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愿意,怎么會不愿意?只要您二老, 還有你們專家組的同志們不嫌棄我們,我們一家子以后就都留在這里。我們也,” 她想了想,學著華老的話:“我們也為了國防事業貢獻畢生的努力?!?/br> “對!我們都留下, 留在這兒為國防事業貢獻畢生的努力!” 被他們這番話所感染,劉暢第一個站了起來, 用手在自己的胸脯上用力的拍了拍,眼神里是滿滿的興奮和激動。 可華老卻顯然并沒有因為他們的表態而感動。 他與寧工對視了一眼,兩位老人的眸中同時現出了一抹苦澀。 寧工搖了搖頭:“為國防事業做貢獻的方式有很多種, 也并不一定非要留在這里過一生。我們老了, 該經該看的, 都經過看過了。我們不想亂跑了。 你們還年輕,將來一定會有更重要的事業,更好的前途在等著你們?!?/br> 說到這里,老人的目光在桌邊的所有人臉上一一掠過,微微嘆了口氣:“無論是劉暢,還是青耘,祁峰,我們都不希望你們留在這里太久。你們以后的路還長……這里,就當它是一個人生路上的站點吧?!?/br> 老人后面的話沒有再說,可是在座的每一個人心里都明白他們那未盡的話是什么。 島上再好,也是個孤島。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當做桃花源留在這里沒問題,可要留一輩子…… 就算他們留下了,那孩子們呢? 難道他們要從這么小的年齡,就注定一輩子困死在這樣一個島上嗎? 捫心自問,沒有一個人會真正的甘心。 房間一時間又安靜了下來。 沈青耘看了看大家,蹙著眉先將劉暢瞪了一眼:“都想什么呢!我們是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上級要求我們在哪兒,我們就得在哪兒,這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 以后會有什么變化,是留,是走,都是不是我們該考慮的事兒。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干好國家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 留在島上,就盡全力保障好專家的安全,搞好島上的建設。即便將來要離開,一天不下島,就要站好在島上的最后一班崗。交接的時候也要讓后來人看到我們的工作是保質保量完成的,沒有丟警備營的臉!” 一句話說地大家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是啊,無論是走是留,都不是個人能夠決定的,想那么多干嘛? 就如沈青耘所說,留下一天,就干好自己的事,把島上建設好,這才是現在最應該考慮,也最應該做的。 “對對,青耘說的沒錯!” 華老拍了下巴掌,先哈哈的笑了起來。 “怪我們了,我們幾個老家伙天天關在研究室關得太久,都沒有精神氣兒了。你們別被我們帶歪,就像是青耘說的,都干好各自的工作,以后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br> 說到這里,他轉頭再次看向沈青耘:“對了青耘,你們有沒有考慮要在島上種點糧食???” 糧食,永遠是這個年代最重要的話題。 聽華老這么問,大家的表情都變得嚴肅了起來。 沈青耘沉吟了一下,說道:“這事兒我們之前想過,我還和營里的那些個有駐島經驗的老兵們探討過,最后大家都覺得有點困難。 一來,這邊臺風多,不管你種什么,一場風暴來了就全完了。再來,” 他無奈的朝外面指了指:“就這石頭山,連一塊兒平整的地都沒有,在哪兒種?” “你這樣說不對?!比A老搖了搖頭。 “別管多麻煩,辦法總比困難多。要按照你這樣的想法,我們的攻關小組就可以全都放假,直接回家了。我們做的哪一樣事,遇到的困難少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是了。 沒有土地,見縫插針的找??!用你的話說,一場風暴來了,就全完了。那你有沒有想過,要是一場大風暴,供給船幾個月過不來,那這一個島上的人會不會也全完了? 島上的儲備糧夠嗎?” 一句話說地沈青耘頓時變了臉色。 無論在軍事方面再有天賦,能力再強,沈青耘也并不是一個在海邊長大的人。他甚至在之前的先鋒營待的年頭也并沒有很久。 對于海島生活他更是完全沒有經驗。 雖然他也學習過各種理論知識,了解基礎技能,但紙上談兵和親身經歷完全是兩回事。 他來島上一年了,還沒有經過一場大風暴,補給船每個月按時按點都會送物資過來。 不管好壞,糧食是一定能夠保障的。所以,曾經繃緊的弦就漸漸的松了。 如今華老的話就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的砸在沈青耘的頭上,將他一下子給敲醒了。 島上現在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以后還會更多。萬一真有被迫封島的那一天,他們的儲備糧能夠吃多久? 他這個一營之長,全島最大的指揮官,他拿什么來保障全島軍民的生活? 看他聽進去了,華老又繼續說道:“我的建議是不僅僅要種糧食,還要把能夠開展的副業全都開展起來。例如,小崔馬上要開始的養蜂工作,這是你們爭取來的吧?這樣很好??!那為什么不爭取更多一點呢? 就像是再種一些花生,豆子,將來自己榨油,磨豆腐?!?/br> 說到這里,華老嘆了口氣:“我知道你們人員太少,顧不過來。