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如今正好夫君回來了,讓他給畫個樣子,找齊了人風風火火地建起來。往后一個孫兒一座跨院,豈不是很好?!?/br> 張氏是不愿一家人住得太遠的,但說到了娶孫媳婦她便有些意動,看向了另一側坐著的二弟妹戚氏。 “哎呀,大嫂,這個好??!”戚氏拍掌,“狀元公親自建的宅子,得多體面??!” “十里八鄉的獨一份!” “正好這次的大喜事家里不辦流水席,不如就像三侄媳婦說的這樣起個大宅子,大祭祖宗,感謝祖宗庇佑呢!” “什么?家里不辦流水席了?”小張氏驚呼。 “是啊,”張氏遺憾道:“老三說京城里頭上一科狀元被人一狀告到皇帝老爺跟前,說他收禮,還有什么,什么……” 劉玉真補充道:“還有縱容家人強占鄉鄰田地,這是今年的事,被御史彈劾后證據確鑿,已經被貶至瓊州,大好前程就此斷送?!?/br> “對對對,”張氏也想了起來,“所以啊,這回家里就商量著不辦流水席,過幾日請幾個親戚過來賀一賀就完了。至于鄉親們,待祭祖的時候咱們家多出兩頭豬,從去年養到今年的魚也撈一撈,添兩個rou菜盡一盡心?!?/br> “不辦了啊?!毙埵想y掩失落,她都想了一宿都想好了要怎樣說服姑母,讓她自己獨挑大梁那是不行的,但可以讓姑母出頭,這樣她再跑得勤快些,里里外外都忙活起來,總能沾點好處。 誰曾想,竟是不辦了。 不但不辦了,三房還要建大宅子搬出去住,什么一個孫子一座院子,還不是他們占得多些,畢竟有三個兒子呢。 小張氏傻愣愣地在屋子里站著,思緒翻滾。 但縱使她千般不甘,萬般不愿,這事還是往劉玉真希望的那個方向發展。陳家需要起一座大宅子,一來的確是人越來越多,陳世文這一輩是三個兒子,但再往下就是五個。 男孩將來分家,總得一人一座院子吧?難道還像以前一樣只分三間房? 這二來便是如今家里也比以往富裕,近兩年魚價雖然跌了,但陳家又買了許多地,一年下來也有大幾百兩。 如今陳世文科舉考完,也授了官每年都有俸祿,這供養他的銀子就省下來了,所以幾個長輩都同意在老屋那地上新建一座宅子。 圖紙上只畫了三進并一排后罩房,但含了七八個小跨院,足夠一人一個了。 “這里要建座園子,”劉玉真指著一處院子的旁邊空地道:“你喜歡竹,那這里就種一處竹林?!?/br> “再種些梅樹?!标愂牢狞c頭,在紙上勾勒出崎嶇的假山、嶙峋的梅枝、再在旁邊添了幾棵細竹。 “要種桃子!”瑾哥兒扒著桌角說道:“爹,種桃子,桃子好吃!” 于是陳世文又在畫紙上畫了幾株桃樹、接著是棗樹、石榴樹、荔枝樹…… 到最后就成為了一處果園,但不管是劉玉真還是幾個孩子都高興得很,陳世文也就只有照辦了。 …… 在悠閑地畫圖紙中,陳氏一族開了祠堂祭祖,并把瑾哥兒和瑜哥兒兩個人的大名陳澤瑾、陳澤瑜計入族譜。 那一天陳世文穿著他的官袍走在最前方,其后才是族長、族老、曾老太爺等人。 張氏和劉玉真因為是朝廷冊封的赦命,于是也參加了此番祭祖,張氏從頭一天晚上就摸著她那身衣裳激動萬分,祭祖那天一整天都紅光滿面的,到了晚間才顯露出疲憊來。 