次折損的,都是精兵。民兵再多,精兵的數目卻是固定的。今日全靠老天暴雨,否則損失的戰力至少得是幾倍…… 城外,遼江軍雖沒能打開一門覺得惋惜,但他們也迎來了一次士氣的高漲。 因為當日,他們的又一波援兵也已趕到。 又是足足一萬多。 眼下,遼江軍兵力已近十萬。 今日兩城門的試探,雖然沒占到多少便宜,但他們已經察覺了京中顧此失彼的慌亂。 蟻多咬死象,縱使城門再堅固,只要他們堅持不懈,齊力而發,對方應該很快便將招架不住。 而他們十萬人,完全足夠發動一次全面進攻,來個十面突擊了。 朱永昊與朱恒和商量一番,又找人推看了天氣,最后宣布今晚好好休整,明日午時全面進攻,直接一鼓作氣拿下京城!…… 京中,當晚看著明顯安靜不少的敵營,上下都有幾分不安。 一眾閣老皆是頂著大黑眼圈,喝著參茶,圍坐一起。他們都已多日未回家,只每日輪流睡覺。 了望臺早將對方兵力再得補充之事道來,大伙兒都很發愁,他們也覺得,對方動手的時間很有可能就是明日。 于是,他們和朱承熠正在勸說皇帝,明日一旦對方再來攻城,由皇帝親自坐鎮守城。 人數對比太過懸殊,武器方面也打不了持久戰,所以只能在別處想辦法?;实塾H臨,至少能最大程度激發眾人的戰斗激情和意志,或許能帶來最好的戰斗效果,延續持久力! 朱永興舔著干裂的嘴唇,一杯一杯給自己灌茶,沒有應是,也沒有拒絕??伤酥柰腩澏兜氖謪s將他的慌張暴露無遺。他害怕。 他已經試著裝病了??蛇@幫人說,別說是病,就是天塌下來,只要他沒死,都必須作為朝廷的定海神針而存在。 可他,也是需要定海神針之人??! …… 第651章 都是老狐貍 焦灼的一夜過去。 新皇真的病了。 頭暈喉痛,額頭也燙了起來,還時不時流著鼻血。 御醫表示,沒有什么大毛病,只是喝多了參湯。是前陣皇上身子虛弱,尚未調理好,此刻用量猛一加大,便不耐受,于是生了內火…… 哭唧唧的朱永興一邊被御醫灌藥,一邊還要接受陶老的心靈輔導,從喉頭苦到心頭,卻不敢與老頭對視,也不敢無禮閉眼,更不敢說個不字,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呆呆看著頭頂祥龍出云的明黃幔帳…… 他討厭那刺眼的顏色,他厭惡四周都是明黃閃耀。 太亮了,灼得他的眼睛疼。 他喜歡五彩斑斕,喜歡五光十色。 心累。 多久了,他多久沒好好睡過了?他無比懷念他不問世事,手拿畫筆畫架,醉躺花間醞釀靈感,構思布局的那些日子。 然而那些時光,永遠都不屬于他了。他要永遠板正坐在那硌屁股的龍椅上,永遠掛著假笑,永遠與無休止的爾虞我詐作伴。 一想到這兒,他覺得生不如死,也再次淚流滿面。這一難過,鼻孔再次有兩道血掛了下來。 御醫連連搖頭示意陶老停止,讓皇上好好休息以平緩心情。 陶老則氣不打一處來,誰又不體虛?誰又不心累?他早就退下了好嗎?可他都多少天沒著床了?他又何嘗不想屁事都不管! 他都苦口婆心,好言相勸整整兩日了,顯然,依舊是扶不起的效果。他們這幫老東西年紀都大了,國事就該全歸他們管嗎? 他們也只是全靠一股為國之心在強撐! 國之君主無能,后患無窮,皇帝站不起來,他們又能幫頂多久? 這亂世之中,還是得有個強硬的皇帝,才能省心,才能事半功倍??! 陶老很失望,踱步前往了內閣的議事廳中。 幾位閣老一齊看來,發現不見皇帝人影,就只陶老一人,也是一齊重重吐氣。 …… 雨早就停了,西風也轉了北風,就是不知朱永昊會何時發瘋攻來。 