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節
面對這樣的選擇題,進一步或將得不償失,退一步反而可能不費一兵一卒得償所愿,在全盤皆在掌控之時,其實他都只會選第二種。 “皇祖母在時,最疼的便是本王。此刻皇祖母走了,本王自然要盡孝。明早本王,愿意送皇祖母最后一程?!敝煊狸凰闪丝?。 “二殿下仁孝之心,老夫一定好好傳達?;噬蠒浽谛纳系??!?/br> 曹老大松一氣。 剛剛,陶老兩人傳來的消息便是讓他盡力拖延到明早。 天麓山在京城往北百里,所以太后出殯,勢必只能走北面德勝門或安定門。出殯的是太后,哪怕儀式再簡化,該有的排場還是得有的。 屆時,怎么也得人山人海往外走。 朱永昊勢必會將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北門。他一定不放心,一定會加大兵力盯著,到那時南門自然將更加松懈。 而德勝門是距離燕安最近的一門,是朱永昊防守的重中之重,他一定會有所疑心。哪怕他將今日紙鳶事聯系起來,他也只會懷疑德勝門或西直門有詐。他更得將所有注意力投入那兩邊而松懈了南城門。 “老夫還有一求?!?/br> “曹老且直言?!?/br> “明早,出殯時辰定在丑時,在那之前,德勝門外,為免擾了娘娘清凈,二殿下能否將兵力后退到五里地外?” 時間定在丑時,朱永昊定會在子時左右就開始應對布局。時間上,更是有利于子時末的南門行動。 “兩里。不可再多?!?/br> “亦可?!?/br> 曹老很滿意,做了一揖。 他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 哪怕朱永昊明早臨時反悔,不愿后退或是不愿讓出殯隊伍離開,他們的目的也一樣達到了。 只但愿世子那里千萬別叫人失望! …… 第645章 扔下的黑影 京城內,布局開始。 京中兵力明面上開始往北面集中,就連城墻上都比往常多了足足三倍衛兵,擺足了真要在北城門辦事的姿態。 這不但讓朱永昊所有注意力轉移,兵力也進一步往德勝門去,他還親自前往盯著。 但京中決策層眾人心下都清楚,在子時末南城門接應行動結束后,這出殯多半只能取消,北城門什么事都不會有。 所以,禁軍的大部精英實際全都往南城門方向去了,以方便策應朱承熠,以防意外發生。 也是這個原因,讓幾位閣老等人都對太后暫時不能入土為安表示抱歉,這晚,眾人一齊在太后棺柩前跪了兩刻鐘贖罪…… 入夜開始,德勝門前便開始布置成了一片白。就連守城官兵也統一披了一層白麻。這邊越鄭重,朱永昊那邊也越小心。 尤其在發現,德勝門守門大將是于彤之后,一想到于彤與虞博鴻的關系,朱永昊更是謹慎了起來,開始擔心德勝門會有狀況,更是打算反悔先前所做的放人出殯的承諾…… 他不放心,還派了幾千人從三十里地外組了一條線,就怕這次朝廷耍詐,或是燕安方向有什么狀況。 子時末,已是人最為疲倦困頓之時。 南城門外,早就安靜了下來。 不管是反軍還是難民都少了許多,大多數人都在瞇眼休息。 南城門守軍精神抖擻,城門附近更是嚴陣以待,布置了兩萬人,保證行動務必順利。 就是榮安也實在安心不下,與一眾閣老等人,全都守在了南城門附近的一茶館面南而立。 時間一到,一陣響動如約而至。 一輛牛車被點了火,不知從哪兒便向城門這兒沖了出來。 如一個信號,城門得令,一下大開。 早已領命的三千突擊禁軍,手執刀盾,如洪水般猛地沖出了城。 城門外反軍始料不及,嚇一大跳,急急忙忙開始組織人手。 被禁軍一嚇唬,真難民自是雞飛狗跳往外散,而大呼小叫開始列隊,明顯有組織有領導的反軍一下與難民區分了出來。 這便好辦了。 這個時候,整個城門突然大亮。城墻上火把林立,將這一片照得清晰。 暴露的反軍還沒來得及組隊完成和得令應對,便被城墻上密密麻麻的箭雨射的七零八落。 三陣箭雨結束,已經突擊在城門外的禁軍開始了正面出擊。 相對憋著一口氣,準備充分的禁軍,應變不及的反軍明顯落了下風。 目前看來,這群反軍人數充其量也就四五千人。只要附近沒有其他反軍,再趕在其他城門援兵到來之前打個速戰速決,滅了這部分反軍難度不大,只是時間問題。 “來了!” 探兵了望臺上已能看見,不遠處有一片黑影正策馬襲來,馬蹄聲也已依稀可聞。 “準備接應!” 馬蹄聲漸漸臨近,城門眾人也終于明白,為何朱承熠需要朝廷配合入城而不敢直面反軍。 