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書迷正在閱讀:白晝美人(現代 NPH)、燃情新寵:契約甜心很美味、美人腰肢柔軟、八零年代甜蜜蜜、學長的誘惑【1vs1.高H】、溫柔惹火、寵妹狂魔的學神meimei、桃花依舊笑春風(1V1H)、伏波、娛樂圈紀事Ⅰ
安如海方才借口倒茶,已聽了個七七八八,當下機靈上前:“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依奴婢看,定是錯不了的了?!?/br> 原來皇帝幼時也得高人批過命,說他為破軍星降世,命相極硬,且有克妻之相。劉璋本來半信半疑,誰知隨著年歲漸長,那“頭風病”發作得越來越厲害,連召寢都不能,遑論娶妻?心里已然信了三分。 故而這些年后位一直虛懸,哪怕蔣太后幾次三番勸說他立貴妃為后,他也沒應。如今有了桐桐,貴妃就更不在考慮的范疇內了。 只是,劉璋也擔心,是否真如批言所說的那般,倘他真立了夏桐,豈不成害了她?哪怕不為醫治自身的怪病,他也舍不得這女孩子芳齡早逝——她那樣活潑討喜的性子,本該無憂無慮一生才是。 誰知依琳公主的無心之語為他提供了另一個思路,也許,夏桐便是他命中注定在等候的人,后位之所以遲遲不決,便是要這女孩子來填補的。 晚上劉璋仍舊留宿關雎宮,借口閑談問起夏桐幼時的事,夏桐聽后卻糊涂了,“批命?妾怎么不曾聽說?” 劉璋滿懷殷切的看著她,“你再想想,是不是忘了?” 夏桐沉吟再三,仍是搖頭。她真不記得,應該也不是原主的記憶——她是胎穿,穿過來就已經到宋氏肚子里了,難道宋氏挺著個肚子就能算出鳳命?連男女都不知道呢。 劉璋見她一臉懵懂,也不失望,興許是夏家的長輩瞞著她偷偷去過寺廟也說不定,這種事太過重大,沒道理程耀會故意捏造這段情節。 至于是否屬實,等明日見過清源法師就知道了。 劉璋做了一夜光怪陸離的夢,次早也不要夏桐伺候梳洗,忙忙的上完早朝便來到乾元殿里。 一位須眉皆白、身披袈裟的老師傅已等候多時。 劉璋雙手合十,客客氣氣喚道:“大師?!?/br> 清源并未行跪禮,只深深鞠了一躬,“貧僧參見陛下?!?/br> 劉璋看他臉上溝壑縱橫,十足顯出老態,一雙眸子卻精光四射,心里便知道這是個有真本事的人。 他也不跟清源打啞謎,直截了當的道:“敢問大師,是否曾為云陽伯府的一位夏姑娘批過命,那女子在家中行三,生得杏眼桃腮,俏麗不凡?!?/br> 他沒見過夏桐小時候的模樣,猜著應該和現在差不多——她那種臉型照說總不會越長越難看的。 清源很快回憶起來,應該說此事印象太深,他一把年紀也難忘卻,遂深深點頭,“確實?!?/br> 劉璋眸子里帶上一絲殷切的光,“那么結果如何?” 清源來之前,已經聽安如海介紹過那位夏昭儀的盛寵,原本有三分遲疑,此刻也消弭無蹤,“夏姑娘的命相貴不可言,是天生鳳命?!?/br> 稱她夏姑娘,自然是覺得那位貴人不會長久屈居在昭儀的位分上——看眼前這位陛下的模樣,似乎也早有此打算。 劉璋幾乎難以抑制住心頭的激動,手上的杯盞幾乎捏碎,還好是木制的,晃了晃便穩住了。 他恭敬地朝清源作了一揖,“多謝大師對朕說實話?!?/br> 老方丈卻微微蹙眉,“敢問陛下從何處聽得此語?” 他記得當時拿龜甲和蓍草卜完卦后,云陽伯府那位三夫人唬了一跳,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別說出去——懂得韜光養晦,這才是疼惜子女的好父母。 劉璋也不瞞他,“朕也是偶然從程參事口中得知?!?/br> 程耀可沒讓他保守秘密,皇帝當然不管。 清源眉心微微跳動了些,“是歸德侯府的小公子?” 劉璋敏銳注視到這位老僧的異樣,“大師也認得他?” 清源嘆息,何止認得,倒不如這位程小公子是他平生所見最早慧的一個,才七八歲的年紀就懂得偷聽大人談話,連那副卦象也被他抄了回去。