朱承熠一直在沿著城墻四處跑,一邊盯著反軍,一邊盯著各處工事和征兵。 官兵里的精銳都被編進了守城衛兵之中,精兵的總數勉強維持在了四萬。 而儲備的兵力,則是常家整合來的各大家族的護院侍衛。這些人中高手不少,總人數也將近萬人,算是一支很有實力的兵力。因這次常家立下大功,所以這部分兵力由常家負責cao練和磨合。一旦對方大舉進攻,這萬人將隨時準備作為各城門的兵力補充。 此外,京中還收編了一幫江湖人士和鏢局武館的人手,其中也不乏一些能人,同樣也是一支重要的儲備力量。 如此,總計能用的兵力大概在五萬五千人。 民兵方面,雖人數已招募到了十萬人,但他們畢竟能力有限,此刻只能作為第二儲備兵力,暫不計入總兵力之中。 所以在人數上,實際還是只有反軍的一半。 這兩日,榮安等人也沒心思在家中等消息,各自做些力所能及事。 戶部忙著各種賬目,文書和統籌方面的人手緊缺,于是陶云去幫忙了。 常茹菲已經回了常家。常家上下忙碌,人手也是不夠,她會武,倒是有了使勁的地方。 顏飛卿和懷孕的榮安一樣干不了重活和cao心的事,所以便每日帶著丫頭們到各城門幫忙打飯打菜送東西之類的。 京中上下都干勁十足的,就連榮英,也找到榮安表示要做點什么。 對這個弟弟,榮安始終都還沒想好當如何處理。所以將軍府被圍攻當晚,榮安便告訴他了實話。直言他的將來,她沒法做主,她娘也不打算插手,所以他的事將會交給爹。在那之前,不能答應他什么,也不能將他當做虞家少爺對待。 榮英只點點頭,說他愿意等,說他之前的表態依舊沒改,只要能讓他待在將軍府,他什么都可以付出。 這兩日,榮英得了榮安允許,主動報名參與了民兵。他說,他不敢細想他親娘的死與他有多少關系,也不敢深思他娘引導的造反他要背多少責任,他只是一想起過往就喘不過氣,他不要他的過去,他不要他的回憶,他打算一切從新開始,所以他要做點實事。 說他的右手已經廢了,他也不想再拿筆。他想參軍,從民兵開始。他不肖想一步登天,他想要先自己試著走走看…… 榮安自然應了?;蛟S,這對他便是最好的選擇吧?前世的他,走的全是捷徑,走的是廖家的路子,是從文。而今生,他能腳踏實地,也算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條出路了。爹大概也會欣慰的…… 這天,京中上下都很緊張,守軍注意力高度集中,盯著城外反軍。 誰都覺得,就是今日了。 可一直等到午時,反軍都還沒有任何行動。 過了午時,他們反倒是發現遼江兵的人數又得了補充。東城外了望臺經過加高,用了千里眼后,足可清楚觀測三四十里地外狀況。 這次,遼江大概又過來了三千人。 之后的兩個時辰,一直有陸陸續續的遼江軍前來扎營。到日漸西斜時,保守估計,對方應該已有十一萬人手了。 幾位閣老既是慶幸又是焦慮。 慶幸對方大概是因為一直有兵力前來,所以始終還沒動手,很可能會將進攻拖到晚上。焦慮的則是對方人數越來越多,一旦行動展開,守城的困難也將越來越大。 朱永興在焦慮狀態下,也是一驚一乍,精神狀態極差。 又是一個難熬的夜晚。 時間點點過去,卻什么都沒發生。 一切平靜。 “晚上攻城對他們并不利,大概是拖延打算一口氣拿下?!遍w老們話雖是這么說,但也覺得哪里怪怪的。按道理,反軍占人數優勢,并沒有拖延的意義。 太陽升起…… 日上三竿…… 日漸西落…… 這一日,又這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