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節
“是那順公公拿著圣旨站在了東直門城墻,說限您兩刻鐘內與遼江王一道前去接旨。如若不接,便會當場宣讀!此外,順公公還補充……說,若您與遼江王拒旨,那便是以實際行動響應并證實了您二位確實謀反無疑……”那衛兵弱弱報來。 朱永昊氣得漲紅了臉,直接把整張機子給推倒在地。 遼江王也錯著牙。先機一失,便失不再來。 怎么就被捷足先登了…… 一旦被打上反賊標簽,便意味著將后患無窮??! “這些文書……是如何傳出來的?” 衛兵小心翼翼回:“對方似是故意挑釁,用的又是紙鳶。今日風大,一吹,便是漫天飛揚。京中亦是無數紙鳶,咱們在城外都能看到城中如雪片般四處飛散的文書……想要防止擴散,已是不可能了?!?/br> 朱永昊再次大怒,這次,他直接拔劍,連機子都劈成了兩截。 如此,即便他打下京城,也逃不開“謀反”二字了!謀朝篡位,何其難聽!一輩子的污點,子孫后代都要被人罵的污點,永遠留存史書的污點!他還能把整個京城所有人都給滅口了不成? 郁悶! 接不接旨,他都是反賊! 朱永昊自然不可能自取凌辱,并未前往。 順公公當著所有人將兩道圣旨讀了來…… 朱永昊的那道,是將他從皇室除名,踢出皇室,貶為庶民。從此以后,他不再是二皇子,皇室也沒有他這個人。誰要再跟著他,不但名不正言不順,而且是板上釘釘的犯上作亂,株連九族…… 遼江王的圣旨也是類似。其親王位被廢,他本人被皇室除名,貶為庶民。遼江王再不是他朱恒和,所有遼江兵若不立即放下武器,即刻回去遼江,便以謀逆論處,同罪罰九族…… 隨著兩道圣旨,一道扔出去的兩張宗室開出的文書。 順公公直言,此時此刻,京城的各處布告欄已經張貼了告示,他二人的罪名及種種,已無人無知,無人不曉…… 順公公所言不假。 這會兒的京中,人聲鼎沸。 百姓雖人心惶惶,但并不知曉各種前因后果。本以為這幾日的爆炸廝殺已是不可思議,卻不知實際情形要更危急可怕。一時間,滿是各種對朱永昊,朱永寧,遼江王和韃子等的唾罵。 如此反賊敗類一旦攻破京城,還不知會做出何等賣國割土的勾當,說什么也不能讓他們得逞!…… 宮中,朱永興再次處于了焦慮之中。 因為朱永昊本人已經到了東直門外,正在質疑朱永興的存在,也在質疑先帝的身體狀況,懷疑這個,不信那個。 所以,此刻最好的辦法是新皇出去走上一圈,用事實打臉朱永昊,讓他無言以對。 可朱永興畏懼。 他一向就對朱永昊有懼,以前便是,此刻更是。他口才也不好,他更怕在唇槍舌劍中落了下風,丟了大周和朝廷的顏面。 另外,內閣還要求,他剛好可以新皇之姿去巡街,接受百姓跪拜,也漲漲威望?;爻痰臅r候,他還可以到兵馬司在中街設立的募兵處去發表一番鼓舞人心的講話。 趁著此刻民心在握,新皇露面多說幾句,可以盡量多招民兵——這一條,是朱承熠提出來的。既然他已經做上了大總兵,也該開始辦實事了。京中總共只不到四萬人的精兵,真要硬打,肯定不是朱永昊對手。在援兵到來之前,民兵也是兵。他需要! …… 第650章 第一次攻城 朱永興幾乎是被朱承熠和內閣幾位老爺子一起架著去了東城門。 一路上,儀仗鋪開。 百姓夾道歡呼加叩拜以歡迎他們的新君。 