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 陳世文略答了幾句,然后再度拜謝了村民們,回到了馬車上。 馬車里,三個男孩子正扒著窗戶往外望去,見爹爹回來了頓時就湊近他的身邊,七嘴八舌地說道。 康哥兒很高興,“爹,我看到曾三伯祖父了,他們家做的酸菜可好吃了!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br> 瑾哥兒:“哇,好多人!那樹好大!” 瑜哥兒:“爹,多人!” 陳世文眨眨眼睛,讓眼眶里的酸澀淡去,聲音略有些沙啞地回答:“這里是坡下村,我們的家,剛剛那些人都是我們這個村的,有些還是我們的族人?!?/br> “至于你說的酸菜,回去后問你祖母要,她老人家會很高興的?!?/br> “我們到家了?!?/br> 劉玉真沒他這樣大的感觸,但能理解他的心情,不由得伸出手去,握住了他的手。 陳世文一怔,迅速地反握住了。 馬車復又行駛起來,穿過村頭、沿著村里的那條河一直往上。路上也遇到了許多人,但陳世文都沒有再下車,一直拉著她的手,直到馬車停在了家門口。 大門處,曾老太爺、老太爺、張氏、戚氏、陳世誠及陳世方等,翹首以盼。 第113章 “來了嗎?” “來了沒?” “來了來了, 三叔來了??!”早就跑遠了的宇哥兒快步跑了回來,激動地大喊:“曾祖父, 我看到三叔的車了, 馬車!好大的馬!好大的車!” 他跑過來興奮地抓著陳世方的衣裳, “爹, 我能騎馬嗎?我想要騎馬!” 陳世方凝神望著遠處, 心不在焉地答到:“等下問問你三叔?!?/br> 馬車很快就過來了,隨著駕車的李三吁地一聲喊, 再一拉韁繩,這打頭的這一輛大馬車就停下了, 引得宇哥兒驚呼出聲,“停了, 爹馬車停了!” 李三跳下車來, 快步拿了一個凳子走到車后, 放置在地面上。而此時車里的陳世文已跳了下來, 離車門不遠處的地方剛剛窩在他懷里的瑾哥兒正張著手讓他抱。 但陳世文的心卻已不在此處了, 他緊走了幾步,沖到曾老太爺等人跟前磕頭,沙啞著聲音道:“我回來了,祖父, 爹娘, 我回家了!” “好, 回來就好?!痹咸珷敽屠咸珷敹际菑娙讨鴾I。 張氏卻是顧不得這許多了, 摟住他哭道:“我的兒啊, 你可回來了,你在外頭冷不冷,熱不熱,娘日日念著你??!” 前方哭聲響起,后面的車里幾個孩子頓時有些坐臥不安,瑾哥兒和瑜哥兒好奇地張望著,康哥兒則扒著車門就要往下跳,被李三給張手攔住了。 “大爺,小心著些?!崩钊贿呎f著一邊把康哥兒抱了下來,隨后又抱下了喊著爹爹,哥哥的瑾哥兒和瑜哥兒,待車里只剩下劉玉真和慧姐兒時卻是站到一邊垂下頭不敢動作了。 正巧,后頭馬車上的的段嬤嬤等人過來了,連忙把她們兩個扶了下來。而這時,康哥兒已經帶著兩個弟弟,跑到前方去找爹爹,然后被長輩們摟住,心肝rou地喊了一通。 康哥兒還好畢竟年長些,和這幾個長輩也認得,被這樣摟著頂多覺得有些害羞,但是瑾哥兒和瑜哥兒卻是嚇了一跳,哭喊著爹爹娘親,扭動個不停。 “哇,娘,娘——” “爹,爹——” “莫哭,莫哭,”陳世文連忙走上前去彎腰摟住他們,“這是你們的曾祖父,祖父和祖母,還有二祖母,大伯和二伯,大伯母二伯母,哥哥jiejie們?!?/br> “爹在路上跟你們說過的,可還記得?” 瑾哥兒緊緊抓住爹爹的袖子,擦擦淚珠抬頭望著這幾個殷切地看著他們兄弟倆的大人們,見他們都是一副和善模樣,好歹是不哭了。 瑜哥兒看哥哥不哭了,聲音也跟著變小,不再一個勁地喊爹娘了。只是還是躲在陳世文身后,一時間不敢走出來。 “哎呀,大嫂,你瞧瞧這兩個孩子,膽子真大!”