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名場面??! 陳世文一怔,坐直了身子快速地咀嚼咽下了口中的蟹rou包子,緩慢地答道:“那一日是在省城的解元樓,文氣璀璨之地伺候的都是機靈的小二,他們家的蟹據說是用蛋黃喂養的,味極好?!?/br> 劉玉真好奇地看著他,不過是隨口問一問,這人緊張個什么勁? 陳世文被她看得渾身不自在,轉過身子喝了口茶,道:“此前你說過的請席一事,我已寫好了帖子便定下在三日之后,可好?” 哪一日都沒有什么區別,反正他們又不來陳家村,所以劉玉真隨意地答道:“好,那我便安排人去抓魚,用缸養了送去能活好幾日?!?/br> “嗯,交給你我是放心的,那到時你與我同去,孩子們還小便不用去了?!彼芸煜铝藳Q定。 “我也要去嗎?”劉玉真吃了一驚,反問道。 “自然,”陳世文回道:“你我夫妻一體,況且我的師長、同窗好友等你都尚未見過,我在帖子上寫了攜眷同往的,這回正好讓你認一認人,日后我不在家里你若有事也可請他們幫忙?!?/br> 他過了一會兒又問,“你,不想去嗎?” 并不是,只是她想的是陳世文去縣城酒樓定個包廂,然后宴請一群男子,她不用露面的,畢竟這村里實在是太遠了,坐車都要一兩個時辰,實在不適合將宴席置在此處。 所以找個酒樓就很有必要了,她還想著要讓人去劉府開的酒樓打聲招呼,把顧廚娘派去一日呢。但如今他想要把她介紹進他的圈子,還有其他女眷那么這個方案便不行了。 她快速地思考了一下,回道:“既然有女眷,那就不能去酒樓了,夫君你的帖子送出去了嗎?我在縣城的進士坊里有一座三進宅子,不如就在那宅子里吧,屋子雖然沒有人住但是一直都是有下人打理的?!?/br> “也好,都聽你的?!标愂牢膶@些并無多大意見。 “那你請了幾人?那宅子里就幾個看屋子的,我們得帶些人過去?!眲⒂裾孀聊テ鹆藥サ娜诉x,段嬤嬤和四個大丫鬟是必帶的,小孩不去那么兩個小丫鬟就不用去。 但這有這些人也不夠,還得從別的地方借調,若出席的人在十人以上,那么侍候的得有二十人以上才行。 “夫子,付兄、趙秀才等七八人,再有會給縣令、縣丞、主簿幾位大人遞個帖子,不過他們不一定來?!标愂牢囊灰粩到o她聽。 這是把全縣這么多年來的秀才都請了,再加上他的幾位同窗,這些秀才人不多在家里時劉玉真也大致聽說過,她們的太太往常也有到劉家拜壽的,劉玉真還見過其中幾個。 但是縣衙里的幾位大人卻是怠慢不得,她只見過主簿的太太,其余兩位都沒有見過,得讓人回劉府與母親商議一番,正好問母親借些人手,劉玉真暗暗思索。 “對了,兩位連襟錢秀才和周秀才也會到?!标愂牢挠痔嵝蚜艘痪?。 “那就是二jiejie和四jiejie都要來了?”劉玉真驚喜地問,二jiejie她不太想見但是四jiejie還是想見的。 陳世文:“對?!?/br> 劉玉真:“那正好,四jiejie許是認識那些秀才娘子,你把四姐夫的帖子給了我吧,我讓人給他們倆送去,正好與四jiejie說一說,那一日我要迎客,勞煩她替我在里頭略做照應?!?/br> “諸位秀才你可有請了人幫忙招待?” 陳世文想了一下,“尋常的就讓錢貴招呼便行了,我如今是舉人到底身份有別,你也是一樣的,只有縣中幾位大人家的太太來了才需要你親迎,其他的除非是親近人家,不然就都讓你身邊的段嬤嬤去迎,如今這縣城中,除了那幾位太太,沒有人的身份比你更高?!?/br> 所以,這就是妻憑夫貴? 這感覺真不賴。 ****** 陳世文想要宴請師長好友并舉辦全魚宴的事在陳家泛起了幾絲波瀾,陳禮忠和張氏對此很興奮。 張氏高興地說:“家里的魚新鮮,煮出來的魚湯奶白奶白的,那魚丸也是又鮮又脆還沒骨頭,好吃著呢,你多夸一夸,讓那些秀才們都來買咱們家的魚!” 陳禮忠也高興得沒邊了,“爹待會便去打魚,挑那些大的,你和你那些同窗好好喝兩杯?!?