而劉玉真因為見過更宏大的場面便平靜得很,響午的時候還歇了半個時辰,一整天都精神奕奕。 讓族里的好些婦人都驚訝,私下里說她有官家太太的氣派。 祭祖之后便是宴請,張家、戚家、吳家、劉家、何家、楊家等等親戚全都來了。就連陳荷花未來的公婆譚地主夫婦都提著禮上門,人人都擺著一張笑臉,熱情得很。 沒有了人來人往、多是不識字村民的流水席,又不需要到處采買雞鴨魚rou,小張氏之前的想頭便落了空。 而來的人里頭許多都是小張氏說不上話的,即使她說得上話的,也都是和她閑話兩句便圍著張氏和劉玉真奉承,她這個陳家長媳在她們的眼中沒什么太大的分量。 更不用說兩人嫁妝、氣度、手段、衣裳首飾、侍候的人等等方面的差距了,在劉玉真挑了一些舊衣裳賞下去后,冬葵有時候穿得都比常年布衣的小張氏體面。 所以直到后來,李家的見著冬葵就躲,更別說搶熱水這等小事,劉玉真直接指派了兩個人到廚房幫忙。 再加上之前留下的郭婆子,有幾分香火情的錢家的,無論他們這一房什么時候要什么,就沒有缺的。 “太太,廚房孝敬了奶豆腐來?!倍崎_竹簾子走了進來,端過來兩碗瑩白的奶豆腐放在劉玉真身旁的桌子上,上面還半鋪了一層煮得綿軟的紅豆。 “可是錢家的做的?”劉玉真問道,她放下手里的游記,拿起旁邊放著的瓷勺舀了一小口,“有幾分火候了,讓她再做一些送去給家里其他人嘗嘗?!?/br> “哎?!倍麘?,然后轉身走到半途又倒了回來,小聲說道:“太太,我剛才瞧見三少爺了?!?/br> 三少爺就是佑哥兒了,這個孩子被小張氏看得很嚴,平時都是不許他出門的,劉玉真回來七八日了也不過只見了兩三回。 “三少爺,你在哪兒見著他了?”劉玉真好奇地問道:“旁邊可有別的人在?” “沒呢,”冬葵回道:“三少爺蹲在廚房墻角不知道在看什么,太太,可要去稟告老太太或者大太太?” 劉玉真想了想,“你喊個人去看著他吧,莫要讓他跑到危險的地方去了,然后再去老太太和大太太那說一聲?!?/br> 冬葵聽話地出去了,但還沒等劉玉真把這一碗奶豆腐吃完她就回來了,身后還跟著一個兩三歲的小娃娃,那一瘸一拐的模樣的確是先前見過的佑哥兒無疑。 劉玉真吃了一驚,“你怎么把他帶回來了,可是老太太和大太太不在?” 冬葵無奈道:“老太太說大太太出門去了,她那里又來了兩個老姐妹不得閑,讓您看一會兒三少爺?!?/br> 跟在冬葵身后的佑哥兒,手里握著一只光滑的木頭鴨子,自從進了門那眼睛就直勾勾地看著劉玉真。 也不說話,就這么站著。 這讓劉玉真有些頭疼,彎下腰柔聲問他,“佑哥兒,你可還記得三嬸?我們昨日晚膳的時候才見過的?!?/br> 佑哥兒沉默著,過了一會兒才點頭,但是目光依然沒有移開。 劉玉真不明白他這是怎么回事,又問他是不是渴了、餓了、找她是不是有什么事等等,都沒有得到回應,這讓她有些泄氣。 “太太,”冬葵看了半響,猶豫著說道:“三少爺這是不是想吃奶豆腐???我剛剛端來的路上他就抬頭看了,您這會兒就坐在桌子前邊,所以他才看著您?!?