當時清源本來想揭穿的,可念在夏程兩家本是親眷,自己一個外人進讒總有挑撥之嫌,且畢竟稚子無辜,總得給他改過的機會,清源想想還是算了。 誰知程耀年歲漸長,聲名也日益顯赫起來,清源看在眼里,甚為憂慮——本來覺得這位小程公子身具慧根,倘奮發圖強,未嘗不能做成一樁利國利民的大功德,可其人好逸惡勞,善于取巧,每每貪圖捷徑而不務正業,清源總擔心他哪一日會步入歧途。 劉璋沒想到這位大師看人的眼光如此精準,只是,他為何獨獨對程耀這般注意呢? 清源躊躇再三,還是說了實話,“程施主,似乎并非此世間人?!?/br> 他的命數,與清源之前見過的種種都不一樣,甚至于無從斷出因果來。 劉璋難得怔住,什么意思,那程耀莫非是妖怪變的? 還要再問,清源卻擺出一副諱莫如深的架勢,不肯再多說了,只靜靜施禮道:“貧僧言盡于此,至于該如何做,還請圣上自行定奪?!?/br> 說完,也不要皇帝差人相送,便自覺大步離開。 到了殿外,攙扶著他的小沙彌方悄悄問道,“師傅,您不是常說天機不可泄露么?怎的適才對陛下講程公子的事?!?/br> 清源嘆息不語。他是惜才,但更多的是不忍,程耀少時以才學名動京城,本該成一代大家,然其人古怪尖狡,恐有引火燒身之患——清源既擔心傷仲永,也怕程耀再這般繼續下去,遲早會害了他自己,更誤國誤民,倘有人能提前將他導入正道,那就再好不過了。 小沙彌聽得似懂非懂點頭,卻又問道:“那夏昭儀的事您為何半吐半露呢?” 他記得師傅曾提過,那位夏姑娘的命數和程公子一般,都跟俗常人迥異,甚至與夏家并非一本同源。 可清源卻只跟皇帝提了鳳命的事,至于另外的反常卻只字不提,這就令小沙彌有點不能理解了。 清源嘆道:“陛下是個多疑的人,我若說了,豈不令夏施主為難?何況,夏施主往日給我們廟里捐了不少香火錢,我若反咬她一口,那咱們成什么了?” 小沙彌:…… 所以還是看在錢的面子上么?說好的出家人當品行高潔不與世俗同流而污呢? 小沙彌感覺三觀整個被顛覆了。 清源任憑徒弟在一旁喋喋不休,自個兒只異常沉默著。 其實真正打動他的,并非夏桐施舍的金銀,而是她那一點慈心——倘卦象算的不錯,夏桐與程耀都不該是生在這世上的人,清源聽聞道家有奪舍之說,雖未知其究竟,但想來大體無差。 只是,同樣是占據了他人的rou身而活,兩人的態度卻迥然不同。程耀從來不聞不問,似乎根本未將此事放在心上,至于夏桐……她似乎很惦念那縷已經轉世的芳魂,盡管其實沒她,那女孩子也逃脫不了夭折的命運,可夏施主依然為此負疚于心,每月都會帶些香燭紙錢來圓覺寺燒化,再托人念一段往生咒,祈禱真正的夏三小姐來世能有好結局。 這樣的女子,倘若入主中宮,一定會是個仁慈愛民的好皇后罷。 * 夏桐被皇帝神神叨叨問了那些話,心里也跟貓爪一般,得閑便請宋氏進宮——有個孩子真是方便,當外婆的總不能不見見外孫吧? 此乃人倫親情,即便蔣太后知道了,也沒理由反對。 宋氏聽她說到批命的事,起初怔了怔,隨即一拍腦袋想起來,“對了,確實有這么回事?!?/br> 不過那時候夏桐自己在禪房蒲團上作耍,宋氏偷偷請清源大師在屏風后相的面,故而夏桐并不知道。 夏桐聽著很是無語,“您怎么不跟我說呢?” 而且,好端端地相什么面呀,難道她生來頭上帶紫氣,看著就不像凡人? 宋氏嗔道:“誰叫你小時候老一個人坐著發呆,也不愛說話,也不像姊妹那般愛零嘴愛漂亮首飾,娘可不得擔心你是個傻子么?” 夏桐:…… 那時候她剛穿來沒幾年,自然得少說話,免得惹人疑心,也顯得深沉有氣質,否則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妙語連珠,那不成妖怪了? 現在看來倒是藏拙過了頭,天才扮不像,扮成蠢材了。 第90章 迷信 好在宋氏雖然疑心自己生了個傻子, 卻并未因此忽視對她的養育教導,依舊無微不至的關心她照顧她,這令夏桐心里稍稍舒坦了些——當然也很感動。 