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16節
播州兵備吳璟卻斬釘截鐵的說道:“楊烈雖然久居播州,但是也因為性格酷烈,又經常欺壓其他部族,并不如知州您得人心?!?/br> “而且播州百姓都知道楊烈的為人,城內有識之士都知道楊烈不能成事,那就更不可能有人去投降他?!?/br> “楊烈雖然手下號稱有五姓七部,但是并沒有火器,也就是舊軍的作戰水平。我們播州城是山城,城防堅固,必定能守住?!?/br> 聽到吳璟這么說,張壽臣立刻在播州城內征召青壯死守,果然城內百姓踴躍報名,城內大戶還主動獻出糧食犒勞軍隊。 張壽臣親自登上城門鼓舞士氣,而兵備吳璟則帶著自己訓練的播州城防軍,再加上精心挑選的一些青壯,組成了一支百人的隊伍。 吳璟帶著眾人磨合了三日,趁著夜色出城,直接襲擊了楊烈的軍隊。 楊烈的軍隊是舊式軍隊,軍官對士兵動輒打罵,還經??丝圮婐A,很多士兵本來就不想要叛亂。 被吳璟夜襲后,楊烈的軍隊竟然發生了營嘯,嚇得楊烈連夜帶著軍隊后撤。 等到這個時候,一路急行軍的熊況,終于快要抵達播州了。 第598章 三三制 楊烈在攻打播州城失敗之后,熊況的獨立團行軍速度最快,開到了播州附近的山區。 在知道了楊烈攻打播州城失敗的消息后,熊況并沒有直接去播州解圍,他甚至沒有攻打楊烈,而是看著地圖部署起來。 楊家在貴州頗有威望,而這一次楊烈造反,也聯絡了很多貴州土司和大族響應支持。 所以熊況干脆躲在了播州城附近,準備來一個圍點打援。 果不其然,在楊烈的號召下,有幾個貴州當地大族和土司帶著自己的私兵,也向著播州前進,試圖和楊烈合流。 在蘇澤穿越的歷史時間線上,播州之亂原本鬧的不大,也是因為西南的土司在看到楊家起兵之后紛紛開始響應,而明廷在一開始的時候鎮壓不力,這才導致了播州之亂席卷西南,造成了巨大的后果。 所以在蘇澤給西南的軍令之中,要求各軍在面對叛軍的時候一定要迅速果斷的鎮壓,絕對不給叛軍一點火苗。 而這一次楊烈起兵的時候,西南的矛盾還沒有萬歷年間那么尖銳,而東南委派的各級官員能力都不錯,也緩解了很多西南土著的矛盾。 東南平定安南的強大戰斗力,也讓很多西南土司處于一種騎墻的狀態。 他們觀望楊烈的造反情況,如果楊烈勢如破竹,擊敗了東南軍隊的不敗神話,那他們自然也會殺官造反響應。 如果楊烈很快被鎮壓,那這些土司就會立刻和楊烈切割。 熊況守在播州附近的山里,在楊烈起兵的時候就來投奔他的,必然是楊烈最親近的勢力,也是和楊烈一樣最反動的造反派。 果不其然,整個貴州響應楊烈的并不多,帶兵前往楊烈的只有三支隊伍。 熊況帶著手下勘定三川地圖,確定作戰區域后,這三支隊伍出現在播州附近的山區。 熊況召集手下的營長連長開會,按照防御區域布置兵力。 “按照我們在南中的剿匪經驗,山地作戰和平地作戰不同,無法再山里擺開火槍兵方陣?!?/br> “根據之前的作戰總結,三人一個作戰小組,是在復雜地形作戰的最好編組?!?/br> “每一個火力組,每個士兵配備火槍一把,組長攜帶手榴彈三枚?!?/br> “在戰斗中,三人小組就等于是火槍方陣的三排士兵,互相輪流設計,互相掩護包抄,保證火力的連續性和穩定性?!?/br> “十個人作為一個基礎作戰單元,以經驗豐富的老兵來擔任班長,每個班安排滇馬一匹,負責運送整個班一天使用的彈藥和干糧?!?