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沒事念叨不長眼的家伙干嘛呢?這世上,從來都是好的不靈壞的靈。自打藩王陸續進京,沈鈺的安生日子也就到了頭。藩王們當慣了土皇帝,排場一個賽一個大。并不是每個紈绔都像濟王和忠義侯家的兒孫一樣那么識時務,更多的是進了大理寺后還拿鼻孔看人的家伙。 面對這幫不講理的家伙,沈鈺也沒打算和他們講道理,擺擺手讓人先把他們扔進大牢,轉頭就整理好這幫家伙犯事的證據,干脆利落地放在熙寧帝面前,讓熙寧帝定奪。 熙寧帝也是個爽快人,御筆一揮,高高興興地奪了幾家的爵位。 自此,京中官員和有爵位在身的勛貴,看沈鈺的眼神就跟看瘟神似的。一言不合就奪人爵位的狠角色,惹不起惹不起。 濟王和忠義侯兩家心里還挺感激沈鈺,聽見旁人說沈鈺出手狠辣,還辯解說說人家沈大人也不是那么不近情理的官嘛,咱們兩家還是頭一個鬧事的,人家沈大人不也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家里的爵位還好端端的呢。由此可見,肯定是有人犯了錯還死不悔改,這才被奪了爵位,那不是活該么? 對于這兩家的不要臉發言,被奪爵的人家只有一個字,呸! 兩家也不在意,對方爵位都沒了,心情不好發泄一兩句也合情合理,他們為人大方,就不跟這些腦子有病的家伙一般見識了。兩家對沈鈺的感激也是真心實意,濟王家那個受寵的孫子還特地跑來提醒沈鈺:“沈大人,過幾日,永王一家也該進京了。他家也有個特別無法無天又不要臉的家伙,跟京里這個世子簡直不是一個層面的人。那就是個瘋子,我當初也在他手里吃過虧,你可得小心點!” 沈鈺的眼神略微悠遠了一瞬,永王府啊,京里貌似還有個同他有點舊怨的永王女婿李璟呢。大概是他和永王府八字不合,聽到這永王府三個字,都覺得心情不那么美妙。 要不怎么說沈鈺得熙寧帝青眼呢,熙寧帝提到永王,也沒什么好心情。 這必須是太皇太后的鍋,誰讓這老太太偏心,成天念叨著小兒子呢? 熙寧帝這人就是個別扭性子,早些年和元嘉帝鬧脾氣,覺得元嘉帝這爹哪兒哪兒都是缺點。但爹是親的,只能自己暗搓搓嫌棄,別人嫌棄不重視他,那熙寧帝就不高興了。 太皇太后年紀大了,更是忘了早些年在后宮之中的隱忍,老小老小,性子愈發像小孩子一樣不講理。 熙寧帝對自己親兒子都不慣著,哪會慣著一個從來沒給過他好臉色的祖母? 永王還沒進京,這對天下最尊貴的祖孫倆就為了接待永王的事大吵一架,要不是還有個孝字壓在頭上,熙寧帝真想把這個一直他父皇受委屈的老太太扔在角落里得了。 一聽永王馬上就要進京了,熙寧帝冷笑兩聲,暗搓搓決定把從太皇太后那里受的窩囊氣全都算在永王頭上。 沈鈺也嚴陣以待,特地找上了京兆尹聯絡感情,誓要守衛好京中秩序,不讓濟王孫子口中那個囂張跋扈的神經病有發作的機會。 永王也對得起先帝和太皇太后對他的關照,進京的排場是所有藩王中最大的,沈鈺默默數了數他身邊跟著的內侍,而后默默地低頭數地上的螞蟻。嗯,永王殿下真是個守規矩的人,隨侍人員就比帝王規制少一個呢。 果然,被偏愛的,就是這么有恃無恐。 只可惜,這位王爺大概是在雍州待久了,腦子也不大靈光了?,F在龍椅上坐著的那位可不是他哥,脾氣上來連太皇太后的臉都不給,這位靠著太皇太后的王爺,還敢這么擺譜,怕是立馬就要涼了。 永王也不在意熙寧帝的冷臉,反正在元嘉帝的努力之下,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個仗著母親寵愛欺負憨厚兄長的白眼狼。名聲都壞成這樣了,還管皇帝高不高興干嘛?反正不管怎么做,皇帝都不高興。那就不如自己怎么高興怎么來。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人生自古誰無死,絕對不能憋屈死,本王的人生,圖的就是一個爽。尊貴的永王殿下,看著他侄子,露出了尖銳的笑容。 來啊,互相傷害??! 沈鈺瞅瞅永王,再看看熙寧帝,驚覺這對叔侄的脾氣竟然差不多,都是自己爽快讓礙眼的人去死的類型?,F在這倆對上了,也不知道要鬧出多大的事來。 果不其然,叔侄二人眼中已經飛出了刀子,氣氛愈發緊繃,沈鈺都覺得熙寧帝下一刻就會忍不住大手一揮讓人把永王射成篩子了,就聽見一聲痛哭:“我的兒,你可算回來了!” 再一看,太皇太后已經摟著永王哭得形象全無,永王也滿臉是淚,正在上演母子感人重逢。至于剛才劍拔弩張的氛圍?不存在的。 眾人齊刷刷松了口氣,關鍵時刻,老太太還是能頂大用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此話果然不假。 熙寧帝暗自冷笑,那還得看看這一寶到底站在哪邊! 作者有話要說: 永王,一個永遠走在作死路上的老中二,人生格言:我就喜歡你們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憋屈樣子。 第119章 命案 永王一進京, 眾人就覺得熙寧帝的心情指數直線下降。認真來說, 永王還真沒搞出什么大事情, 大抵是人與人之間的氣場作祟, 熙寧帝總覺得看著永王就不順眼, 偏偏宮里頭還有個拿永王當心肝的太皇太后。熙寧帝早朝受了官員們一肚子氣,回宮還得看永王那張老褶子臉, 郁悶的熙寧帝飯都少吃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