他身邊所帶的,竟然只有百多人。 這百多人,風塵仆仆,狼狽不堪。 為首的正是朱承熠。 他一馬當先,快馬入城。 眾人尚未看清,便見他扔下了一團黑影。 官兵接下了那團黑影,原來是個斗篷。打開一瞧里邊一人,正瑟瑟發抖。 可不正是太子朱永興? 第646章 立下了大功 在見朱承熠只帶了百多人回京,其實城門眾人都是有些失望的。直到看見太子。 眾人一下心潮澎湃。 誰也沒想過,朱承熠能把朱永興帶回來。還是平安帶回! 如何想法子接應太子入京,一直是朝中上下尤其是眼下皇帝最苦惱之事。此刻一下解決這心頭大石,無異于天大的喜事。 沒時間去思考朱承熠如何會從慶南折去了燕安,茶樓眾人幾乎全是最快速度跑去了城門。 一瞧,那可不是朱永興嗎? 那家伙原本就沒個儲君樣,此刻一見,吃了一段時間苦的他瘦骨嶙峋,滿臉胡茬,蓬頭垢面,形容枯槁,瑟瑟發抖,一見熟人,更是喜極而泣,嚎啕大哭,簡直如個孩子…… 雖樣子不好看,但總算是全須全尾回來了! “幸……幸得世子相護……否則我死定了?!彼Y結巴巴,淚流滿面。 然而,一眾老頭卻是一個個一掃疲態,哈哈直樂。 太子一回,他們便不再是沒有選擇,終于不用郁悶到揪頭發。他們不用擔驚受怕皇帝這兩日若駕崩后應當如何應對,總算,天佑大周,大幸!萬幸! 尤其那陶老,竟是樂得拍起了大腿。 “明了!老夫明了!到這會兒才明白,昨日西直門外世子攙扶了那老頭除了告訴咱們他要留的信息在善堂,還另有何意!” “那老頭七八十歲,世子二十多,兩人分明扮的是太爺和太孫。他反復提醒咱們了,‘太’啊,太子的‘太’,他一路攙扶保護,就是為了告訴咱們,他扶著太子護著太子回來了!” “咱們這幫老家伙,腦子竟然沒反應過來,完全沒想到這一條??!哈哈哈!世子不錯。真不錯??!” 朱永興哭唧唧,老頭們笑嘻嘻,反差鮮明。 朱永興看著老頭們,聽說他將要被送上位,再一看眼下這亂糟糟的形勢,一下更覺才出龍潭又入虎xue,頓時覺得兩眼一抹黑,更是嚎啕大哭起來。 老頭們此刻可沒時間安慰勸說太子,如此大喜,自當趕緊上報。 朱永興立馬被干凈的毛毯裹上并塞進了馬車送去宮中。他倒算有良心,還不忘把著車窗讓人去護著朱承熠…… 而朱承熠,在放下朱永興后,一刻沒留,當即便打馬就又殺了回去,與反軍戰成了一團,口中還在指揮著禁軍按他指示行動。 幾位閣老對視一眼后立馬下發命令,讓所有禁軍統一聽從朱承熠的調度。 “兄弟們,咱們今晚目標是趁出其不意,把南邊三城門外所有反軍一口氣剿滅!此刻,先隨我搗了前邊起火的營地!” 誰說他費盡心思與城內聯系上就為了送太子進城?怎的么也得收上一筆利息來! 朱承熠帶人便往外沖。 事實三十息前,了望臺就來報,四里地外有地方已經燃起了一片火光…… 晚上看不清,此刻聽罷才知,原來那起火的是反軍的南營地。那么無疑,之所以起火,想來也與朱承熠有關了。 “趕緊去盯著東西城墻,但凡有反軍過來支援,最快速度做警示!”這是榮安所提,立馬得了幾位老爺子首肯。 太子已經回來,沒有后顧之憂了。既然機會出來了,何不趁機好好干上一場!兩萬多人打個突擊,先來場大勝穩固番軍心民意也是好的! 榮安再不肯回茶樓,執意拖著沉重的身子上了城墻,在眾人里尋找朱承熠身影。 她壓根看不清楚人群里左突右進的他,只隱約看見他手中劍折射的那些反光,聽見隨著那些光亮響起的此起彼伏的嚎叫。 榮安沒有埋怨從來都氣定神閑的他此刻這不要命的冒進,她充分感受到了他的恨。因為這些反賊,燕安遭了大難,燕安軍危在旦夕,京城腹背受敵岌岌可危,他所有珍惜和保護的人和物都陷于危機之中…… 他分明是憋足了一口氣,此刻不僅僅是泄恨,還是終于有了可以出力的機會。相比韃子,大概這些反賊更讓他恨之入骨。 南城門外反軍迅速被蕩清,此時此刻,南城門大安。 幾位閣老再次忙開,抓緊時間將這兩天想要傳遞卻苦于沒有機會的信息一一快馬外傳。京畿地各處衛所被要求整合兵力支援,各大州府衙門,包括秦西慶南地也都下達了朱永昊聯合遼江造反的消息。 “反”和“叛”兩字,一旦同時被烙去了朱永昊的身上,他再想輕松四兩撥千斤接管京城就是完全不可能之事。各地兵力都會源源不斷前來勤王,前來剿滅他的反軍…… 魯地幾大衛所都被下令,最快速度前往遼江,既為救助燕安軍,也為包抄或是給予遼江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