對此,朱永興心頭并沒多少興奮,他更多的是一種無法言說,不知所措的誠惶誠恐。他不擅長站在高處,他只希望有個不為人關注的角落可以讓他風花雪月,他討厭這種被圍觀的感覺。 而在站上城墻,遠遠看到朱永昊那密密麻麻的手下后,他更覺雙腿發軟。 在燕安那段苦痛時光一下重現于腦中,漸漸與眼前狀況重合。 當時的他,也是被高昂逼著,高高坐在馬背上,一副可以叱咤風云的樣子。 然而面對韃子突然出現的千軍萬馬,他卻無能為力。 也是這樣,他們被圍了。也是這樣,所有的人都在追著他跑,把他逼得走投無路。 此時此刻,他鼻間似乎又開始彌漫血腥味和那微熟馬rou的酸臭味,那種山洞里的憋悶感,那種只能聽見自己心跳的窒息感一下就壓在了胸口…… “我做不到。我要回去?!彼?。 幾位閣老和朱承熠等人面面相覷。做不到什么?是做不到統領京中和朝廷?還是不想做皇帝?回宮,還是回去原來的位子? “您什么都不用做。有閣老們,有臣。咱們都是您的后盾?!敝斐徐诘氖直垌斪×怂难?。 朱永興轉頭看他,表情復雜……且痛苦…… 而朱永昊,也終于看見了他多年不見兄長。他有些生氣。就這?這樣的蠢貨能做皇帝?還不是被架空的蠢蛋?呵,他這個兄長,竟然真的從燕安回來了。他一直覺得,這個蠢貨永遠沒有資格與自己爭的,可到底,失算了。他錯了,他應該早點動手的! 而對面正在叫囂的那個聲音,也讓朱永昊無比憤怒。 此刻底氣十足正開腔的,是朱承熠。 他用內力將聲音外擴,效果遠比傳令官更好,將他的言辭清晰傳入了臨近反軍的耳中。 所以,朱永興說不出來的,閣老們想說的,都由他代勞了。他擲地有聲的呵斥完全將朱永昊罵得豬狗不如。 “朱承熠你閉嘴,此刻哪有你開口的資格!讓朱永興與我說話!”朱永昊咆哮?!爸煊琅d!你是啞巴嗎!你是不是對父皇做了什么,逼他禪位給你了?父皇呢?我要見他!” 朱承熠則又是將朱永興下意識后退的身子給頂住了。 “朱永昊又沒翅膀,無足畏懼?!彼麑⒅煊琅d扯了他袖的手背拍了拍。 “朱永昊,你年紀不大,倒是健忘。你已被先帝逐出皇室,區區賤民,本世子愿意開口罵你教訓你已是紆尊降貴,你還尋求圣上對話?你不是自視甚高,你是腦子不好!皇上此行只是來看看你們這群跳梁小丑究竟多惡心,此刻目的達到,皇上也該擺駕回宮了!” 朱承熠再次提氣,將聲音外擴。 “對面所有人聽著!古往今來,謀反都是大逆不道,萬人唾棄,為人不容的!此刻新皇登基,一切定局。爾等還有最后一個機會。你們若趕緊散去,回到故土,朝廷可暫且放過你們。但你們若執迷不悔,依舊要跟著朱永昊和朱恒和一條道走到黑,那么,你們曾經的遼江側妃和衛長的下場在等著你們!你們的家人最終都將被你們連累。望你們好自為之!” 遼江反軍們順著朱承熠的示意看去。 東直門外的城墻上,掛出來了具尸體。 是廖文慈。 她死不瞑目,瞪著雙眼,似正看著那些遼江人,叫人汗毛林立。 此外,墻頭還掛了一個奄奄一息,身著遼江軍裝的家伙。 有人認出,那是遼江王撥給廖文慈的侍衛長。 “謀逆,死罪!這人帶兵圍攻將軍府,圖謀造反,被判凌遲,當眾執行!”行令官當著眾人宣布。 隨后當著一眾遼江兵,刑罰開始,那衛長想死死不成,卻只能活受罪的悶聲嘶喊,讓眾人心里發毛。 日薄西山冷風起。 很多遼江兵都有些恍惚。京中新皇登基了,他們還能成嗎?他們究竟在做什么?