戚氏感嘆道:“長得還一模一樣,就是穿的衣裳顏色不同,但就跟那菩薩座下的小金童一般!” 戚氏說得沒錯,瑾哥兒和瑜哥兒這對雙胞胎的確是唇紅齒白,和他們村里這些黑頭黑臉的有很大區別。 張氏也是越看越喜歡,只覺得不愧是在皇城根下長大的娃娃,她伸出略有些粗糙的手想去摸他們的臉,“好孩子,過來讓祖母好好瞧瞧?!?/br> 曾老太爺也是激動得很,彎下腰和藹地道:“你們叫什么名兒???哪個是瑾哥兒,哪個是瑜哥兒?” 陳禮忠也好奇得很,跟在后頭搓手,想要上前但又擠不進去,只要殷切地看著他們,急道:“瑾哥兒、瑜哥兒,我是祖父,我是你們的祖父??!” 兩個孩子有些不太敢說話,陳世文見狀推了推他們哥倆,“這是曾祖父、祖父和祖母,告訴曾祖父你們叫什么?今年幾歲了?” 受到爹爹的鼓勵,瑾哥兒挺起胸膛,用帶著哭腔的語氣說道:“我,我是瑾哥兒,弟弟是瑜哥兒,就要三歲了?!?/br> “這名兒好,這名兒好??!”雖然這名字是他自己起的,但曾老太爺還是一疊聲地稱贊,顯然高興得有些語無倫次了。 劉玉真和慧姐兒也下了車,走過來朝幾位長輩行禮問安。 一家人在門口熱鬧了好一陣子,直到周圍鄰居漸漸圍了上來才移步屋內。而由于長輩們從未見過兩個小的,所以這一路上都爭先恐后地抱著他們,樂呵呵的逗他們說話。 張氏還不忘喊廚房端奶豆腐來。 慧姐兒和康哥兒剛剛在外頭的時候表現的很沉穩,跟長輩們請過安后就站在一邊聽他們說話了,如今到了屋內也是如此。 劉玉真推了推他們兩個,柔聲道:“過去和長輩們說說話吧,你們也兩年多沒見了,你們曾祖父、祖父、祖母們每回來信都念著你們呢,時時不忘求祖宗保佑你們平安康健?!?/br> 兩個大的是一時拘謹,被劉玉真這么一勸說頓時就湊上前去,康哥兒還朝著張氏道:“祖母,我剛剛在村門口看見了曾三伯祖父,他們家做的酸菜酸筍最好吃了,家里可有?” “有有有!”張氏嘴都合不攏了,“我這就打發人去買去,還有你們小時候喜歡吃的飴糖、雞腿、油條、燜rou等等,祖母都備著呢!” “快,快端上來!” …… 這一場熱鬧直至天黑,除了陳家這些人外半途村長、族長和一些德高望重的族老們也都來了,若不是這些老人家熬不住,堂屋的燈火恐怕會徹夜不熄。 劉玉真指揮著人將屋內的被褥、帳子等統統都換了,然后趕著大的兩個去隔壁屋子睡,再把鬧著要和娘親睡的兩個小的剝得光溜溜的清洗一通,換上干凈的寢衣塞到被窩里。 “娘,”瑾哥兒的眼睛大大的,明亮得很,“祖父們和祖母們,給了禮物,我和弟弟也有!” 劉玉真把枕頭拍松軟,糾正道:“不是祖父們和祖母們,是曾祖父和祖父,祖母和二祖母,莫要喊錯了?!?/br> “曾祖父、祖父、”瑾哥兒掰著手指,“祖母、二祖母……” “外祖母!”瑜哥兒突然開口。 “對,還有外祖母,”劉玉真給他們哥倆蓋好被子,柔聲道:“這些都是你們的長輩,很疼愛你們的,你們今日收了好多壓歲錢呢,快些睡吧,好孩子要早些睡覺才長得高?!?/br> “爹爹呢?爹爹還沒有回來?!辫鐑罕е蛔訋ね鈴埻?,瑜哥兒也跟著哥哥的動作,往外頭探頭探腦。 “你爹要晚些時候才能回來,和族長們吃酒呢?!眲⒂裾姘褜⑷嗽偃嘶厝?,哄勸了幾句困倦了的兄弟倆就頭挨著頭,很快睡著了。 劉玉真再在床沿坐了一會兒,見他們兩個睡得安穩,便吹熄蠟燭回到了外間。 這西廂房除了舊些以外,與兩年多前相比一般無二,劉玉真在她喜歡的窗邊坐了下來,伸了個懶腰,“冬葵,給我錘一錘,這些日子舟車勞頓,累得慌?!?/br> 冬葵很快走了過來,不輕不重地給她錘著肩膀,“太太,可要提熱水來泡一泡?往里頭放些花水,最是解乏不過了?!?/br> 劉玉真動了動脖子,點點頭,“去吧,讓廚房那錢mama多燒些熱水,待會兒老爺也是要用的?!?