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阿閩站在行宮的高墻上,默默俯瞰齊軍和楚軍廝殺,紫色唇角輕輕上揚。 她的笑容雖然很淺,卻呈現出一抹明顯的嘲諷意味,似乎是在幸災樂禍。 智筘不由得心口一懔。 宮墻下的楚軍人數越來越少,齊軍越戰越勇,智筘忍不住問阿閩:“閩師姐,我們就這么看著楚人被殺嗎?” 阿閩伸手摸了摸纏繞在左腕上的一條小青蛇,優哉游哉的道:“恩,我看夠了,我們回楚國吧?!?/br> 智筘一怔,道:“閩師姐,淖齒將軍死于王孫賈之手,你難道不想殺了王孫賈、為淖齒將軍報仇?” 阿閩“嗤嗤”冷笑兩聲,道:“我殺王孫賈做什么?我反而要感謝他替我殺死了淖齒那賊漢!” 智筘又是一怔,盈盈妙目呆呆凝望阿閩。 阿閩道:“智師妹,你可知淖齒為何會遭人毒手?” 智筘道:“不是在街市受到王孫賈和一群齊人圍毆嗎?淖齒將軍當時寡不敵眾?!?/br> 阿閩冷笑道:“我提醒過淖齒,齊人包藏禍心,要他外出時多帶甲士隨行、以防不測,可是那一天,他只帶了寥寥幾名護衛,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智筘搖了搖頭。 阿閩“格格格格”的笑,笑聲尖厲刺耳,道:“因為那天,他是去舞坊尋歡作樂,他生怕攜帶甲士太多,嚇壞了那些舞女!” 智筘黛眉微皺,不再多言。 阿閩咬著牙,陰森的笑道:“他竟敢背著我去找別的女人!哈哈,他被齊人打死,真是活該!活該!哈哈!莒城的楚軍,也全都陪著他一道去死吧!” 智筘渾身發涼,雙手攏緊了衣衫。 待齊軍肅清了莒城內的楚軍,王孫賈又在同伴引領下,于太史敫家中找到了喬裝避禍的齊國太子田法章。王孫賈和莒城軍民立刻擁立田法章登基為新任齊王。先王田地的謚號被定為“閔王”。 莒城上下重整旗鼓,同心協力的繼續御敵。 占領著淮北地的楚軍派來使者與田法章議和,田法章和王孫賈深知齊軍無法同時對抗燕軍和楚軍,遂暫且同意與楚軍講和,專心對付燕軍。 而齊國的另一座堅城即墨,燕軍也與齊軍相持得甚久,三天一小戰、五天一大戰。 某日,即墨大夫在戰事中不幸陣亡,即墨軍民悲憤之余,連忙推舉貴族田單繼任為守軍統帥。 田單一家原先生活在臨淄,田單的職位是市掾,為經管市場的官員,并非武將。樂毅率軍攻克臨淄后,田單一家遷至安平,之后燕軍又進攻安平。其時安平城內居民眾多,大家爭相棄城逃亡,城門和道路非常擁擠,許多人被堵在半路上寸步難行,更有一些人家的車輛在擁擠之中損壞,這些人和財貨幾乎全被燕軍截獲。但田單一家十分順利的逃出了安平城、來到即墨,人員、財物未受絲毫損失,原因是田單改造了家中的車輛,將車軸末端削短,并套上堅硬銳利的鐵籠,如此一來,田單家的車輛便能在擁堵的人山車海中暢行無阻。即墨軍民聽說了田單這番事跡,均認為田單有用兵之才,是以推舉田單為守軍統帥。 當然,即墨城內也不乏一些儒生文士質疑田單的品行,道:“田大人以鐵籠車保全了家人與私財,固然是足智多謀,但那鐵籠卻撞壞了其他百姓的車輛,甚至損傷人命,此無疑是損人利己、不仁不義之舉也!” 即墨的軍士則說道:“今時今日,有人能統領我等打贏敵軍、保家衛國才是最重要的,誰還管得了那些仁義道德?” 至此,莒城與即墨的齊軍皆有了新統帥。 燕軍和兩城齊軍纏斗了大半年,始終無果,樂毅向燕王姬職請求增兵,姬職允從。 作者有話要說: 王孫賈的事跡見于《戰國策齊策六》,田單的事跡見于《史記田單列傳》。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國寶 初秋,白起和婷婷得到秦王嬴稷的許可,夫婦兩人回郿邑游玩。 郿邑早已是婷婷的食邑,每年的賦稅收入皆歸婷婷所有。但婷婷認為自己的生活豐衣足食即可,不必囤積巨量財富,于是把這些賦稅捐給郿邑及周邊的城邑鄉村,用來救濟貧戶、治理農桑,修建學堂、醫館、武館,惠及黎民。百姓們遂更加愛戴白起夫婦。 王陵的弟弟王原不擅長武斗,故而未有參軍,成年后在郿邑郊外種植了一大片萇楚林。他對培育果樹頗有訣竅,每年收獲的萇楚果實又大又甜,他挑出最優質的果實,分作三份,一份送入咸陽王宮,一份送入相府,第三份自然就是送給婷婷了。 白起將一個萇楚的頂部橫向切開,然后用小匙剜出碧綠的萇楚果rou,喂給婷婷品嘗。 婷婷細眉輕揚,贊道:“甜!” 白起溫和的笑著,深邃的雙眼脈脈凝視婷婷。 王原黑黝黝的臉上浮泛不明顯的紅暈,搔首道:“大良造和大良造夫人好生恩愛呢!真令人羨慕!” * 與此同時,秦王嬴稷在咸陽繼續謀算與三晉的邦交事務。太子一家已遷居魏都大梁,秦國目下只需再與趙國修好。 這時,嬴稷聽說趙王得到了聞名天下的絕世寶玉“和氏璧”。 和氏璧本是楚國玉匠卞和在荊山采得的一塊璞玉,最初獻給楚厲王,楚厲王御用的玉匠們稱璞玉僅是尋常石頭,楚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去卞和左腿。楚厲王去世后,楚武王繼位,卞和再度獻玉,又被指為石頭,楚武王下令砍去卞和右腿。待楚武王去世,楚文王繼位,卞和懷抱璞玉在荊山下痛哭三天三夜,哭得淚干血流,道:“吾非泣足也,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悲也!”楚文王獲悉此事,將卞和接進王宮,命玉匠琢磨璞玉,果然制出一塊綺麗無比的玉璧,楚文王驚嘆之余,給了卞和豐厚的賞賜,并將此玉璧命名為“和氏璧”,作為楚國的鎮國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