更叫她感動的是宋氏沒把清源大師的批言往外說,這種話傳出去可不得了, 天生鳳命的女孩子, 誰得了她那是要造反呀, 稍微迷信點的統治者只怕立刻將她捉進宮去嚴加看管——那時候陛下還不是太子, 掌權的還是先帝爺呢。 夏桐可不想在垂髫之年去服侍一個大叔級別的人物,想想都覺得惡心得慌。 好在宋氏的智慧救了她,令她度過一個無病無災、平平安安的童年。 夏桐向母親表示衷心的感謝,誰知宋氏卻擺手道:“嗐!我哪有想那許多?” 她壓根就不信批言是真的,雞窩里還能飛出金鳳凰來?何況夏桐剛出世的時候瘦瘦小小,跟個凍毛耗子似的, 看不出半點貴氣,老鼠成精還差不多。 宋氏之所以沒往外傳,純粹是怕人恥笑。 夏桐:…… 好吧, 是她自視太高了。 不管怎樣, 宋氏這種心態還是挺好的, 不貪多,不妄求, 自然也不容易招禍。夏桐慶幸自己生在一個樂天安命的家庭, 若換了那野心勃勃的人家, 斷不可能過得如此灑脫清凈。 宋氏見她今日不停念叨批命的事, 自個兒也覺得奇怪, 問她是從何處聽來的——宋氏這些年都忘得差不多了, 不是女兒提醒, 她差點想不起。 夏桐也不瞞她, 告訴她是依琳公主無意間說起的,并且她很懷疑,依琳公主是從程耀口中得知。 畢竟公主與她從無淵源,能取得信息的途徑也只有程耀這條“小狼狗”了。 宋氏聽罷也難免起了反感,“程世侄怎恁般多口多舌,他自個兒愛勾搭公主便算了,平白說起你做什么,也不怕公主起嫌隙,真是拎不清!” 夏桐很驚訝母親居然會開口貶損程耀,畢竟程耀在她眼中向來是個溫馴懂事的侄兒,這般責備還是頭一回呢! 她試探道:“您覺得是程表哥的錯?” 這段日子程耀與依琳公主的緋聞傳得沸沸揚揚,宋氏自然也略有耳聞。 她白夏桐一眼,“不然呢?人家金枝玉葉的公主,難道會看上他一個窮山惡水的小官吏?左不過是他使的手段,引公主上當——這依琳公主已經是成過婚的人了,居然還如此糊涂,也是不可理喻?!?/br> 宋氏柔善歸柔善,可到底年紀擺在那兒,自有一種過來人的洞察力,她是不看好這樁親事的。 夏桐笑道:“那也是程家的事,娘您就不必cao心了?!?/br> 宋氏嘆道:“你表姑倒是高興得不得了,巴不得娶個公主回來好光耀門楣,我倒替她發愁呢,人家還帶著個兒子,回頭再添了乖孫,這家產該怎么算?” 不過程夫人向來昏聵慣了,旁人怎么勸也不肯聽的,宋氏也懶得睬她,只殷殷囑咐夏桐,“我看,咱們以后和程家還是少走動罷了?!?/br> 程夫人這樣汲汲營營,四處炫耀,將來若娶不上公主,恐怕會在京中顏面盡失;若娶上了,以那家人跟紅頂白的個性,宋氏想想也覺頭疼,還是盡量減少應酬,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夏桐自然求之不得,道:“程家雖對您有撫育之恩,可這些年爹爹的生意做得不錯,明里暗里照顧他們不少,也盡可抵得過了。既然程家高攀上了公主,咱們這些上不了臺面的親戚就別招人晦氣了,娘您說是不是?” 宋氏見這小妮子牙尖嘴利,兵不血刃就把程家貶損得體無完膚,笑著捶她一下,“行,娘都聽你的?!?/br> 又輕輕嘆道:“也好,有了公主在,阿瑜盡可以放心了?!?/br> 先前為了逃避程家提親,宋氏巴巴地到宮中來求夏桐幫忙,本想請她在京城挑樁好親事,可回去之后見夏榆的模樣,宋氏總覺得她很不開心似的。 夏桐寬慰道:“meimei年紀尚小,自然舍不得離開娘親,您也不必著急,多陪她幾年也來得及?!?/br> 宋氏道:“若真如此倒好了,我只怕她先有了意中人,日后說的親事再好,那也是瞧不上的?!?/br> 夏桐心中一動,“阿瑜莫非還念著顧太醫?” 宋氏不言,眉宇間卻頗有憂色,顯然跟她想法一樣。 夏桐急道:“您沒好好跟她說么?” 她都搬出顧明珠不能生育兼好男風這種謊話了,夏榆總不至于還硬往死胡同里走吧? 難道世上真有一見鐘情? 宋氏苦惱不已,“她跟你爹一樣認死理,不撞南墻不回頭,我哪勸得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