/br> 打回來的魚都比巴掌大,用水缸裝著先運走了,陳世文和劉玉真也跟著一起前往。 自他們走后,小孩兒還好,但大人們確是一整天都心不在焉的,張氏第二天天還沒亮就爬起來在屋子里轉悠了。 被吵醒的陳老大問道:“你在這瞎轉悠啥呢?” “當家的,我,我睡不著,你說咱們家的魚那些大人們真的會吃嗎?真的會覺得好吃嗎?會不會不喜歡???” “怎么不吃?魚rou也是rou啊,你生老大的時候我還去河里給你撈過魚,下奶補著呢?!标惱洗筻絿佒?,在床上翻了個身子。 “你說,咱們兒媳婦怎么能想到這樣好的主意呢?”張氏悄悄問:“幸好沒聽弟妹的,給咱老三娶了吳氏的娘家妹子,不然啊今天可怎么好,一家子都要去喝西北風!” “這讀的書多自然就聰明了,”陳禮忠又翻了個身子,“你沒看咱們老三就比他兩個兄弟聰明!” “也是?!睆埵舷胍幌胧沁@個道理,頓時就放心了,“哎,我這會啊就想著她能早日給老三生個兒子,如此就穩妥了?!?/br> “你是沒瞧見老三那在乎勁,他當年對那大的愛理不理,現在都肯讓這小的丫鬟進書房了?!?/br> 張氏翻坐起身子,“當家的,你說這小劉氏進門也一個來月了,怎么還沒有信???” 陳禮忠用被子蒙住了頭,嘟噥道:“咱娘也是嫁進來兩三年之后才生了我的,你當年也是進門第二年才懷了老大的,你急什么?” 這倒是,張氏又躺下去了,但卻是翻來覆去睡不著。 婆婆是她的姑母,因為張家兒子多所以被山外頭的陳家求娶,成親后生了當家的、二叔和小姑,為陳家開枝散葉有大功,所以她也就嫁出來了。 后來的秀娘也是這樣,但是秀娘…… “當家的,你說秀娘入門都七八年了,就生了芙姐兒這根獨苗,我是不是得帶她去拜拜菩薩???正好先頭向菩薩許愿若這小劉氏是個好的我便添二兩香油錢,再供個豬頭?!?/br> “正好把秀娘帶去瞧瞧,這城南那邊的城隍廟香火可靈了!” “那誰誰誰家的就是去那兒求了根上上簽,回來沒幾日便懷上了!” “當家的,當家的?”張氏見半天沒有回應扭頭一看當家的竟睡著了,頓時一陣氣,沖著被褥拍打了兩下。 深夜里,張氏輾轉反側,熬紅了眼眶無法入眠。 婆婆生了兩個兒子,自己也生了兩個兒子,張家的幾個媳婦如今都生了八個兒子,這十里八鄉的誰不說張家兒子多,張家女兒會生兒子,秀娘當年及笄的時候多少人求娶。 還是自己那什么眼珠子好看得到珠子,給老大聘了來。 但怎么秀娘進門這么多年竟沒生個兒子出來? 老大是長孫,可得有兒子摔盆的,這到底是怎么了? …… ****** 前院,陳家二房 戚氏就著油燈在糊鞋底,旁邊是她的兒媳婦吳氏,婆媳二人一個糊鞋底一個納鞋底忙得很,至于宇哥兒早就哄睡了。 一邊糊戚氏一邊問話:“你有沒有覺著最近慧姐兒和康哥兒機靈了很多?這說話做事也很有模樣了?!?/br> 吳氏一邊做活一邊答道:“是啊,因為三弟妹在教他們讀書,所以才變了個人似的,娘您說咱們要不要把宇哥兒也送去???” “宇哥兒吃了一陣子她說的這個水牛奶這骨頭還真是長硬了,也不怎么摔跤了?!?/br> 戚氏搖頭,“可拉倒吧,養孩子她是很有一手只這么些天兩孩子就待她如親娘一般了,但是教孩子一個婦道人家怎么行呢?” “還好文哥兒立得住,只讓她教慧姐兒,她就不是個好夫子,盡教些寫寫畫畫的,上回我還瞧見她教慧姐兒和康哥兒畫竹子,就他們屋子前邊那一小片,都不是正經念書,如何使得?” “宇哥兒還是得像他三叔那樣送去正經書塾,將來才有大出息!如今他三叔已經是舉人老爺了,咱們的縣令大人就是個舉人老爺呢!” “宇哥兒若是從小就和他三叔一樣送去讀書,將來沒準也是個舉人老爺!” 吳氏想了想覺得有理,“娘您說得是,媳婦險些想岔了?!?/br> 戚氏呵呵笑:“其實啊,你和小寶若是有個女兒,那送去學學也不礙事,教著認幾個字還不用束脩,每天三頓點心呢,將來學成個才女也可以找個好人家,幫襯宇哥兒?!?/br> “誒宇哥兒也五歲了你這肚子怎么還沒動靜???”