/br> 劉玉真一愣,試著往旁邊走了兩步,果然佑哥兒的眼珠子沒跟著她轉動,還是直勾勾地看看前方,那個放著碗的桌子上。 “這……” 劉玉真扶額,將他抱起放置在椅子上,順手給他整了整衣裳,然后道:“冬葵,你喂他嘗嘗,拿另外一碗我沒吃過的?!?/br> 冬葵應著,然后端起另一碗還有些溫熱的奶豆腐,舀了一勺湊近佑哥兒的嘴巴,他乖乖地張嘴吃了下去。 吃完了嘴巴又張開,冬葵不敢喂得太快,一小勺一小勺地喂了半碗。 “娘,娘,你看我和弟弟抓到魚了,晚上煮著吃吧……”瑾哥兒捧著一個碗,里面游著十幾條拇指大小的魚,他的身后是喊著‘哥哥’‘哥哥’跟上來的瑜哥兒。 第115章 劉玉真一看那碗就笑了, “好好好,先養著,待會兒送去廚房裹一層雞蛋液做成酥炸小魚,香得很?!?/br> “冬葵,將少爺們的魚都收好?!?/br> 然后朝著在他們身后走進來的陳世文和康哥兒道:“他們怎么就抓到魚了?還是活蹦亂跳的,可是下了水?” “娘,弟弟們沒有下水,”康哥兒道:“這魚是在網里頭撿的, 碗是從伯祖父家里拿的, 因為瑜哥兒想要看魚游起來?!彼吲d地從身后捧出一朵荷葉,“您看, 這兒還有呢!” 和前面兩個小的用一個碗裝著十幾條相比,康哥兒手里這些大大小小的魚約摸有半斤, 里面還夾雜著草根和些許泥巴團子,用荷葉兜住了。 但荷葉兜住了魚卻兜不住泥水,那順著荷葉梗流下的淡黃泥水把他的衣袖都沾濕了。 劉玉真:“天,菊香快帶康哥兒去換身衣裳, 仔細著了涼, 還有這兩個小的,春杏你也帶他們去換換?!?/br> 讓人把他們幾個帶下去后,劉玉真埋怨起陳世文, “你帶他們去看撈魚也就罷了, 怎么還讓他們撿魚呢, 你看看一個個都成泥猴了?!?/br> “他們看著看著就跟著村里的孩子們一起撿了, 我見他們玩得開心便沒有阻止?!标愂牢男χ貞?,然后看到了坐在桌前的佑哥兒,驚訝道:“咦,這是佑哥兒?” “是啊,大嫂不在家里,芙姐兒和慧姐兒又去了找姐妹們玩,便只他一個人了?!眲⒂裾孓D頭看向這個沉默著吃奶豆腐的孩子,小聲問他,“之前我們商量的,跟長輩們說娶妻要往遠處了尋的事情,你說了嗎?” “說了,和長輩們以及族長都說了,他們也答應了,不用多久附近的村子都會知道?!标愂牢淖咔皫撞?,坐在佑哥兒身側輕聲喊他:“佑哥兒,這奶豆腐好吃嗎?” 佑哥兒嘴巴張得大大的,吃到一口后便閉緊了,嘟著嘴咀嚼,過了好一會兒,奶豆腐都吃完了才點頭。 陳世文嘆息。 正在此時,換好衣裳的瑾哥兒噠噠噠跑了過來,嗅到空氣中的奶香味頓時就高興道:“娘,我也要吃!” “好,我讓人給你做?!眲⒂裾嫒崧暤?“這是你三哥,來跟三哥問好?!?/br> “三哥,”瑾哥兒歪著頭,有幾分好奇地問道:“為什么不是三弟???他和弟弟一樣矮,外祖母說弟弟矮所以是弟弟,他也矮也是弟弟,我最高我是哥哥!” 說完還抬頭挺胸,很驕傲的模樣。 劉玉真哭笑不得,“這大小不是靠高矮區分的,佑哥兒比你大,出生早,他便是你的哥哥,而你又比瑜哥兒早出生,所以你是瑜哥兒的哥哥?!?/br> “一個人既可以是哥哥也可以是弟弟,端看和誰比,你在佑哥兒這里是弟弟,在瑜哥兒面前又是哥哥,莫要弄混了?!?