/br> “三個火力組在一定距離內的戰場區域活動,在遇到少部分敵人的時候,三人小組可以殲敵作戰,遇到人數比較多的敵人,則可以三個火力組互相配合?!?/br> “三個火力組可以組成一個班,三個班可以組成一個排,三個排可以組成一個連,三個連可以組成一個營?!?/br> “在遇到不同數量敵人后,可以根據這個原則不斷組合兵力,保障在局部上的火力優勢?!?/br> 這個三三制度,是熊況在南平山中剿匪,總結出來的山地作戰方法。 很顯然平原作戰的那種火槍手方陣,是沒辦法在山地作戰中使用的。 熊況總結了在南平山中作戰的好的經驗,發明了這種作戰編組。 果然在使用了這種編組后,獨立團在南平剿匪效率大增。 這一次在播州山區,熊況依然使用這種編組方法。 楊烈退回到自己的老巢中,決定征發更多的百姓加入軍隊,此時他也感覺到了危機感。 一個小小的播州城都無法攻下,一旦東南大軍來了,自己靠著山寨根本守不住。 更讓楊烈惶恐不安的是,本以為自己高居旗幟就能讓西南云集響應,怎么到了現在都沒人來投靠自己? 楊烈派出去聯絡的使者也沒人回來,他現在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況。 第二天的時候,楊烈再次派出親信,聯絡周圍的土司一起起兵,打探播州附近的情況。 剛剛派出去了親信,楊烈就聽到了山中零星或者密集的槍聲。 這嚇得楊烈立刻召集軍隊,可是槍聲忽遠忽近,零零星星,有些距離山寨很遠。 楊烈更是不敢動彈,干脆將讓部將死守山寨,自己返回宣慰使府喝酒消愁去了。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被楊烈派出去的親信才有零星的返回,帶來了更糟糕的消息。 最早相應楊烈的周圍三個土司,剛進入播州就遇到了東南精銳的襲擊,三個土司被打的全軍覆沒,今天在山中響起的槍聲,就是東南軍隊和三支土司軍隊的戰斗。 楊烈的心更涼了,他本來以為東南的軍隊還要幾個月才能到播州,可沒想到竟然來的這么快! 楊烈參加過幾次明廷軍隊的征召,他深深知道明廷軍隊集結的效率之低,就算是東南的速度要比明廷高,也不會這幾天就趕到吧? 不是都傳言東南的精銳軍隊都在北方和大明鏖戰嗎? 怎么來的這么快? 楊烈更是六神無主。 對于西南這些土司,其實明廷也在執行養豬政策。 這些土大王長期盤踞在本地,不需要奮斗就能世襲地位,而又沒有上升空間,所以自然也是不讀書不學習的。 平日里也就欺負欺負普通百姓好山里的雜夷,打仗靠的都是一股兇殘勁兒,別說是兵法了,就連章法都沒有。 之所以蘇澤穿越前的播州之亂能席卷整個西南地區,那也是因為萬歷年間的明廷也是旗鼓相當的對手,而且播州之亂發生的時候明廷正在抗倭援朝,精銳都調到了北方。 這一次情況就不一樣了,在攻打播州失利后,楊烈麾下那些平日里兇狠的軍頭也丟了勇氣,再聽說了援軍被消滅的消息,楊烈軍中更加不安。 在這種情況下,楊烈更是破罐子破摔,一邊在宣慰使府中喝酒享樂,一邊開始準備自立為王,還要冊封王后和大臣。 百姓被驅趕到宣慰使府前,看著掛滿了整個府的綾羅綢緞,楊烈身穿早就已經準備好的蟒袍,在眾多家臣的勸說下三辭三讓,最后“不得已”自封為鎮南王。 第599章 從沒打過這么富裕的仗 陪著楊烈玩了一出戲之后,楊烈的部將們紛紛被封了“大將軍”、“大丞相”之類的職位,但是除了少數幾個人高興之外,大部分部將臉色都不好。 