就像是那個豆腐,不僅小滿會做,炊事班的戰士們也有不少人提前學習過??删褪且驗槿耸植粔?,才做不出來。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多招一些軍工到島上來工作呢?” “不要跟我談什么保密?!?/br> 華老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別拿你們盧平的那些話來敷衍我,想找合適的人,他有的是辦法!再說了,都到了這個島上了,還有什么保密不保密的?” 說完,老爺子很是不滿的嘖了一聲。 難得見到老人家如此孩子氣的一面,大家都不由得跟著笑了起來。其實他們都理解華老的想法,也深以為然。 這中山島是海上的一座孤島,四周都不臨陸地,進來容易出去難。 沒有團里派人來接,別說普通人,就是沈青耘,祁峰他們這些軍人,想要出島都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一般的戰士,軍工,就是到了島上,不得到允許,連專家組生活區域的邊兒都沾不著, 就算了解些內幕,想要送出去也是很有難度的。 而且,華老說的也是實際情況。 在第一次發現補給船因為天熱送不來rou和豆制品之后,尹小滿就給任平安建議,說讓送個石磨來,不行就自己在島上磨豆漿,做豆腐。 結果被任平安一句話就給打擊了。 任平安說:“嫂子,誰做?每次做多少?是只給專家組做,還是大家都有?” 中山島和別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這里資源是共享的。 除了國家特別給專家們特批的奶粉,雞蛋,rou,精細糧,這些無論他們怎么說,都沒有任何人會占用一點之外,其他打的魚,種的菜,都是一同食用的。 弄一臺小磨,隔三差五給專家們磨點豆腐,這不難,可他們絕對不會接受這種特殊化。 可全營上上下下那么多人,要全供著吃豆腐,哪怕一頓,誰來做? 炊事班的人是顧不過來的。 而尹小滿,現在她可是管著十一個專家的三餐兩點還有一頓夜宵的。 這活兒和搬石頭的戰士們相比,可能不算重,可也足夠她和大米兩人一天到晚忙成了陀螺。 所以,想要提高軍民的生活質量,沒有人手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即使知道,華老的話又有誰敢接?大家不約而同又將目光投向了沈青耘。 沈青耘苦笑一聲:“盧團也不是不了解這個情況,團里也在努力。不信您問崔嫂子,團里現在是不是也正在給新招的軍工做培訓?” “是的?!贝扪噙B忙點頭。 “我這是急著過來,所以沒有跟著大批人一起。其實應該要不了多久,就還會有不少人上島?!?/br> 聽了他們的話,華老的臉色緩和了好多,他和寧工互相對視了一眼之后,然后從口袋里拿出了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 尹小滿和崔燕將幾個男人讓到別的房間讓他們談事情,兩個人麻利的把桌椅都收拾干凈。 到廚房一看,大米已經很貼心的帶著弟妹把要給專家組送的夜宵提前送過去,并且把廚房收拾好了,這才松了一口氣。 讓崔燕帶著倆孩子先回家,尹小滿也催促著寫完了作業的仨小家伙睡覺,忙忙活活又折騰了好久,沈青耘才終于才那邊的房子里回來。 看到她還沒睡,他有點驚訝:“都十點了還不趕緊睡?明天還得早起呢!” 尹小滿打了個哈欠,轉身就往門外走:“我去收攤?!?/br> 結果被男人一把拉住。 “收過了,我和劉暢收的?!?/br> 說完他伸手在尹小滿的頭上揉了揉:“早點睡吧,抓緊時間休息,過段日子你可能還得更辛苦一點?!?/br> “什么意思?”尹小滿轉頭看向他。 沈青耘將她揉亂的頭發捋了捋好,這才說道:“華老讓我陪他去京城一趟,他有工作要匯報,另外,我們可能還得去接一些人?!?/br> “接人?什么人?”一句話把尹小滿的瞌睡都說醒了。 “專家組一些同志的家人?!?/br> 尹小滿沉默了一下,心里瞬間就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沒有繼續追問,而是轉了個話題:“不在家過年了?” “過不了了?!鄙蚯嘣判α诵?。 尹小滿的表情里閃過一絲失落,可又很快收起,她點了點頭:“行,都有誰去,我給你們準備點吃的?!?/br> …… 雖然人不齊,可年還是要過的。 為了過年的菜單,尹小滿和任平安連著討論了好幾天。不是嫌棄沒啥新鮮的,就是嫌麻煩,總也討論不出個結果。 最后還是崔燕一語驚醒夢中人。 崔燕說:“過年不就是要吃餃子嗎,這有啥可討論的?富人有富人的吃飯,窮人有窮人的吃飯,但凡家里有口面,捏幾個面餃子糊弄糊弄也得吃??!這還用列菜單?” 一句話說得那倆鉆了牛角尖的人瞬間無語。 是啊,還有什么能比餃子更有年味的呢?而且,這還是一個能夠全營戰士一起干的活兒,隨便到哪個班抓幾個人過來,這活兒都能干。想吃多少都能包的出來! 最后他們又商量了一下,準備包兩種餡兒的餃子。 一種芹菜鮮蝦餡兒,一種豆腐菌菇餡兒。 如果要問中山島上什么蔬菜長得最好,那肯定是水芹菜了。種上一次,很快就能長出一片,而且脆生生的帶著獨特的香氣,很是好吃。用它來搭配海鮮,根本就是絕配。 說是鮮蝦餡兒,可全營上下那么多人,想湊夠那些蝦也不太可能。所以這次的餡兒里,還放了收拾干凈的扇貝,生蠔,八爪魚……為了更加有滋味兒,任平安最后還十分“大方”的給添進去滿滿兩大勺的油渣。 這可是他從運來的臘rou上硬切下來煉制的,切得時候心疼的他心都是抽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