/br> 冬葵脆生應著,但很快就回來了,神情略有不忿地說道:“太太,我剛去給您提熱水,誰知碰上了一個臉生的mama,把我舀好的水都提走了!” 把舀好的水都提走了?! 劉玉真以為自己聽錯了,確認般問了一遍,“你是說家里有個下人,把你桶里的熱水都提走了?” “就是,”冬葵抱怨道:“我都說了是給三太太用的,但是她非要舀,還說什么三少爺等得急,讓我們再煮一鍋,然后就把水都給提走了!” “您說氣人不氣人!” 劉玉真:“……” 這可是有些奇怪了,聽冬葵這樣描述,那人是在對面東廂房侍候的,他們剛剛回來就來這么一出,微妙得很。 她下意識地望向對面,那邊有兩間屋子亮著燈,印象當中上頭那一間就是陳世誠和小張氏住著的。 …… 東廂房里,小張氏和鄭寡婦正在給佑哥兒洗澡,鄭寡婦如今已不叫鄭寡婦了,她再嫁了陳家后來買的那漢子,人稱李家的。 李家的小聲和小張氏說話:“太太,我剛才去廚房提熱水,瞧見了三太太身邊的那丫鬟,哎呀神氣得很呢?!?/br> “不過被我撲頭蓋臉地一頓說,先把水給提走了?!?/br> 小張氏給沉默地玩著木頭鴨子的佑哥兒擦身子,問道:“你提了她的水,她就沒說什么?” “氣得很!”李家的嘻嘻笑,“不過那又如何,家里的少爺們才最要緊呢,我一說是給咱三少爺用的,她就不敢說話了?!?/br> “所以啊,太太,”李家的給她遞棉帕子,湊近了神秘地說道:“您得拿出長房長嫂的氣派來??!” “尤其是這一回,三老爺回鄉那定是要擺流水席,收禮的,您是家里頭管家的,這事得靠您張羅??!” “可不能讓三太太搶了去!” 小張氏有些遲疑,“可是這擺席面可不是什么簡單的事,前兩年三弟妹都要忙得團團轉呢,我……” “哎呀太太!”李家的再度勸道:“這世上的事情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學一學就會了,有我們幫襯著您呢,哪有辦不妥的!” “要緊的是要把這管家權拿過來??!要讓人知道您才是家里主事的,”見她還在猶豫,李家的下重錘,“太太,不為您,也得為了咱們三少爺??!” “您瞧瞧今日,曾老太爺、老太爺和老太太的心思都在三房那兒,沒來看過咱們三少爺呢!” 第114章 這話讓小張氏就是一個激靈, 是啊,自己的佑哥兒是這般模樣, 若又不得長輩親近,往后還有什么前程可言? 自己少不得要像李家的說的那樣, 為他積攢些家底, 也立起大房的氣派來,以后再給佑哥兒娶個賢惠女子…… 她一邊思量著一邊給佑哥兒穿上衣裳,又把他哄睡了, 然后呆呆地坐在床沿,想著明日要怎么和姑母說。 她如今雖然幫著姑母管家, 但是錢財是沒經過手的。家里頭只有每年分的幾十兩銀子, 但佑哥兒時常生病要吃藥, 藥錢家里出了但每回去縣城拿藥不也要買點別的? 還得去仙婆那兒求些符來給他鎮魂, 這銀子漸漸地就花沒了。 第二日,等她想了半宿, 熬得眼眶發黑地走到姑母跟前的時候, 突然就聽到三弟妹和姑母及二嬸說, 要建個大宅子! “娘,二嬸,夫君如今大小也是個從六品的官了, 比知縣還要高上一級, 但家里的長輩們卻還住著這么個小院子, 連個散步的花園都沒有, 委實有些不像?!?/br> 劉玉真穿了一身桃紅色上繡荷花的襦裙, 端坐在椅子上緩緩說道:“我便和夫君商議了,不如起一座大宅,如此方顯氣派?!?/br> 見她們有些遲疑,劉玉真繼續說道:“再說了,眼見著宇哥兒、康哥兒幾個漸漸地大了,沒兩年便要娶妻生子,給您二老生小曾孫了。若是娶妻之后還住爹娘隔壁,一家人只那兩間屋子,也不體面不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