戚氏直起腰,語重心長:“咱們二房就小寶一根獨苗,娘就盼著你給咱們二房開枝散葉呢?!?/br> 這幾年夫君陳世方一直在外讀書,兩人聚少離多能有什么好消息,吳氏低著頭,不過一直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她仔細思索起來。 沒多久,二房獨子陳世方跌跌撞撞地進門。 “娘,娘——” “誒來了來了?!逼菔习咽衷谝路弦荒ū阕吡顺鰜?,瞧著這歪歪斜斜的人頓時心疼壞了,“怎么喝了這么多?快快快快扶到屋子里,翠娘快去倒兩碗蜜水來,那個喝了解酒?!?/br> 兩人攙扶著陳世方到房里歇下,又給他喂了一碗蜜水。 戚氏心疼地張羅著給他又倒了一碗水,“怎么喝了這么多???你這是在哪兒喝的???” 陳世方有些醉,但也沒醉到不省人事的程度,聞言笑道:“叔祖家的六哥,說多謝,呃,咱們家出了這么個好主意,呃,安排了一桌子席面來請,三弟不在就請了我,呃,我和大哥?!?/br> 說著砸吧嘴:“他們家的rou不好吃,不好吃,沒我們家的好吃?!?/br> “rou哪能有不好吃的?”戚氏啐道。 “娘你不懂,”陳禮略醉醺醺的,露出了一個回味的笑容,“家里吃的rou骨頭都是酥的,一進嘴里就,就化開,叔祖家的都在梁上吊了兩三年了,兩三年了,柴,柴得很!” “宇哥兒呢?”他突然站了起來,四處張望,“宇哥兒哪去了?” “夫君,宇哥兒已經睡了?!眳鞘匣卮鹚?。 陳世方安靜下來,過了一會兒又道:“娘,我想讓宇哥兒早日開蒙,早些,早些讀書!明日就,就讓他起來,讀書,讀書!” 戚氏驚訝,“宇哥兒還小呢,如今才不過五個年頭,骨頭都還沒長硬,要不再等等,他三叔……” 話音未落,陳世方突然捂住了臉,哭了起來:“要讓他去讀書,嗚嗚去讀書,去考秀才嗚,考舉人嗚,考狀元!” “嗚嗚嗚……” 戚氏頓時就心疼壞了,摟著他安慰道:“好好好,這就讓他去讀書,這就讓他去,明日就讓他去,我的兒……” 第41章 陳世文與劉玉真一大早就帶著人出發了, 一路慢行到了縣城宅子里的時候正趕上午膳。 這處三進的宅子離進士坊不遠,之前只有一戶下人看管, 此番要用來待客段嬤嬤提前兩日就帶著人過來布置了。除了段嬤嬤帶的人之外, 劉大太太還派了徐嬤嬤、芳嬸、外管事德叔以及大房近二十個下人過來幫忙。 段嬤嬤和徐嬤嬤兩個都是內宅好手, 一個盯著他們把各處都打掃得干干凈凈, 一個則在廚房守著把試做的菜肴都嘗了個遍,生怕有什么閃失。 所有人都慎重萬分——這可是自家姑娘第一次以舉人娘子的身份出現在人前,可不得盡善盡美。 所以當劉玉真和陳世文來到這宅子的時候, 小到院子里的花木, 大到器具擺設,無不妥帖周全。 所有的下人依照身份的不同穿著不同顏色的衣裳,低垂著頭聚集在院子里給他們請安。 劉玉真略說了兩句便讓他們散了, 吩咐人傳膳, 用過午膳后陳世文想要到四處略看一看,劉玉真嫌熱沒陪他去, 便喊了段嬤嬤來問話。 “這宅子布置得如何?”雖說看起來沒什么不妥的,但是劉玉真還是再問了一回,“正房可收拾好了?” 段嬤嬤回道:“都布置妥當了, 您和姑爺安置的正房也都安排好了,被褥今日在日頭底下曬了松軟得很,內室熏了您愛用的梅香,枕頭也換上了您喜歡的軟枕?!?/br> 說話間, 劉玉真略在屋內四處走動看了看, 見沒什么差錯便放心了, 問道:“客房布置得如何?明日宴席上許會有客人喝多或是需要歇息,這客房可不能差了?!?/br> 這事難不倒段嬤嬤,“姑娘您放心,外院收拾出了三間院子,每個院子都有正房和東西廂房,安置十幾個人都是夠的。內院里頭也差不離,為這太太還從府里派了得力的丫鬟和小廝來侍候,一切都穩妥?!?/br> “那些字畫擺設也從庫房里取了來,收拾好擺放齊整,雖說不是什么古物,但也都別有風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