楊烈冊封王后和王太子,接著又宣布,皇帝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他這個鎮南王也要有三十六妃,要求部下幫著他搜集民女三十六人來充實后宮。 到了這一步,就算是楊烈最忠心的下屬,也已經明白大勢已去了。 而一旦楊烈被鎮壓,那自己這些被封了“大將軍”“大丞相”的人,自然成了清算名單上的首要目標。 在楊烈登上王位,在“王宮”中喝得酩酊大醉的時候,楊烈麾下的部將們悄悄集結在了一起。 就在熊況在播州山區打的如火如荼,又消滅了五支自帶干糧來投靠楊烈的叛軍后。 熊況接到了從播州城內傳來的消息,楊烈在山中稱王的當夜,就被自己手下部將砍了腦袋。 不僅僅是楊烈被砍了腦袋,楊烈一家也都被砍了腦袋,這些圓滾滾的腦袋被齊刷刷的送到了播州城內,跟隨楊烈造反的部將們,紛紛赤裸上身背負荊棘,向播州知州請求投降。 這下子可把熊況氣得夠嗆,我還沒出全力呢,怎么你就先投降了? 明明說好了圍點打援,怎么現在這個點都投降了? 你楊烈這個點都投降了,還有誰過來支援??? 熊況氣得半死,但是軍務上的事情也不敢耽誤,播州知州張壽臣手上沒有軍隊,也擔心是楊烈搞的詐降,所以這個接收投降的工作也只能熊況來做。 熊況直接帶兵殺到了楊烈老巢,確定對方是真的被部下砍了,只好帶著軍隊去播州城外接受投降。 等到戰后一總結,這一次熊況從南中奔襲到播州,最后在播州殲敵總共不到兩千人,這人數還不如他在南中剿匪的成果多! 東南的軍事體系森嚴,打仗也由不得熊況挑肥揀瘦,他只好按照作戰手冊接受了楊烈部將的投降,設立降軍營地安置俘虜,等待旅部的軍法官抵達再處理這些投降的人。 貴州的叛亂平定速度如此之快,就連剛剛被委任為西南撫恤大使的汪道昆也整不會了。 你說西南叛亂沒有叛亂,那肯定是叛亂了。 楊烈起兵后的半個月內,整個四川、云南、貴州、乃至于廣西一部分地區,一共爆發了類似于楊烈性質的土司叛亂五百三十七起,幾乎可以說是州州有叛亂,縣縣有叛軍。 但是伱說叛亂規模很大? 其中規模最大的播州楊烈叛軍,連州城都沒攻打下來,有的叛軍甚至被縣令帶著人就平定了。 就離譜。 汪道昆從沒有打過如此富裕的仗,手下拿著戚繼光的第六旅,入蜀的林德陽第三旅,湖廣待命的第二旅,東南將淮北戰線以外所有的軍隊都投入到了西南。 可是結果竟然是這樣? 汪道昆熟練的按照廣西經驗,開始在四川、云南和貴州推行改土歸流,委任流官設置官僚體系,取消土司封號拆散搬遷叛亂的部族。 林德陽的心情比前兩個人還要郁悶。 因為林德陽帶領的是整個旅,速度自然不如熊況快,等他進入貴州的時候,就聽說叛亂已經被平的消息。 上次入蜀打仗沒有吃到熱乎的,好歹還吃了一些涼菜。 這一次來貴州打仗,熊況這個獨立團干脆連口湯都不留給旅部? 這可是把林德陽氣得半死,他立刻讓熊況前往旅部述職! 等到熊況踏入旅部的時候,立刻感受到了周圍不友好的目光。 他連忙低下頭,快步走進了林德陽的帳篷。 “旅長,嘻嘻嘻?!?/br> 熊況知道林德陽來者不妙,只好先開始嬉皮笑臉,試圖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 林德陽根本不吃這一套,他冷哼一聲說道:“別來這一套,嚴肅點!大都督府軍令?!?/br>