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頁
鄭朱道:“廉頗那個人,趙王一向是厭惡的,同僚中也有很多人討厭他!哼,仗打得這么難看,還要大家為他籌集糧草,便是好脾氣的平原君、平陽君,現下也對他怨言頻出了!”趙王號召捐糧,鄭朱身為貴臣,自然捐了不少,因鄭家與王室親密,鄭朱又要彰顯高風亮節,便推拒了趙王頒賞的珠玉財帛,是故,鄭朱蒙受了一大筆財產損失,他認為這正是被廉頗所累,是以心中十分怨恨廉頗。 他拿起茶杯喝了半杯茶,緩住情緒,續道:“廉頗此番掛帥,是上卿藺相如向趙王舉薦的,藺相如也常常在趙王面前說些好話維護廉頗,因此即使趙王有意更換主帥,卻也一直未施行?!?/br> 張祿微笑道:“素聞藺相如和廉頗友誼深厚,果真不虛也。不過趙王真要更換主帥,只怕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人去替代廉頗吧?趙奢逝世、樂毅久病不愈,趙國能督師的上流將帥已不多矣?!?/br> 鄭朱聞言色變,心道:“你這是在說我們趙國無人嗎?”他生性高傲,兼有忠君愛國的情懷,容不得旁人小覷趙國,一臉莊嚴的對張祿道:“應侯,趙國將才如云,絕不輸于秦國!我們的相國田單就是名揚天下的宿將!還有現任馬服君趙括,精通兵法、武藝超群,比其父趙奢將軍有過之而無不及,若非趙奢將軍生前執意要讓他任六師長,我們趙王早就派他掛帥出征了!” 張祿忙拱手道:“鄭大夫息怒,息怒!老夫見識淺薄,方才措辭欠妥,冒犯趙國,實是有口無心也!請鄭大夫見諒,老夫在此向您賠罪!” 鄭朱念著張祿待他熱心恭謹,便不多疑深究,笑道:“罷了,應侯并非軍中之人,難免不詳將帥之事,鄭某不怪你?!?/br> 張祿拱手道:“多謝鄭大夫寬宏大量!” 少焉,侍女們捧著午膳的肴饌走進大廳。萑兒也來了,柔媚溫順的伺候鄭朱飲食。 * 翌日上午,張祿又進宮,這回他是單獨與秦王嬴稷密議。 秦王嬴稷屏退了高乾殿的寺人和宮女,只留蔡牧在旁侍候。 張祿稟報道:“大王,微臣從鄭朱的言辭間探得,趙王不會向大秦獻出上黨?!?/br> 嬴稷嘴角一撇,冷哂道:“意料之中。趙丹這種年輕國君,往往立功心切,又怎甘心把到手的功業送于他人?” 張祿道:“微臣還打聽到,趙國君臣對廉頗‘以守為戰’的戰術甚為不滿,趙王已有易帥之念,只是礙于個別臣下諫阻,尚未執行?!?/br> 嬴稷沉吟:“趙軍易帥,也就意味著變更戰術,頂替廉頗的那名新帥必會遵循趙王御旨,率趙軍出壘與我軍交鋒?!彼煳⑿χ蛷埖摰溃骸叭糈w軍果真易帥,想來是對大秦有利的?!?/br> 張祿笑道:“誠然如是,所以微臣盤算著,我們不妨設計推趙王一把,興許能使趙王盡早下定決心、委任新帥換下廉頗?!闭f到這里,他兩條眉毛稍稍皺攏,臉面上顯出些許愁色,低聲道:“只不過,要換誰來接替廉頗,倒是一個難題?!?/br> 嬴稷道:“上黨之爭,戰事艱巨,這個接替廉頗的新帥,須是個有才干、有聲譽的人,此為合乎情理、合乎眾望,而且他還得是一個受趙丹器重、又對趙丹忠順的人,此為合乎君心。趙國武將雖多,但要選出這么一個合乎情理、合乎眾望、合乎君心的人,確實也非易事?!?/br> 張祿低頭不言,好像在猶豫什么,過了片時,終還是啟口道:“大王,其實微臣已大約知道誰是最合適的人選?!?/br> 嬴稷好奇道:“是誰?” 張祿回答:“馬服君,趙括?!?/br> 嬴稷聽到這個名字,眉心倏然搐動,端坐著的身軀也似略微震顫了一下。 他當然不可能對趙括心存忌憚,他僅是剎那想到了趙括的特殊身份。 張祿偷瞄了嬴稷一眼,見嬴稷表情凝重,便知是與嬴稷心照不宣了,說道:“趙括如今雖是六師長,不在軍隊里任職,但以前卻是跟著趙奢、樂毅他們打過仗的,戰績不俗,他又是年少成名的,二十年來在趙國朝中、軍中、民間皆享有盛譽,深得國君之心,亦深得同僚與百姓之心,是眾口稱頌的英才俊杰?!?/br> 嬴稷沉默,長眉越皺越緊,許久,語聲緩慢的說道:“趙括的確是一個合適的人選,可是除了他之外,就沒別人可選了嗎?那個田單不行嗎?” 張祿道:“恐怕不行。田單雖是趙國的相國,但到底是齊人,眼下趙國與齊國不和,趙王定然嫌惡齊人,連帶疏遠田單。再者說,田單也未必有勇氣與我軍交戰,縱然趙王愿意用他,他八成也會借故推諉、不肯受命?!?/br> 嬴稷咨嗟著點了點頭,道:“先生言之有理,此時趙國如要易帥,似乎那趙括當真是不二之選。然而上黨之戰,寡人非贏不可,那趙括若為趙軍主帥,勢必無幸。本來寡人也不在意他有幸無幸,但他偏偏卻是小仙女的徒弟,小仙女很看重他?!?/br> 張祿低頭道:“這也恰是微臣的顧慮所在。武安君夫人賢德善良,倘為了此事傷心,誰能忍見……” 嬴稷又陷入沉默,雙手抓著袖口的龍紋織錦。 張祿不敢再多言,他知道這時候必須讓君上獨自斟酌思索。 他自己的心情也不比君上輕松多少。嬴稷是憐惜愛人,他是顧惜恩人。 他素昔有仇必報、有恩必償,盡管今時記仇之心大減,感恩之心卻是未變。別人予他的恩惠,他始終感念,即便這份恩惠很小,即便僅是在他困厄之時,有人給了他一個善意的笑容、一句溫和的問候,他都能感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