值得嗎? 朱永昊則與人群里的遼江王對視一眼。 軍心動搖,不能再拖了…… 就這樣,京城內外都開始了備戰。 見過朱永昊后,朱永興被閣老和朱承熠架到清風壇,來了場鼓舞人心的煽動性講話。 依城為營,以戰為守——是他們提出的主張。他們要依托京城穩固的城墻,讓對方所有計劃都落空。 為了穩定人心,整個京中所有糧食全都被以上月市場價征用,由官府統一調度安排。朝廷宣布,京中所有人等,都能保證吃上飯。這一條,解決了百姓吃飯的燃眉之急。 為了鼓舞士氣,增加兵力,朝廷又宣布,所有參與保衛戰的民眾都可以領到工錢,還提供一日兩頓飯?;蚴且园雰r購糧。另外,所有民兵酬勞與禁軍同,且日結。而所有官兵,則全部提前預支三個月軍餉。 這幾條一出,滿城皆是歡呼雀躍,所有人都鼓足干勁,都想著為朝廷做點什么…… 相反,一墻之隔的那邊,人心就不那么穩定了。 遼江軍人之所以千里迢迢趕來京城,是為了升官發財。但此刻一切與他們的設想簡直是千差萬別。他們孤注一擲而來,卻是一點光亮都看不到。不少人都開始踟躕了。 尤其是京中還不斷有消息放出來: 有說那晚朱承熠打開了南城門后,一口氣送了三十多封信出去…… 說魯徽兩地衛所已全都得了手諭,被要求全軍趕赴遼江…… 說藩國朝鮮那里也送了信,讓他們派兵前往遼江與朝鮮邊境,若朝廷軍有需要,全力配合行動,事成后朝廷不但會將他們一直求娶不得的安雅公主嫁過去,還會用幾個礦藏作為嫁妝…… 還說虞博鴻已經開始與韃子談判,韃子那里很快就會退兵,屆時虞博鴻大軍將分作兩部分,一部分回京勤王,另一半則將直接奔赴遼江…… 還有說,朝廷的最終目的,是讓這幫遼江兵全都成為喪家之犬,成為四方合擊的目標,將他們徹底鏟除。而他們的家人,也將同罪連坐。畢竟歷朝歷代對于反賊的處理一向都是統一且不遺余力的嚴酷…… 這一條條,半真半假,頭頭是道,所以聽來可信度極高。而遼江人沒法第一時間判斷真假,心里自然生出了惶恐。 遼江是根,是很多人舍棄不了的。 家,成了不少遼江兵的牽掛?;丶摇獎t成了很多人心頭最想做之事。 于是,遼江兵里出現了逃兵。 當晚,分別有四支遼江兵出逃。人數少的是十幾,多的一支竟然足有百多人。 朱恒和早有防范,這幫人未能逃成,而其中幾個領頭的,全被殺雞儆猴,斬立決。 “開弓沒有回頭箭!是男人的,就有點血性,隨本王殺進京城,建功立業!到時候,律法咱們定,天下咱們拿,帶著家人一起飛黃騰達!咱們遼江軍,不留孬種!” 朱恒和一邊用武力,一邊拿甜棗,將他的手下暫時給按下。但不安的情緒,已經開始在他的軍中蔓延…… 城中,一切有條不紊,進行得如火如荼。 武器不分日夜趕制,最快速度配置到軍中。 民兵不停cao練,迅速增加戰斗力。 有了朝廷的號召,大量百姓都加入到了官兵的編排之中。 人多力量大,工事進程很快。 城內的木土、瓦匠、石匠等統一編成工程隊,進行訓練,他們籌集了大量磚石、木材、石灰、工具等,以備戰時急用。 京城外城墻被組織力量加固,尤其是城北和城西的幾門,城內側的土筑也被改為磚砌,并深浚了城壕,加強了城防。 城墻堞口被設置門扉,四周城墻被綁上沙欄木,進一步增強了城池的防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