/br> 機靈的瑾哥兒想了想,又問,“那長桐比哥哥都大,為什么他又是侄兒呢?他還喊我叔叔呢!” 長桐就是族長家那重孫了,比他們小一輩,劉玉真想起了那個懂禮貌的孩子,解釋道:“長桐比你們小一輩,所以你們是叔叔,他是侄兒,這輩分和歲數又不一樣了?!?/br> 瑾哥兒似懂非懂,不過倒是沒再爭辯,乖乖地喊了一聲三哥哥。 瑜哥兒也搖搖晃晃地走了出來,跟著哥哥喊,“三哥哥?!比缓缶鸵锌吭陉愂牢牡耐壬虾闷娴乜粗痈鐑?。 佑哥兒也好奇地看著這兩個一模一樣,只穿的衣裳有些不同的小娃娃,還跟著重復了一遍,跟著喊道:“三哥哥?!?/br> “娘,他喊我哥哥了!”瑾哥兒興奮地大喊,“那他就是我弟弟了?瑜哥兒是二弟,他就是三弟!” “弟弟!弟弟!”一直都是家里最小的瑜哥兒也跟著興奮起來,跑過去拉佑哥兒的手,“弟弟,看魚?!?/br> 于是兩個小的便拉著他到矮桌上看魚了,瑾哥兒還給他介紹哪一條是在哪兒抓的,也難為他還記得。 許是小孩子之間有獨特的語言,剛剛還沉默著的佑哥兒去了矮桌之后,在兩小的帶領下也一個字、兩個字地往外吐,不過他說得很小聲,在另一側坐著的劉玉真和陳世文聚精會神也不怎么聽得清。 劉玉真覺得有些奇怪,“之前母親跟我說佑哥兒一天難得說一句話,她老人家愁得不行,生怕有什么不妥,但如今……” 她停頓了一下,組織語言道:“就剛剛這樣來看,他心里是明白的,就是反應遲鈍了些,也不愛開口?!?/br> “是不是平日沒人跟他玩,沒人和他說話的緣故???要不找些人來和他一起玩?” 陳世文的注意力也是一直放在他們幾個身上,聽到劉玉真這么一說點頭道:“值得一試,我記得瑾哥兒和瑜哥兒剛學說話的時候,無論是你我還是岳母,亦或者幾個丫鬟和奶娘們天天都在教,他們若是能說一兩個字我們能高興半天?!?/br> “我沒記錯的話,瑾哥兒和瑜哥兒的確是比康哥兒說話快?!?/br> “也不知佑哥兒的情況如何,若只是說得少,或者沒有同齡的小娃娃伴著,這都是小事?!?/br> “晚上請安的時候,我問問祖父他們看是怎么一回事?!敝烙痈鐑褐皇欠磻?,他的表情有些許放松,“能治的就要治,不能治也得早早打算起來,他雖然腿上有疾,但也只是不能科舉而已,旁的事還是做得的?!?/br> 劉玉真也是這個想法,只要不是癡呆的,那就還有救,于是道:“那你找長輩們問問清楚,趁我們還在家的時候,若是要買人也可以幫著掌掌眼,要挑那種忠心的,還要機靈?!?/br> “門房那兒子忠心是有了,但也是個悶性子,應該給佑哥兒再添兩個活潑的。我就不陪你去了,這次回來我看大嫂對我有些意見,我就在家里等你消息?!?/br> 陳世文點頭,“這事我來說,至于大嫂,”他嘆息道:“可能是因為佑哥兒的緣故,不管是張家那邊還是村子里都有閑言碎語,她有些魔怔了?!?/br> “你莫要放在心上?!标愂牢木o握著她的手,“待我們下次回來,便有自己的院子了,也處不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